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
2023-07-26朱晓征
朱晓征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目标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富足的物质条件、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富有的精神条件、和谐的社会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7-0017-0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社会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动力和目标的,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终极目标,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根本价值追求。
一、高质量发展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富足的物质条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的需要,例如肉体存在的生理需要、精神世界的爱美需要等,都首先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积累。“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对满足人的需要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是物质经济条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换挡期,结构调整还处于阵痛期,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规律,政绩观再也不能以生产增长绝对值为主,而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标准。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1]。
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当下经济发展矛盾和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实现供需平衡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飞跃。报告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根据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有效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这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环节和领域的内在循环,相互融合贯通,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人的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向,提升物质生活享受的品质,物质性需要和条件的改善是人的发展前提和基础。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的现代化提供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而言,未来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享受无比丰足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积累并不是人发展的价值旨归,更不是人的发展的全部。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人的外界约束条件减少,人的合理性需要定位将更加全面化、立体化。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是在社会中进行发展的,社会决定人的思想和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当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人的政治权利和诉求是人的社会本质需要。民主实际是人权问题,它的核心理念是重视人的价值,承认人的能力,是人的合理性需要,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专制的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享有绝对的话语权,独揽大权,将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集于一身,没有民主可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產力,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始标榜最广泛的民主形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民主”,从表层来看,法律规定公民拥有选举权、生命权和发展权等权利,但实质是这些权利都是少数有产者的游戏,大多数人民甚至连生命权都无法保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在如何发展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等工作重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崭新和最优形态,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全方位和真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覆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即国家在制定和执行决策过程中广泛听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实现国家管理从过程到成果的全覆盖,保障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民主的统一。例如党和国家“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在这个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持续性,党和国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等制度保障民主的持续性和链条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和权利,提高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丰富的精神条件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发展的重要方向,按照需要层次递进原则,当物质需要满足后,人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呈现的特点不一样,物质需求提高的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精神需求是一种无限拓展的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而言,精神生产权重会变大,人的心理欲望无止境,人的精神需求将是人的发展重点,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党和国家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中,根本性改善文化领域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共享文化成果。在文化成果共享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适应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新时代人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呈现新要求新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更优品质、更高标准、更多诉求的精神生活。基于需要的差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尊重人的精神需要,深化人的价值共识,激发情感价值,恪守价值信念,构筑和谐的精神家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与精神力量。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根本保障。报告还强调“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铸就文化新辉煌的有效路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其次,进行文化制度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保障社会效益是文化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文化顶层设计中,注重文化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坚持文化改革的政治性基础上,实现文化产品的创新;再次,提升文化产业的维度,遵从市场需求,顺应网络社会的新契机和新挑战,赋予文化发展新业态和新格局;最后,深化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培育文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和标准化是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保障,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化人才是高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培养人才,建设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和谐社会环境
人的幸福感是人对社会和生活满意度的综合体验,是对生活环境和客观条件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满足程度的心理判断,更是人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关系的认知和判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量财富积聚在富裕阶层。由于财富积累方式导致个人修养有限和信仰缺失,他们往往缺乏同情心、责任感和感恩之心,产生畸形的奢侈消费观,更不愿意回馈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部分富人尽情享受、一掷千金,许多低收入者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富人超量消耗了有限的社会财富,客观的剥夺了穷人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同时,暴富人群的炫富消费行为,容易使自身堕入到奢靡的生活方式之中,违背了人的劳动创造实现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初心。
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中国要实现14多亿人口的现代化即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從量上而言,是实现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地区、少数人的富裕,当然这种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分阶段性的实现富裕。从质上看,共同富裕不是单纯指的物质富裕,而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富裕,涵盖的内容广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整体脱贫,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上的战略部署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坚持循序渐进,充分估计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打实把一件件事办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由于中国富裕程度还不高,又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坚持中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要把发展起来积攒的财富分配好,也就是把蛋糕切好。实现共同富裕,切好蛋糕,要求“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制度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和从中国现实与未来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而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和需要决定的,更是人在社会进化中的需要决定的。由于人的生理结构、本质和需要必须依赖于自然才能生存,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对自然界的依赖会更进一步扩展、加深。当今,人的生活条件日益精细化,精致的生活生产资料,使得肌体功能进一步退化,对外界自然条件等依赖程度加深。人类利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智慧、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等改造自然,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的原有面貌,与自然对立。环境承受力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人改造自然造成的负面影响构成了人的生存发展障碍,人与自然会处于失衡和不和谐的状态。
人类改造自然同人自身的生存发展过程一样悠久,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未出现过任何不和谐因素。由于人类活动广度和深度受到很大限制,人口数量不多等因素,在资源利用上,主要是消耗可再生资源,对环境的破坏没有超过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和承载力。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社会关系很不合理的情况下,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衍生息,渐渐放下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拼尽全力突破受自然束缚的状态,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类的潜意识里,对自然的认识是非常浅薄的,认为资源是无穷无尽的,环境是具有无限承载力的,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因素作用下,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必然的。
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的过渡掠夺和开采,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生态危机。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事件,损失惨重,引发人的深刻反思。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和环境,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母。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应该吸取其经验教训,破解现代化的难题,推进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破解生态危机中,必须贯彻和落实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道路,绝对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的老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國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三本书。第一本书《寂静的春天》提出,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增长的极限》提出,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第三本书《只有一个地球》提出,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全体人民都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战略部署,一是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追赶和超越阶段,在这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远大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目标上,党和国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秉持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认识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首先要正确认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不能无限制向自然索取和浪费资源,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无情地报复。
二是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1]。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加快绿色发展就是要彻底改变“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说过,要彻底解决人与自然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就需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生态文明观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绿色发展的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三是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民族大计。
四是强调“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1]。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对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是对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修复,是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和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和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人类现代化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将构建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作为追求目标。“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现代化是从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不懈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将促进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其奋斗目标和政治纲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8.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责任编辑:祁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