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3-07-21刘洋王瑞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

刘洋 王瑞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英语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创造性人才逐步变成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以创造性思维为导向,旨在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究,探寻积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6-0089-03

收稿日期:2023-02-27

通讯作者:王瑞生(1974-),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在学校教育中应受到足够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进行自主建构,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各种问题。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更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和做题技巧的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教学中,旨在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未来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具一格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是创造想象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

各心理学流派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联想心理学派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在有关因素之间形成新奇的联结。两个相互联结的因素之间的距离越远,这种思维过程或解决方案就越有创意。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在重新组织、整理问题之后使其变成新的完形。智力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其中发散思维是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而聚合思维是锁定单一答案的能力[2]。

通俗来讲,创造性思维就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利用所有的已知信息进行动态思维活动,并产生新奇的、独特的产品的品质。这种“产品”既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开拓性思维活动,能够有效促地进个体发展。因此,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探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2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在词汇教学方面,受传统教育方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教学”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学生学习单词大多还是死记硬背,而不是科学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词汇,导致了初中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不够浓郁、自主意识比较薄弱,不愿意主动探寻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大多数教师认为词汇拼写与用法是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不重视及时复习与词汇学习等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效果带来的影响[3]。部分教师将词汇教学与具体语境分开,没有在语篇层面上引导学生习得词汇,忽视了词汇的具体运用情况。因此,学生所学词汇大多数是接受性词汇,而非输出性词汇,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词汇只能识别,不能运用的尴尬局面。而且许多学生没有合理的词汇学习计划,仅仅依靠老师的讲授学习词汇,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很难得到发展。

在阅读教学方面,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和配套练习册。这些资料不仅内容有限,而且题材也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阅读教学内容缺乏真实性和趣味性。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多数教师选择在教授阅读课之前把文章里的生词讲解得很透彻。这种枯燥的词汇处理方式,不仅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造成了单词教学的断章取义。在这樣的教学方法下,识记单词只能是死记硬背,学生不会在合适的语境下使用单词,也无益于对文本的理解。此外,老师针对阅读文本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某一特定知识点的理解。因此,问题就指向了唯一的答案。教师很少让学生思考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无法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方面,英语写作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在我国英语写作教学领域,成果教学法始终占据垄断地位[4]。在这种主流下,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存在许多问题,如以准确性为导向、以练习知识点应对考试为目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观众感和真实感、要求学生在特定框架下发表想法……诸如此类[5]。这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谈写作色变,他们不仅对写作课没有兴趣和自信,甚至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英语写作的抗拒的态度。

3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词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多方面、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以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探索一套适用于该年龄段的词汇学习方法,并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在教单词时,不可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直接将所学单词一一陈列在黑板上并告知学生其汉语翻译,而应该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情景,并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a词汇部分时,先以标题导入让学生联想自己到校所用的交通方式,随即播放音频,让学生猜交通工具的名称,这样本节课的新单词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这种单词呈现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其次,在教授一些较难识记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班级成员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分享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在大家都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完之后,教师补充内容。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不限制、不约束学生的思维。《当代教育心理学》提出的精细加工策略非常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琴栓—单词法”,让学习者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相联系[2]。“琴栓—单词法”的熟练运用需要学习者有十分活跃的思维,项目与琴栓词之间的联系方式越奇特,越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这一过程也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在词汇得以呈现并被学生记忆之后,学生所掌握的词汇还处于接受性词汇阶段,要想使其成为输出性词汇,还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和运用。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采用表演、采访、接力、群争、海报制作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积极性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创造性思维便在此刻萌生。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学会运用所学词汇,同时也锻炼了听、说、读、看、写的语言能力。

3.2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体教学资源日趋完善,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教学辅助工具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动机都有帮助。在阅读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是思维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教学情境,结合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6]。

在阅读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文章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Unit5 Section B 2b阅读文本Lets save the elephants时,可以在导入部分以音频的形式让学生猜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大象,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大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标题产生疑问,即为什么要拯救大象呢?如此一来,学生还未读文章,头脑中就已萌生了画面感,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启发。

在阅读中,教师要设计与学生互动的场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摒弃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事实上,学生更喜歡通过探索、提问、实验、操作、倾听和测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7]。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找出中心主旨的整体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成为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对提高记忆力与分析概括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发展学生聚合思维[8]。此外,提问出问题的环节也必不可少,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锁定唯一答案的能力,同样也能提升聚合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如若在阅读材料中发现了陌生词汇,无须直接告知其含义,应该让他们根据上下文语境大胆地推测、揣摩,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提升。

另外,读后阶段是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发性问题是让学生根据问题的上下文进行深入思考,答案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唯一的[9]。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后阶段提问学生:作为一名初中生,你会怎么样保护动物?这样的启发性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英语口语能力,还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文本续写、结尾改写等活动。

3.3 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5]。让学生对英语写作感兴趣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对写作有兴趣、有期待时才愿意主动写作。这就需要教师经常观察学生平日的喜好,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就此事物进行写作。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题目,鼓励他们就特定题目进行大胆联想,从多角度、多方位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组织小组成员使用脑激励法、分合法、联想技术等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2]。当今英语课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学生并不同于以往总是在大集体内活动,而是被分成不同规模的小组进行学习[5]。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碰撞,也会因此受到启发,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必要时加入小组讨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10]。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的思考过程,需要在轻松的氛围中成熟。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施加过大的压力,否则就会束缚他们的思想。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天马行空的想法,这样达到锻炼其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写作后的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需要加以表扬,这样才能给学生信心[11]。当学生有过被教师夸赞、肯定的经历之后,就会不再对写作课抱有排斥态度,而是有所期待,学习动机就会增强,思维也更加流畅活跃。

4 结语

本文从词汇、阅读、写作三个角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当前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趋势下必须踏入的领域,也是当前英语教育的必然要求。

——————————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王晶.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2.

〔4〕刘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09.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1):29-36.

〔7〕Ge Liu, Hongwei Shi, Yandong Qu.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English Class[C]//. Proceedings of 2016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ICEMCT 2016).,2016:983-986.

〔8〕谷月,赵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探究[J].海外英语,2022,23(24):168-170.

〔9〕胡庆芳,孙祺斌,李爱军.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0〕李吉国.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 8(05):66.

〔11〕李丽红.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2022,77(04):83-84.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