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界定、理论基础与内涵变迁研究
2023-07-26任志江李卓远
任志江 李卓远
[摘要]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认识分歧,均与对其范畴的不同理解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应有狭义、中义、广义三种范畴。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与列宁、斯大林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世界近代以来相关文明理念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调整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萌芽(1921—1952年)、起步(1953—1956年)、曲折(1957—1978年)、加速(1979—2012年)、优化(2013年至今)五个演进阶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范畴界定;理论基础;内涵变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7-0010-07
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学界出现不少模糊和混乱,其中不少源于对中国式现代化范畴的不同理解。因此,科学界定这一问题具有正本清源、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只有搞清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主要特征、作用意义。此外,在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萌芽——新民主主义时期工业化构想、起步——过渡时期工业化建设、曲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加速——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这四阶段内涵变迁情况的基础上,方能准确了解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进展与完善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界定
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成果,自然应与时俱进地优化完善。
(一)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由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党内“左”的错误不断发展,所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程度依然甚低。1978年后,党中央逐渐意识到要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并不现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久,他又将其修改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解释道:“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1]为更形象地描述这一新目标,邓小平随后开始运用儒家经典中对未来理想社会“小康”的提法来进行表述。为此,他在会见外宾时强调,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此外,他在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始终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原则,认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
需要注意的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中国式的现代化”一词逐渐淡出政策话语体系,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这些阶段性目标则成为每一建设时期的高频词汇。直到进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名词,从而对“中国式的现代化”进行了发展升级。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3]。党的二十大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4],并对其主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部署、重要原则等作了系统阐释。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完成了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继承和超越,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概念辨析
1.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是两者都描述了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二是两者都将“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定语,旨在强调现代化的主体意识。区别在于,一是从时间序列看,前者在狭义上是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功探索、在新时代系统完善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后者则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战争侵入而被迫启动的现代化进程。二是从内涵侧重来看,前者强调我国已走过了“向西方学习”的阶段,能够展现出新的现代性;而后者则立足于世界历史脉络,属于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看中国道路。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学者认为,这两者构成“中国道路”的两面,前者指明“中国道路”发展层面的规定性,后者彰显其经济社会制度层面的规定性[5]。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一系列问题的战略抉择[6]。还有学者认为,前者以现代化变迁为主要叙事体系,意识形态色彩较弱;而后者则围绕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题和目标,意识形态属性明显[7]。
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当前,学界对这二者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大致有“等同论”“包含论”“先后论”之说。如有学者认为,这二者的含义大体相同[8]。亦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概念及共性范畴的总体性指称和内敛性表达[9]。持“先后论”的学者则将这二者界定为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探索出的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10]。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界定
一段时间以来,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不少分歧均与对中国式现代化范畴的不同理解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总的来说,学界对其范畴有如下几种看法。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特征的凝练表达。这一观点认为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党情、国情、民情的重大变化和现代化模式的转轨升级。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模式的规范表述。这一观点认为,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新探索才使我们走上现代化建设的成功道路,从而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性称谓。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这三个时期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整过程[11]。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党对国家现代化探索成果的总体性概括。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党对国家现代化探索成果的总体性概括。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近代以来现代化探索成果的统称。这一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将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洪流,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可视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对晚清以来现代化探索成果统称的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应有狭义、中义、广义三种理解。一是从狭义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规范表述。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这个‘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开创,也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12]。二是从中义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现代化探索成果的总体性概括。虽然中国式现代化是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被“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但这种“推进和拓展”却是建立在党对国家现代化长期探索基础上的,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国家现代化成果的总体性概括。三是从广义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近代以来现代化探索成果的统称。从历史轨迹看,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历史断裂的成果,而是近代以来国家现代化曲折渐进的接续过程。正是1840年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对国家现代化的不懈探索,才拉开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演进升级的大幕。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与列宁、斯大林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世界近代以来相关文明理念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调整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
由于時代所限,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确提出当代的“现代化”概念,但他们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却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还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主要因素。二是科技革命是实现现代化的巨大杠杆。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3]。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就在于他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三是现代化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划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现代化水平的更高阶段。同时,他们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固有性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认为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跨越。四是获得民族独立是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14]五是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改变了原先认为“东方必然从属于西方”的看法,认为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化模式也不是唯一的。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预见性和生命力。
(二)现实依据:列宁和斯大林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1.列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一是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使列宁一方面提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此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认识到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走合作社道路。二是工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鉴于当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刚刚完成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宁认为只有将国民经济建立在电气时代的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三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在列宁看来,俄国只有通过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阴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将工人、农民、学生等紧紧团结在一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有益成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非完全对立,苏俄必须大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等文明成果。综上所述,列宁初步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方法,对后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斯大林的经典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斯大林在探索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列宁的思路和主张,形成一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典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列宁的生产资料部门增长快于消费资料部门增长论断的基础上,斯大林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强调高速度。斯大林认为,因为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文化极端落后,而周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完成工业革命且对新生的苏联政权采取敌对态度,所以必须加速完成工业化。三是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有力保障。斯大林认为,要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高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指令性计划,来使苏联这样一个落后国家尽快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只能依靠国家内部的调整和变革来积累资金。应该指出,虽然这一经典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因其严重的内在缺陷,而对苏联和众多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造成长期消极影响,但在其指导下不仅苏联一度成为国力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也使不少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初始阶段的发展成就。
(三)重要借鉴:世界近代以来相关文明理念及西方现代化理论
1.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历史地看,先行现代化国家都经历过启蒙思想的洗礼,这些思想对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提倡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们从各方面展开对封建社会的理性批判,如在信仰上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在哲学上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在文化上主张用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二是倡导建立理性国家。在理性国家中,社会成员不是屈服于他人的意志,而是服从于符合自然法的准则。如伏尔泰提出自然权利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霍布斯指出国家是人们为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孟德斯鸠则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卢梭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权力的运行和使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2.近代西方经济思想。近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古典经济学,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其思想演变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一是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这一学说第一次将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不仅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初步分析,也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对批判封建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了重大作用。二是庸俗经济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9世纪初到19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两大阶级之间矛盾的加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研究越来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难以相容,这样庸俗经济学便取代了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其特点,一是具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护性;二是局限于描述从经济表象所见的外在联系;三是“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边际革命是边际学派试图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用主观心理解释经济现象。特别是在马歇尔对其进行新的折中性综合后,形成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包容各派学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即新古典经济学。其中,边际效用理论为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均衡价格论确立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正因如此,近代西方经济学大多信奉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二战结束后,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在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由此逐步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被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类型。传统与现代是社会发展中相互对立、排斥的两极,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根据欧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情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现代社会的特征。二是传统国家由于内部因素的阻碍尚未能实现现代化。如麦克莱兰认为,发展中国家没能实现现代化的原因在于其本土的传统文化和旧的价值观念。库兹涅茨则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稳定而又灵活的政治和社会制度难以适应体制性变化。三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唯一选择。该理论认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趋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只是速度的快慢和阶段的前后。简言之,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开创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先河,其观点与方法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因其缺乏对欠发达国家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故难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全面科学的有效指导。
4.依附理论。随着诸多效仿努力的失败,经典现代化理论引起了众多争议和质疑。正是在此基础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相关解释。如依附理论认为,一是西方先行现代化国家凭借其在工业革命以来所积累的实力,构建了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中心—外围”的依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向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出售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而边缘国家则向中心国家出售廉价的初级产品。二是发展中国家低度开发与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其在这种“中心—外围”体系中所处的依附地位。该理论认为,率先崛起的中心国家通过不平等的经济政治格局和世界贸易关系剥削外围国家,而外围国家由于严重依赖中心国家的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这样一来,中心国家不断受益于“中心—外围”体系,而外围国家则愈来愈穷。三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必须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严重依赖,甚至有激进派学者提出应实行脱钩战略。这一理论一方面打破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只从各经济体内部孤立分析问题的做法;另一方面却陷入了单纯的外部因素决定论的片面性之中,存在着简单化的分析倾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萌芽(1921—1952年)、起步(1953—1956年)、曲折(1957—1978年)、加速(1979—2012年)、优化(2013年至今)五个演进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都拥有其独特的内涵要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萌芽——新民主主义时期工业化构想(1921—1952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为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工业化构想。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规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建设方法,并经根据地、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实践验证了其有效性,因此从根本上保证了这一构想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这一构想还包括如下内容:在建设目标上,将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在主导产业上,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实施路径上,通过“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来确保“四面八方”的利益;在发展方向上,是成熟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体制依托上,是直接计划、间接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虽然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构想后来被放弃了,但其所内含的诸多科学内涵,不仅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过渡时期工业化建设(1953—1956年)
由于重工业发展长期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化的起步和进程,同时,近代以来的惨痛教训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朝鲜战争,都证明尽快建立强大国防的必要和紧迫,加之在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和苏联工业化模式备受推崇且苏方对华友好的情况下,“以俄为师”自然再次成为当时的不二选择。
由于重工业投资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周转耗时长等特征,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力丰裕、资本技术稀缺的基本国情产生了无法匹配的矛盾,所以党中央不得不依照苏联通过对经济管理体制变革,来营造适合这一工业化要求的资源配置制度、宏观政策环境、微观经营机制,这就使原有的新民主主义經济体制经由过渡时期的“三大改造”,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由于这一逻辑,毛泽东同志于1953年前后,放弃了此前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工业化构想,转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使之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的总体依据。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还包括如下内容:在建设目标上,依然是“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在建设载体上,主要体现为“一五”计划;在主导产业上,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比较注重重工业内部的比例平衡;在实施路径上,试图通过中央大中型企业扩张,在几个五年计划内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5];在资源特色上,苏联援助起到“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16];在体制依托上,形成以“条条”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
虽然由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固有矛盾使这一模式具有不少内生问题[17],但因市场机制的退出是逐步的,同时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重视综合平衡与比例协调,所以这一兼具历史局限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工业化“舶来品”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从而既“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也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1957—1978年)
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盖子”和“一五”计划后期各种问题的暴露,使党中央不得不在反思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探索。在加速农业改造、进行“反右”运动和批判“反冒进”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逐渐探索出一条快速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由过渡时期工业化建设向苏联工业化模式中国化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转轨。
虽然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但除调整时期外,都贯穿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一总体依据的主旨特征。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还包括如下内容:在建设目标上,这一时期党中央将“工业化”逐步发展为“四个”现代化;在建设载体上,由初始的极端化阶段——“大跃进”时期,经被迫暂停与局部纠偏阶段——调整时期,先后向特殊实施阶段——备战时期和调试改进阶段——“洋跃进”时期过渡;在主导产业上,由“大跃进”时期的“以钢为纲”,先后转变为备战时期的国防军工和“洋跃进”时期的基础工业;在实施路径上,一方面主张通过群众运动来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拔高生产关系来发挥其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在体制依托上,这一时期虽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并未根本改变。
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是试图将过渡时期“拿来主义”的做法,修改为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核心与我国资源优势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理想状态,其实质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中国化。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必然因难以解决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根本问题而使各种努力都难遂人愿。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1979—2012年)
20世纪70年代末国门渐开后中外发展差距的对比使党中央逐渐意识到,必须在遵循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符合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重新探索。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贯穿和指导着1978年以来实现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目标的每一过程,从根本上保障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还包括如下内容:在建设目标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其具体奋斗目标从“两个文明一起抓”,逐渐演变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在建设载体上,经历了温饱、总体小康、初始的全面小康三个阶段;在主导产业上,由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轻工业,向资本密集型的建材、电子、新一代家电和与其相关的装备制造业[18],进而又于新世纪向资本技术密集性的汽车、房地产、IT产业等升级过渡;在实施路径上,提出并践行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思路;在体制依托上,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是重新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并与时俱进后的成果,其实质是将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进行契合对接,从而确保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建设(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经过持续努力,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的讲话中党中央一方面宣告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方面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2年党的二十大又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新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新進程中时代化、应用化、实践化的产物,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方法和行动指南。此外,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还包括如下内容:在建设目标上,党的二十大明确了2035年和第二个百年时的奋斗目标分别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建设载体上,根据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阶段载体,党的二十大重申并进一步细化了后两步的相关内涵。在主导产业上,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实施路径上,必须一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国际市场和全球资源加快推动国际循环。在体制依托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5]赵凌云.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0-17.
[6]颜晓峰.党的百年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4):4-11.
[7]梁崇.“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同异辨析[EB/OL].(2022-11-29)[2023-03-15].https://theory.dahe.cn/2022/11-29/1141405.html.
[8]张振华.比较政治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及其文明意蕴[J].人文杂志,2022(3):1-12.
[9]王维平,薛俊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总体性”阐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1):13-21.
[10]任志江,林超,汤希.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J].经济问题,2022(2):17-26.
[11]蒋英州,王创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起点、主要内涵与使命追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3.
[12]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3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60-261.
[1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06.
[17]任志江,刘雨薇,邓惠.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财经科学,2021(6):53-66.
[18]武力,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J].经济研究,2006(9):39-49.
责任编辑: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