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体验式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2023-07-21王得盟白晓琳康静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劳动教育中小学

王得盟 白晓琳 康静

摘   要:教育的根本问题离不开人才培养,加强劳动教育是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普遍存在着课程单一化、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应当加大教育保障力度,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并且要构建具有特色的体验式教学项目,激发学生主动接受劳动教育的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8-0059-04

劳动与教育密不可分,劳动教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的重要一环。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条件保障。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决心。但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仍存在脱离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存在着传统固化、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学生不能有效地获得深刻的劳动情感和价值认同感,这样的劳动教育无疑是狭隘的、片面的,不符合教育规律。基于此,笔者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在体验式教学视角下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手段,提高劳动育人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以培养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技能为目标,而传统的劳动教育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根据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创新性的劳动教育尤为重要。

(二)劳动教育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需科学整合整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联系。对于学生而言,劳动教育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积极态度。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开展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越来越多的实践技能,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劳动教育管理思想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才的选拔大部分是基于理论知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以考试成绩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直接导致学校和家庭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学生的实践劳动教育,即以理论水平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这使得以劳动教育为本体的价值面临着不被重视甚至被边缘化、扭曲化的困境。此外,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质量,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而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课程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基本缺少劳动教育的经验,无法保證劳动教育的效果,即便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古板的课程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二)劳动教育课程较为单一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的直接途径。中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是教育部门要求的劳技课程,多以生活类劳动技术教育为例,虽形成了较强的教育体系,但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选择参与,难以满足中小学生在自主劳动、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需求。部分中小学校缺乏校本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不系统、碎片化,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滞后,不能结合学校情况或者各阶段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参加劳动教育课,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劳动自由。

(三)劳动教育有效时间不足

教育部相关文件对中小学劳动教育时间进行了规定,但受“唯成绩论”思想的影响,中小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时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学校中,挤占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屡见不鲜;家庭中,由于很多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娇生惯养,不让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或者停留在扫地、洗碗等单一的家庭劳动中,导致家庭劳动教育严重缺失;于学生本身而言,个别学生不仅不会劳动、不想劳动,还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之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单一,课内外劳动缺少整体指引和规划,不能充分发挥校内外劳动“生活育人”的优势,自然谈不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应当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虽然大部分家长认同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影响,但他们认为劳动教育应当以学校为主导,且受传统应试教育下“唯成绩论”思想的影响,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些错误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孩子劳动意识的形成。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在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缺乏关于家校合作的系统指导,合作方式缺乏创新,多数以家长会为主,且为单向输出,缺乏互动沟通,这样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奠定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分开进行,相互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学校及家庭要建立开放、平等的家校对话意识,形成良好且理性的合作态度,使家校共助、家校共育更加有序、有效。

(五)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紧张

实践性作为劳动的基本属性,是否掌握劳动技能是检验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尺。开展劳动教育是实践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实践基地基本已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实践场地可以保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多数地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限,部分县区甚至没有实践基地,很难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劳动感受和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阶段,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实践基地,但并不能充分利用,而校外实践基地又严重不足,这显然有悖于劳动教育要求的课程多样化、内容多元化。中小学校的教育目标、内容各有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低年级学生要更加注重劳动意识、劳动行为习惯的培养,而高年级的学生应更加注重社会劳动技能的掌握,所以学校要根据学段科学有效地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地达到劳动教育目标。

三、实现劳动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高度重视,加大教育保障力度

良好的教育制度保障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以当前劳动教育实施情况来看,在制度保障上,如政策制定、课程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有待完善,在硬件设施上,如专业的师资、实践场所、实践工具等方面有所欠缺。对此,一方面,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劳动教育教师岗位吸引力;建立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与调研;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可通过人才引进或校内人才培养等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结构,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开发科学的校本课程,吸收优秀劳动教育课程案例,建立案例库和展示台;合理有效地开发现有资源开辟专门的劳动实践场地,同时做好劳动设备、工具的后期维护;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联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社会中习得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发展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方式。

(二)构建具有特色的体验式教学项目

1.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已在各级教育教学中得到实践和应用。体验式学习是指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营造特定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将特定的角色或视野带入其中,形成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体验式教学具有主体性、体验性、情境性、情绪性等特点,注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个人经验,旨在通过参与学习实践,促进学生自身行为、认知、情感、观念的融合。

2.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的红色研学劳动教育项目。根据各学校所在区域情况,学校可依托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公益服务+红色景点”研学项目。学生通过文献调查、自学等手段,了解红色基地历史,设计研学线路、充当公益讲解员、考究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学生通过着装讲述革命故事,学唱红色革命歌曲,演绎红色节目,通过实际参与增加认同感、体验感和参与感。充分利用各类红色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旅行中进行劳动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亲身参与红色研学实践,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成爱国、爱家、爱党的具体行动,最终实现学生个体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形成对红色教育与公共社会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以实践学校为依托的“家校共建”劳动教育项目。学校可通过异地调研、挂牌新兴劳动基地、定期家访等方式,开拓劳动教育新思路和新途径,使家长主动成为劳动教育合伙人。家校联合,打造教育合力,学校应责无旁贷地成为组织者、服务者。可设立学校开放日,让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共谋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每个家庭劳动月或劳动周,学校可召开专题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对劳动实践课程的解读,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实践课程结束后,可评选出优秀实践案例或成果并纳入典型案例库保存。在实践学校中可开辟专门场所用于建设粮食、果园、蔬菜等劳动基地;也可建设工厂、商店等商业实践基地。家长要发挥专职特长,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理论与实践方法,如施肥、松土、浇田、采摘、洗菜、摘菜、销售等,通过主动参与、共同协作,积极发挥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模范作用。学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劳动教育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落脚点,进一步提升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水平,加强中小学校与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创设合理、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引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作出积极贡献。

劳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项目,而是需要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逐渐完善的系统工程。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必修课,既要设置合理的课程目标,开展丰富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重实施方式,增加课后评价与反馈,以逐渐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可以生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各类特色项目,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接受劳动教育的兴趣,消除与以往传统劳动教育课程间的距离,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达成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潘秀红.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融合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10).

[2]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5).

[3]田   丽.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地方化实施的有效策略探究——以黑龙江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3).

[4]杨国强,孙春玲.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中小学假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21,(7).

[5]王   炜.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缺失与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1,(10).

[6]汤杨旸,林   佳,乔婷婷,等.基于体验式教学视角的红色研学旅游产品推广性研究——以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例[J].江苏商论,2021,(04).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劳动教育中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