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晖矿坚硬顶板切顶充填留巷围岩变形研究

2022-03-19杨鹏

煤炭与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采空区围岩顶板

杨鹏

(霍州煤电集团 腾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 言

我国煤炭资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超过6成,同时存在坚硬顶板的煤层占据较大比例。坚硬顶板的存在使得矿井开采过程中极易形成悬顶,威胁着矿井的正常生产,而留煤柱开采的矿井需要加大煤柱宽度,来保证矿井的安全开采,煤炭资源浪费严重,所以解决矿井顶板坚硬问题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1]。本文对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充填体的变形进行研究,以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概 况

1.1 矿井概况

腾晖矿位于山西乡宁县枣岭乡店沟村,设计年生产能力120 万t。井田结构相对简单,为单斜延伸构造,井田地层倾角平均值在5°左右,2202 工作面现主要开采太原组2 号煤层,煤层厚度3.2~6.0 m,煤层的平均厚度为5.6 m。

1.2 切顶充填留巷理论分析

沿空留巷顶板活动主要分为3 个阶段,其中过渡期阶段内顶板活动最为剧烈,巷道内部围岩变形幅度明显。对过渡阶段内巷道覆岩断裂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断裂线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 种,实体煤侧、巷道上方、采空区侧。基本顶断裂位置位于实体煤柱侧,此时工作面没有得到有效支护,充填体无法支撑基本顶的下沉,此时充填体变形最大;断裂位置位于巷道上方,此时覆岩发生较大的离层,充填体的变形基于其他2 种断裂形式之间;断裂位置位于采空区侧,是由于充填体支护强度较大,支护较为及时,覆岩不发生较大的变形,基本顶沿采空区进行有顺序断裂。可以得出,在进行沿空留巷充填时,将基本顶断裂位置控制在采空区侧对留巷最为有利,所以对基本顶断裂在采空区侧进行模拟研究[2]。

1.3 数值模型的建立

结合腾晖矿2202 工作面地质条件,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进行数值模拟。选定UDEC 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模型,模型的尺寸为100 m×53 m,断面尺寸设定为4.5 m×3 m,充填体的高度设定为与煤层开采高度相同3 m,对模型进行物理参数设定,完成模型物理参数设定后,设定应力条件,在模型的上端施加垂直的均布载荷,根据计算覆岩高度及容重,得出均布载荷数值为5.5 MPa,模型选定库伦-摩尔模型,限制模型上下左右的位移,设定为固定约束。完成模型的初步设定后,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3]。

2 模拟分析

研究2202 工作面切顶卸压的可行性,模拟未进行切顶卸压与切顶卸压后的沿空留巷情况,切顶卸压的切顶角度设定为35°。切顶卸压前后垂直应力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切顶卸压前后围岩应力分布云图Fig.1 Stress distribution nephogram of surrounding rock before and after roof cutting pressure relief

从图1 中可以看出,当未进行切顶卸压时,此时顶板未发生充分垮落,形成较大面积的顶板,使得充填体最大的垂直应力为15 MPa,当对顶板进行切顶卸压后,巷道顶板充分垮落,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减小,巷帮充填体的垂直应力峰值为9 MPa。可以看出经过切顶卸压后,充填体的垂直应力峰值有了明显下降,下降6 MPa,这是由于巷道顶板的应力在经过切顶卸压后显著降低,采空区完成垮落后,垮落的矸石充分填充采空区,使得采空区进一步被支护,限制了顶板下沉,同时使得充填体的支撑压力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

研究切顶角度对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当切顶角度较小时,切顶需要的能量较大,顶板发生垮落的难度增加,当切顶角度较大时,选定角度增加,顶板的下沉较难控制,本文对切顶角度15°、20°、25°、30°、35°、40°等6 个角度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进行分析[4]。巷道围岩应力应变随切顶卸压角度变化趋势如图2 所示。

图2(a) 可以看出,在充填体两侧由于受到应力作用,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得应力传递至充填体中部。随着切顶角度的增加,垂直应力值大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小值为切顶卸压角度为30°。按照切顶卸压角度的增加,巷旁充填体内部的垂直应力峰值依次为13、11、10、8、9、11 MPa,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切顶卸压角度30°以下时,随着切顶卸压角度的增大,采空区充实效果最佳,而在切顶卸压角度30°以上时,由于切顶角度较大,使得悬顶较长,覆岩压力增大,巷旁充填体的应力也有所增大。从图2(b) 可以看出,当切顶卸压角度小于30°时,随着切顶卸压角度的增大,充填体变形量逐步减小,巷道的底鼓量及顶板下沉量也相对减小;当切顶角度大于30°时,由于充填体内部应力较大的原因,使得巷道围岩变形量有所增大;当切顶角度为30°时,顶板下沉量、底板底鼓量、充填体变形量、实体煤帮变形量均为最小值,分别为202、272、254、228 mm。可以看出,当切顶卸压角度 为30°时,切顶卸压效果最佳[5]。

图2 不同切顶角度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情况Fig.2 Stress and strain of filling body under different cutting angle

合理的切顶卸压高度能够提升巷道稳定性,因此此次选定切顶卸压高度分别为6、8、10 和12 m进行研究,对比不同切顶卸压高度下围岩的稳定性。巷道围岩应力应变随切顶卸压高度变化情况如图3 所示。

图3 不同切顶高度下充填体应力应变图Fig.3 Stress-strain diagram of filling body under different cutting heights

从图3 可以看出,相同切顶卸压高度下,随着距充填体距离的增加,充填体垂直应力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充填体两侧发生一定的破坏,使载荷压力施加于充填体中部,造成中部应力值偏大。同时对比不同切顶卸压高度下充填体垂直应力值发现,随着切顶卸压高度的增大,充填体垂直应力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切顶卸压高度为10 m 时,巷旁充填体峰值的最小值为8 MPa。对比不同切顶高度下围岩的变形情况,发现随着切顶高度增大,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呈现出先增大后平稳的趋势,切顶卸压最佳高度为10 m,此时顶板下沉量、底板底鼓量、充填体变形量、实体煤帮变形量均为最小值,分别为206、276、252、226 mm。

3 结 论

(1) 通过对比切顶前后沿空留巷充填体垂直应力云图发现,经过切顶卸压后充填体垂直应力有了较大幅度降低。

(2) 通过对不同切顶角度下巷道围岩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切顶角度为30°时,顶板下沉量、底板底鼓量、充填体变形量、实体煤帮变形量均为最小值。

(3) 通过对不同切顶高度下巷道围岩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切顶高度为10 m 时,巷道稳定性最佳。

猜你喜欢

采空区围岩顶板
交岔巷道围岩破坏失稳特征及支护技术分析
地下室顶板施工通道结构加固模式探究
复杂隧道围岩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
基于松动圈理论的隧道初期支护时机分析
煤矿顶板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地下金属矿山采空区安全治理方案设计探讨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及其技术对策
为采空区加上“安全锁”
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