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煤矿大采高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023-07-26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切顶煤柱胶带

刘 攀

(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 048214)

1 工程概况

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1301 工作面切眼宽度100 m,顺槽设计长度为1 267.75 m,推进长度1221 m,可采推进长度1101 m,停采线120 m。工作面北侧为规划的1303 工作面,南侧为高速保安煤柱,西侧为盘区巷(东瓦斯抽放巷),东侧为DX35 陷落柱和东岭村保安煤柱。1301 工作面采用U 型通风方式,其中辅运顺槽位于工作面南侧,担负工作面辅助运输、进风、行人和安全出口任务;胶带顺槽位于工作面北侧,担负工作面运煤、进风、行人、安全出口任务。工作面巷道布置如图1。1301 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设计最大采高6 m。1303 胶带顺槽采用沿空掘巷布置方式,为保障其围岩稳定展开了相关研究。

图1 采掘工程平面图

2 1303 胶带顺槽支护概况

1303 胶带顺槽沿煤层底板掘进(自里程984 m向东沿顶板布置),矩形巷道,宽5.0 m,高4.2 m。支护参数:锚杆规格为Ф20 mm×2400 mm,矩形布置,间排距0.9 m×0.9 m,帮锚杆间排距为0.9 m×0.9 m,每根锚杆选用K2335、Z2360 锚固剂各一支,每排共支护16 根锚杆。金属网片规格为10#铁丝编织菱形金属网,网格为50 mm×50 mm;锚索规格为Ф18.9 mm×7300 mm,采用“二二”布置,间排距2.7 m×1.8 m,每根锚索选用一支K2335两支Z2360 锚固剂。帮锚网索的锚索规格Ф18.9 mm×5300 mm,间排距1.8 m×1.8 m。如图2。

图2 1303 胶带顺槽支护详情(mm)

3 护巷煤柱宽度模拟研究

沿空巷道护巷煤柱宽度对于其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确定煤柱宽度时,即要考虑承载能力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当煤柱高度相同时,其宽度基本决定了承载能力的大小,而煤柱的承载力与其宽度虽然呈正相关,但是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一味地增大煤柱的宽度,不一定能够保障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因此,为确定1303 胶带顺槽的合理煤柱宽度,采用FLAC3D软件模拟沿空巷道的支护和开挖,巷道断面宽×高=5.0 m×4.2 m,模型顶面埋深取130 m,等效为3.31 MPa 的垂直应力。开挖时首先进行1301 工作面的开挖,然后进行1303 胶带顺槽的开挖和支护,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实例[1-2],设计煤柱宽度为4~9 m,计算平衡后观察煤柱及巷道塑性破坏情况,并统计巷道表面位移量,整理得到结果如图3(b)~(d)。

图3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由于篇幅所限,仅给出煤柱宽度为6~8 m 条件下围岩塑性破坏模拟结果。当煤柱宽度为4~7 m 时,煤柱内部塑性区横向方向由巷道表面延伸至采空区边界,煤柱内发生塑性破坏的面积占整个煤柱的50%以上,煤柱整体塑性破坏较严重,对上覆岩层基本不具备支承能力;当煤柱宽度为8 m 时,煤柱截面积为33.6 m2,塑性破坏区的面积为13.25 m2,约占煤柱面积的39.4%,煤柱中部塑性破坏区断开,煤柱中心已无塑性破坏区,形成的弹性核区的宽度约为2.0 m,说明此时煤柱已具有良好的支承能力。图3(e)所示结果为巷道表面位移量随煤柱宽度的变化规律,围岩的变形形式主要为煤柱帮内移和顶板下沉。当煤柱宽度由4 m 增大至6 m 过程中,煤帮内移量呈现逐渐增大趋势,顶板下沉量呈轻微减小趋势;当煤柱宽度由6 m 增长至9 m 期间,顶板下沉量及煤柱帮内移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由此可知,区段煤柱宽度不应小于6 m。综上可知,当煤柱宽度大于8 m 时,煤柱已具备良好的支承性能,巷道表面变形量为较小值,煤柱宽度继续增大,多余的煤柱宽度会造成资源浪费,综上分析确定1303 胶带顺槽留设煤柱宽度为8 m。

4 卸压护巷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区段煤柱所承受压力的大小受到上区段采空区悬臂梁的影响,悬臂梁的长度同样影响着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钻孔爆破、水力压裂等技术的成熟,切顶卸压护巷技术开始逐渐用于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3-4]。切顶卸压护巷通过在上区段回采巷道煤柱侧顶板施工钻孔,通过预裂爆破或水力压裂等方法,超前回采工作面沿巷道轴线方向切断顶板,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侧顶板及时垮落,减小煤柱上方采空区侧顶板的悬臂长度和悬露时间。为确定最佳的切顶钻孔施工参数,采用前文所述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设计切顶高度为8~20 m,每增大4 m 进行一次模拟计算,得到煤柱内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顶板下沉规律。

由图4(a)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切顶高度的增大,煤柱内垂直应力数值逐渐降低。切顶高度为8 m时,煤柱内应力集中系数为1.89,切顶高度为16 m、20 m 时,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72、1.82,相对于不切顶时分别下降了52.6%、49.7%,说明当切顶高度为16 m 时,煤柱内应力集中程度显著降低。图4(b)为顶板下沉量随切顶高度的变化规律,切顶后顶板各处下沉量较切顶前均显著减小。切顶高度为16 m 时,顶板下沉量整体处于较小值。综上可知,切顶高度为16 m 时,煤柱内应力集中程度显著减弱,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小,卸压效果良好,确定合理的切顶高度为16 m。

图4 不同切顶高度模拟分析结果

5 切顶卸压护巷应用及效果分析

1301 工作面回采期间,在1301 辅运顺槽对煤柱侧顶板进行预裂切顶,切顶高度为16 m,钻孔间距1.0 m,距离煤柱帮300 mm,直径52 mm,如图5(a)。采用爆破预裂方式,每孔采用7 根聚能管,炸药安装在聚能管内,孔口用炮泥封孔,超前工作面50 m 进行爆破。为考察1303 胶带顺槽成巷效果,掘进期间布置若干测站进行表面位移量监测,得到其围岩变形规律如图5(b)、(c)。巷道掘进期间可分为采动影响区和稳定区,采动影响区可分为超前影响区和滞后影响区。巷道位于超前影响区时表面变形量快速增大,在滞后影响区内表面变形量增速渐缓,稳定区内围岩稳定性良好,顶底板移近量69~74 mm,两帮移近量59~84 mm,表面整体变形微小,均在设计的合理范围内,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图5 切顶方案及矿压监测结果

6 主要结论和建议

为保障1303 胶带顺槽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沿空巷道的开挖和支护,探究护巷煤柱宽度及切顶护巷工艺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煤柱宽度为8 m,最佳切顶高度为16 m,设计具体的切顶方案。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在邻近工作面采动影响区内表面变形量逐渐稳定,顶底板移近量69~74 mm,两帮移近量59~84 mm,围岩控制效果良好,可在后续工作面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切顶煤柱胶带
庄子河煤业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
马兰矿坚硬顶板切顶充填留巷围岩变形研究
东河煤矿切顶留巷参数模拟分析
腾晖矿坚硬顶板切顶充填留巷围岩变形研究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简易胶带座
方便胶带
建筑物下煤柱巷道穿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