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2023-07-25
语文建设 2023年6期
常见的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竞赛课,几乎都有神采飞扬、气氛热烈的标记,教的方法与过程,设计得天衣无缝。从课的起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衔接,师生之间的默契,乃至心心相印,设计的精心、细致、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课终人散,只要稍加思考,若有所失的感覺就会升腾而起:学生学到了什么?好像学了,又好像没有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这些课,教案目标上一定写得很明确,可惜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不自觉地把它丢在一边。过多地考虑教学过程,发现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于是,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教学过程中很多是蜻蜓点水,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掌握什么。
应该说教这些课的教师课改的热情高,进取心强,只是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缺乏深入思考,对文本的钻研尚有不足之处。
课的有效与否,功夫在课外。课前准备是教学高效的基础,基础不牢,课就飘飘忽忽。两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一是文本解读。必须潜下心来,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来来回回几次。……二是研究学生。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必须了解、研究。
——摘自于漪《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见于漪著、兰保民编《语文的尊严》,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