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形态研究*

2023-07-25周彝馨吕唐军

工业建筑 2023年5期
关键词:防御型城垣西江流域

周彝馨 吕唐军

(1.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 510642;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流量最大、流域最广、航行里程最长的河流,西江流域范围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南部、广西省大部、广东省西部,是岭南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

军事防御型聚落是指与政治、军事和高度防御有关的聚落,防御性是其根本诉求。由于西江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该地区是战争的高发地区。秦代开始在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至明清两代,岭南地区分布有众多军事防御型聚落,特别是从明代开始,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建设了多个卫城和屯堡军事型聚落。但仅有少部分军事防御型聚落遗存至今。

因此,选取西江流域保存较好,且规模属于村、镇级别的九个军事防御型聚落为案例,对聚落的选址和形态格局方面作分类研究,得出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的共性特征。

国内对军事聚落的研究起步晚于欧洲,且地区研究发展极不均衡,以长城防御体系[1]、海防体系[2]、著名军事要塞[3-4]等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他地区则寥寥。研究体系中以天津大学张玉坤团队对长城九边防御体系和军事聚落的研究最有代表性。[1,3-6]长城九边重镇与国家政治中心和长城关联紧密,是中原及北方防御型聚落的代表。[1]而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则是远离中原政治中心的、中国西南边境的军事聚落类型,并与河流水系关系密切,当前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可参照的研究体系不多。对于中国西南部聚落的研究,当前集中于聚落历史、聚落空间、族群特色、社会组织、建筑营造等方面,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当前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包括聚落史[7-8]、防灾史[9-10]、聚落形态[10-16]三个研究方向,对中国区域聚落史、聚落防灾史的整体研究较为缺乏,并多偏重于文献、考古、防灾技术等方向。西江流域的军事防御型聚落,亟待研究框架的构建。聚落形态研究在世界和中国都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大多从建筑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等经典学科角度探讨研究,少有从防灾形态的角度探索。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的研究,是对岭南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研究将以历史学、建筑学、防灾学学科交叉的方法探究聚落防灾思想的演变,促进聚落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

1 聚落选址特征

西江流域内云南、贵州和广西的西北部分以山地为主,地形多变、封闭,山地形势易守难攻,该地区的部分军事防御型聚落尽占天时地利,直接利用山地的高耸、险峻,山谷的隐秘、路径单一等优势,选用能掌控环境的聚落址。同时大部分军事防御型聚落利用、改造原有的山体、水体环境作为屏障,使之适应自身的防御要求。

1.1 掌控环境的防御选址

西江流域的部分军事防御型聚落得天独厚,选址充分掌控适合防灾的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选址、营建境界。这种选址包括居高临下的险峻控制型格局和狭长通道的咽喉控制型格局。

迤萨镇为居高临下的险峻控制型格局的代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迤萨镇为马帮古城,清末迤萨人从南路走出国门,到东南亚经商,打通了多条跨国商道,创造了南滇的马帮文化,并在险峻之地营建出一座云端山城——迤萨(图1)。马帮有严格的组织,迤萨镇是其据点,有重要的军事防御诉求。因此迤萨在地理位置上让人匪夷所思,号称“云端古城”,雄踞天险,是典型的位于险峻之地,控制制高点的军事防御型聚落。迤萨镇位于红河南岸迤萨山岭西部,处于红河干热河谷之内的山峰之巅,海拔1 000多米,山下就是红河,周边地形跌宕,高差极大,视野辽阔,气势非凡。

图1 迤萨镇Fig.1 Yisa Town photoed by satellites

镇远古镇的选址则呈现出在狭长通道咽喉处控制型布局的思想。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历史悠久,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开始设县,至今近2 300年历史,元、清两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余年。镇远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地处入黔要道,是黔东咽喉之地,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自古是中原到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多国的必经之路,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津,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镇远位于舞阳河上游“S”形地带,舞阳河穿越镇远古城而过,是水流减缓宜于登岸之地。舞阳河北岸为镇远旧府城,南岸为镇远旧卫城(图2)。周边群山环绕,形若围城,古镇利用天险自成防御格局。

图2 镇远古镇Fig.2 Zhenyuan Town photoed by satellites

1.2 利用山体、水体作为屏障

部分传统聚落的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作为屏障防御,包括三种类型:以山体作为屏障、以水体作为屏障、以山体和水体共同作为屏障。

云山屯、本寨是典型的以山体作为屏障的军事防御型聚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大军征讨云南梁王把匝瓦密叛乱,次年攻克云南,史称“太祖平滇”战争。叛乱平息后,为防内患、巩固边陲和减轻粮饷负担,实施屯田制。军士在云贵两地戍兵屯田,尤以“滇之喉、黔之腹”的安顺最多,形成了调北征南的军屯(屯)和民屯(堡)。江浙士兵携带家属进入贵州屯堡,战时出征,闲时屯垦。贵州卫所广布,军户达数万人之多。据《安顺府志》记载,安顺一带“有八十二屯、一百七十四堡”,还有众多的哨、所,形成了贵州的“屯堡文化”。贵州安顺市云山屯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为贵州屯堡的代表,也是“云峰八寨”中最著名的村寨之一,见证了明代贵州推行的卫所制度。聚落地处滇黔古道重要据点,位于云鹫山北麓峡谷。云山屯的聚落选址充分体现了利用山体作为屏障的特征。聚落左、右有两座大山“关拦”夹峙,形成了狭长的山谷通道,聚落利用峡谷地形,封锁两边出入口,形成了山体包围的带状聚落空间(图3)。聚落有石屯墙围蔽,前后原有东、南两门,现仅存东门。

图3 云山屯Fig.3 Yunshantun Village photoed by satellites

贵州安顺市本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1年),也是“云峰八寨”中最著名的屯堡之一。聚落坐落在云鹫山南麓,背山面水,前临田地,视野开阔。聚落左为青龙山,右为姊妹项山,龙潭与杨柳河在寨前交汇(图4)。

图4 本寨环境格局Fig.4 The environment of Bengezhai Village

隆里古城是以水体作为屏障的军事防御型聚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隆里古城地处要冲,坐落在地势平坦的盆地中央,西北临龙溪河,水体成为古城的护城河(图5)。

图5 隆里古城Fig.5 Longli Old City photoed by satellites

岩门司城、柳基古城等是以山体和水体共同作为屏障的军事防御型聚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岩门司周边的施秉、黄平、台江三县自古以来为苗族聚居地,自元代起到清朝前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从明朝开始逐步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到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由于岩门司地处清水江咽喉要地,设司始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北迁到现址建石城垣,与上、下游的松茂堡、红岩堡等军事要隘形成一线联防,成为清政府在黔东南地区约束屯堡、弹压诸苗、统治地方的政治、军事中心。所以“岩门司”就是“城”与“司”的结合。岩门司位于清水江北岸,依山而建,以前面的清水江和背后的山脉共同作为屏障(图6,红线为岩门司范围)。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2万余人围攻岩门司,守城清军只有600余人,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半个月仍无法攻克。

图6 岩门司地形Fig.6 Terrain of Yanmensi Old City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柳基古城又名柳霁汛城或柳霁分县,为贵州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遗址,是黔东南通往湖南的水陆要道之一。清雍正年间(公元1729—1734年),清政府镇压了清水江流域的苗族起义,为有效统治而设立了柳基分县城。古城集军事、行政、文化、经济功能于一体,是清江厅一个重要的军事和行政分治点。柳基古城背倚甘塘山,前临清水江,具有山体和水体的双重屏障(图7)。

2 聚落特殊形态及其原理

军事防御型聚落的形态格局从整体到局部均运用了各种军事防御原理。重要的军事防御型聚落整体格局以关隘、卫城为原型,众多的军事防御型聚落内部运用迷宫式和T形道路网,各种防御工事布局得当,补给工程充足。

2.1 城池型围蔽格局

我国古代有很多成熟的城池型建筑,西江流域重要的军事防御型聚落借鉴于此,配合聚落址地形,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城池型围蔽格局,周边以自然或人工构筑围蔽工事,控制聚落的出入口。典型案例有岩门司城、柳基古城、隆里古城、鲍家屯等。

岩门司城是自明代以来,贵州东部建设得最为完整、坚固的卫城,红线为防御线(图8)。岩门司城坐北朝南,平面呈三角形,城垣周长有1 600多米,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有城楼,南面城墙还有两个“过马门”。北部靠山,城垣顺山势爬升,在险要之处筑炮台3座;南部临江,临江的城垣还有水关(水上城门)2座。城内有黄平卫千总署、岩门司把总和土司衙门。

图8 岩门司总平面Fig.8 The main plan of Yanmensi Old City

柳基古城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始建土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改建石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竣工。城垣南倚甘塘山,东北临清水江,南高北低,周长达1 194 m。古城设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城垣设有炮台6座(图9)。县衙、把总署、千总署、府台、兵营、练兵场等分布在城内,县衙遗址在城中央。

图9 柳基古城总平面[17]Fig.9 The main plan of Liuji Old City

隆里古城西北的龙溪河成为古城的护城河。古城南北、东西距离均为200多米。城垣周长为1 500 m。古城设东、南、西、北4个城门,西门为瓮城,内、外两道城门方向垂直,北门常年封闭(军事需要,避免腹背受敌)。东、南、西、北各设炮台一座。城墙上设跑马道(图10)。城内以千户所衙门为中心,三条主道通往东、南、西三个方向,街巷节点均为T形。重要的衙署等建筑坐北朝南,为北面防守北门常年封闭。三条主道又分出六条次要道路,把古城划分为9个区域,成为“三街、六巷、九院子”格局。

图10 隆里古城总平面[17]Fig.10 The main plan of Longli Old City

贵州安顺市鲍家屯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调北征南”大军的一支先锋部队——明驻军军官督司鲍福宝的驻扎处所,以明清两代迁至此的江淮汉族人为主。[18]聚落面积有12 km2。鲍家屯背山面水,前有良田,侧有护山,形成“狮象地门,螺星塞水”的山水格局。聚落有先进的水利工程、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图11)。村中运用“八阵图”原理,结合地形,暗藏内外“八卦阵”。外八阵利用四周八座山峰与河流,以墙垣、碉堡、壕沟和河流等构筑八道防御阵地。内八阵以大庙为核心(中军),有内瓮城,八条街巷、几百栋砖石建筑构成八个防御阵地,巷道纵横交错如迷宫,街巷设门,高大的石墙垣将八阵包围,形成墙垣、瓮城、街阵、院落等多层防御体系。太平天国起义时,曾有一队人马攻打鲍家屯,与鲍家屯人对峙一天,仍不能进入,只好撤离。

图11 鲍家屯聚落和水利工程总平面[17]Fig.11 The main plan for Baojiatun Village and it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2.2 迷宫式和T形道路网

迷宫式道路复杂难辨,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进去后不容易出来。T形道路网的关键在于道路的错接,在T形道路路口正对来路的建筑上有瞭望孔、射击孔,有利于观察和防守。鲍家屯是迷宫式道路网的典型案例,隆里古城是T形道路网的典型案例,贵州安顺本寨则是迷宫式与T形道路网结合的典型案例(图12)。

图12 本寨总平面图[19]Fig.12 The main plan for Benzhai Village

2.3 城垣、城门、护城河、瓮城和炮台等布局

军事防御型聚落的外围防护多模仿城池的做法,城垣、城门、瓮城和护城河等设施俱全,严密防御,环环相扣。里坊制度要求晚上关闭所有城门,以保障安全。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是城门内外增修的方形或半圆形的护门小城,属于城墙的一部分。其作用为加强城门的防御,由于其形如瓮,并喻敌兵为“瓮中之鳖”,故称瓮城。瓮城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大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岩门司城、柳基古城、隆里古城、鲍家屯、云山屯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岩门司城垣全部石砌,高为3.33 m,加上垛墙总高达4.66 m,墙厚达2.67 m(图13),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有城楼(图14),南面城墙还有两个“过马门”,临江还有水关2座。城墙顺山势而上,有炮台3座(图15)。此城的修建汇集了湖广两地的能工巧匠,以糯米、桐油、石灰熬浆黏接,工艺精湛,结构坚固。

图13 岩门司城城墙Fig.13 City walls of Yanmensi

图14 岩门司城城门、水关Fig.14 City and water gates of Yanmensi

图15 岩门司城炮台Fig.15 Barbettes of Yanmensi

柳基古城城垣南高北低,方形大青石砌成,周长为1 194 m,墙高为5 m,墙基宽为5 m,墙顶部宽为3 m,可供士卒在城垣上作战。古城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门,门通道现在还可以看到装门板用的转轴圆孔,栅门用的方形栅孔(图16)。城垣设有炮台6座(图17)。

a—重修现状; b—残垣。图16 柳基古城城门Fig.16 City gates of Liuji Old City

图17 柳基古城炮台Fig.17 Barbettes of Liuji Old City

隆里古城城垣南北宽为217 m,东西长为222 m,周长为1 500 m。城垣最早为泥土夯筑,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以卵石包边。设东、南、西、北4道城门。东门名清阳门(又名戍门),建有三层戍楼,主要为官员、军队等进城之门;南门名正阳门;西门名迎恩门,建有两层戍楼,并设瓮城;北门常年封闭,城楼上设有寺庙。城周东、南、西、北各设炮台一座。城垣上设有跑马道,城壁设有“天灯座”传递讯息。

鲍家屯的内瓮城是模仿南京聚宝门的瓮城模式而建,一大两小的三个长方形内瓮城,相互守望,成“品”字形布局。内瓮城是鲍家屯军事防御体系的精华。瓮城常见,而内瓮城不常见。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就可以设置瓮洞,使守军的防御能力大增。

云山屯利用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有石屯墙围蔽,屯墙初建于明代洪治年间,全长1 000 m左右,墙高7~8 m,厚1.5~2.0 m。原有东、南两道屯门,巨石垒砌而成。屯墙与屯门上布有雉堞与射击孔、炮洞,制高点有多处哨棚(图18)。

图18 云山屯总平面[18]Fig.18 The main plan of Yunshantun Village

2.4 碉楼和瞭望孔、射击孔布局

碉楼俗称“炮楼”,是供观察、射击、驻兵用的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工事。瞭望孔、射击孔是最常见的军事防御设施,其可以与各种建筑类型结合,包括墙垣、门楼、碉楼、民居等,一般为整块石头打凿,镶嵌于关键防御的位置,洞口内大外小,剖面成梯形。本寨和鲍家屯的碉楼,瞭望孔、射击孔众多,很有代表性。本寨现存碉楼七座,其中金氏族人修建于民国时期的“鸿鹍别墅”是碉楼民居的典型代表。高耸的碉楼互成犄角之势,俯视远近。碉楼和寨内建筑墙体上均开有“凸”形、“口”形瞭望孔和“一”“十”“O”形射击孔(图19)。

图19 本寨碉楼群与瞭望孔、射击孔Fig.19 Blockhouses in Benzhai and observation and shooting holes on them

鲍家屯有两座高耸的碉楼,在碉楼、门楼、巷道和关键位置的建筑上,都有瞭望孔和射击孔。

2.5 水源工程

军事防御型聚落的水源是重要的保障,福泉小西门水城、鲍家屯、隆里古城等聚落均有独特、可靠的水源工程。

第一种是与瓮城结合的水利防御工事。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福泉小西门水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绝妙之作”,精华之处为“里三层,外三层,石墙围水小西门”,是结合了瓮城原理和水利工程的一项伟大的水利防御工事。贵州明代在湖广通往云南的大驿道上修建了16个卫所,其中福泉古城为“平越卫城”。福泉古城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建为石城,周长为4 700 m,墙高为7 m,墙厚为3 m。原有4座城门,其中3座为瓮城。城垣建筑群包括高大的城垣、城门、城楼、瓮城、护城河、水城等。明正统末年(公元1449年)苗民起义,围攻福泉城。城内仅靠福泉和吊井,不能解决饮水问题,城池不攻自破。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在福泉古城西门外的犀江边建水城,引河水入城,以保证战时水源不断绝。后开战时小西门水渠被堵,水源问题并未解决。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在水城外又筑水城城垣长183 m,将一段犀江围进城内,至此形成了小西门水城(图20,红线为小西门水城范围)。小西门水城实为一座水中瓮城,由内城、水城、外城三部分组成。水城外城垣延伸至河流中,河水通过城墙脚下的拱洞流进城中。内城垣蜿蜒于两侧山腰之上,在两山腰结合之处开城门“小西门”。水城外城域呈半月形,将一段犀江围于城中,两座高约10 m的石拱桥卧于犀江上,桥上有城墙,俗称“桥上城,城下桥”,为防止敌人偷袭,桥孔都安置了铁栅和闸门。水城内城城墙下暗沟引水进城内方井中(图21)。

图21 福泉小西门水城取水口Fig.21 Water intakes of Xiaoximen Waterside Town in Fuquan

第二种是鱼嘴分流式水利工程。鲍家屯有明初修建的“鱼嘴分流式”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贵州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并依然有效发挥水利功能的明代水利工程。原理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似,被称为“黔中都江堰”,为600多户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用水保障。鲍家屯水利工程具备灌溉、防洪、生产、养殖、用水、排污、景观、生态保护、安全防卫等功能。“水仓”和“鱼嘴分水”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精华(图22)。鲍家屯六百多年来从未遭受较大的洪涝和干旱,相邻的几座村落也享受着拦河坝带来的便利。这个水利工程,是军事防御型聚落水源工程的经典之作。

图22 鲍家屯水利工程鱼嘴分水Fig.22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Baojiatun Village

第三种是井泉和防火缸。隆里古城对水源工程、防火工程等特别重视,据称“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72口水井分布于城内各街巷和宅院。很多建筑天井内放有青石防火缸,内有暗沟以便排水。

3 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的防御策略

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的防御策略分为三大层面。各聚落依据先天和后天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综合运用数种防御策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聚落形态。

3.1 扼守水陆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

西江流域的水系和陆路,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水陆网络体系。而数个军事防御型聚落联合,则扼守了水陆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

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通常扼守通道的咽喉,通常位于水、陆路的必经之地,扼守通道空间的要冲。在陆路上通常占据了地形狭长通道的咽喉,在水路上通常是占据了控制江河或者船只停泊地的位置。防御型聚落之间攻守相济,并且多为居高临下,呈俯瞰之势。

军事防御型聚落擅长利用地形先天优势。如直接利用山地的高耸、险峻,山谷的隐秘、路径单一等作为防御优势,大多形成居高临下的险峻控制型格局和狭长通道的咽喉控制型格局,聚落据点易守难攻。大部分军事防御型聚落还改造原有的山体、水体环境作为屏障,使之适应自身的防御要求。

3.2 多层级防御

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形成多个层级的防御体系,包括宏观层面运用围蔽、迷宫、集聚等原理,微观层面运用城垣、城门、护城河、瓮城、炮台、碉楼、瞭望孔、射击孔等军事防御设施。

围蔽原理是指在聚落外围以建筑或城垣围蔽起来,聚落与建筑的外围不开窗或者仅开高窗,出入口建有城门控制,形成了城池形的空间形态。

迷宫原理是指聚落从入口到中心的路径纷繁多变,没有直通的路径,每条路径均方向多变,多三岔路、十字路,多死胡同,以迷惑外来入村者,使聚落核心和重要建筑不易被攻破。

集聚原理指聚落建筑密集,道路狭窄,以密集方式作为防御的基础。外人无法大量同时进入,进入者处于弱势状态。周边的建筑多为两三层,居高临下,并有瞭望孔、射击孔等战防设施。

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布置大量城垣、护城河、瓮城、城门、炮台、碉楼、瞭望孔、射击孔等军事防御建筑和设施。聚落学习中原和西南地区的军事防御设施,如瓮城、水关、炮台、碉楼等设计理念都非常先进。

3.3 系统完整,抵抗力稳定性高

生态学认为:组成物种越复杂、生物链越牢固、越紧密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借用此理论,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功能,以众多技术提升系统功能和补给的稳定性。内部配套丰富齐全,谷仓、水井、水源等设施充足,储粮、排灌等考虑周到,很多聚落中生产、生活、存贮、商业等各种功能的建筑一应俱全,时刻准备好非常时期的供给。因此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有强大的防灾、应灾能力。

4 结束语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但却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其众多的军事防御型聚落既具有防御原理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与西南地区水系密切相关的乡土聚落个性。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从选址到聚落形态形成了多层次、多向度的防御策略。各聚落扼守水陆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依据先天与后天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综合运用多层级的防御策略,通过宏观层面围蔽、迷宫、集聚等原理,微观层面城垣、城门、护城河、瓮城、炮台、碉楼、瞭望孔、射击孔等军事防御设施的组合运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聚落防御形态。聚落的系统完整,抵抗力稳定性高,形成了强大的防灾、应灾能力。

猜你喜欢

防御型城垣西江流域
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中居民支付偏好及潜在类型识别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
龙山时代中原与江汉地区城垣建造技术比较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战略和经营为导向的成本控制策略
能大能小
从防御型治理到引导型治理
——民间网络话语权膨胀的治理之道*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能大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