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壮美京城

2023-07-21陈添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了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环境容量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等显著成效。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新目标,需要在新征程上赓续斗争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生态产品,书写好绿色发展的北京新答卷。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污染防治;  绿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 D616;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59-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抓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工作,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将生态环保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向海内外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奋进新征程,北京市将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更加自信地向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

践行初心使命,生态文明之花绽放京华大地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站在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顺应广大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京华大地绘就了一幅幅绿水青山图,古都北京焕发出美丽新颜。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刷新监测记录的最好水平。继2021年6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后,北京市2022年PM2.5浓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再创历史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佳绩,实现了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华丽转身,仅用10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30年的治污历程,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密云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稳定达标,在国家考核的37个水质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稳定在75%以上,连续3年无劣V类断面,初步实现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绿色低碳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2021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0.182吨标准煤、10.2立方米和0.33吨,比2012年分别下降51.7%、45.9%和41.07%,持续在全国省区市中保持最优水平,连续10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总降幅领跑各省区市。

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不断扩大。北京市2022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4.8%。2021年10月1日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位;2021年起全市5大河流时隔26年重现“流动的河”景象,并贯通入海;平原区地下水位从2016年起连续7年回升,累计回升10.11米。

扛起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北京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用贯穿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不移地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严格监督,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018年底,报请中央批准,北京市组建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聚焦污染防治攻坚、绿色发展等大事要事,累计研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等38个重大议题,组织实施205项重点任务,形成政策成果507项,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落实党政主体责任。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生态文明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等形式,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围绕蓝天保卫战、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督促各区、各街道(乡镇)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打好督察考核问责“组合拳”,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确定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委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法院、检察院、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工作职责;出台《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考核结果作为各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出台《北京市贯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实施办法》,统筹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职责落实、整改见效,并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北京市出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分年度行动计划,重点推动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

蓝天保卫战坚持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狠抓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联动。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全市年燃煤总量下降到100万吨以内。通过疏堵结合、增量减污,降低机动车污染,先后执行国Ⅰ到国Ⅵ6个阶段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现行车用油品标准与欧盟水平相当;实施淘汰更新补贴、区域限行等政策,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30余万辆;实施尾号不限行、路权优先等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车61万辆。建立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对扬尘管控不力的施工单位,采取暂停在京投标资格等措施;在城市道路使用吸、扫、冲、收等新工艺,覆盖率提高到95%,涉及2412条背街小巷;采取揭网见绿等方式治理裸地林地扬尘污染。实施石化、印刷、汽修等企业环保技改工程,加严餐饮业排放标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协同津冀地区同步出台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共建国家“禁煤区”,推动完善重污染预报会商、预警分级和应急联动等机制,联手保障重大活动空气质量。

碧水保卫战坚持统筹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建设,“保好水、治差水”。聚焦密云水库,实施水库上游地区空间保护规划、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京冀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协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节水行动,16个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全市全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低于26亿立方米。深化水环境治理,完成3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7%。出台水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意见,推进水生态保护,在凤河等流域开展水生态修复试点。

净土保卫战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坚持于法有据,推动出台《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坚持有的放矢,对农业用地,完善耕地分类管理制度,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22年全市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下降到41.3%、45.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对建设用地,制定受污染建设用地风险管控、重点行业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指南,削减污染地块,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的环境安全;对未利用地,开展卫星遥感巡查,查处非法侵占等问题。

“双碳”引领、绿色转型、重点突破,推动首都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北京市坚持“双碳”目标引领,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完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增加外调绿电,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组织密云区、通州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发展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超35亿元,建成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管理系统。坚持经济生态化,修订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2000余家,发展10大高精尖产业,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打造农业中关村等5个绿色技术创新高地。提高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出台《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对生态涵养区不再考核GDP,建立市级统筹、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等机制,生态涵养区的5个区全部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出台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加快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等7个绿色生活创建行动,2022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6%。传播绿色理念,开展生态环境文化周、低碳日等宣传活动。组织第一届“首都生态文明奖”评选,在全市选树100个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

总量管理、集约高效、植绿护绿,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北京市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实施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统一确权登记,并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分年度编制全市和各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各区和6个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严格国土开发的生态环境约束,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实施“兩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出台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完成两轮百万亩造林、疏解增绿、留白增绿等国土绿化行动;保护修复天然林,实施封山育林、森林经营、林木抚育等工程;推行平原区生态林分级分类养护,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严格保护生态精华,出台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调整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市域面积的27.5%。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加强物种的迁地保护。

赓续斗争精神,书写绿色发展的北京新答卷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确定了“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新目标,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的4项重点任务。奋斗新征程,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努力提供更多、更优的生态产品,为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绿色力量。

坚持将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持续开展“一微克”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重点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机动车“油换电”,在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深度治污;完善施工扬尘智能化视频监管平台,提升道路保洁等标准,加强裸地扬尘治理;加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和重污染应急联动。接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推动建立官厅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第4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永定河等5大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扎实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受污染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和修复。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发展高精尖产业,完成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完善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绿色金融,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坚持节约发展,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格执行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两线三区”全域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建设全域森林城市,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宜林荒山绿化,实施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提升、平原森林提质增效、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坚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大国首都的责任担当。推动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突出减污降碳协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外调绿电使用量。推广绿色建筑,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制度,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气候友好型的园区、社区、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陈添,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 陈   思

猜你喜欢

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问题与污染防治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论“土十条”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农村大环境下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制对策
住宅装修中绿色设计的指导意义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