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肿块型乳腺导管内癌超声特征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2023-07-24王丽丽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3期
关键词:腺体分型肿块

王丽丽

天津市滨海新区美欣门诊,天津 300451

非肿块型乳腺导管内癌(DCIS)属乳腺原位癌,是指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或腺泡基底膜,为早期乳腺癌,预后良好,且预后不易转移与复发[1-2]。疾病患者其症状表现常以乳房刺痛、胀痛、乳头溢液等为主,通过临床相应治疗可减轻症状表现,但若该类患者并未及时采取有效诊疗,或会促使病情逐渐进展为浸润性癌症,进一步损害机体组织或器官。而随超声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在各类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在乳腺疾病患者诊疗中同样较为常见。超声存在安全、实时、价廉及简便等特征,在非肿块型DCIS 患者早期筛查中同样应用广泛[3]。但在现阶段临床研究中,对于非肿块型DCIS 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表现的研究相对较少,两者相关性缺乏临床数据支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样本医院80 例非肿块型DCIS 患者,分析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美欣门诊非肿块型DCIS 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被确诊为非肿块型DCIS。(2)伴有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临床症状。(3)均为单侧发病。排除标准:(1)超声成像上病变部位存在明显边界。(2)术前接受过内分泌、放疗、化疗等治疗。(3)超声诊断为肿块型。(4)伴有其他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年龄23~61 岁,平均年龄(47.91±4.20)岁;病灶最大长径1.2~6.0 cm,平均病灶最大长径(2.83±0.76)cm;病变部位:左乳38例,右乳42例。

1.2 方法

超声诊断,通过飞利浦Affiniti 50,迈瑞DC-8彩色超声诊断仪实施超声诊断,探头频率5~12 MHz。取平卧位,平举双臂,将双侧乳腺充分显露,通过叠瓦式、放射状多切面扫描技术对双侧乳房各个象限进行扫查,获取患者病灶边界、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等信息,并利用回声情况判定病灶钙化程度。对超声成像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由两位影像学阅片经验丰富的医师,在其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进行阅片,直至两人结果一致。

1.3 观察指标

(1)超声分型,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分型。Ⅰ型:导管型,在超声诊断中表现为≥1 支导管扩张,并存在内部混合或低回声;Ⅱ型:腺体型,在超声诊断中表现为腺体内存在小岛状低回声聚集、不规则片状低回声;Ⅲ型:钙化型,在超声诊断中表现为聚集或散在钙化灶,导管或腺体内均为此型;Ⅳ型:结构紊乱型,在超声诊断表现为导管、腺体未均匀分布且结构扭曲。(2)不同超声分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统计不同超声分型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症状、前哨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对应例数及其占比。(3)不同超声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统计不同超声分型患者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分型

本组80 例患者,Ⅰ型患者25 例,占比31.25%;Ⅱ型患者12 例,占比15.00%;Ⅲ型患者37 例,占比46.25%;Ⅳ型患者6例,占比7.50%,见表1。

表1 超声分型

2.2 不同超声分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各超声分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症状、前哨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超声分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超声分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2.3 不同超声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

Ⅱ型、Ⅳ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及Ⅲ型患者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联性;Ⅰ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存在明显关联性,Ⅲ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存在明显关联性,见表3。

表3 不同超声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例(%)

3 讨论

非肿块型DCIS 为非浸润性癌,主要是因导管上皮细胞增生逐渐由轻型转变为重型所引发的导管内病变,存在肿瘤特性[4-6]。非肿块型DCIS为无间质浸润,未曾突破基底膜,因此不可诱发血行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但若持续进展,会逐步转变为浸润性癌症[7-9]。又因非肿块型DCIS向外浸润时,多沿导管长轴方向蔓延,因此病灶纵横比多<1[10]。但非肿块型DCIS 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加之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早期筛查时多给予影像学进行辅助诊断[11-13]。临床常见影像学诊断技术包含钼靶X线、MRI及超声等,均各具优缺点,但因非肿块型DCIS 病变并未存在占位效应,无显著边界及形态学特征,因此对于部分患者而言,临床诊断结果欠佳。

钼靶X线成像清晰,且因其对钙化较为敏感,可清晰显示临床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并可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定性,因此该诊断方式对于疾病早期的微钙化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因我国女性乳腺多为致密型,加之该诊断方式的图像重叠效应,因此对于我国非肿块型DCIS 患者检出率不佳[14]。MRI 对于乳腺组织与病变形态可清晰显示,其增强MRI 在非肿块型DCIS 患者诊断中较为常见,且该诊断方式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且可对病变部位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便于临床医生从各个角度发现病灶,但MRI成像特征所呈现的簇状分布的环形强化特征或与浸润性癌存在密切关联,而临床非肿块型DCIS 患者中,浸润性小叶癌、导管癌等含侵入性成分的患者占比相对较少[15]。而超声则在各个年龄段中均可广泛应用,且不受我国致密型腺体影响,可通过高频探头及连续多角度扫描技术获取病灶信息,对腺体内异常改变进行清晰呈现,且对于扩张导管与肿块内的钙化可轻易探查并成像,且同时具有安全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等特征,因此在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但若钙化<1 mm 或肿块内无钙化时,超声难以辨别,且非肿块性DCIS 患者在超声成像表现中并无空间占位效应,病灶无确定形态学特征及边界,因此对于微小病灶或可疑病灶应借助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或病理表现进行进一步辅助检查[16-18]。

本研究针非肿块型DCIS 患者均行超声诊断,分析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非肿块型DCIS 患者中以Ⅲ型患者居多。DCIS 主要源自终末导管,因此癌细胞早期主要存在于受累导管与小叶腺腔内,同时基底膜完整,因此低级别DCIS 多为导管型,其超声特征常为沿导管排列的低回声,且范围相对局限。高级别DCIS患者病灶多以粉刺型为主,可沿导管逐渐向外蔓延,促使大导管受累,并对细胞附近基底膜产生一定浸润,≥1 个细胞出现团向外突出现象,针对这类病灶,超声分型为腺体型。而附近纤维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无规则界面时,超声成像为结构絮乱型,若同时伴有出血坏死,即为钙化型。癌细胞增殖可促使细胞高代谢,促进钙质生成,而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及细胞局部坏死可诱发钙盐沉积,因此可最终导致微钙化,增加肿瘤侵袭性。非肿块型DCIS患者超声成像中,若分型为钙化型,则表明肿瘤存在侵袭性,且预后相对不佳。而当钙化灶于增生腺体内或肿块无钙化时,仅超声诊断难以对病变良恶性进行仔细辨别,因此针对非肿块型DCIS 患者,超声定性较为困难,其特异度不佳,需借助其他诊断方式进行确诊。本研究数据提示,各超声分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且Ⅰ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细胞核分级存在明显关联性,Ⅲ型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类型存在明显关联性。超声诊断技术可通过机体不同组织对于超声波反射反应不同,明确皮肤、腺体等不同组织结构,并通过后续图像处理进行成像,但超声诊断技术同样存在一定不足,在诊断非肿块型DCIS 时,病灶多无明确边界,空间占位效应不佳,常呈现区域性结构絮乱,图像表现较为隐匿,难以对肿瘤全貌进行有效反映,因此对于肿瘤定性存在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非肿块型DCIS 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疾病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腺体分型肿块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