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语境化课堂有效教学课例研究
2023-07-21王艳艳
王艳艳
摘 要: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困惑:如授课对象普遍存在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语言运用能力较差,教学过程也存在语言脱离语境现象。本文以二语习得语境理论及有效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语境化课堂有效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境化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6-0103-03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十年期间,深感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有本土化的特色。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学生英语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略对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背道而驰。表现在教学语言输入形式比较单一,多偏向词汇语法教学;而学生大多以完成学校要求和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为目标,不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教师主导往往占据了课堂绝大部分的时间,课堂缺乏语境化的教学资源与语境化的输入,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导致其无法真正了解目的语文化,造成语言输出障碍而没有提高实际英语交际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语境理论
二语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二语习得就是习得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自20世纪6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开始致力于第二语言产出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对于初学者第二语言习得影响最大的理论为克拉申的五个假说。《自然法》的出版标志着的五个假说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也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克拉申提出二语习得五个假说:一是习得学习假说;二是自然顺序假说;三是监察假说;四是语言输入假说;五是情感过滤假说[1]。
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言语环境,指的是言语者生存与活动的现实环境,它决定着言语者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意义。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先提出语境一词,他把语境分成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其后经过弗斯、韩礼德、海姆斯、莱昂斯等语言学家的努力,语境研究的内容被不断扩充。
(二)有效教学理论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所谓课堂教学指的就是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有求知欲望的学生传递知识。教学的成败也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新的教学观主张,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发生的。若课堂教学是在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情境中发生的,那就脱离了现实的教学情境,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语言的有效教学决不能脱离其发生的语境发生。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基本归纳为三种基本取向:
一是目标取向。总体来书,以目标为取向标准的一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技能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习得成果的教学;也有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思辨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
二是技能取向。持有本取向为衡量标准的学者认为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有效教学是有复杂的智力要求和极具社会挑战的工作;其二,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采取丰富灵活的可改进的和可发展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的。
三是成就取向。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美等国政府和民众对提高学生学术成就的强烈呼声,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进一步开展。有些国家已经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提上议事日程。
三、课例分析
语境涉及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2],大学英语教学语境化课堂要在合理使用语境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教学技巧等。本文的大学英语语境化课堂的案例主要源自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综合教程。这套教材主题新颖,选材独特,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大学校园恋爱、互联网使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话题。课后的练习活动提供充分的语言输出,如中西文化对比、互动环节。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语境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资源,创作语境让学生语言输出,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是外语习得的关键。学生在接触一个话题,完成一定的相关知识输入后,要进一步结合语境将习得的语言运用起来。创造交流的语境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多样。以第一册第一单元《大学生活》这个话题为例,在学习完话题语篇后,结合课后练习题以及话题,我设计了两个语境化活动。首先,我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完成一个话题的讨论,即大学生活的改变。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提供参考信息,如家长的态度在大学前后的变化。经过准备后,学生可以根据提示小组讨论完成对比任务,派出代表进行阐释。学生们在进行头脑风暴后,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如大学生活開始后,教师态度、压力来源、学习重点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其次,我采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情景让学生角色扮演。比如场景一:A和B两名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在英语角初次见面。场景二:A和B两名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的艺术院系,在一次讲座上初次见面。在学生准备对话时,可以提供参考表达:如初次相见问候及回复的表达:How are you?/ How are you doing?/ How have you been?/ 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 How is everything? / Fine. / Great. /Pretty good. /Not bad./Everything is all right./The same as ever. 询问专业及回复的相关表达:Whats your major?/I major in… /What are you studying? /Im studying…/What do you study in this university?/I study…/Im a (an)… student.学生在接触到这些信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顺利完成了语言输出。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3]。有效的语言习得需要依赖其文化背景,英语教学更需要输入文化语境,从而促进语言教学,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交际。以第一册第二单元《难忘初恋》这个话题为例,首先,在导入话题时,教师已讲述的方式分别向学生介绍下中西传统情人节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夕节始于汉朝,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七月七日,是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学生对西方情人节的来历相对陌生,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相关西方文化,以便学生更好地习得本话题的语言,进一步实现语言输出。西方情人节是每年2月14日举行的纪念活动,庆祝亲密伴侣之间的爱。传统上,情侣们通过送花、送糖果、送贺卡来表达彼此的爱。在罗马神话中,丘比特是小爱神,因为他能激发浪漫的爱情,通常是情人节的象征。由此,学生对中西方情人节的起源故事都有了基本了解,课后可以继续学习。其次,教师讲授相关文本知识点后,在口语活动中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以一组对一组的方式分别向大家分享一部中西文化里印象深刻,并能反映各自爱情文化色彩的电影。有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电影《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戛纳电影节唯一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华语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欣赏京剧,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上述一系列活动,英语教学活动自然地导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语境,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并且帮助学生熟悉其语言承载的文化语境,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语言,教学相长。
四、语境化课堂在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中展现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语境化课堂教学模式
语境化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活动的参与感[4]。以学生为主体,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学生自主进行头脑风暴,实现灵活思维和辩证思维。教师除教授语言外,结合适合的语境如即时语境、交流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等等,设计教学活动,构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语境化课堂模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1.营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一直致力于提高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热烈的氛围内学习语言。之前的教学模式注重课文语篇语法知识点的分析,如果不输入语境化教学,学生只能刻板枯燥地进行填鸭式学习,导致学而不会用的尴尬局面。大学英语课堂进行语境化输入,不仅可以活跃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单调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收获用所习得语言顺利表达自己思想及交流的能力。利用語境化理论营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2.加强教师对二语习得理论,尤其是语境理论的掌握,促进其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仅包括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包括对承载这门语言的文化的了解程度。教师个人语言能力并不是实施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唯一因素,语境化意识与语境化输入方式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相关性。语境化课堂的实施,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反思,更加注意对二语习得理论尤其是语境理论的掌握。通过对自身素养的不断加强完善,实现自己计划中的课堂,把自己的课堂从单一枯燥模式转化为有趣丰富且具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相长,促进其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一般倾向于理论学习,学生机械性学语言,无法切实体验英语学习的文化环境。而创建语境化课堂能扬长避短,在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能力训练的同时,因材施教,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融入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用任务、交际等教学法,让学生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更好地将语境与教学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应用能力,从目标取向和技能取向两个评价标准实现有效教学,促进英语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等.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5.
〔2〕童琳玲,祁春燕.二语习得视域下大学英语语境化实践环境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7.
〔3〕于嘉爱.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语境化输入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19):254.
〔4〕杨楠.大学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语境论的应用分析[J].语言文学艺术研究,2019(07):177.
(责任编辑 王大奎)
Abstract: During 10-yea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researcher ha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some errors and confuses in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cluding the lack of interest from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students' poor ability to use English practically, and the phenomenon of teaching language out of contex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Based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text theory and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realiz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y implementing contextual teaching, thus creating a favorabl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Contextualization Class; Effectiv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