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劳动样态:构想与实践

2023-07-24张颖

中小学德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劳动儿童生活

张颖

摘 要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劳动教育应该是融会贯通、真实有趣、自然生成的,尊重儿童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以劳动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的整合融通,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评价资源的整合开发,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丰富劳动场域,引领儿童提升生活智慧,在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自然生长,全面发展,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儿童完整生活;校本实践;劳动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7-0014-04

英國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1]儿童的生活本来就是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因此,“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亦是如此。正如《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所指出的,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2]“儿童的学问是大学问、真学问、深学问、难做的学问,想做好这门学问,需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中去”。[3]学校劳动教育须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本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因势利导,方能滋养儿童全面发展。

一、样态构想: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劳动“应然”特征

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原点。儿童的生活是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回归儿童完整生活本然的学校劳动教育至少应把握以下特征:

(一)儿童的完整生活应该是融会贯通的

日常学校生活观察与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不重视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的包办、代替孩子劳动的现象,致使孩子的劳动认知存在偏差,即“劳动认知偏颇”:学生或是对劳动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或是觉得劳动不重要,或是认为劳动太累,会浪费学习时间。儿童的完整生活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不应该只是口号。我们应尊重、接纳儿童在生活中表现的不足,进而进行劳动价值澄清和价值引领。只有充分经历多种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意义,儿童的身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应以劳动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引领,高品质实施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基础性课程,优化设计丰富多元的拓展性课程,着力开发跨界融合的研究性课程等。融通学科课程与活动实践,引领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儿童的完整生活应该是真实有趣的

已有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发现,尽管具有完整过程的劳动课教学或现场的劳动实践,但许多学生真实的劳动意愿并未被激发。学生通常会用口号式的“答案”表达对劳动的态度,而隐藏真实的劳动情感,即“劳动情感失真”。儿童是否真的喜欢劳动?是否喜欢我们研发设计的劳动课程?是否自愿参与探究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这都是需要教育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尊重儿童在自然状态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从儿童自然天性和实际生活出发的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劳动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因此,劳动课程的实施强调“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劳动空间、开放的劳动场所,让劳动实践随时随地真实发生。儿童在有趣味、有价值、有挑战的劳动实践中,置身多种真实任务情境,不断优化方案,挑战困难,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从中学会更加熟练的劳动方法,学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现高品质的劳动学习。

(三)儿童的完整生活应该是自然生成的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我们还须警惕“劳动行为失恒”的现象。即劳动课实践与生活分离,一旦离开“劳动学习场域”,学生便难以持之以恒地劳动。其显性表现即学生在劳动课或劳动周一般都能在教师要求下认真劳动,但回到平时生活就将劳动抛之脑后。究其原因,劳动教育尤其是劳动课教学忽略了儿童生活应有的样子,割裂了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忽略了儿童成长的场域。儿童成长的本质是经历,他们在经历体验中会自然生成自己的价值观。亲身经历的教育才是完整的、自然的教育,回到儿童生活常态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儿童在生活中亲历和实践,张扬个体积极性,生活逐渐完满。

因此,劳动教育应以学校、家庭和社区生活为完整的劳动场域,让学生的劳动实践随时随地自然发生。学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发挥多元主体的激励、评价作用。让儿童成为负责任的独立学习者,能够自我觉察、监测自己的劳动水平,反思自己的得与失,从而对劳动产生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儿童才能发现、掌握、分享“劳动之理”。

二、实践建构: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劳动+”策略探究

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就必须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引导儿童向上发展。[4]立足回归儿童完整生活的劳动样态构想,学校融合地域和校本特色,着力建构、完善支持儿童成长、回归儿童生活的劳动教育体系,架构起“劳动+”立体实践模式,力求实现德性启蒙、社会参与和生命增值,为儿童蕴蓄适应生活的势能。

(一)项目化整合“劳动+学科”课程实施,提升儿童生活智慧

儿童的生活需要多学科联结。每一门学科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立足劳动课程标准精神,学校可通过设计劳动项目研究课,以项目化整合各学科课程实施,使学习、创造、劳动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升生活智慧。

具体而言,学校鼓励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突破学科知识体系,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建立学科知识与儿童真实生活情境的联系,提高学生跨学科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综合实践课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测量分析,巩固数量单位,通过统计分析,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动手又动脑;美术课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合理搭配,裁剪、美化、装饰,制作成美观实用的手工作品,变废为宝,增加生活的美感,感悟劳动创造美;科学课则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动手中动脑,通过实验观察操作研究,了解科学的奥秘。坚定以人为本,回归儿童生活的劳动教育理念,使得常态课堂成为温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与劳动场域。

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师合作开展劳动精神学习活动课程。儿童的生活需要精神引导,劳动的内涵虽有更新迭代,但劳模精神始终是劳动教育不变的精神动力。学校积极营造劳动者最光荣的氛围,立足各学科课堂教学,带领学生通过参观走访等形式,积极寻访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如“劳模在我身边”班队会、“劳模进校园”报告会、“劳模精神我传扬”演讲等,让学生了解劳模的劳动事迹,聆听劳模的故事,深入了解、体认劳模所具有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劳动情感和正确价值观,提升生活智慧,争做爱劳动的新时代少年。

(二)创设“劳动+活动”真实性任务情境,引领儿童创造生活

“劳动教育的开发和落实必然是与实践活动分不开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形成劳动精神和劳动态度。”[5]学校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和自我实现,积极创设“劳动+活动”真实的任务情境,从而充分发掘儿童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快乐成长。

儿童的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对传统文化认知学习的重要途径。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非遗课堂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传授剪纸、绳结、面塑、种子画、脸谱、扎染、布艺、风筝等项目。在多项非遗工艺的学习实践中,学生感知非遗劳动的魅力,掌握一些简单的非遗技能技巧,找到传统文化劳动的乐趣,深切感受到劳动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真实有趣。而非遗大师精工细作、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更是引领学生养成了专注的劳动态度,不断锤炼持之以恒的劳动意志品质。

儿童的生活需要节日文化的滋养。“劳动+节日联盟”实践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系统设计劳动主题活动目标和内容。结合特色“节日联盟”开展各项劳动特色活动,使劳动教育活动系列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态度,提升幸福生活的感知力。例如,“美食节”掀起了全校师生的劳动热情,学生参与班级美食方案的设计研讨,自主进行特色海报、摊位、美食拼盘等设计,人人化身小小設计师;积极动手学做各种美食,学习美食搭配,人人化身小小美食家。再如,端午节开“奇形怪状的粽子”“绘鸭蛋 悦生活”“编彩绳 送祝福”等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味劳动的真谛,对幸福的感知力得以提升。

儿童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并且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6]。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学生的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创造潜力得以发掘。

(三)综合开发“劳动+场域”评价资源,促进儿童自然生长

儿童的生活是相互融通和支撑的,学校统筹开发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创设系列劳动实践岗位,引领儿童展开多元角色体验。进而设计开发“任务清单”“劳动打卡”进行过程性评价,“劳动小达人”“劳动小明星”等作出激励性评价,“V校平台”“劳动优卡”等进行即时性评价。以生活化、综合化的劳动评价贯通成长场域,激励儿童在生活中劳动实践,实现自然生长。

家庭劳动小帮手:培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生活习惯。家庭、社区教育重在撬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延展教育的连续性。学校设计《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列出小学生要做的“60+件劳动小事”,布置“劳动版”作业,通过任务清单开展家务劳动打卡,让劳动教育走进家庭成为常态。例如,低年级同学可以洗自己的小袜子;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整理自己的餐具及餐桌;学习叠自己的被子、整理床铺;收拾自己的书包;学习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养成自觉为家人服务的习惯,争做家庭劳动小帮手。学校鼓励学生不仅要做“家庭劳动小帮手”,还要做“社区劳动志愿者”:走进社区“大家庭”做垃圾分类宣传员、垃圾分类监督员,践行“垃圾分类我先行”;参与社区绿化带种植、社区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活动,争做“文明城市小卫士”。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服务家人,逐渐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生活习惯。

班级服务小主人:涵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生活品性。班级注重树立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意识,鼓励学生轮流做值日班长,自觉自愿为班级和同学服务。日常教室清洁卫生及其他清洁包干区,由学生轮流值班完成;午餐后,值班学生整理餐具,打扫公用桌子;定期开展劳动周活动,全班一起劳动,将各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感受劳动带来的舒适感。班级服务劳动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激发了对劳动的热爱,学生在感受劳动奉献的同时也懂得了集体的意义。各班级定期评选“劳动小达人”,树立劳动典型,形成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人人愿做班级劳动小主人的班级氛围,不断涵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生活品性。

校园劳动小管家:锻炼乐于分享、责任担当的生活能力。学校立足日常校园生活开发劳动体验资源,通过开设各种劳动岗位,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乐于分享,提升生活能力。校园清洁及绿化、图书管理等校园岗位都对学生开放,并专设各类岗位。智慧种植员:学生在学校智慧农场进行种植项目研究。每个班有自己的种植区域,学生给植物浇水、除草等,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并帮助收种蔬菜与农作物。蔬菜成熟后送到食堂,成为学生的午餐,全校师生一起品尝劳动的滋味、分享劳动的喜悦。校园小管家:包干区卫生小管家负责包干区的整洁;图书开放区小管家负责整理图书、督促同学们爱护图书、文明阅读;食堂劳动小管家以“值厨周”形式轮流到学校食堂帮厨,感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学校定期评选“劳动小明星”,激励学生在责任担当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获得劳动成就与价值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社会劳动小农匠:提升亲近自然、感恩奉献的生活素养。学校鼓励儿童走出学校、家庭,走向社会体验各种劳动岗位。“社会劳动小农夫”,让学生走进劳动基地,走进乡村田间,学做“小农夫”,在实际耕作等体验中了解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掌握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技巧,体会“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喜悦。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懂得珍惜幸福生活,在劳动中懂得感恩。“社会劳动小工匠”,让学生走进社会探访身边的劳动作坊,了解工匠精神,体验工匠劳动,学习匠人的劳动品质。学生体会到任何职业劳动都是崇高的,自然体认“劳动最光荣”。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奉献中感受劳动之美。社会劳动实践的现场照片、视频等资料可由学生、家长或老师即时上传学校“V校平台”,获得点赞“劳动优卡”。让劳动“可视化”,激励学生自我觉察劳动水平,反思得失,不断激发劳动实践动力。

“尊重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尊重并保障他们想要的、需要的体验,尊重生命涌现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切,那是儿童在生成,是儿童生命的真谛!”[7]儿童在完整的生活中受到教育,感悟劳动中蕴藏的幸福生活理念,为其未来生活奠定幸福的基础,涂上温暖的底色。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0.

[2]顾建军,管光海.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65-71.

[ 3 ]成尚荣.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中去[ J ] .中华家教,2019(12):28-29.

[4]黄书光.在儿童真实的世界中寻觅德育的真谛[J].基础教育,2009(4):47-49.

[5]郑安徽.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2(10):11-13.

[6]周雪红,谢成辰.以"劳动+生活"课程淬炼学生成长[J].江苏教育,2021(70):54-55.

[7]马丽群.体验儿童的生活体验——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2012(9):126-12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劳动儿童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生活感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