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23-07-24杨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英语

杨漫

[摘           要]  传统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形成性评价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探讨构建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方法,希望有效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关    键   词]  形成性评价;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16-0021-04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联合,使二者相互交融。开展形成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收集有关教学方面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而且教师与学生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展开良好互动,使学生可以精确发现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和应用手段种类多样,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存在着客体和主体双重身份。现如今,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各项需要,因此,可以借助形成性评价来改革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动下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

一、形成性评价

(一)概念界定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学者Scriven提出的概念,他把评价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在投入学习后取得的成绩、具体的表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表达以及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做出来的综合性和长久性的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容纳不同的评价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评价方式多元。形成性评价使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对课堂活动进行记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座谈和访谈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二是评价全程跟踪性。形成性评价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会在课上和课下得以体现,能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精准化体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学生主体参与。过去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则要求学生也纳入评价当中来。

(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首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形成性评价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社会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学习需求设置的综合化的专业评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纳入形成性评价当中,以此对现有的教学情况进行改进,学生也能在课前、课后有效、积极吸收英语知识,根据评价结果,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课堂地位也在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后得到较好的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既能了解到自身的学习状况,又能增强竞争意识。让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凭借评价内容,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其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构建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向学生、服务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化和针对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最终也会反作用于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掌握更加优良的学习办法。而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教师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化激发出来,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英语当中。过去的评价方式以考试这类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因此,利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也能纳入学习当中,最终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考试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而且考察评价的结果过于单一。因此,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情况开展多元的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化和有效化的指导。

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高校非英语专业形成性评价除了包括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具体的应用技能之外,还应当涉及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态度、学习策略等。同时在评价主体中,既要有教师,又要有学生,使评价主体具备全面性。在具体开展评价时也应当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例如,运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构建学习档案,记录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日常中学习英语的情况。

(二)实践性原则

高校非英语专业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需要注意这些评价的方法、内容以及目标,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既可以通过这些评价手段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又可以让教师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向,以确保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形成性评价当中涉及的理念和方式应当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落实到实践当中。

(三)开放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有着非常多的不同之处,需要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建设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根据教学安排把教师和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当中。整个形成性评价具备较强个性化、开放性,会在开展评价时实现动态化的调整。同时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学实践的质量,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并使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让教学过程更加合理。

三、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充足的理论支持

目前在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当中针对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形成性评价缺少相應的评价体系和指导原则,部分教师主要是按照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概念,摸索的运用写作、口语以及听力针对学生开展评价和测试,但无法真正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最终使评价结果过于片面。而且,教师很少会在形成性评价当中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策略。有的教师甚至对形成性评价本身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认知水平并不高,对于形成性评价属于工具,还是属于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争议。另外,形成性评价的内容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持,致使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总的来看,高校非英语专业构建英语教学模式时应用形成性评价缺少扎实的理论作为支持。

(二)形成性评价应用存在着偏离的情况

部分高校教师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的,由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存在着不足之处,导致在开展形成性评价时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评价。而且形成性评价体系在构建时,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存在着使用不当的情况。由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高校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因此一些教师会在线上布置英语主题任务和作业,并在线下对这些作业情况进行考查。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率,但教师只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状态以及过程无法了解,自然也就无法对这部分进行评价,在开展分析时也难以量化,最终使评价结果无法正确且全面评价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

(三)开展形成性评价缺少动力

尽管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加大对形成性评价的关注程度,并对这方面开展积极研究,但是,最终的开展效果并不好,没有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当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缺少政策作为支撑,部分教师在开展过程中缺少方向和动力。而且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任务和科研任务相对比较繁重,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高校英语教师很少会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这方面来,导致形成性评价实施效果不佳。而且,教师也缺少随时考核和评价的观念,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浮于表面,基本上成为辅助性的手段,获取的反馈效果自然相对较低。

四、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形成性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目标

首先,加大形成性评价应用资源和政策支持。学校和教育部门要让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先进的形成性评价理念,强化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同时给予合理的资源配置,让更多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制定当中,也可以让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投入有关形成性评价在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研究中,促使教师合理应用形成性评价,让形成性评价真正能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发挥出作用。

其次,教师需要扭转自身的评价理念,要合理调整评价标准,增强有关情感、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状态等各方面的评价指标,同时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关注,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阶段性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计划,保证考核的评价指标要符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注意的是评价标准必须明确,使学生能够根据评价标准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提高对形成性评价本身的重视程度。

最后,要明确在形成性评价的引领下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当分为总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以及教育目标三个层次。目前非英语专业教学英语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培养上。例如,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对英语当中文章的大致含义和具体的论点或情节有基本的把握,同时能够与他人开展简单的英语对话,并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英语作文等。这些目标都需要与形成性评价充分结合,进而才能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形成性评价。

(二)使用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方法

英语教师在面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采用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当前开展形成性评价主要有非测试性和测试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要求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课堂表现情况、构建的学情档案状况等进行关注,后者则是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在开展具体的评价之前,教师可以事先通知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或者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评价要求共同制定,使学生也能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定当中。总的来看,教师需要掌握以下几种形成性评价方法:一是单元性评价方法。教师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讲述完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后,对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单元性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按照非英语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合理划分单元内容,细化评价形式。二是观察评价法。主要是指教师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表现情况进行合理观察,尤其是在讲解某一英语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时对学生的语言、行动、状态等展开合理化的分析,认识和了解学生对教材的运用和理解情况,直观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化记录,并将其纳入教学评价内容当中。三是问卷调查评价法。该评价方法指的是教师需要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设计问卷,通过该调查结果教师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和不解进行了解,并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指导。

(三)引入多元形成性评价主体

在开展形成性评价时,应当引入多元主体。面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上,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授为主,评价也基本上是由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之外,还要求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当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评价。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调整,同时可以给学生开展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使学生及时改进,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课堂活动参与状况、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等。学生也要参与到评价当中,率先开展自我评价,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再根据教师的评价内容合理化和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质量,使学生有效强化自身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积累英语词汇情况、课内外英语学习情况、课外阅读量、听力练习情况、英语竞赛、口语交际等活动参与情况等。学生还应当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学习的实际状况。

(四)改进形成性评价考核内容

在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应当对评价考核内容进行改进,其考核不能直接照搬英语专业的考核内容。而是更应关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语是为了在今后的职场中提高竞争力,并能够把英语应用于职业生涯当中,因此,考核的内容需要和学生的专业相吻合,既要对学生的交际技能和语言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又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此外,教师还要应用开卷和闭卷、口语和听力等方式来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全面的考核结果,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重点解决与把握,最终可以有效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课堂当中开展形成性评价时,需要具体按照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如写作课上,针对文学类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状态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评价方面。要对文学专业学生所写的英语作文思想内容、词汇、句法的运用、语句的逻辑衔接以及写作规范等进行全面评价。二是让学生自我进行评价。要求文学专業的学生说出此次在英语写作中的具体收获以及存在的缺点等。三是进行学生互评。互评的内容包括文学专业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的状态,并针对被评价的学生提出具体建议。总之,英语教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按照考核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五)基于形成性评价构建学生学习档案

教师要在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建立教学模式之前建立起学生的专属学习档案袋,档案袋包括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成果以及自主学习时间,并在课堂上留心观察和动态化地追踪,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记录和了解。在构建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学习档案的记录内容涉及每一个环节。例如,学生可以上报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在学习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与的学习活动等,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档案袋当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分析,并作出合理化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记录的内容和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学生成为形成性评价的共同参与者。例如,在对医学类专业构建形成性评价的学习档案时,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专门收集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情况和英语教学任务来设置档案材料,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要求,教师根据医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的学习方向制订教学计划以及英语学习评价表。评价表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明确听到的医学类专有名词的意思。二是对教师提供的医学类英语短文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三是交际能力,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联系,可以通过团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四是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可以从书籍、报刊、新媒体等多个途径找到有关于医学方面的原始英文资料,并能够对信息内容展开归纳和整理。总而言之,学习档案的设计、材料的放入都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确保形成性评价的真实、客观,还能保证形成性评价落实的可行性。

总之,形成性评价对于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既可以让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又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形成性评价构建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时要注意重新构建具体的评价标准、掌握具体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当中、改进现有的形成性评价考核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元新桃.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10):45-47.

[2]赵海永.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词汇测评中的应用[J].英语学习,2023(2):4-9.

[3]周玲.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数据,2023(2):200-201.

[4]陈玫.英语写作SPOC教学形成性评价与CSE量表的对接途径[J].武夷学院学报,2023,42(1):32-37.

[5]胡明蓓.形成性评价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36):58-60.

[6]胡立刚.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35):61-62.

[7]佟显峰.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49):102-105.

[8]李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2(12):54-56.

[9]黄青青.形成性评价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为例[J].海外英语,2022(22):159-161.

[10]胡丹,魏冉.基于建构主义的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2(33):119-122.

[11]李玉婕.智慧教育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策略探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4):60-62,66.

[12]孙昕昕.形成性评价对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影响探析[J].海外英语,2021(23):252-25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英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读英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酷酷英语林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