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个群体,感悟“粮”心
2023-07-26
有的潜心“科技增粮”50余年,有的勇当订单生产“尝鲜者”,有的大学毕业后返乡种粮……“三夏”时节,记者走进种粮大户群体,听他们讲述耕耘在田间地头的点滴故事,感悟他们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心路历程。
插上“翅膀”
6月中旬,记者见到全国劳动模范徐淙祥时,他正在距离田间不远的一家肥料厂准备购买有机肥。
徐淙祥的田块近些年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尽管下了烂场雨,但得益于良种良法配套等举措,部分小麦田块仍取得超过800公斤的亩产量。
科学种粮是老徐的高产秘诀。在安徽省太和县赵集乡,种粮大户王韶山的案头放了一本徐淙祥编写的《小麦大豆玉米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小册子。
虽然是艳阳高照,在老徐的田头,仍聚集着三五成群的田管人员,还有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们。“老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科学研究需要他来帮我们验证。”正指导播种的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栽培室助理研究员丁永刚说。
在老徐流转的1200余亩地中,有300亩用于田间试验。“我们与科研人员一道创制新品种,研究栽培新模式,可以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徐淙祥边擦汗边说,加上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就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学种粮的理念在当地得到推广。“我家有12亩多地,按照徐劳模安排的播种和施肥方式在自家田里试验,不仅成本减少了,而且产量增加了。”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张丙银说,他们乐于跟着学,“谁不想自家田里多长出百把斤粮呢?”
徐淙祥是种粮大户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坚守在粮食生产一线,致力于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说,近年来,这一群体从数量和流转面积上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截至去年底,安徽省50亩以上大户13.75万户,比上一年度增加近2万户,流转面积超过2800万亩。
算好“粮账”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在实现多种粮、种好粮过程中,要和带动的种粮农民一起有钱挣、得实惠。一本“粮账”,饱含艰辛,苦中有甘。
在安徽多個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投入资金购置先进农机,使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和高效。但也有大户反映,这两年流转费用高了,农资和人工成本涨了,增加种粮效益,要在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做好“加”“减”法。
紧盯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生产,是不少种粮大户优先尝试的增收法。在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郜庄村,种粮大户刘正宏忙着跟制种企业洽谈种子回收事宜。“我连续7年就种这一个品种,每斤能比普通小麦多卖0.1元至0.15元。”刘正宏说。
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崔宝玉教授看来,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种植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并探索订单农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结对子”,既能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我们希望把这种订单生产模式推广给更多小农户,带着他们一起挣钱。”时至夏种尾声,亳州市谯城区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红伟忙起了夏粮收购。今年,他带领部分种粮大户、小农户种植了约1.7万亩订单专用小麦。
“我们统一供种、统一回收,并提供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聂红伟说,农户种植普通小麦每斤只能卖1.35元,订单麦按照1.41元回购,从小麦生产全周期看,包括农资和飞防(飞机喷洒农药)费用优惠,每亩地可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约200元。
从2018年至今,聂红伟带动周边大户、小农户开展订单种植面积从2000亩扩大到1.7万亩。“小农户从以往粗放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开展订单种植的粮食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聂红伟说。
跑好“接力”
刚参加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徐旭东一头扎进田里,继续未完成的大豆播种工作,播撒新一季的希望。
27岁的徐旭东是徐淙祥的孙子,大学毕业返乡种地已经5年。在他看来,接力种粮,首先要传承的是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农业生产技术再发达,粮食生产归根结底还要接受自然的检验。”徐旭东说,这5年让他懂得,干农业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如今,在江淮大地,像徐旭东一样大学毕业返乡种粮的大户越来越多。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跑好种粮“接力”中,既有爷孙种粮的故事,也有种粮“父子兵”的探索……
给农业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新动能,探索者还有不少。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粮食产业,是“90后”海归硕士平东林努力的方向。5年前,平东林回到家乡干起了农业。“刚开始,村里人还质疑说,我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种粮的。”平东林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给周边种粮农民作了示范——发展粮食产业需要新思维,种粮同样大有可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