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7-25刘玉禧

学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刘玉禧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新导向,教师着力创新教学模式,逐步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文章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从开展微课预习、实施问题导学、加强实操指导、设计探究项目、优化评价机制五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策略,以供广大教育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4-006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23

初中学生必备的能力品质中,更加突显自主学习能力。新时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改工作,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目标,不仅能够重塑陈旧的教学模式,也能深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助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稳步提高。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采用创新的手段设计多样化的探究任务,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与平台,更要着重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做好铺垫。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反思等能力维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要素,为学生提供情境、资源和方法,驱动学生产生有效的思考和自学行为,以此逐步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一)有利于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与创新教学模式相比,体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处于学习被动地位。教师普遍沿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师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因无法充分发挥自主性而融入课堂学习,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的价值就是改进陈旧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转变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学生。当学生处于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时,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发展,学习质量会显著提高,从而重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然而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重視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致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实践操作信息设备是教学环节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推手,有助于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实操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自主上机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操作和运用方法,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1]。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追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创造性地运用基础知识技能。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要实施方式是组织学生以同伴群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发展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精神的可靠路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精心策划项目或任务,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式的项目、任务探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通力配合,合作探寻项目或任务的解决办法,从而以自主学习带动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彰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价值。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开展信息技术微课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预备工作,不仅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备课准备,学生更要进行必要且充分的预习准备,既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更能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从课程预习环节寻找突破口。微课是引领学生自主预习的有力工具,更能为学生提供趣味学习情境。为此,在具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应该聚焦信息技术课程的预习环节,加强开展微课预习活动,利用预习课件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将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逐步提高课前自主预习能力。

在开展信息技术微课预习活动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思考,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技术,精心编制预习微课件,在课件中出示图片、视频等,以及自主预习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等,向学生展示预习微课件,让学生按照微课的指示,自主开展新课预习活动。如在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在编制预习微课件时,可以在微课首页插入一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构图,在微课的后续界面用序号列出预习内容和步骤,包括速读教材、画重点概念、总结疑难问题等。在正式预习阶段,教师播放编制好的预习微课件,让学生先观看微课,了解新课预习的目标和流程,然后组织学生与同桌合作,根据微课提供的预习概要,按部就班地预习新课。在学生自主预习期间,教师需要巡查课堂,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方法指导,如学生速读教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微课和教材中的图片,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学生总结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笔记上简略地归纳和记录问题。通过开展微课预习活动,学生对信息技术新课的内容建立了初步印象,同时掌握了自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预习能力[2]。

(二)实施信息技术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先有思考,后有结论。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应该先有自主思考,明白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才能在自主思考能力的帮助下逐步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提高知识见解。为此,在具体教学中必须重视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引领学生踊跃地动脑和探索。实施问题导学是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可靠方法,通过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都会大幅度提升,并实现有效的师生对话交流。因此,教师应该深化以问促学的理念,着力应用问题导学手段,打造互动型信息技术课堂,助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形成。

在实施信息技术问题导学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授课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状态,设计具有启发、引导作用的问题,同时提供与问题有关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学习,并在与他人交流中深度探究知识。在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时,教师还可以继续设问、追问,进行提示或点拨,协助学生释疑解惑,逐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如在关于计算机数据安全的教学中,教材中介绍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实施问题导学时可以在白板上播放病毒入侵計算机的flash动画,出示关于病毒的文字材料,并设问:同学们,通过观看flash动画、阅读材料,大家认为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反馈两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病毒是程序,有的认为病毒是软件,教师不急于揭晓正确答案,而是用杀毒软件演示扫描一段代码,结果显示代码是病毒,然后继续提问:看过这段杀毒演示,大家对计算机病毒有了怎样的理解?学生分析后确认: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小程序。随后,教师跟进提问:那么结合先前的flash动画和文字材料,大家认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是什么?病毒入侵会给计算机带来哪些危害?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几分钟后反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是具有传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危害很大,包括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占用磁盘空间、破坏内存、文件、磁盘,等等。通过实施问题导学,学生透彻地理解了信息技术概念知识,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发展[3]。

(三)加强信息技术实操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比非常大,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角度来说,操作是学生必备的自主学习技能,学生在掌握教材理论知识后,对应的操作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实操指导,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操作要领,设计上机练习活动,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学生仅通过理论学习无法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必须配合应用示范等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步骤、方法,然后布置自主练习任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工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流程,在此教学期间,教师起到的教学作用是引导与鼓励,促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在“文件复制”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投影工具,为学生示范复制文件的多种方法,学生观看示范过程后,教师提问:文件复制共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在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自主讨论后,总结快捷键法、快捷菜单法、鼠标拖动法、编辑菜单法四种文件复制方法及其操作要点。接下来,教师提供计算机和预先准备好的文档资料,发布实操任务:同学们,现在在计算机“我的资料”中有一些文档,请大家运用合适的文件复制方法,把所有文档复制一份到“我的文档”中。在学生参与手动实操活动期间,教师流动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除非在学生出现操作错误时,比如把复制文档操作成移动文档等,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改正。这样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实操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操作能力会更上一层楼[4]。

(四)设计信息技术探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团队的互动和协作。项目化教学契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以团队、群组为单位实施,有益于学生间进行合作交流式自主学习。教师应着力设计信息技术合作探究项目,组织学生合作研讨项目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配合,获得理想的项目成果,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协同发展。

在设计信息技术探究项目时,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项目情境,然后引出探究项目的内容、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结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探究项目的讨论和解决。如在关于设置个性化桌面的教学中,学生初步掌握桌面墙纸的设置方法后,教师在白板上展示若干风景图片,同时发布探究项目:同学们,这些风景图片非常漂亮,如果把它们设置成电脑桌面,肯定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下面请大家五人一组,下载一幅风景图片,并将其设置成桌面墙纸。各组学生随即参与项目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先分工、确定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然后再着手操作。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和协作,顺利地完成搜索、保存图片、设置桌面墙纸等一系列项目操作流程,展示出的成果也符合项目的要求,这样通过设计信息技术探究项目,学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就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都获得了培植[5]。

(五)优化信息技术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能力,当学生具备此能力后,就会明确自身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正缪和不足,进而弥补知识缺陷、改进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是发展学生自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平台,以往的评价手段通常是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缺少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行为,因此,教师应该重点突出学生在评价环节的自主性,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通过互评和自评等形式的评价活动,相互借鉴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

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机制时,教师应该基于具体的教学和探究活动,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评各成员的学习表现,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主要反思自己与优势生之间的差距,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方面的不足,最后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经验,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学习模式。如在学生展示编辑工作表的探究成果后,教师就可以出示单元格的调整、删除,行、列的插入等基本操作评价指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审核编辑好的表格,评价组内成员对基本操作的运用是否正确,互评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自评,反思编辑工作表时是否出现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求取操作经验,当堂订正工作表中的错漏,这样通过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6]。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改进陈旧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也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围绕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反思六个维度,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微课预习、实施问题导学等路径,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改工作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靳燕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25):105.

[2] 王小军.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1(17):7.

[3] 华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1(17):15.

[4] 谭学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31.

[5] 王瑞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智力,2021(15):19.

[6] 张新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J].新课程,2021(14):220.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