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

2023-07-21徐家茜白初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历史教学教学设计

徐家茜 白初一

摘 要: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成功的动力,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定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统编版历史教材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SMART原则运用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以期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6-0078-03

收稿日期:2023-03-21

通讯作者:白初一(1963-),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专门史。

教学目标,是指对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及要求所做的规定或设想。其中,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主要是指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所发生的某些改变。通过结合学界对各级各类教学目标的诠释,人们可以粗略地将教学目进行标界定,即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等基本要求,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最后成果先行预期,或者是期望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外显行为,也有内部心理的变化。

有鉴于此,教学目标指导教育者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习者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改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目标逐渐发展为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更强调“以学定教”,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等方法,完成意义建构。“以学定教”要求把教学意识嵌入教学目标中,并用多角度的能力教学观替代单一的内容教学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教学目标而只遵循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预设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并设计出合理规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关乎能否完成历史课程标准所指定的教学任务,对于“教什么”“学什么”“教的结果”和“学的成绩”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康德曾说:“没有目标而生活,就像没有罗盘的航行。”对于教学同样如此。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赵正新在《教学目标制定:一种实践的视角》中认为,教学目标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1]。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正确,能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一堂历史课的成败,要想顺利、成功地编写教学设计并上好一堂歷史课,就必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入手。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做,达到何种效果。刘忠宽等在《论教学目标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中提出,对于教学工作成绩大小的评价,要用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教学目标的复杂难易程度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努力程度这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2]。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具备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内容选定授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使学习者按照教学目标的预期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想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对学生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合适与否,关系着教学设计的方向、教学效果的实现和学生的长远发展。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即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3]。其中S——Specific表示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即要用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达需要达成的目的,指出具体的要求,而不是笼统带过;M——Measurable表示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以衡量的,即目标需要是可用数据量化的,如教学中制定评价量表来评估教学效果;A——Attainable表示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即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可以达到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目标,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估,引导学生实行“自检”,以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4];R——Relevant表示目标必须具有相关性,目标之间不冲突,目标的制定最终都指向有利于学生专业的长期发展。任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就前后几节课而言,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只有把相对独立和前后联系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学习[5];T——Time-bound表示目标必须有时间限制,跟进定期检查和考核,以保证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仍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准确制订教学目标的4个要素即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不明确。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存在“使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等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学目标表述不明确、不规范,导致教学效果不可测量。例如“体会”“懂得”“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体会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等,这些大都属于内部心理状态,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与学生的达成度,违背了教学目标的可衡量和明确性原则,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对教学活动达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三是部分教师不重视学情,忽视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大量依靠理论经验等。上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免导致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才更需要我们继续不遗余力地寻找和探索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和原则,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3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如果没有提前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可能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甚至导致学习内容杂乱无章,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如何避免这些局面的出现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策略和原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一課,拟对教学目标的设计略做探讨。

3.1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行为主体。

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2)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展开,同时依据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和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的方面,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将其视为本课教学设计的目标要求,同时注意目标的可衡量和明确性原则。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换位思考,适当运用富有情感色彩的激励性言语,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可达到的目标。据此,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必备知识。通过阅读教材,列表梳理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经过、结果等基本史实;结合史料,梳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2)关键能力。结合《建党伟业》有关学生游行的视频片段,创设历史情境,感受五四运动中学生的爱国行为,感悟五四精神;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用自己的话讲述五四运动口号的性质和深刻内涵。(3)正确价值观。通过模拟五四运动的情境小剧场,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通过发表即兴感悟的演说,学生能够传承百年的五四精神,树立伟大的爱国理想。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使本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目标开展,不仅有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学进程,更有利于发展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2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

在制订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五四运动”这节课,教师呈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中知道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其深刻的内涵,开展合作探究,进行小组讨论,并派小组代表讲述体会和感悟,学生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教材,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更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真正彻底的革命力量之所在,五四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启发学生,为学生理解下一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重要基础。另外,在进行“五四运动”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刻感悟五四精神,在整个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本课学习的最后,教师还可以拓展相关史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图片和文字史料,让学生切身地感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并思考在当今社会如何从自身角度发扬五四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设置各种相关的教学环节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科书知识的同时,了解百年前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学习百年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断奋斗的五四精神,推动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3.3 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应将教材中的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单元的主题是围绕某个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或关键问题确定的,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范围,为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提供了路径,搭建了平台。单元内容的整合,需要将单元中的相关专题内容连为一条教学线索,并明确单元下各课的侧重点,尤其要发掘和梳理单元主题学习内容中蕴含的培育核心素养的要素,从而发挥单元学习的教育效果[6]。崔允漷教授在《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零散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贯通并走向大单元设计,才能使学科素养更好地融入育人过程[7]。从历史教学来看,历史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同时要求教师对教材和史料的高度把握、系统考虑和整体建构。例如,第13课“五四运动”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课,其前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知识条件,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同时本课中的三个教学子目,即“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之间又层层递进,内容紧密衔接,教师不仅需要考虑本课的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大单元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目标内容的层次性和联系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提炼出单元大概念、核心主题和关键问题等,整体把握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进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教师在制定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应该使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尝试运用表现性评价,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历史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

4 结语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在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要以遵循目标管理的五大原则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表现在表述方式上,即为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人称和带有一定激励性的语言,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表现在目标达成度上,要求教师避免使用不可测量性的行为动词,同时还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立足教学的目标性、系统性和互动性等原则,创新教学设计的思路,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在论教学改革的深化中指出,只有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师生不只是教或学,而是全身心投入,是在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满足和发展,教师才会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只有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不只是科学,还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8]。

——————————

参考文献:

〔1〕赵正新.教学目标制定:一种实践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26(24):36-38.

〔2〕刘忠宽,陶佩君,王慧军.论教学目标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42(03):9-17.

〔3〕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杨晓玲.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对人才培养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13(11):55-56.

〔5〕陆如萍.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定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9(01):196-19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7〕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39(04):1.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09):3-8.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历史教学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