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二十二)

2023-07-21

中国篆刻 2023年6期
关键词:竖画笔势横画

八字底

八字底呈上合下开之势。左点承上笔收笔之势,自右上向左下切入落笔,顿笔后向上收笔,也可出锋连写右点;右点取侧势,收笔势向左。两点左低右高,一长一短。

土字底

土字底形态较小,呈长形。根据笔势的连贯需要,有些字先写两横再写一竖,如“至”字;有些字先写一竖再写两横,如“堂”字;有的字借用草书写法,如“至”字;有的先横后竖再写横,如“堕”字。

皿字底

左竖略斜,横上斜,呈俯势,转折处稍顿,折画向左下斜;内二短竖的起笔比上横高出,呈上开下合之势;末横较长,取横势。

女字底

首撇短而直,长点势不可太斜,弧撇形态较长,收笔向左,横画最长,起笔处偏左,从首撇与长点的交接处或稍上一点位置穿过,略有上斜之势。

见字底

左竖起笔承横钩笔意,向下行笔后稍顿再向右上收笔,接着写横折竖钩,横画短小,折笔处圆转,竖钩向左上收笔,顺势接写撇画,不可太斜,竖弯钩从撇的中上部落笔,竖画有弧度,钩画向右上伸展。

衣字底

首点往往省减,以免与上部笔画相抵触;横画上仰,不可太长,收笔时略顿后写撇画,不可太斜;竖提的起笔对准上点,从撇的中上部落笔,竖画有弧度,挑画向右上伸展;右撇点较短,末画用反捺,取收势。

母字底

母字底呈宽扁状,撇点不可取纵势;撇的起笔承右上笔势,折笔较平,收笔稍顿后回锋向上。横折钩宜缩,横画很短,折笔处圆转,出钩含蓄;两点连写成一弧线,中横形态较长,重心下移。

贝字底

贝字底为繁体写法。左竖呈向势,横折横短竖长,横宜上斜,转折处重顿,右竖直挺,收笔向左上出锋;内三横有长短、角度的变化,第三横较长;横末接写撇点,向左下撇出,末点宜收。

马字底

马字底为繁体写法。马字底有三个纵向笔画,须一直两弧,若中竖直则左右两竖(钩)呈向势,若左竖直则中竖向左弓。右竖向右弧,呈相向之势,四点通常用连笔写成一横。笔顺通常是先写左竖,再写三横、横折钩、中竖、四点。

儿字底

撇画取斜势,形态宜长,不宜有太大的弧度。浮鹅钩较舒展,竖画略向左下倾斜,转笔后写横,横比竖略长,顿笔后向上方出钩。

口字底

口字作为字底常出现于半包围结构,在字中的位置宁上勿下,宁左勿右,呈上大下小、上开下合之势。左竖略斜,横折不可太长,折末连笔写短横,可向下斜。

山字底

中竖较长,上粗下细,左竖略短,收笔向下稍顿后提笔写横画,势向上斜,收笔向右上挑出。接写右竖,形态最短,向左下倾斜。

戈字旁

戈字旁的横画一般较长(当左边有撇时较短),取上斜之势;斜钩的角度根据字形来变化,字形长则斜钩取纵势,字形较宽的,则斜钩稍平,收笔有时出锋,有时秃尾;短撇过斜钩的中下部位;末点在横画之右上。

同字框

左竖略短(当写成撇时可稍长),横折钩为横短竖长,竖钩的收笔处比左竖要低,出钩向左上,快速有力,形态较长。

门字框

左竖粗短,点呈仰势,收笔向右上出锋,横宜短,转折后写竖钩,比左竖略长,左收右放,出钩向字心。

大口框

大口框呈长方形,左竖呈向势,不可太长,横折竖钩要横短竖长,转折处或方或圆,出钩有力,与左竖或右钩相接,宜疏以留气,一般不把下封口堵死。

结构特点

“结体”包括结构和形体两部分,是指字内部点画的联结、搭配、组合和字外部形状、姿态的变化规律。清代的王澍《论书剩语》说:“结体欲紧、用笔欲宽。”结体要紧凑,用笔要宽宕。古人总结的法则与特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比产生的美感,很多法则都是一个矛盾体;另一个方面则是和谐,对比不可过度。结体的不同组合方式是造成各种书体风格的主要因素。结体要循据规律不断变化,切不可死守其法。

牵丝

“牵丝”是在一笔的结束处与另一笔的开头间本无笔画,而书写时顺势连上了的细线。在行书中,经常用牵丝来联结分散的笔画,使不太连贯的笔画连贯起来,使字的结构更为紧凑、茂密、美观。牵丝要细而虚,书写时应轻提,不能和点画相混。笔画的顿、挫、提、按历历可辨,如“壑”字,右边原是上下两部组成,牵丝使两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并加强了左右两边笔画的疏密对比。又如“案”字,牵丝好像在上面“安”和下面“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上下贯通。“求”字中,左右四点之间的牵丝,使本来零散的四个笔画不再孤单。

参差

无论哪种笔画在一个字中重复出现,都要讲求变化,须长、短、正、斜,参差不齐,避免整齐划一。横和竖在汉字结构中占据多数,特别要注意其变化。如“带”字六竖画,分布在上下两部,上部四竖画并列,均不齐平,下部两竖,也一短一长,加上粗和细、疏和密、藏和露的变化就显得丰富了。又如“尽(盡)”字,横画较多,其中第二横较长,其余各横在长短、正斜、粗细上亦各有差异。

纵横

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为使结构富有变化,两部分不至于单调乏味,必须加以一定的处理。其中一部分取纵势或取横势。如“贤(賢)”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又分左右,这一种结构类型的字,在书写时可以有意识加强上面部分的横向笔画向左右方向伸展;加强下部分的纵势,使笔画向上下方向伸展。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可以加强“集”“霄”等字上下纵横的对比,“地”字左纵右横的对比,“荆”等字左横右纵的对比。一纵一横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上下、左右结构的字,纵横取势只是结构处理的方法之一,不是每个字都必须一纵一横,而是要灵活运用。

疏密

结字要拉开疏和密的距离,不能平均分布。字中的疏处是为笔画的密处服务的,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对比、衬托和加强节奏的作用。如“缘”字左疏右密,“献(獻)”字左密右疏,“常”字上下密中间疏,“宁(寧)”字上下疏中间密,“学(學)”字上密下疏,“岂(豈)”字上疏下密,“戴”字四周疏中间密。疏密对比,使字显得劲健灵秀。

垂曳

右边的放笔称“曳”,左边的放笔叫“垂”。凡字左缩者右曳,右缩者左垂。一个字中放笔只能有一笔,放以外拓意趣,收以内含笔势,将字中各笔画的位置、长短、收放处理成不同,加强对比、起伏和节奏变化。例中数字,有收有放,收放结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竖画笔势横画
画说汉字——百
楷书的笔势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八)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四)叠横不宜平行
行书章法浅析(五)相邻字竖画的变化
写字大课堂
悬针竖的写法
论书势之内在构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