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与培养途径分析

2023-07-21王建军宋松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校园环境创造力

王建军 宋松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加快,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目标,高校必须要深化教改体系,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课程,为学生营造平等、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以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为研究目标,简单分析了学生的创造力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因素,并结合时代背景,对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高校;校园环境;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6-0099-04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仍然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创意新思维能力等并没有进行重点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尽管理论知识扎实,但是根本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不足,很难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把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一、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现状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是一种能力,是运用已知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而产生一种新颖独特的、对社会和个人有一定价值的一种能力。创新与人的智力因素和知识积累程度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成正比。智商和知识积累是实现创新的有利因素,但是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智商越高,知识积累程度越深,创新能力就越强。目前来看,大学生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尚显欠缺,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大部分精力还是用来课程学习、考证、实习、培训班等,普遍缺乏创新的动机,不会利用和改造现有的条件进行创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也不重视,缺乏向教师和同学探讨问题的勇气,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

(二)大学生创造能力不强

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精力充沛,但是不善利用和创造条件,即使有非常不错的想法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放弃。创造能力是一种行为,是在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诞生,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往往不会在意这些想法,这些策略和措施只是在脑子里过一遍,就被抛掷脑后。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会有相应的实践性工作,然而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器材,往往是跟着教师的讲解,照本宣科地进行实践,学生无法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没有想过自己要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三)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欠缺

大学生都是经过应试教育的层层考验,通过标准的答题模板和答题套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最终经过高考的磨炼,才能进入大学校园。这一路下来,绝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被磨灭,学生把自己视为答题机器,把做过的习题当成是自己面对真实世界的能力,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卷子上那亮眼的分数。应试教育已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阻挡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老师教的内容、教材中的知识点、习题中总结的内容,经过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学生都可以攻克。可是创造性思维书本里没有,书本里有的只是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学生不会主动地思考,不具备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欠缺。

(四)大学生创造信心不足

大学生普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但同时心理也十分脆弱,在遇到重大事情时,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中。在以往的认知范围里,“创造”是一个十分高深又遥远的词汇,科学家才会有这样的能力。单凭自己课余时间搞得那些小发明、小创造,甚至都会被家长和教师视为浪费时间。就目前来看,学校不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创造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陌生的事物,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勇气。大学生往往畏手畏脚,害怕失败,所以永远不会主动尝试新事物。再加上大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环境,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多课程和习题,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学生会变得懒散,主观上缺乏斗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随之进入人生的低点,更加导致大学生创造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仿佛就是一个考试的机器,学习的东西很多,懂得的知识也很多,但是创造能力很差。学生为了成绩而学习,学习成绩几乎就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余时间里,学生通过不断地做题、背书、总结,以期能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在应试教育和应试技巧的磨练下,已经习惯了跟着教师的思维去学习,被动地接受,被动地思考,往往只是关心问题的结果,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方法漠不关心。大部分学生总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吸收知识,通过不断地做题巩固和消化知识,这已经使他们形成了刻板思维。大学生面对一个新鲜的事物,不会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反而是想着如何加以利用,不会深挖新事物产生的意义。传统的教育方式打压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热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难以激发出来。

(二)高校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

目前,高等院校还是强调以学科来划分专业,再以专业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单纯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在课堂上盲目地进行专业基本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缺乏。高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围绕着课本和考试,重点关注的是知识点的传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最终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绩点来决定学生能力的高低,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获取绩点,但实践类活动仍然只是课堂的辅助性内容,实践活动也只是高校迎接考核而进行的“面子工程”,实践活动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高校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管理,往往采用“一把抓”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理解甚至打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利于大学生創造力的培养。

(三)师生关系制约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与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1]。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生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有调查发现,创造力丰富的教师,课堂氛围是轻松自在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不光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带领学生深挖知识点背后的内容,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可是大多数的课堂环境是死气沉沉的,教师的教学计划也完全按照自己的情况决定,在讲台上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者,教师负责讲授知识,而学生负责学习和记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开始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出现失误,学生也不会在意,更不会指出来,仿佛学生的任务就是服从教师的课程安排。这样令人窒息的师生关系,制约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更难以挖掘学生的潜力。

(四)學生缺乏对创造力的培养

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他们除了和考试相关的内容,对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涉猎,学生只会考试,导致他们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由于高中的学习是紧张而又充满压力的,导致学生在步入大学这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之后,渐渐变得懒散,主观上缺乏斗志,客观上逃避学习,除了必要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生先让自己放松下来,不会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即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好的想法,也不会付诸行动,由于学校提供的条件有限,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利用现有条件,再加上学生普遍缺乏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寻意识,往往不能把握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对其他专业的内容也不会主动了解。即使是必要的创新实践课程,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创新知识,有了教师的帮助,自己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但是学生毕竟社会经验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学生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创业项目往往以失败告终。

三、高校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途径

(一)与时代相呼应,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权威,教学过程也不再是传统的“上级对下级”的模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教授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认知的错误,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而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充实自己。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营造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提出疑问时,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勇于突破教材中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

(二)适应时代需求,转变教学观念

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高校应适应时代的需求,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高校不应再以学科和专业为界限,开放一些公共性课程,工科的学生也可以跨专业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满足的情况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适应国家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可以重视在交叉学科方面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人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不是机械地按照传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利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能动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人,必须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再居高临下地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相长”,教和学都是相互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单向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和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创新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学生的认识,充实自我,完善教学理念,培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四)营造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园环境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前,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意识往往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而创新意识不会凭空出现,它来自学生的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内化,通过不断地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地寻求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解决方式,表现为对新事物和新方法的追求和重视,是一种积极进取、求索真理、探索新知的内在需求与渴望。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通过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教学风气和创新育人的教育环境,学校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由专业教师带队,方便分析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创新创业的进度,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创新创业大赛不但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潜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不定期举办学术交谈会、辩论大赛、创新成果展览等,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在辩论大赛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潜力,加强学校的学术交流氛围,活跃学校的学术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园环境。

四、结语

当今社会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难题。高校必须要响应时代的号召,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包容的教学环境,打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高层次、高质量、高创造力的现代化人才。

參考文献:

〔1〕刘军.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因素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吴凤娇.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09):15.

(责任编辑 王大奎)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The trend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istic thoughts has accelerated, which has put forward new goals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system,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increase students' practical courses, and create an equal, open and inclusiv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Taking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goal, this paper sim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urth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ity; Universities; Campus Environment;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校园环境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