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情况

2023-07-22缪莉钱娜王林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培南西司亚胺耐药性

缪莉,钱娜,王林艳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一种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为临床上治疗重症感染的常用经验性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作为广谱抗菌药物的一种,因其疗效显著等特点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适用于各种病原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1];适用于实验结果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对需氧和厌氧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特点是半衰期短,通常需要多次给药。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上升,其耐药性也在持续上升,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情况均高度关注[2]。据我国药监局对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性逐渐升高,由原先的3%增至现在的20%左右[3],对于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情况,旨在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住院期间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男77例,女73例,年龄23~81(47.33±19.05)岁。纳入标准:住院时间超过3 d;均诊断为细菌感染;均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抗感染治疗。排除标准:死亡病例;资料收集不全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组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用药情况研究分析小组,制定临床用药情况分析表,将抽取的150例病例按照表格要求,将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所属科室、药物用法剂量、使用疗程及用药情况等信息进行登记统计,根据患者以往病例、感染诊断、用药频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及临床疗效等临床用药信息展开分析,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点评。

1.3 评价标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4]、《关于印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3个技术文件的通知》[5]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6]等相关文件,结合患者病程记录和临床用药数据等信息,评价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在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排名及分布情况、用药诊断及用法用量情况、用药时间分布及临床疗效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与耐药性及合理用药情况。合理性评价标准:对纳入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频次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合理:(1)用药时间≤5 d;(2)无联合用药;(3)用药途径静脉滴注;(4)用药频次每天2~3次;(5)均为留取标本后给药;(6)有会诊记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不合理:(1)用药时间>7 d;(2)有联合用药;(3)非静脉给药;(4)用药频次每天1次;(5)经验给药;(6)无会诊记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 结 果

2.1 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排名及分布情况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例数按临床科室排名,ICU居首位,见表1。

表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各科室的使用排名情况

2.2 用药诊断及用法用量情况 在各科室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法均为静脉滴注,大部分用量为1.0 g,有3例为0.5 g,给药频次为每8小时1次和每12小时1次,每8小时1次占比较大。

2.3 用药时间分布情况 用药时间≤5 d者占比最大,见表2。

表2 用药时间分布情况

2.4 病原菌检出情况与耐药性 细菌培养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排名前三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7.93%)、大肠埃希菌(17.24%)、肺炎克雷伯杆菌(13.79%),上述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敏感性较高,见表3。

2.5 用药合理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药情况主要以用药疗程不合理性问题较为突出,不合理率为41.33%(62/150),见表4。

表3 病原菌检出情况与耐药性

表4 用药合理性情况

3 讨 论

虽然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很明显。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在经济方面增加患者的负担,同时还严重影响其细菌耐药情况。由此可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特异性酶抑制剂肾脱氢肽酶的复合剂,能有效覆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正逐渐提高,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细菌耐药性检测报告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性正逐渐由原先的3%上升至20%[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用于各类敏感菌所致的感染[7-8]。这些药物的抗菌谱几乎包括所有临床上重要的病原体,部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D组链球菌也对亚胺培南敏感。西司他丁虽无抗菌作用,但可通过抑制体内肾细胞分泌的脱氢肽酶来阻止亚胺培南的水解,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虽然与现有抗菌药物相比使用量相对较小,但绝对临床使用量还是较大。但近期临床诊断不合理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病例增多,影响了该药的杀菌效果。随着临床用药规模的不断增大,用药不合理现象也在逐步显现,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应在3~5 d使用,之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法用量。但在联合用药中往往错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作为二线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报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能有效减少中性粒细胞,并具有高疗效,因此,治疗时采取单独给药的方式即可[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使用排名及分布情况前五名依次为ICU、老年病科、感染科、肺病科、外科,第六、七名分别为脾病胃科和妇产科,骨科、心病科、综合病区并列第八。分析原因:ICU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感染和死亡风险均较高。因此在ICU患者中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关键点。在早期治疗中,主要以抗菌谱广、杀菌效果强的经验性药物为首选,以最快速度控制病情扩散,使患者度过危险期[10]。因此,入住ICU病房前期治疗常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本研究从用药诊断、用法用量情况、用药时间分布及临床疗效情况分析可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法均为静脉滴注,大部分用量为1.0 g,其中有3例为0.5 g,给药频次为每8小时1次和每12小时1次,每8小时1次占比较大。用药时间≤5 d 88例,5 d<用药时间≤7 d 46例,7 d<用药时间≤15 d 13例,用药时间>15 d 3例。由此可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药疗程、联合用药及用药频次存在不合理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减少药物滥用情况。经病原菌调查发现,在所选取的150例研究对象中,细菌培养检出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排名前三位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上述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敏感性较高。用药不合理问题主要有用药疗程、联合用药和用药频次。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患者耐药性的关键[11]。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严格控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尤为重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治疗时间来制定用药量,从而有效保证治疗效果。目前,细菌耐药性在社会各界均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关注较为突出。西方部分国家的调查表明,人类共生微生物属于人类第二基因组,与人类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抗生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安全的,对人体细胞影响不大,但其不仅会破坏有害和有益的细菌,还会引起耐药性[9,12]。细菌繁殖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演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抗生素的临床使用中对其用法用量进行标准化具有重要价值。郑文灿等[13]相关研究显示,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在医院中较为常见,有规章政策阐明了抗生素的具体临床应用指南,但部分地区并未严格遵守。部分医师根据自身经验用药,会导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滥用,显著提高患者的耐药性,这一现象需要有关各方高度警惕。考虑到目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医院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有必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1)加强医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学知识认知。通过对医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药知识教育,使其更好地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不合理用药率。(2)加强药剂科的干预指导。对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合理使用,药学科的干预指导是重要的外部保障,对主治医师开具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处方进行复核,可及时发现错误,这些改进措施使患者用药更安全、更有效。(3)编制用药说明书,形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相对标准的使用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使用标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结合用药现状,由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编写。(4)告知患者及家属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不当情况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加强宣传,促使患者根据医嘱正确使用。

综上所述,医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临床用药中存在用药疗程、联合用药及用药频次不合理现象,临床上需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管,针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培南西司亚胺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基层医院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实行专档管理后的干预效果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合理性探讨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认知障碍1例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
不对称二亚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