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

2023-07-21张颖宋杰胡树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应用型高校提升路径

张颖 宋杰 胡树刚

[摘 要] 政治能力是高校青年干部的重要素养,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提升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内涵要求。应用型高校在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培训中应突出区域性、融合性、应用性,在提升路径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五个抓好”:抓好教室外的“红”色课堂、抓好现实课题的“实战练兵”、抓好主题教育的重要契机、抓好精准施策的分类指导、抓好走“新”更走“心”的培训形式。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政治能力;青年干部;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3)04-0044-05

A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Promoting Path of Political Ability of Young Cadres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ZHANG Ying1, SONG Jie1,HU Shugang2

(1.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2. Graduate Schoo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Political ability is the key ability for young cadr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ing political judgement,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and political execution are the connotation of promoting political ability. It emphasizes tha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hould focus on the regionalism, integration and applicability in the poli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young cadres. And in terms of promoting paths, it puts forward purposefully five improving suggestions: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ed” classes outside-classroom, to the actual training for realistic topics, to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of theme activities, to the classified direction in precision implement, and to the ways of novel and heartfelt training.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Political ability;Young cadres;Promoting path

高校是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青年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的主力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校必须在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自觉地把讲政治贯穿于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能力,这对高校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1 政治能力是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的核心素质

在干好工作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高校青年干部既是干部,也是教师,多重角色的责任担当对高校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1.1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相互贯通、针对性强,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授“开学第一讲”。青年干部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和要求的。青年干部要守住政治关,绷紧“讲政治”的弦,在大是大非特别是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1.2 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都来到青年人中间,同大家亲切交流。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四个相统一”到“思政课教师六种素养”,再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及批示中,对高校培养优秀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好这一原则。培养造就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精良的青年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强化政治引领,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高校青年教师内在的自觉追求[1

2 高校应聚焦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内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2]187因此,青年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高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认真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核心要求,把牢用学术讲政治的“定盘星”,引导高校青年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道、上好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不断增强把握大势、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的能力,不断增强保持政治定力、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使青年干部做到思想上紧紧跟随、政治上绝对忠诚、行动上真正捍卫,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1 提高政治判断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提高政治判断力的关键,也是提高政治能力的根本,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校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命脉所在,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青年干部应增强胸怀“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大势,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而贡献力量。

2.2 提高政治领悟力,践行立德樹人崇高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担的是政治责任。”[2]392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高校青年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青年干部要在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汲取智慧、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青年干部若没有足够的理论清醒,其思想就会“生锈”,“领悟”就会走偏。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武装。高校青年干部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3,把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领悟融入血液,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之中,践行立德树人崇高使命。

2.3 提高政治执行力,提升新时代高校办学温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生动实践,是提高政治执行力的重要路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能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生、增进民祉的能力。高校青年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情怀,在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提升学校办学温度。高校青年干部应把教书育人与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国家现代化全局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肩负历史使命,胸怀“国之大者”,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3 应用型高校在政治能力培训中应体现“应用”特征

应用型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要将对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果转化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然要在培训过程中体现“应用”的特征。

3.1 突出区域性

高校与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应用型高校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离不开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高校要讲好国情、市情与校情,引导青年干部主动立足城市、研究城市,自觉站在“两个大局”“两个大计”背景下,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育人事业,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提升岗位认知、规划职业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2 突出融合性

淬炼政治能力不能坐而论道,青年干部要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应用型高校应重视学校建设与外部环境系统的融合,用好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等深度融合发展的素材,讲清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历程、发展规律和办学使命,使青年干部在学深悟透的理论武装中进一步提升工作格局,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等,练好看家本领,提升政治能力。

3.3 突出应用性

政治能力的培训力戒从本本中来、到本本中去。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能力,岗位就是练兵场。应用型高校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体现应用价值。应用型高校要引导青年干部在服务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讲政治融入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中。

4 应用型高校提升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路径

研究应用型高校青年干部的群体特点,是开展好应用型高校青年干部培训的重要基础之一。青年干部在高校中的角色不尽相同,有一线教师,也有行政干部;有普通党员和党务工作干部,也有党外人士和普通群众。因为岗位职责不同,青年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关注点就不一样。另外,青年干部在学科领域、专业方向上的不同,再加上年龄的差异,致使对如何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思考和认识也不同。

应用型高校要把对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要求、工作的要求与青年干部群体的特点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做到“五个抓好”,引导青年干部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党、热爱党,以真学真信、实干真干浇灌青春绚烂之花,在立德树人事业上成长为“大先生”。

4.1 抓好教室外的“红”色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4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既要有传统的集中课堂,更需要结合青年人的特点,在可触可感的“红色走读”中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讲清楚讲明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而夯实高校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基础。

应用型高校要注重用好党史、校史以及校地共建红色基地等优秀资源,党员、干部应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5。如:组织青年干部赴西柏坡、正定等地开展“重走赶考路”实践教学,赴太行山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这些抚今追昔的参观与学习中,帮助青年干部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组织青年干部学习校史校情,感悟学校一代代建设者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赓续精神血脉。

应用型高校还要注重用好离退休老干部资源,加强对国情和校情资料的贯通性挖掘、整理和研究,激励青年干部深刻领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为什么行,使其在“身边的感动”中把光荣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4.2 抓好现实课题的“实战练兵”

提高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强化学习与锻炼党性。应用型高校要注重在青年干部培训中策划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以“实战练兵”式的现实演练检验青年干部的学习成果,考察青年干部在未来工作中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以及在现实困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培训应改变以往选派学员代表发言的结业形式,可以让学员结合所学所感,对学校發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并完成结业汇报;可以由青年干部分组调研学校发展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以建言献策的方式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论证性方案等。这样的情景式考卷既可以检阅高校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又能碰撞出推动教育工作的新路径,进一步激发青年干部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其更加认真地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4.3 抓好主题教育的重要契机

党的主题教育都是在重要时间节点或重大历史关头开展的,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应用型高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灵活多样的专题教育培训,正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青年干部建构集体认同和坚定自我信仰的良好机会[6。应用型高校要抓好主题教育的重要契机,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要赛事等重大事件和重大节点通常都蕴含着重大意义和丰富的思想教育元素,会使青年人形成一定的心理预期和精神期待。同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营造了提升思想意识的良好氛围,如弘扬抗疫精神的“大思政课”、弘扬冬奥精神的“大思政课”等,青年干部参与其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任务,更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这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身为“大先生”的历史责任。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应用型高校要引导青年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在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思想境界等方面的系列要求,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面对当前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多元化的多重冲击,青年干部要自觉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7,当好高校学子成长的铺路石和引路人。

4.4 抓好精准施策的分类指导

强化分层分类精确指导,既是实现青年干部群体全覆盖,又是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应用型高校要关注不同类别青年干部的不同成长需要,可以按照中层干部、基层党务干部、党外中青年骨干、青年教师等不同类别,也可以从新提任干部、后备干部、中层骨干等不同层面区分培训要点。只有细化和区分培训对象,培训安排才更有针对性,培训服务也更加精准。

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本来就是分阶段的,应用型高校要强化对其政治能力提升的贯通性培养。高校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青年干部的新入职角色到成为青年管理骨干,从后备干部到新提任青年干部,从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组织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着力实现各阶段培训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不缺失,为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培养体系打好基础。

4.5 抓好走“新”更走“心”的培训形式

灵活多样的培训载体不仅是培训出特色、出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推动培训走深走实、提升青年干部政治能力的工作要求。应用型高校要敏于把握青年脉搏,关注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的所思所想,依据青年干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培训,不断探索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新思路[8。第一,组建青年干部宣讲团,通过“青年说”“青年做”“青年讲”等形式打造“专家讲理论、领导讲党课、优秀青年讲成长”的三维培训宣讲格局;第二,以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方式,如现场汇报、主题研讨、现场教学、红歌传唱、答疑解惑等活动,将培训的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推动青年干部在培训中有互动、分组中有讨论、结束后有分享;第三,于“润物细无声”中增强青年干部的思想“黏性”,把青年干部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其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交锋中,坚守不变初心,真正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政治素养有提升,让正能量充盈青春活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用型高校要着眼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任务,在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干部队伍上积极作为,发挥学校“应用”优势,强化政治能力淬炼,助力青年干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韩喜平.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J].红旗文稿,2022(10):19-21.

[2]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 朱基钗,丁小溪,王子铭,等.凝心铸魂向复兴——写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之际[N].人民日报,2023-04-03(1).

[4]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OL].(2015-12-11)[2022-03-28]. https://www.ccps.gov.cn/xxsxk/xldxgz/202203/t20220328_153447.shtml.

[5]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11.

[6] 陈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维度[N].光明日报,2019-01-08(6).

[7]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8]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1).

[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R/OL].(2021-11-17)[2023-03-28]. 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7/c64387-32284363.html.

(责任编辑 白丽媛;责任校对 齐蓉晖)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应用型高校提升路径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