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2023-07-22蔡晓红

设计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工作室产品设计

蔡晓红

摘要:本文基于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借助“互联网+”的特征和优势,完善校企合作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建设策略,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有岗位竞争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校企共建 产品设计 工作室 教学模式 设计项目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1-0108-03

一、“互联网+”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在1919年成立了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并创立了“工作坊”教学模式,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工作室”制的先河。[1]其提倡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让师生在其中“做中求学”对当时的设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到了乌尔姆时期,则提倡设计应是立足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现代设计的高速发展。

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从蒸汽时代到信息化时代,这种工作室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百年的时代发展与变革,不断促进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工作室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发展,基于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生产性实践教学、提升社会服务成效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不同需求,建立了以学校名师为主的教师工作室、国家认可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2]工作室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有别于大学课堂的教学场所,重在强调创新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设计实践训练、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融为一体。[3]“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包括传统设计行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理念的更新,以往的设计行业都是基于传统理念设计产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互联网+”的需求,设计需要更加关注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4]“互联网+”赋予了全社会信息互联互通的能力,让互联网与传统线下产业相结合,其具备开放性、移动性、个性化等特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下信息大数据的环境下,互联网+带来了信息时代的革命,对社会产生了整体和深刻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从2015年国务院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印发《指导意见》,到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再到2021年实施教育信息的2.0计划,实现融合应用提质扩面。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为行业发展营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获取社会资源优化专业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文基于“互聯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探讨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建设策略,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落实,如何解决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发展中可持续能力的不足;(2)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整合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优势,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多元化融合;(3)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如何实现教师、学生、企业人员等多方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4)坚持产教研融合,如何拓展高水平教师(包含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行业大师)资源,提升产品设计工作室的运行管理机制。

基于以上的现状,传统的产品设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环境亟需转变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下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大环境需求。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牵头单位,其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2011年,2013年成立产品设计工作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此近十年期间,产品设计工作室也一直改革升级,已逐步构成一套校企零接轨产品设计工作室建设策略。

二、“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建设策略

面对“互联网+”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的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弥补了以往工作室的不足,我校对高职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创立校企一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企业可通过互联网的沟通平台,如钉钉、计周等,给学校产品设计工作室提供真实的设计项目内容,工作室导师根据设计项目的要求再结合实际情况,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安排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循序渐进接触项目实践,从设计的“入门——提高——精通——专业”层层提升专业技术与能力。通过企业设计项目逐步介入到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中,使校企之间逐步达成设计项目合作,并共同协商制定产品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互联网收集产品类别的数据信息,对设计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制订计划进度、沟通协商等,使校企之间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互通有无;还可以对导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行为分析,处理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等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从而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设计师岗位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就业率。

“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实现在校学生与企业职员一体化,让学生成为优秀职员;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一体化,培养师生的职业素质;学校课程与企业项目一体化,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一体化,让教师成为专业名师。(图1)近3年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引进企业兼职教师8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成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工作室平台课程模块和创新平台课程模块。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教师,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实践提高了专业水平,参加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广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更需要系统化设计的项目教学案例及配套资源,不应仅仅是以课程为单位的项目教学案例及资源,应该是以专业对应岗位能力为单位的整体性项目案例及资源。[5]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师资结构应该具备多元化的专业背景,除了设计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引入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类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实现跨专业协同完成设计项目。企业导师方面可以根据设计项目的需要找公司内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协同指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导师的专业解答。

产品设计师岗位是一项学科交叉性强的设计工作,需要市场营销、机械工程、美学、推广营销等知识,由此可见,完整的产品开发需要跨学科跨专业来共同整合优势资源。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从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两个方面创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在横向(广度)上,为师生营造多样的教学环境,从需求环境——设计环境——生产环境——销售环境等,使教学不局限于室内的教学场地。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学环境应该更加移动化,师生在开发产品时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大数据进行消费趋势分析,为产品指引设计方向;借助互联网筛选合适的技术供应链后,再到工厂参与生产加工技术的实践体验;通过互联网发布和销售产品做to B、to C、to O等线上线下的运营实践,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工作室师生设计完整性更强、落地性更佳的“商品”而不是“作品”,也体现目前企业用人的专业性、跨界性、融合性的特点,现我校产品设计工作室团队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企业完成设计实践多个项目,涉及产品设计的调研规划、结构外观设计、检测评估等多个方面。在纵向(深度)上,有助于推进校企在教学资源方面深度融合,层层递进扎实开展校企合作,先是校企借助互联网平台完成真实设计项目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相识”;再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校企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实现校企之间的“相知”;最后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校企之间的“相守”等。现校企共建工作室平台课程8门,已在超星學习通、学银在线和省级教学资源库网站上使用,综合体现“互联网+”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互动性、共享性、共赢性等特点。(图2)

(三)创导真题真做的校企合作项目开发

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创导设计项目真题真做,通过互联网平台数据进行产品设计个性化定制,学生在低年级做产品微创新的改良设计或基于基础框架的定制设计,到高年级逐步做整体性的产品研发设计,引导师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需求下,循序渐进地完成真实的设计项目,满足企业和消费者需求,累积设计成果,摆脱以往产品设计项目流于纯外观设计形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状态。工作室从单一性的产品造型设计过渡到跨界整合创新的产品设计策略与研发服务,通过互联网拓展校企共建工作室发展的多样性和持续性,使师生能真正参与企业的整个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对产品的开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校企共同协商制定项目阶段性的目标与任务,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设计管理与协作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跟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建立项目会议纪要,有利于师生与企业的沟通和管理,这样使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从走市场、到下工厂、到卖场都能对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协同和跟进。从最初的企业发布设计项目任务、市场调研、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等到最后的产品上市,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校企师生们联合在一共创共促共融。(图3)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可以在企业经营的真实背景下,将“教”与“学”融入设计项目的进程之中,使学生有机会面对设计实践中的真实挑战,其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职业化程度。[6]经过探索实践,工作室团队根据项目内容,以产品设计的研发为核心已经组成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团队,目前已成功开发便携式红外线治疗仪、东莞旅游纪念品等多个设计项目,设计商品参加行业的展会和交易会,在各大卖场和热门景点销售,得到广泛认可。

(四)创行产教研融合的工作室管理方式

工作室是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采用设计公司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建立工作室完善的设计流程、工作室管理方式、教师考核方式、学生考核方式、人员分配及工作分工等,将专业教学和实践设计有机的结合,也让学生提前熟知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方法。 [7] 在“互联网+”时代下,使产品设计工作室能有效运行和长久可持续发展,采用互联网智能化的科学管理平台,统计相关人员参与设计项目的执行数据,建立绩效机制从教师、企业、学生三方面创行产教研融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三职、三激、三增”的三大模块。“三职”即教师为设计项目主管、学生为企业设计人员、企业专家为项目导师;“三激”即激励教师的校企双向荣誉和绩效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增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三增”即增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促师生的设计项目成果;增强企业对社会的服务资源和实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在产品设计工作室中倡导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探索增值评价关注学生发展,学生进入工作室后,由负责导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们完成校企设计项目,考核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在工作室完成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可以参加设计竞赛、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专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教师的职能,使学校工作室资源、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能更迅速、更灵活、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既增强企业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又实现“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高度融合,使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能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图4)。至2021年,工作室学生毕业生就业薪资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校企融合办学。

三、“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创新点

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当下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产品设计人才需求现状和依托企业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为背景,重点从产品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分析探讨,对产品设计工作室建设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新时代背景特征:“互联网+”背景贴合时下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校产品设计工作室各方面的建设与管理;(2)教学模式与环境创新:借助“互联网+”的特征校企共建专业平台,创建校企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为师生营造移动化、多元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3)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产品设计工作室由校企双方共建,通过设计项目和管理机制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把专业建设和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发展相结合,根据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工作室教学的改革,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提高校企资源使用率,优化校企合作项目,完善工作室管理体系,推动产品设计工作室的转型升级,建设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品设计工作室。

(一)校企零接轨实现市场化、增值化、品牌化

通过“互联网+”信息大数据促成校企合作,学校可为企业提供高效益、可落地的创新设计方案,将工作室中的优质“作品”转化成“商品”,输送更符合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和开展更为广阔的校企合作平台。产品设计工作室与深圳热丽泰和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医疗设备已投入市场;与深圳和合创意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开发多套文创产品,参加北京、上海、深圳等展会,得到很好的反响等,既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也实现了工作室产品的市场化和增值化,让学生在校知识能力向岗位能力的迁移。在行业中,我校产品设计工作室也逐渐形成业内品牌,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二)校企零接轨增强思考力、表达力、执行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学校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求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能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实践,通过一个个企业的设计项目训练,来增强学生产品创意的思考力、产品方案的表达力、产品落地的执行力等,有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高技术高素质型人才。工作室师生团队校企共同研发产品已上市,参加设计大赛获奖共55项;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机电学星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三)校企零接轨培养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

“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实现校企合作零接轨,摆脱之前教学流于形式化,把学生在就业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入到教学里面。在项目设计实践中,学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了解市场需求和状况,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沟通合作,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等,让学生在工作室中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逐年提升了毕业生月收入水平,同时也提升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满意度。

(四)校企零接轨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指导性

“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在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结合时代特征提供一套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校企工作室建设策略,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2019年建成省级品牌专业,获批国家骨干专业,2020年在国家“金苹果”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三,其产品设计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在国内其他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互联网+”讓信息跟实体经济结合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校企共建产品设计工作室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产品设计工作室的分析探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有岗位竞争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现校企双赢。

基金项目:

1.广东省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GDJG2019064);

2.广东省2018年度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8GWQNCX025);

3.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GDJG2021063);

4.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2GXJK452)。

参考文献

[1]高广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5):26-28.

[2]蒋新革、薛胜男、许爱军. 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运行机制“五四”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26):8-12.

[3]汪沙娜、曹向楠、谭嫄嫄. 创新创业背景下产品设计工作室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21(4):35-36.

[4]张慧敏. 基于“互联网+”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J].设计,2021(13):22-24.

[5]迟恩宇. 高职院校名师工作室功能定位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74-76.

[6]李洋. 产品设计专业真题真做实践教学探索:“全方位设计项目”教学个案研究[J].装饰,2016(12):96-97.

[7]侯建军、毛轶超.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业设计工作室平台T型教学模式研究[J].设计,2021(06):140-142.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工作室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库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