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的实践与探讨

2023-07-26刘钊

中国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探讨

摘要:优质茶叶基地建设是生产健康高品质茶产品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文章在三明市优质茶叶基地评选实践基础上,分析讨论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指标。此次评选将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分环境质量、茶园管理、产品质量管控等三大项10个因素,对三明境内的优质茶叶基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表明,环境质量分值极差R=6.5,茶园管理分值极差R=12,产品质量分值极差R=11,这3项内容共同影响茶叶基地的总分值。评价指标与评比总分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产品认证(0.860)>立地条件(0.671)>病虫害防治(0.420)>园地管理(0.397)>土壤管理(0.379)>衛生条件(0.371)>质量管理(0.186),产品认证与立地条件与总分均呈极显著相关。通过评比实践及意见反馈,提出增设或调整部分评价指标的建议。

关键词:优质茶叶基地;评价指标;探讨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3)07-60-6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 Base Construction

LIU Zhao

Sanming Tea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Sanming 365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 bases is an important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tea products. Based on the selection practice of high-quality tea bases in Sanming,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 ba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tea bases in Sanming were made on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ea garden management an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core R = 6.5, the range of management score R = 12 and the range of product quality score R = 11 affected the total score of tea base. The order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evaluation was product certification (0.860)> site conditions (0.671)>pest control 0.420)> field management (0.397)> soil management (0.379)>sanitary conditions (0.371)>quality management (0.186). The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ite conditions and tot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ctivities and feedback,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adding or adjusting some evaluation indicators.

Keywords:  high-quality tea base, evaluation indicator, discussion

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消费的选择不仅是单纯追求品质和口感风味,同时也更加要求安全卫生,关注有无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这对茶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优质的茶叶基地是提供安全、优质茶鲜叶原料的基础,是生产健康高品质茶产品的重要保障。我国对茶叶基地建设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有机茶等认证体系,以及生态茶园建设规范等行业标准。但就优质茶叶基地如何定义,如何开展评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现行的《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管理规范》(NY/T 5337—2006)[1]规定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要求,但内容不够具体,无量化指标,规范中有部分引用文件如《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 5020)已废止;《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21)[2]、《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21)[4]等系列标准是适用所有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对茶叶针对性不够强;《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 5197—2002)[5]、《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 5199—2002)[6]等适用于有机茶生产,对环境、土壤、肥料、农药等要求都比较高,大部分的茶园目前尚不适用。《生态茶园建设规范》(GH/T 1245—2019)规定了茶园建设、生产管理等要求,但在土壤管理等方面没有进行细化。茶叶基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评价标准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套用某个标准或规范。

三明是福建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为检阅全市茶叶基地建设情况,助推茶园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全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6月,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参照现行的相关标准及规范,结合全市茶产业发展情况,首次提出了“三明市优质茶叶基地”的概念。“三明市优质茶叶基地”是指在三明辖区内,茶园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在13.3 hm2以上;基地环境符合或高于生态茶园标准;以施有机肥为主;病虫害防治不使用化学农药,推广运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且历年茶叶抽检全部达标的基地。同时创立了一套评价方案,组织开展了三明市十佳优质茶叶基地评选活动,探讨用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对茶叶基地建设开展评价,旨在科学评价茶叶基地建设及对基地建设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评价方案设置

1.1  评价对象

在三明市辖区内有茶叶生产基地的茶企、茶场(厂)、茶叶专业合作社等。

1.2  参评对象要求

一是茶叶基地要求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在13.3 hm2以上,并需提供如承包、转让、租赁等协议或其他相关佐证材料。二是历年茶叶样品抽检质量安全要求全部达标。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评价项目总分值设置为100分,分环境质量、茶园管理、产品质量管控等3项,所占分值分别为20分、60分、20分。按3项总分由高至低取排名前10为三明市十佳优质茶叶基地。

评价采取企业自主报名、各市(县)推荐和专家组评审的方式。申报企业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将材料申报至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申报材料经市农业农村局初审合格后,组织专家对申报主体按照评选方案细则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含实地察看和资料审核两部分。评委由三明市农业农村局茶叶、植保、土肥、质监、绿办等部门的8位专家组成。

1.3.1  环境质量(20分)

环境质量主要是现场考察茶园的生态环境,分立地条件与卫生条件两个因素,分值分别为16分和4分。立地条件包含茶园离居民区距离等4方面内容(表1)。

1.3.2  茶园管理(60分)

主要评价园地管理、茶树良种、树体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事记录等6项内容,分值分别为16、8、10、10、10、6分(表2)。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两项除现场考察外,还要结合查看农事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照片等进行评分。

1.3.3  产品质量管控(20分)

产品质量管控包含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2项内容,分值均为10分(表3)。主要是对企业产品认证及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资料等进行材料考评。

1.3.4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 Excel 2003 和SPSS 17.0 软件对评分指标分值分别进行极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评比活动申报主体有18家,经审核有17家符合参评资格。经专家组考评打分(表4),综合分数前10名的基地被评为“三明市十佳优质茶叶基地”。

2.1  分值极差分析

从表5可见,综合总分极差R=23.5,环境质量分值极差R=6.5,茶园管理分值极差R=12,产品质量管控分值极差R=11。

2.1.1 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好坏是决定茶叶基地质量优劣的重要一环,占总分值的60%。茶园管理细分园地管理、茶树良种、树体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事记录等6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茶园管理分值虽占总分的60%,但其分值极差R=12,远小于总分极差R=23.5,说明茶园管理分值占比虽然最大,但其分值间差异并不大,与产品质量管控分值极差R=11相近。此外,从表6可以看出,园地管理分值极差R=5、树体管理分值极差R=2、土壤管理分值极差R=5、病虫害防治分值极差R=6、茶树良种与农事记录分值极差均为0,说明此次评比中,园地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这3个因素对茶园管理项目的分值影响大,而茶树良种与农事记录分值无影响。在排名前10的基地中,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这2项的分值极差均较大,分别为6和5,均达到了这两项分值极差的最高值。说明在入围十佳的茶葉基地中,部分基地在病虫害绿色防控、施用有机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1.2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对基地的立地条件与卫生条件2项因素进行考察,占总分值的20%。环境质量分值极差R=6.5,是3个项目中分值极差最小的,是影响综合排名第三位的重要因素。从表6可见,各参评基地的立地条件与卫生条件的分值极差分别为4.5和2,与这2项的分值比重较对应。在排名前10的基地中,立地条件与卫生条件的分值极差均为1,分值接近;在所有的参评基地中也仅个别基地的分值稍低,说明大部分参评基地的生态环境较优良,基础设施较完备。

2.1.3  产品质量管控

产品质量管控是对基地的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2项因素进行考评,占总分值的20%。从表6可见,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极差分别为10和2。产品质量管控虽然仅占总分值的20%,但其分值极差达11,与茶园管理的分值极差R=12仅相差1,说明该项分值对综合总分的影响很大,是影响综合排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从表4可以看到,排在前12的基地其产品质量管控分值差最大仅为2,差距较小,产品认证的分值均为10分。而排在12名之后的基地,产品质量管控分值波动较大,产品认证部分的分值均为0分,这是造成该项分值极差大的最重要原因。特别注意的是,排名13、14的这2家茶叶基地,其环境质量、茶园管理2项的分值之和排名前10,但由于未进行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认证均不得分,直接影响了总分排名,从而未能进入前10名。

2.2  评比总分与10个评价指标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7可知,评比总分与各评分指标因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各指标因素之间是相对独立的,相互关联小,所以不作相关性分析)。立地条件、卫生条件、园地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质量管理等7个因素与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产品认证(0.860)>立地条件(0.671)>病虫害防治(0.420)>园地管理(0.397)>土壤管理(0.379)>卫生条件(0.371)>质量管理(0.186),其中产品认证、立地条件与总分均呈极显著相关。茶树良种和农事记录为常量,树体管理与总分呈负相关(-0.045)。产品认证与总分的相关性最大,与前文产品质量管控分值极差分析结论吻合。

3  小结与讨论

3.1  优质茶叶基地建设需重视茶园管理与产品质量管控

本次评比结果表明,茶园管理分值极差R=12与产品质量管控分值极差R=11相近,总分极差R=23.5;评比总分与立地条件等7个指标因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产品认证>立地条件>病虫害防治>园地管理>土壤管理>卫生条件>质量管理。茶园管理与产品质量管控是决定此次评比排名的重要因素,以产品质量管控部分的产品认证因素的影响最大。

通过此次评比也发现了茶园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基地由于建园时间较早,未进行改造,园内道路、梯壁等基础设施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二是茶园蓄水设施不足,蓄水池或喷灌设施普遍较缺乏,部分茶园蓄水池缺水;三是个别基地的坡度较大;四是部分茶园缺株断行、树体管理过于矮化;五是有些基地病虫害防治采用的绿色防控措施较单一。在今后茶叶基地建设中要重视这些问题。

3.2  评价需多部门专业人员协同配合

优质茶叶基地评比涉及到茶叶、土壤、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本次评比组织了茶叶、土肥、植保、质监、绿办等部门的专家或业务负责人参与评比方案的修定及现场考评,保障了评比的顺利开展。多部门专业人员协同配合,是今后开展此类工作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3.3  对评价指标的修改建议

本次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内容及指标设置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如何更科学地开展评价需做更多的实践探讨与优化。在此笔者对评价指标作如下建议。

3.3.1  增设4项考评内容

一是在环境质量——立地条件部分,增设检测基地最近(两年内)的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是镉、铅等风险元素,并设立污染源等一票否决指标;二是增设土壤有机质含量检测,以1.5%为最低值;三是在茶园管理部分增设茶园数字化建设内容,以助推智慧茶园建设;四是产品质量管控修改为产品质量,增设茶产品的品质、效益等评价因素。

3.3.2  调整5项考评因素分值或内容

一是产品质量的产品认证部分,调低产品认证的分值占比;二是环境质量——立地条件部分,明确茶园蓄水设施的分值,引导加强茶园蓄水设施建设;三是病虫害防治——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部分,调整为合理减施化学农药,1年使用化学农药不超过2次;四是土壤管理——施用有机肥部分,结合生产实际可修改为施用有机肥为主,配施茶树专用肥,并在用肥量上进行调整;五是茶园管理——农事记录部分,本次评分是以评委主观打分为主,分值间均无差异,要在如何規范化记录等方面进行细化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7—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1—2021[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3—2020[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394—2021[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7—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NY 5199—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刘钊,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E-mail:smcylz@sina.com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探讨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