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

2023-07-27徐品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幼小劳动意识

徐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方式,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促使幼儿顺利度过该阶段,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足准备。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劳动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它可以强化幼儿的劳动技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幼儿园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劳动教育理念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促使幼儿获得一定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为其未来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一、概念解读

(一)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求教师以幼儿为教学主体,逐渐提高幼儿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采用科学合理的衔接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衔接期。近年来,幼小衔接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教师和家长应杜绝“超前化教育”和“小学化倾向”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教育工作和幼儿发展相契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五育并举深入人心,劳动教育得到了空前重视。结合幼儿发展阶段的要求,《纲要》提出了劳动教育基本理念: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在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时,教师应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主,帮助幼儿在亲身经历与实践感知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幼儿劳动意识

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的有效引导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对劳动产生全新的认知。比如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找到在集体生活中的存在感和个人价值,从而认识到劳动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培养幼儿优秀品质

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形成优秀品质。比如日常生活环节中的劳动,可以让幼儿感知劳动对生活的重要性;种植环节中的劳动,可以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习生活中的劳动,能让幼儿形成吃苦耐劳、不惧挫折的品质。总之,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对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劳动教育并非让幼儿一味地学习劳动技能,而是通过多个不同的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經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服务能力。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一日生活创设劳动情境。比如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以生活情境为抓手,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工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集体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为集体做事,这既能提高幼儿的存在感,也能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良好的劳动意识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工作,教师要突出幼小衔接工作的特点,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出发,将幼小衔接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促进幼儿多项能力的提高,为其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生活环境入手,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不仅能达成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还能落实幼小衔接的工作要求。自我管理意识要求幼儿能独立完成生活和学习中的任务,尝试自己整理物品,并学会照顾自己。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幼小衔接教育有效融合,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可以以生活环境为教育契机,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动手能力。比如在清晨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拿好自己的书包和其他物品,使幼儿脱离家长的帮助,学会自己整理和收纳物品;在幼儿进入班级后,引导幼儿自主更换室内鞋、整理物品柜,将帽子、围巾、手套等物品整齐地摆放在柜子中;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自主尝试扫地、擦桌子、接水等,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这既可以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也能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幼儿园教育不同,小学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在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在材料区、图书区寻找素材,整理学习用品,并让其在游戏结束后将材料或道具归位,以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教师将劳动教育与生活环境融合,既能实现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目标,又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开展劳动活动,树立服务观念

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都以集体环境为主,需要幼儿具备“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意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树立幼儿服务观念作为教育目标,通过具有针对性与指向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服务集体的重要性和劳动的意义。

教师可以以劳动为教育载体,开展“一日值日生”劳动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幼儿分成五个不同的小组,让各个小组每周负责一天的劳动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扫地、擦桌子、擦柜子、浇花、分发餐具、整理区域卫生、帮助教师完成班级劳动工作等。这种分组模式能让每一名幼儿参与劳动,使幼儿在感知他人服务自己和自己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实现幼小衔接阶段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今天我是小班长”劳动活动,在该活动中,选择一名幼儿作为班级中的小班长,帮助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如发放水果、收拾餐盘、归类图书等,在劳动活动中帮助幼儿树立服务观念,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劳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开展种植活动,掌握劳动技能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教师可以组织种植活动,以种植为主线索,让幼儿在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储备,让幼儿了解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在养护植物、亲身体验中掌握全新的劳动技能,以此促进幼儿劳动素养的提升。

在開展种植活动时,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与实践,促使幼儿掌握全新的劳动技能。比如在播种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松土、铲土、挖坑等劳动技能,学会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现象展开讲解,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储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幼儿独立完成活动项目,不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想法与决定,让他们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劳动经验,通过“播种—照料—收获”的过程,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

(四)家园携手共育,增强劳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理念得到了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和家长携手共育,围绕统一的目标协同开展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成效。

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家长可以将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在家庭生活中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更换衣物、整理鞋袜,从小事做起。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做劳动,比如“爸爸拖地、妈妈扫地、孩子倒垃圾”或者“爸爸择菜、妈妈洗菜、孩子摆放碗筷”等。这些活动可以突出劳动教育这一主题,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发展,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五)与其他领域融合,提高适应能力

《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还可以将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融合,从不同角度出发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实践活动,如“捡垃圾”“垃圾分类”“我是宣传小能手”等,将实践活动作为教育载体,让幼儿意识到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环卫工、警察、医生等不同职业劳动者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在艺术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劳动”为教育主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绘制劳动主题海报。总而言之,教师要为幼儿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在多个领域中渗透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促使幼儿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结语

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长期性的教育特点,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建设,是教师的重点教育工作。教师要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幼小衔接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在劳动教育中促进幼儿多项能力的提高,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为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