APP下载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家庭教育的融合

2023-07-27徐婷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家长数学

徐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浓郁的家庭文化,可以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家庭教育是他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与情感动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还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家长的参与不可或缺。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的意义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拓宽数学教学实施空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的实施通常局限在课堂之内,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缺乏联系,数学教学空间狭窄,使得学生难以在家庭生活中持续接受优质的教育,这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将小学数学教学积极融入家庭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此背景下,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主动探究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积极探索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法,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体系,并在亲子互动中获得丰富启示,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发展数学智慧。可见,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能有效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空间。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小学数学中包含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学生在学习难以理解的概念时,可能会因为数学知识难以掌握,觉得数学学习无味,进而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前提下,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首先,可以增强学生与数学的情感联系。由于家庭教育是在亲密的家庭环境中进行的,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学生更容易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校数学课堂的学习。其次,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计算家庭用电量、预算购物开支等,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最后,可以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家长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解答数学问题等方式,找到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解决,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个性、性格和内在诉求。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角度、深度与教师明显不同,他们更容易找到学生情绪波动、学习态度转变、学习兴趣变化的本质原因。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能够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家长可以主动向教师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时的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学情分析,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方案,优化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以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性,确保精准施教、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的家庭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在实际生活中融入数学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实用性非常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因此,将小学的数学教学和家庭教育相融合,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了顺利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小学数学教育,家长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发掘在家庭中开展数学教育的契机。同时,家长还需紧密围绕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数学认知规律,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比如,夏天分西瓜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分数学习情况;切分生日蛋糕可以变成有趣的分数演算;一些数学题涉及“切几刀”之类的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东西时反复尝试,理解相关知识。又如,某学生偶然在阳台角落发现了一个蜘蛛网,还发现蜘蛛在结网的过程中不断地拉扯丝线,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并最终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规则的网络。基于学生的兴趣,家长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蜘蛛结网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普及蜘蛛通过吐丝来获取食物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将观察到的蜘蛛网的形状与自己学过的平面图形結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家长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律性,特别是尚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缺乏时间观念与任务意识,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对此,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加强监督,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对于按时完成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其他学习任务缺乏清晰的概念,且缺乏自律性,往往出现不按时完成任务的现象。对此,家长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讲,家长可以主动向教师了解课堂进度与任务安排,将每周的课程计划表与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好记录,及时了解授课进度,进而更具针对性地督促、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如每天晚上家长可以对照作业单检查学生的每项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并装进书包。

2.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不能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而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家长应鼓励学生先认真读题寻找思路,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独立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避免过度干预和指导。这可以让学生从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独立性和积极性。比如,一位家长在家里指导学生做数学作业时,很有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学生很快做完了第一道题目,但在第二题上卡住了。学生说:“这个问题太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安慰说:“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接着,学生花了一些时间思考问题,但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这时,家长提醒学生:“你在学校时,老师一定教过你解答类似问题的方法,你可以回忆一下。”学生回想起教师的教学内容,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家长继续启发说:“我们可以在书上找一些类似的题,看看有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法。”随后,他们一起翻阅了课本,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

3.点滴塑造,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认真严密的审题方法对于提高答案准确率与做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演算纸,推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审题方法,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此外,家长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做题速度、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并加以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计亲子游戏,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局限性。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亲子数学游戏,并指导学生完成。这既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又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让学生利用火柴棍拼成不同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火柴棍使其变成另外一个数字,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家长可以利用七巧板,先指导学生拼出数字6、小鸟的造型等,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独立拼出不同的数字、动物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此外,九宫格游戏、24点扑克牌游戏等,都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开展亲子数学游戏活动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事物的规律,采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學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数阵图游戏为例,在游戏中,家长可以先给学生提供比较简单的数阵图让学生完成,当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在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完成难度不断增加的数阵图,进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认知规律,使游戏活动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结语

古人云:“双亲尤胜百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助力,还是学校教育成效的保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家庭教育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沐阳县官墩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家长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