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23-07-24汤慧珍三明市市政工程养管中心财务科
汤慧珍 三明市市政工程养管中心财务科
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特定组织类型,并不以营利为经营目的,更多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此,事业单位并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在无序竞争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为降低资金利用风险,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将其放在重要位置。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如图1 所示)主要是指为达到某种指定的目标建立的制度和程序,能够与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内部控制可以看作业务组织形式,在风险防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内部控制并非一项单纯具有特定属性的机制,其核心在于规范各项制度,实现权力的规范与约束。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实现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或其他组织借助国有资产开展的教育、科技以及文化等社会性的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其资金与经费的来源具有无偿性的特点。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内部控制可以在制度的安排下,借助系统与控制方法执行指定的程序,进一步开展事业单位内部经济与业务活动,合理预防事业单位风险,达到控制目标。
图1 内部控制结构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其一,强化风险控制。内控的基础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在单位与业务层面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其二,权力制衡的效果。内部控制能够实现权力的平衡与约束,使得事业单位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权合理分隔,在权力制约的同时,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腐败问题。其三,全过程跟踪资金。利用会计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全过程控制的方式,达到对事业单位内部财政资金有效控制的目的[1]。
三、事业单位内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意识相对不足
基于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市场竞争影响不大,因此,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对偏低,工作也相对散漫,加上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专项拨款,因而在资金管理、资金利用方面的随意性、自由性较强,长此以往,极易滋生腐败、资金擅自挪用问题。以某事业单位为例,该事业单位由于缺少工作积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未能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助长了资金擅自挪用的嚣张气焰,而该事业单位所有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国家和政府,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但该事业单位不仅未能正确看待资金,还将其随意挪用,作为管理人员,未能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资金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事业单位收支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二)预算资金统筹不足
当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统筹不足时,一方面,预算执行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预算编制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基础上,内部资金管控能力不断降低。在此背景下,工作人员无法有效依据实际情况开展资金的合理预算,各项制度无法切实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的期限较短,加上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因此在制定过程中未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使得预算编制合理性不足,预算工作的盲目开展将造成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三)风险机制不健全
当前,多数的事业单位在风险机制建设方面缺少重视程度,对于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未能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制定风险应对机制时,相关工作人员未能严格依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约束机制,导致面临风险的过程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风险管控能力效果,给事业单位运行带来不良影响。
(四)缺少创新人才
对于内部控制来说,其执行的主体是人,事业单位管理中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落实,确保内控质量效果。但由于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加上事业单位本身的约束和淘汰机制不足,导致了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最终造成资金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除此之外,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在核算、审计方面能力不足时,整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2]。
四、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内控意识是展开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对于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展开事业单位管理的过程中,单位领导应着重提升自身内控意识,起到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应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日常的宣传,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员工都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对自己、对单位的积极影响。以某事业单位为例,该事业单位从加强员工思想建设的角度出发,发挥党群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思想宣传,通过该种方式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一方面,该企业积极建立了单独的内部控制部门,予以该部门一定的权力,保障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采用岗位监督、岗位相互制约的方式,防止事业单位中发生权力滥用或资金随意挪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保证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该事业单位采取强化资金审批管理的方式,通过增加审批项目、审批流程的方式,实现对资金的合理把控。除此之外,该事业单位在审批环节加入了金额申请以及资金审批权责人签字项目,将资金的审批具体落实到个人,一旦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则能够落实到个人,保障资金利用的公开性、透明性。会计的控制方面,则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公开招聘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另一种则是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组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3]。
(二)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水平,需要注重预算资金的统筹与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好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完善,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及有序性,保障预算编制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为后续预算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提供可靠指导和依据。与此同时,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情况有明确的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确保能够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作为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部门,首先,应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如图2 所示)的积极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利用。其次,为保证资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资金预算管理部门应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预算资金信息进行动态化整合与共享,提升信息的整合效率和整合质量。强化资金分析,确保预算分配的科学性,以此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强化预算资金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级主管部门需要强化自身的审批职能,对预算方案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预算过程的监管,保证执行过程的合理性,做好资金的监督与检查工作。事业单位预算架构的改善有助于达到预算科学化管理的目的,为此,需要做好预算架构的改进工作。一方面需要将公共预算分为资产预算和普通预算,实现两者的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从资金调配角度出发,对资产预算以及普通预算的关系进行优化。其中,普通预算是指事业单位的日常消费类支出。做好上述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图2 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三)健全风险机制
近年来,事业单位为最大程度降低自身风险,保障自身的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防止出现资金被挪用的问题,逐渐开始重视风险机制的建设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健全的风险应对机制尤为必要。在制定风险机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风险合理预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加强对内部制度的认识,全面掌握风险机制建设的要点难点,最大程度降低风险隐患问题。通过采取业财融合的方式,将内部控制转移到事前控制环节,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规避,最大程度降低事业单位在日常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隐患问题,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转变以往的内部控制管理思维,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财务数据的提前预防,做好风险识别以及经营模式的动态化调整,为事业单位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人才队伍
人才是执行和推动单位内控执行的基础,对此,在实际展开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人才的重视,积极构建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质量,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同时加强队伍管理。对此,在实际进行人才队伍构建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展开队伍管理,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单位员工的关爱和沟通,深入了解员工实际需求,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在单位内部积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以此提高员工的归属感。第二,完善单位内部奖惩制度,通过相应奖惩机制,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以及态度较差、工作完成情况不佳员工的惩罚,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第三,结合单位实际发展建设方向,以及内部控制需求,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并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以此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作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注重外部人才引进以及内部人才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引进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注重内部的考核与管理。第四,注重日常的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人才发展需求,以及岗位工作需求,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个人能力素养。除此之外,为更好地实现人才队伍培养,事业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引导,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尽管事业单位无需参与市场竞争,但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五,事业单位还应通过相应考核制度、审核制度使得员工能够正视自身能力水平,保持良好工作态度。第六,结合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员工廉洁自律意识的培养,事业单位极易出现腐败、资金擅自挪用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展开廉洁宣传教育活动,明确国家相关制度要求,促使员工能够在面对诱惑时坚守职业道德底线[4]。
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合理控制预算资金、强化风险防范以及加强人才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在实际落实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点,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保障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