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概念背景下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
2023-07-22闫素利
闫素利
〔摘 要〕 在大概念背景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落实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为例,阐述了如何在大概念背景下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包括核心概念的确定、教学活动流程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分析,利用实验记录单外化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大概念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5-0031-03
本文从2022年版课程标准目标中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入手,基于对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内容要求和课时内容对应关系的理解,进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概念引领,解读目标
(一)解读课程标准
本课是在“空气是重要的物质”这一大概念背景下展开的。这一大概念又分为三个核心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流动形成风。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空气占据空间。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其核心素养。
(二)分析教材内容
1.单元主题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三个问题设置“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质量吗”“空气怎样流动”三课,聚焦问题,以观察、实验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工具,观察发现空气占据空间和具有质量等特征,观察空气怎样流动,类比推断风是怎样形成的。
2.课时内容分析
教材按“已有经验—观察认识水和石头占据空间—实验探索空气占据空间—拓展应用”的认知顺序,布设本课。先以石头、水为观察对象,设计导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水和石头占据空间,引发学生产生“空气也可能占据空间”的联想。然后安排“灌水入瓶”的活动,引发思维冲突后,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意识到空气也占据空间。最后安排一个拓展活动“‘听话的乒乓球”,要求学生对已获得的认知进行迁移运用,用更多的证据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也为第3课分析空气怎样流动打下认知基础。
(三)把握学生情况
在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中,学生围绕空气,通过感知、观察、比较等活动,对空气无色、透明、可流动、无固定形状等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可以利用工具观察某些物体特征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探究实践。
基于以上分析和综合把握,我们把本课的课时目标确定为以下方面。
科学观念: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思维,经历思维冲突—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探究实践:在提出问题之后,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證,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经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知。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运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二、素养导向,实施目标
(一)创设情境,提出核心问题
教师魔术表演:在杯子底部放入纸团,倒扣在水槽中,倒扣的杯子完全浸在液面以下,纸团没有湿。为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你们可以找到答案。
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大部分学生回答:因为乌鸦把石子加入水中,所以水面上升了。
预习过第一课的学生会回答:因为石子占据了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
讲解“空间”“占据空间”的概念。用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学生占据教室的空间等具体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建构“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提出问题:石头和水都占据空间,那空气占据空间吗?
大部分学生认为,空气不占据空间。原因有三个:人可以在有空气的地方自由移动;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是流动的,所以不占据空间。
这些学生能结合自己一年级学过的关于空气的知识,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和寻找证据,说明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证据推理意识。
【设计意图】由魔术表演引入今天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推进,自主探究
活动一:灌水入瓶
既然大部分学生认为空气不占据空间,那我们就提出假设:空气不占据空间。请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单的提示,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并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教师提供锥形瓶、漏斗、打好孔的橡胶塞,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慢慢地向漏斗中倒入水,可以倒入一部分水,有的小组快速地倒入水,几乎没有水进入锥形瓶中。学生惊呆了,直呼“不可想象”。
引发认知冲突,教师提问:为什么水灌不进去?是什么占据了锥形瓶内的空间?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假设不成立,所以真正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实验记录单,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单,进行实验验证。这里体现了教师的“帮”,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否定假设的思维过程,培养科学思维。
深度探究: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空气跑出来?这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结合实验记录单,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有的小组采用的方法是,把橡胶塞松一松,让空气出来;有的小组是在橡皮塞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出来。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证明空气出来了?有学生回答:水进去了,就可以证明空气出来了。教师继续追问:那如何设计实验,用看得见的现象证明空气出来了呢?这里教师提供引导:我们向水中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出现气泡。学生想到可以通过气泡来证明空气被挤出来了。这时有小组进一步设计实验,将导管插入水中就可以看到气泡,证明空气被水挤出来了。
教师的过渡问题具有思维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通过过渡问题的导引,学生不仅设计出将导管插入水中的实验,还理解了导管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从而强化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观念。通过教师的有效追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体现教师的“扶”。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符合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要求:掌握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并能用于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二:设计更多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请学生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核心命题,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把空气吹进去,有看得见的物体出来,是不是也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这里给大家提供矿泉水瓶、橡皮泥、若干吸管等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小组想到用两根或者多根吸管插入矿泉水瓶,进气管在液面以上,出气管在液面以下,用橡皮泥封口,从进气管向矿泉水瓶中吹气。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兴奋又奇怪:为什么向瓶中吹气,水就可以出来了?结合刚刚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学生忽而又恍然大悟: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矿泉水瓶内的空间,把水挤压出去了。
生活应用:有的学生说,我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我吹气球的时候,吹到一定程度,就吹不进去了。这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了很简单的方法。
受这位学生的启发,学生纷纷想到许多生活中的其他证据:充气堡、自行车车胎打气、篮球足球很难压瘪、气垫船。
深度学习:向学生展示专业的集气瓶装置,播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视频,拓宽学生视野。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次的活动,学生已经具备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观念,并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这里体现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实验,发散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三)延伸拓展,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活动三:“听话”的乒乓球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水槽、去底但瓶盖拧紧的饮料瓶、乒乓球。
提出问题:不动乒乓球,谁可以让它随意出入水中呢?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
实验验证:乒乓球被压入水底。
如何让乒乓球回到水面?学生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打开瓶盖;在瓶盖上打个洞;倾斜瓶身,让空气跑出去。
【设计意图】高階思维以一条无形的主线贯穿于科学核心素养之中,学生必须通过科学学习、经历高阶认知过程,才能形成社会认可的科学核心素养。高阶认知是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和发展的,既可以安排在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后。本高阶认知活动安排在建立科学概念之后,本活动是应用核心概念“空气占据空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拓展应用活动能使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
(四)利用实验记录单,外化思维
实验记录单是实验探究的脚手架。实验记录单既有实验记录表格,又有适当的问题加以辅助,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获得实验结论。利用实验记录单,经过适当的问题辅助,学生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外化思维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思想,实现了学习意义的建构。
三、评价支持,检测目标
2022年版课程标准指出,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堂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教学的成效,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本课的设计,经历了从核心概念的确立到实施,再到目标完成的反思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据核心概念,把课程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通过过渡问题的引领,建构科学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问题引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教师的帮、扶、放,学生由依靠教师设计实验到最后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并能自主地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寻找证据,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否定假设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了科学思维。在探究过程中,过程性评价与学生学习活动交融在一起,真正使“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形成闭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燕.核心素养导向下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探索:以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为例[J].教育纵横,2022(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