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网剧精品化的意义生产逻辑
2023-07-25王素芳
王素芳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具备广阔前景的文化商品,近年来网剧正朝着精品化、主流化的方向迈进。面对当下多元化的媒介平台竞争,网剧改变自身边缘地位的关键还在于文化意味的凸显和深层意义的生产。面对全球化的开放环境,如何吸纳世界性影视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多平台竞争中发展自身的个性和优势,这是当代网剧意义生产的深层逻辑。这种文化意味的生产既要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又要积极扩大受众群体,吸纳主流价值价值趣味;既要向电影、电视剧借力,又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理念的传承。提高文化品位,拓展表现手法、深化叙事内涵仍然是网剧意义生产的核心。
关键词:网剧 精品化 主流价值 意义生产
网剧作为互联网经济催生下的新的文艺形式,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粗制滥造,低俗恶搞一度是网剧被污名化的标签。但是,伴随《白夜追凶》《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一批爆款網剧的出现,网剧正朝着精品化、主流化的方向迈进。尤其是新冠疫情的间歇式发作,为线上网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赢得了更多的机遇。作为一种具备广阔前景的文化商品,网剧面对当下多元化的媒介平台竞争,改变自身边缘地位的关键还在于文化意味的凸显和深层意义的生产。
《开端》独播于腾讯视频,是2022年初国产网剧的第一个爆款。“1月25日,(大结局)微博话题#开端#总阅读量近20亿。自1月11日上线以来,《开端》各类热搜不止。据统计,该片5天上了超300次热搜。”a迄今为止,腾讯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8.7亿b。对于一个15集的网剧而言,《开端》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壮举。它的优点在于除却娱乐化和趣味性的外壳包装,依然饱含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力量,超出了一般网剧的文化格局和艺术追求。它的小体量,小投资、热话题、好口碑都为未来网剧的精品化进程提供了方法论意义。本文试以《开端》为例,具体阐述当下媒介竞争多元化背景下,网剧精品化的意义生产逻辑。本文所指的逻辑,更多地倾向于修辞策略和文化研究方面的客观规律。
一、立足网生代审美趣味的跨界叙事:
召唤性的游戏结构
融合的前提首先是把握好自身平台的个性。和电影、电视剧不同的是,网剧依托互联网而生,为网生代服务是网剧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融合的前提首先要把握好自身平台的个性。青少年成为网剧消费的主力军。求新求奇是这个目标群体最典型的消费特征。因此网剧最受欢迎的类型往往集中于动作、悬疑、推理、言情等,这也正是青年文化趣味的核心话题。《开端》作为一个悬疑推理剧,非常有效地利用了网生代的审美趣味和消费心理,力求在悬疑和推理上做足了戏剧性,从而让文本的趣味性大大增强。
假设三个人在桌上玩牌,桌子底下有一个炸弹。如果导演只是展示三个人玩牌,然后炸弹突然爆炸了,那么这个故事毫无悬念;但是如果你事先将炸弹的存在告诉给了观众,然后再展示三个不知情的人玩牌,那么观众就会时时刻刻担心炸弹何时会爆炸,悬念由此而生。这就是希区柯克著名的“炸弹理论”。《开端》是一个不断重复搬演炸弹理论的推理剧。“炸弹的爆炸”成为拽在导演手中的那根线,编导无数次地将故事的“风筝”放飞到循环时空当中,一次次地试验,一点点地披露真相。时间的流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不断重复的时空循环当中离破案的真相不断在靠近。每爆炸一次,情节就释放更多的信息,离真相就越近一步。观众对这种重复和循环不仅不感到乏味,反而具有了一种猜谜式的智性回馈。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积极回馈在于文本前6集努力架构出的召唤式结构。
女主角李诗情的设定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为网生代的代入性角色。随着李诗情醒来后一次又一次的救人试验,这个故事被无数次循环。观众实际上也进入了一次又一次沉浸式的排爆体验当中,甚至很多网友在弹幕间为她出谋划策,显示出比李诗情更为高超的智慧。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炸弹是危机,救人是目标设定。45路公交车是特定的情景。连凶手一起10个人成为这项任务的参与者。2个正方,反方未知。一个由固定的情境、人物和目标构成的小故事无数次循环,构成一个大故事。梦境是开关,炸弹一响是结局。每次炸弹一响,观众和剧中人可以随意跳出原来的结局,重新再来一次。这种具有互动性的非线性结构实际上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和游戏文本的叙述方式如出一辙。后叙事理论家玛丽-劳尔·瑞安针对跨媒介叙事曾指出“叙事意义是故事的讲述者或者设计者自上而下的产物,而互动性则要求用户自下而上的输入。因此,自下而上的输入同自上而下的设计之间需要无缝对接,才能产生精致的叙事图案。”c女主角李诗情的设定既没有超能力,也没有过人的禀赋,除了一脸的稚气和善良,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个性。这种低门槛的准入设定实际上暗合了吸纳最大规模的游戏玩家的需求,为网络叙事和游戏叙事的融合构建一个同质性的载体。同时,“理想状态的自下而上的设计,应该伪装成一个自生的故事:既要让用户相信,他们的努力将得到一个连贯的叙事作为回报,又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行使自由意志,而非设计师的傀儡。”d这种无限循环的猜谜式的智性互动恰恰满足了跨界叙事的美学要求,既没有破坏传统线性叙事的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一般规律,同时又给人选择的自由,让观众产生和用户一样的自由感。
新奇多变的游戏感为网剧的故事叙事带来了互动性和自由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瓦解文本的整体性和逻辑感,所以将意义、理想、信仰来注入结构的内核,稳定故事的核心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碎片化、游戏感带来的轻浮空洞。这是《开端》最有意味的地方。在《开端》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娱乐性和游戏感,还看到了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平凡的大学生李诗情从始至终抱定一个信念:拯救公交车里无辜受害的人;游戏构架师肖云鹤从最初的自私自利逐渐转变成了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热血男儿;而那个二次元和养猫爱好者卢笛,也希望成为“被光选中(去拯救世界)的那个人”(台词)。从现实出发,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开端》讲述了一群见义勇为的凡人英雄。这是两个年轻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拯救世界的故事,也是一代年轻人见证成长,实现梦想,将个人和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时刻。这种积极干预现实,改变社会,缓解社会矛盾的文化品格正是大多数网剧所要学习的地方。
立足网生代的审美趣味,并积极向主流靠拢;立足于娱乐工业,同时兼顾意义的内核生产,是网剧独具个性的路径之一。
二、向电影媒介借力的产物:
探索循环时空的先锋性
自从2015年“互联网+”成为各大行业的方向标以来,“跨界”“媒介融合”成为文化行业的新趋势。具体到影视文化,便是“多屏融合”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剧和网剧之间相互借力、彼此渗透的现象成为拓展市场的有力手段。对于相对成熟的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体系而言,媒介融合倾向于大数据背景下娱乐形式的借鉴,宣发平台的拓展。而对于后起之秀——网剧而言,它更多的是要吸收对方内容生产的精髓,提高自身的艺术质量和人文内涵,来完成自身的主流转型之路。
上文提到的召唤式的游戏结构,从叙述策略而言,其实是一种循环时空架构。这种架构最常见于电影文本当中。它诞生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打破了线性叙事的传统结构,既带有强烈的娱乐工业色彩,又带有人文哲思的先锋性探索,是一种具有可塑性并具有发展潜力的文本结构。以循环时空结构的世界电影文本,大多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探讨,让电影叙述上升到电影哲学的高度。它并不在乎循环时空的产生逻辑,而更关注走出循环的途径: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比如1993年美国电影《土拨鼠之日》、2017年中国电影《有完没完》;其二,关于电影本体语言的实验性探索。比如1998德国影片《罗拉,快跑》以三次循环时空的再现,关于“运动镜头”“电子游戏美学”的深度挖掘。2020年美国片《盗梦空间》发展了循环时空中的“梦中梦”式套层结构,再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时空重组无限多元的可能,创造了电影史上最为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三,关于科幻类型的炫技性的包装。比如美国大片《源代码》《明日边缘》,他们更关注于循环时空产生的科学性,通过数码技术构建的娱乐奇观来拓展人类的科幻想象。
在电影工业尚在崛起中的我國,尤其是网剧投资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开端》的循环时空更倾向于采取了第一种表现形式,用循环时空来架构文本,营造趣味性;但实际上既没有娱乐奇观的展现,也没有电影本体语言的先锋性探索,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叙述风格和传统的拍摄手法,在叙事的手段和意义的深度上做文章。就目前的国产剧而言,这种叙事手法也并不常见。因为中国电视剧源于电影,电影源于戏剧,而很多戏剧文本受到评书和章回体小说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的老百姓更熟悉更喜欢从开端到发展到高潮再到结局这一遵循时间发展的线性发展结构。但是,循环时空的实验性和游戏感更适合年轻观众,在电影和网剧中的发展空间更大。这一架构中的时间是可逆的,可静止,可预知超前,还不仅仅等同于一般传统叙事中的倒叙和插叙。如果传统的经典影视文本的时间构成的情节序列是1—2—3—4—5—6—7,那么《开端》的序列却是(6—7)—(5—6—7)—(4—5—6—7)—(3—4—5—6—7)—(2—3—4—5—6—7)—(2—3—4—5—6—7)—(2—3—4—5—6—7)—(1—2—3—4—5—6—7)—4—5—6—7—5—6—7。而每一次循环当中,都做到了同中有异,充满了智性的召唤力。
关于循环的动因,女主角为何每次一觉醒来就会产生循环?文本并没有像美国大片《源代码》一样给予明确的科学解释,只是含混地以梦境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作为注解。这种备注也来源于电影语言。梦境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体现。这种说法起源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梦境的象征、隐喻背后潜藏的多义性被电影领域借用,成为超现实主义电影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瑞典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不仅将梦境作为情节,还抬升到了结构全篇的高度。这种深入人类灵魂和意识世界的探索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具有了现代性和先锋性的意味。而在中国电影中,时空轮回的动因更具有农耕时代的特征,趋向于鬼神、魔怪、超自然事件等,具有神秘性和玄幻色彩,这都是工业经济不够发达时期的精神产物。比如1995年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时空循环作为高潮情节反复出现,但是所依赖的却是宝物效应——带有时空穿梭能力的月光宝盒。这种本土性的创造在文中并没有出现。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影视文本还没有摆脱“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概念。国产影视文本在创意和拍摄手法上仍然以国外电影为大宗。
三、对主流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回归:
以家为本的核心理念
形式和手法可以借鉴,但是内核一定是本土的,民族的,大众的,这是意义生产的核心逻辑。《开端》的魅力不仅在于循环时空的新奇包装,而且在于它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回归,未流入浮华轻巧的小众派趣味当中。
《开端》与2011年的美国科幻大片《源代码》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循环结构、查出爆炸的真凶等等整个时空的设定、结构和情节的整体安排几乎都如出一辙。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本。虽然整体是相似的,但是填充到局部的材料和细节却是完全不同的。《源代码》赞扬的是个人英雄和科技能量的强大,通过社会事件落脚点在个体的情感上;而《开端》讲述的却是一代人的成长和一群人的集体成就。解决循环的关键在于动员所有无辜的人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集合群体之力,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走上领奖台的八个人是集体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
故事前6集完成了循环时空的架构之后,几乎将影片三分之二的篇幅留给了查找真凶的情节。作案人和作案动机的探寻实际上就是人的发现。但是这里人的发现与《源代码》的核心宗旨又不一样。《源代码》侧重的是英雄个人自身的爱情和亲情,个体的价值建立在自身的独立和主体性上;而《开端》后半截的表层结构也是人的发现,即个体情感的挖掘,但这种情感最后都融入了在以家庭为核心的伦常关系中,个体的价值是建立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中。这就是中国的“家道主义”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之间最本质的差别。种瓜人上车是为了求得儿子的谅解;打工人上车是为了给女儿挣生活费;卢笛上车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向父母展示自己的价值;而公交车夫妇只是为了给死去的女儿讨回公道。因而文本的深层结构最终从以人为本走向了以家为本的家道主义。家庭伦理价值观的回归和治愈才是文本的核心旨归所在。四个家庭的复原才是最后的大团圆结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理想。通过提高个体修养、维护家庭直到保卫国家这样一种观念,一直成为中国人政治管理和日常人伦的理想式架构,即家国一体化的文化传统。在以血缘和宗族为单位的传统中国,乡土社会遗留下来的这一文化传统在今天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它已经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藏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凝聚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来完成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因而,家道主义的核心旨归和家国一体化的心理架构折射出该剧对本土性的伦理叙事传统的继承,彰显了“我们中国人”这一族群的本质特征,这是引发广大观众共鸣的原因之一。
《开端》的核心故事是公交车司机一家的悲剧。为了还女儿一个清白,夫妻俩牺牲掉所有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只为筹划一场爆炸案。这场悲剧既有对网络暴力的审视,也有对执法部门工作作风的反思。而公交车本身就是一種社会阶层的过滤器,象征着社会的底层和弱势群体。这四个故事其实暗含了各种社会现象。卢笛作为新生代,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代际冲突是当下家庭永恒的话题;种瓜人身上寄寓着关于劳教者的偏见;勤劳本分的打工人在城市里居无定所的窘况暗含着无法消除的贫富差距之间的巨大鸿沟;而公交车司机一家要以生命和人生的代价来为女儿的冤案重启拉开序幕,则意味着公平正义的实现之不易。每个家庭的问题都不一样,但背后折射的社会问题却是一致。《开端》正是由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家庭的治愈和回归——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之间搭起了一座写实风格的桥梁。虽然这种批判是微弱的,但是整个文本的写实格调和本土气息却难能可贵。
当下网剧的发展朝气蓬勃。随着“网飞”出品在网剧、电视剧和电影领域的多元扩张,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剧在与传统影视剧的融合过过程中,要凸显自身个性,意义生产是关键;在大数据和网络经济时代,网剧在纠偏“过度娱乐化”的过程中,意义生产也是关键。面对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本土的影视传统与海外的商业好莱坞主义、欧洲新浪潮一直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何吸纳世界性影视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多平台竞争中发展自身的个性和优势,这是当代网剧意义生产的深层逻辑。这种文化意味的生产既要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又要积极扩大受众群体,吸纳主流价值趣味;既要向电影、电视剧借力,又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理念的传承。提高文化品味,拓展表现手法、深化叙事内涵仍然是网剧意义生产的核心。
注释:
a腾讯网:https://xw.qq.com/amphtml/20220126A0A0TT00
b统计时间:2022年2月3日12:30。
cd[美]玛丽—劳尔·瑞安著,张新军译:《故事的变身》,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95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