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2023-07-25朱晓霞

学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有效性中职

朱晓霞

摘 要:现如今,职业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如何使职业教育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提升其课堂教学有效性实为有效的措施。文章以中职为例,分析其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重塑教师角色、重构课堂环境、重设教学过程三个大方向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策略,希望对中职教师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4-001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06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课程整体成效。因此,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如何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了越来越受关注的重大课题。教师应积极承担相关责任,遵照多角度、开放性、民主化等原则,践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任务驱动、融教于问、项目拓展等策略,并努力提高师生关系和谐性。学生也应积极配合教师,深度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自己有效学习的第一责任人。

一、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为推进本研究,笔者阅读现有研究报告或论文,同时在本校发放了一些调查问卷。之后,分析所回收问卷,发现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环境氛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教师能否正视自身角色和职责,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能否及时、科学、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环境氛围是否放松、自然,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成长;教学过程是否系统、简洁,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状态,进而决定着最终的课堂结果。

二、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重塑教师角色

在教师方面,中职教师应重塑教师角色,从传统“教学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做学生合格的組织者、坚定的支持者、有力的合作者。

什么是教师?教师应该在课堂组织学生,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对待学习活动,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信地应对各种问题;也应该在课堂支持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探索浩瀚的知识,锻炼学习能力;更应该在课堂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帮助,让学生的问题随时得到解答,而不是积压和搁置[1]。中职教师若能在传统“教学”之外,也扮演好以上角色,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不在话下。这要求教师时刻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水平,革新教学观念。比如,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课堂教学价值,重新认识学生在课堂的“主人”地位。同时,学习新型师生关系,意识到“亦师亦友”师生交往优势,努力成为学生最信任的朋友。这样,学生便能在课堂遇到困难时,不假思索地求助于教师,在教师专业的指导意见下,更精准地找到突破方向,实现高效学习。

(二)重构课堂环境

在环境氛围方面,中职教师应以自由民主、团结协作、差异化、信息化、趣味化、一体化为根本追求,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将信息技术手段正确应用在教学中。

1.自由民主环境。处于中职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成人感”,这使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自由,得到教师的尊重、认同和信任,若一味地教导和约束他们,极易使教学结果适得其反。为此,教师需构建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其“主人翁”地位。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理念与学生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以“提建议”的方式点拨学生,而不是时刻对学生提出“你应该……”“你需要……”等要求。

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克服“权威”的教学心理。每一次课堂教学,教师都可以为学生留出提问空间,让学生自由提问,说明现存困惑,或者说明对方在某一学习环节的质疑。学生由此挣脱传统“听讲”学习模式的束缚,成为更主动的思考者,是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2.团结协作环境。俗语有言:“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一个人的思考和观点可能不够全面和长远,但集思广益,总能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策略。因此,为弥补学生个人认知与思维缺陷,教师可以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构建团结协作环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2]。但是,具体的分组方式,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整体特点进行选择。比如,当班级学生整体自律性较高时,采取“自由分组”方式,让学生针对具体学习内容,自行组建学习小组;当班级学生自律性多数差强人意时,由教师介入分组。教师可以基于“就近原则”,让学生与前后桌、同桌一同讨论问题,也可以依据学生个性、学习习惯、思维结构等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帮扶小组”,在各组分别安排一名综合实力突出的“组长”与“副组长”,使其相互配合,帮扶其他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互帮互助,互相启发,不断生成新的观点,丰富学习成果,共同推动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差异化环境。在关注“团结协作”对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影响外,教师还应重视差异的“消极”影响。简单来说,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这使其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差异。如果在教学中忽略这些差异,以相同的标准要求学生,以相同的办法指导学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只有规避此问题,才能为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这要求教师构建差异化课堂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常规教学观察与评价,评估学生综合实力,将学生分为A、B、C等多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最高等级,指的是综合实力最突出的学生,由B到C再到其他层次,等级依次下降,对应学生综合实力逐级降低。之后,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更多地关注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努力为其提供“一对一”指导。对于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给予其更高“自由度”,定期拔高要求,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这样,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更加有效的提升。

4.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环境,指的是借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构建与时俱进的课堂环境。信息技术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助推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冲击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资源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如多媒体、希沃白板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信息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资源,弥补传统“板书授课”不足,同时扩充课堂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无限”的知识与经验。比如,在部分学科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背景资料,在讲解新知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背景基础上提高新知接受度和学习效率;对于部分需要“广实践”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理优质习题与案例,为学生提供多元实践条件。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习速度、深度与广度,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

5.趣味化环境。虽然步入中职学习环境后,学生思想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内心深处,多数学生仍然更倾向于趣味化学习活动,希望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更加有趣、愉快的学习体验。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趣味化学习需求,同样是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法宝”。对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趣味化课堂活动,如:以感受知识为主的情景模拟活动,以趣味测验为主的游戏活动,以特色实践为主的竞赛、辩论、演讲、分享会等活动。之后,遵循“自愿”原则,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活动趣味盎然,学生从中形成积极体验,持续打破“学习枯燥”的刻板印象,形成更加正确、健康的课堂学习态度,对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言,可谓是意义深远。

6.一体化环境。此处“一体化”,是“教学评一体化”简称。一个完整的课堂活动,由“教学”“学习”与“评价”共同组成,缺少任何一项元素,都不能取得最佳成果。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呼声愈发高涨。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同样有赖于此。教师应将评价巧妙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实时评价,及时点评学生学习成果,并且对教学进行反思,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完善“教”与“学”漏洞[3]。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基础上,依次推进“自评”“互评”“师评”。“自评”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使其对照其中课堂学习评价指标,对自身表现与学情作出评价,同时根据学习感受,对教师进行客观打分。“互评”环节,教师可以基于上述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交换评价量表,相互展开评价,一边向其他学生学习,一边为其他学生提出一些成长建议。“师评”环节,教师需要先总结学生“自评”与“互评”情况,再对照评价量表,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补充评价“教学”与“学习”。评价及时且全面,“教学”与“学习”漏洞在最短时间内被发现和解决,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日益提升。

(三)重设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方面,中职教师应践行先学后教、任务驱动、融教于问、项目拓展等理念,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行动起来,实现“在做中学”。

1.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指教师可以将“学习”置于“教学”之前,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课堂主题内容,再结合学生在探索中形成的结论和疑问,展开教学活动。中职班级的学生普遍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其自主学习,锻炼其学习能力,同时判断其初始学情,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让之后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但是,一个完整的“先学后教”过程,必须符合“四个明确”,即:明确的时间、内容、方法与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提示学生“自学xxx”,而是要提炼“学什么”,对“学多久”“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利用5分钟时间,合作学习xxx,回答课件问题。学生有清晰的自学目标,才能避免盲目,高效率地完成“先学”,为高效“后教”奠定基础。

2.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转化为任务探究过程,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而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通过讨论、探究、实践、体验等综合的学习方式,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始终是备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以往经验与学生成长规律,不断优化任务,提高任务目标难度,加强任务过程监督,丰富任务活动内容,精设任务反思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任务驱动学习能力。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愈发出色地完成课堂任务,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水到渠成地提升。

3.融教于问。融教于问是指教师还可以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同样被中职课堂教学所提倡[4]。恰当的问题,系统的问题链,发挥着不同的“引思”作用,而思考,是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和学生表现,相机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深层思考,然后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思考中,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理解。另外,教师也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问题。比如,引导学生结合现有认知,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之后以“解惑”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生需要的知识”,而不是教“教师想教的内容”。又或者,基于学生在课堂习题训练等实践活动中暴露的问题,以“纠错”为落脚点展开教学。以“发现和改正问题”为教学平台,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同样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

4.项目拓展。项目拓展是指教师可以在中职教学“第二课堂”积极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通过拓展教学空间、延伸学生实践,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目的。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中职教学已经兴起“第二课堂”模式,即:互联网课堂和校企合作课堂。这种“第二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有效延展和补充,具有巩固和拓展教学等作用,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一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实际教学内容,融合项目式教学手段,开发“互联网课堂项目任务”,或者“校企合作课堂项目任务”,让学生围绕一个特定项目,在互联网平台或校外实训基地展开拓展学习。学生迁移已有知识与经验,广泛收集资料,不断制订和完善计划,积极解决项目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按要求展示和交流项目实践成果,都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促进作用。此时,教师角色也由“教学者”向“项目领队”过渡,教师应适当借鉴专业相关岗位项目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完善中职教学的现实需要,是通过中职教学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在此期间担负主要责任。教师首先可以从自身着手,重塑学生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等课堂角色,再由环境氛围与教学过程切入,按部就班地优化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取得更充实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周红丽,刘丽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职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31):140.

[2] 李爱萍.诊改视域下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分析[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78.

[3] 陈金国.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0(8):25.

[4] 張黎霞.强化教学过程 注重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2020(2):25.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有效性中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