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马上 、 赶快”的多角度辨析
2023-07-21杨雅琴
【摘要】“马上”“赶快”虽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而意义不变,但有时也存在不能相互替换的情况,对于二者存在的细微差别的辨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句法层面的辨析分为句法功能、句法位置分布和否定形式、能否独用四个角度;语义层面分为已然性、可控性、命令性、主观性、有生命性五个角度;语用层面分为是否突出动作之间时间间隔短、是否强调动作发生的速度快和是否突出动作的接续发生以及是否突出抓住时机两个角度。
【关键词】马上;赶快;句法;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1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42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马上”释义为“立刻”,将“赶快”释义为“抓住时机,加快速度”,尽管不存在互相释义,在多数情况下也可以互换使用,但二者在句法方面、语义方面和语用方面仍存在很多细微的差异,对其进行辨析,不仅对近义词辨析有一定的启示,而且对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李姝(2010)跨类对比了“马上”类和“赶紧”类副词,认为“赶紧”类短时副词必须用在叙述句中,不能出现在事件句和对话句,而“马上”类可以;“马上”类副词比较客观,“赶紧”类副词则比较主观。王虹月(2015)也比较了“马上”类和“赶紧”类短时副词的不同,认为“马上”具有[+主观短时义][+客观短时义][+时间跨度大][+可控][+非可控]的语义特征,可以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复句中,可以独用,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后面也可接名词性结构;“赶快”具有[+速度加快][+未然]的语义特征,可以独用,多与第二人称代词搭配,可用于祈使句、假设句和疑问句。可以看出“马上”和“赶快”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分别置于两个类别之下对比,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因此仅将“马上”“赶快”两个词进行对比分析,会更详细具体。所用语料来自BCC语料库。
二、句法功能及分布
(一)句法功能
“马上”和“赶快”都可以出现在谓语中心前做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例如:
(1)不能吃完晚饭马上睡觉,不要觉得是年轻人就无所谓,生命真的比想象的要脆弱。
(2)银焕走上前去,叮嘱他赶快予以办理。
“马上”和“赶快”分别修饰“睡觉”“办理”,表示它们在短时间内发生。
(二)句法位置分布
“马上”可以出现在主语的前面或后面。“赶快”只出现在主语的后面。例如:
(3)a.我可消受不起,我马上替你配药。
b.马上我们就18了呢。
(4)嘉培抿着唇,催促车夫赶快些。
在例句(3a)中,“马上”出现在主语“我”的后面,在例句(3b)中,“马上”出现在主语“我们”的前面,位置较灵活。例(4)中,“赶快”出现在主语“车夫”的后面。
“就要”可以出现在“马上”的前面或后面,但只能出现在“赶快”的前面。例如:
(5)如果想吃到早饭,就要马上起床哦。
(6)好不容易拿到的工资,马上就要挥霍一空了。
(7)真心想留的话,就要赶快勇敢表达出来,犹豫不决就错失啦。
例(5)的“马上”在“就要”后面,例句(6)的“马上”在前面。例句(7)中,“就要”在“赶快”之前出现。不同的是,“马上”也能出现在“就要”之前,且句尾有“了”,“就要……了”结构中,这与它表示说话人客观认为某动作在短时内发生有关,“就要……了”具有迫近发生、推测估计、高度夸张义(张迪2020)。
“馬上”多与“等一下”连用,“赶快”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8)你等等喔,让我念个咒语,等一下马上(*赶快)就能引渡你回魔界。
在例句(8)中,“马上”可以与“等一下”共同出现,但是一般不用“赶快”。因为“马上”具有的短时义语义特征与“等一下”结构表示“短时义”一致,路崴崴(2010)认为“等一下”除了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和动作少量之外,也可以表示短时义。
(三)否定形式
“不能”“不”“没有”可以修饰“马上”,条件句或疑问句中“赶快”可以和“不能”“不”连用,或者陈述句中,“赶快”前面可以出现“能不能”。例如:
(9)王非立即叫了暂停:“不能马上犯规……”
(10)我不马上宰你,已经算瞧得起你了,你算老几?
(11)伊恩犹豫了一会儿,没有马上离去。
(12)a.如果不能赶快离开,那就没命啦。
b.车就不能赶快到吗?
(13)我都找到合适的人选了,为什么不赶快举双手赞成?
(14)你能不能赶快把小雨点儿带给我们看一看!
在例句(9)— (11)中,否定词“不能”“不”“没有”出现在“马上”之前,没有明显的条件限制。在例句(12a)中,“不能”与“赶快”同时出现是因为有“如果……就”提供了一定的语境,例句(12b)是一个疑问句,“不能”可以出现在“赶快”之前。例句(13)中,“不”出现在“赶快”之前,此句是疑问句。例句(14)是陈述句,但是由于“能不能”是正反重叠形式,相当于疑问的功能,所以“能不能”可以与“赶快”连用。
(四)能否独用
“马上”和“赶快”都有省略谓语中心而单独使用的情况,但是“赶快”独用的用法较为常见。陆俭明(1982)把“马上”“赶快”都看作是可以独用的副词。例如:
(15)你穿好衣服了没有?马上。
(16)不要犹豫不决了,该做决定就得做决定。赶快!
在例句(15)中,“马上”可以理解为说话和“穿好”的动作间隔时间短,也可以理解为“马上穿好”作为应答语,这两种理解的区别前者单纯表示短时义,后者表示浮现义(方梅2022)。例句(16),省略了谓语中心之后,独用“赶快”,主要是表达说话人的催促。
三、语义特征
(一)已然性
“马上”和“赶快”既具有[+已然]的语义特征,也具有[+未然]的语义特征。例如:
(17)白雪立即高兴地接过聚能晶石,并马上换上,把原来那颗给李玄。
(18)请他在客厅里坐吧,我马上来。
(19)心禅赶快一扯他的衣服,示意他不要说话。
(20)您将有机会免费获得,赶快一起行动吧!
例句(17)是“马上”用于修饰过去发生的动作,整件事情发生在过去;例句(18)中,“来”还没有发生,也使用了“马上”,是“马上”陈述未来发生事件。例句(19)中,“心禅扯下他的衣服”已经发生,用“赶快”形容动作发生地迅速;例句(20)中,“一起行动”是倡议,还未发生,使用“赶快”来表示催促。
(二)可控性
“马上”具有[+可控性]和[-可控性],赶快只具有[+可控性]。例如:
(21)留位置啊,马上到了!
(22)小孙走到那里去,马上就变得浑身闪闪发光,标本柜上出现一个白色的影子。
(23)医生赶快上前按住说:“不敢乱动,要好好休息一下。”
(24)迫不及待啦,赶快3月吧!
在例句(21)中,“到”是可控动词,例句(22)中,“变得浑身闪闪发光”是不可控制的,可见“马上”既可以修饰可控动词和不可控动词。例句(23)中,“按”是可控动词。虽然“赶快”后面可以出现表示时段的“3月”,时间流逝无法控制,但由于时间的单向性,仍有可控因素,因此“赶快”可以与诸如“3点”等表时点和时段的词语连用,但情况极少。
(三)命令性
“马上”也可用于传达说话人的命令,但“赶快”的命令程度要强于“马上”。例如:
(25)好的,马上去洗漱,小天天快睡!
(26)政委朱建明大喊一声:“要倒堤,赶快上船!”
例句(25)中,“马上去洗漱”只表轻微的敦促;例句(26)中,“赶快”的语气强烈。
(四)主观性
“马上”多表示动作之间间隔时间短,“赶快”则是主观认为动作需要加快速度。例如:
(27)发病过程中分别投服过土霉素、庆大霉素、菌灵等药物,初期见效但马上又复发。
(28)化化妆,只要用一点粉底霜,抹一点口红马上可以使人变得漂亮得多。
(29)在南方呆习惯了,现在一起来想马上就想去洗澡,但家里好冷。
在例句(27)中,生病期间服用土霉素等药物会有效果,但是间隔时间没过多久,就会复发,用“马上”不仅表示这是前面的条件客观引发后面的结果,也体现出是侧重客观上时间间隔比较短的语义。例句(28)中,在化妆之后,会使得整个人变得精神,也是形容短时内发生,只要涂口红就会有气色,有主观成分,但是客观的因素比较大。例句(29)中,“马上”想去洗澡,是一种主观短时,具体会间隔多长时间,是主体个人决定,只是用来表达说话人自己觉得时间间隔短。
(30)既不能骂亦不能打,只好皱起眉头道:“真是糟透了,我得赶快上路才行。”
(31)大家见高指导员面色苍白,劝他赶快上树。
例句(30)和(31)中,分别出现了能愿动词“得”和主观规劝动词“劝”,后面出现“赶快”,体现了很强的主观性。可见,“马上”虽也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强度弱于“赶快”。
(五)有生命性
“马上”可以修饰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主语。“赶快”一般修饰有生命的主语。例如:
(32)等着,你们马上就有吃的。
(33)他牛饮一大口,杯子马上见底。
(34)谁知步子没迈好,她一头摔倒在泥路上,查尔斯赶快上前扶起她来。
在例句(32)中,“马上”修饰是没有生命的。例句(33)中,“赶快”前面的主语“查尔斯”有生命性。因此,“马上”可修饰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主语;“赶快”多修饰有生命的主语,如(34)。这与“马上”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及“赶快”只具有可控性有关。四、语用环境
“马上”和“赶快”都可以描述说话人自己的动作。例如:
(35)姐姐马上回来,不要急!
(36)我感到脸上没了血色,于是赶快一仰头背靠着垫子。
例句(35)中,“姐姐”指的就是说话人自己。例句(36)中,发生“仰起头靠着垫子”动作的是说话人“我”,这是二者的相同点。
“马上”和“赶快”在语用环境上主要存在下面两处不同点。
“马上”侧重几个动作之间时间间隔短,“赶快”侧重一个孤立的动作速度快。例如:
(37)学生的各式金点子、发明至少超过3000多件,有些马上可以投入运作,但企业对伢儿们的智慧似乎并不怎么重视。
(38)罗一民赶快举杯:“老连长,喝酒!”
在例句(37)中,学生的新想法和新发明超过3000件,和投入運作两个动作之间时间间隔短,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采用学生的发明和想法。例句(38)中,“赶快举杯”表示“举杯”的速度很快。
“马上”侧重前后动作的连续性,“赶快”侧重“抓住时机,希望某事发生”。
(39)他明白又是那群小鬼在涂鸦,马上打开了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只鬣狗。
(40)急于赶路的人受不了他的胡搅蛮缠,只好赶快“舍财免灾”。
在例句(39)中,小句“马上打开门”前后都各自有一个事件,前面的事件是“那群小鬼在涂鸦”,后面的事件是“看见一只狗”,这三个事件彼此连贯。例句(40)中,用“只好”呼应了赶路的人抓住一个不是很好但是相对安全的时机脱身的无奈。
四、结语
“马上”和“赶快”都可以在句中做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表示所修饰的动作在短时内发生,但是二者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也存在其他细微的差异。句法层面,“马上”和“赶快”与主语、“就要”共现时有不同的位置顺序;“马上”多与否定副词“不”等连用,“赶快”与其连用时有较多的条件限制。语义层面,“马上”和“赶快”具有[+已然][+未然]的语义特征;“马上”具有[+可控性]和[-可控性],赶快只具有[+可控性];“赶快”的命令程度强于“马上”;“马上”侧重表示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的时间短,“赶快”侧重主观认为某个动作需要加快速度;“马上”可修饰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主语,“赶快”多修饰有生命的主语。语用层面上,“马上”和“赶快”都可以描述说话人自己的动作。但是“马上”表示两个或者几个发生的动作之间时间间隔短,“赶快”多表示一个孤立的动作速度快;“马上”多表示前后动作的连续性,“赶快”多表示在“抓住时机”的情况下,希望某事发生。
参考文献:
[1]方梅.从副词独用现象看位置敏感与意义浮现[J].中国语文,2022,(01):3-15+126.
[2]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02):27-41+49.
[3]李姝.对外汉语短时副词教学初探[J].世纪桥, 2010,(11):143-144.
[4]路崴崴.“V一下”结构语义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4(01):43-47.
[5]王虹月.对外汉语“马上类”“赶紧类”短时义副词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5.
[6]张迪.现代汉语“就要……了”等相关句式的用法考察及教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杨雅琴,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