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风光摄影中色调与意境的美学价值分析
2023-07-21曹亚鸥
曹亚鸥
摘 要:风光摄影是一种极具美学价值的艺术形式,并不是机械地还原自然景观,还需要运用诸多艺术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与创作意境。意境是风光摄影创作的灵魂之所在,是主情客景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能直观地反映出摄影者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其中色调的个性化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氛围和意境,增强视觉表现力与意境感染力。因此色调和意境在风光摄影创作中是极为关键的艺术语言,并具有多种美学价值。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水平提升,对于当代风光摄影美学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探究如何在风光摄影中运用好色调和意境表达来提升其美学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风光摄影;色调;意境;美学价值
Abstract: Landscape photography is an art form of great aesthetic value. It is not a mechanical restoration ofthe natural landscape. It also needs to use many artistic techniques to express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createartistic concep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soul of landscape photography creation, and it is the artistic realm of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subject. It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photographer's aesthetic level,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unique perception of nature. Among them, the personalized use of color, can createdifferent mood atmospher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enhance the visual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ppeal.Therefore, ton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re the key artistic language in landscape photography creation, and havea variety of aesthetic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the aesthetic value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hotograph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how touse lewd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expression in landscape photography to enhance its aesthetic value.
Keywords: Landscape photography;color;artistic conception;aesthetic value
1 风光摄影中色调运用特点
色调是整幅画面颜色的总基调,决定了所采用色系的根本特征。物体反射出光线的最为突出的波长会决定色调的选择,这是因为不同波长会产生出不同的色彩,这在自然风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稍纵即逝的光影变化对于风光摄影中影调的明暗层次、色调的冷暖纯度等都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在金色阳光的笼罩下,山树花草都被镀上了一层朦胧若轻纱般的偏暖的金色,这就是画面中的主色调。通常冷暖色调需要根据自然风景中色温、色系来进行相应的调适,以此来捕捉到光影对自然景观色彩的渲染[1]。像日出与日落,可以采用暖调来与其低色温相配,突出日出与日落的光影之美,一般红橙黄相关的色相统称为暖色;像冰山、大海、天空、夜晚等较多采用蓝、青、黑、紫等冷色来与自然光影相配。
除了冷暖与色相,色调还包括了明度以及纯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越接近白色、黄色,明度会越高;越接近黑色、蓝紫色,明度会越低。明度的层次一般分为高调、中调与低调。在风光摄影中,明度的调适会影响整体视觉的冲击力,也可以作为视觉冲击力或者强调主体景物的技巧。比如高明度景物与低明度景物的对比,能给人视觉一种强烈、鲜明与直观的视觉感觉。特别是黑和白、黄和紫作为对比时,更有冲击力。纯度即色彩的饱和度,高饱和度能够强化主体景物的色相,并与其他景物元素产生空间感,让画面更有主次性,通常用来加强风光摄影的构图层次;而低饱和度则可以弱化主体景物在画面中的突兀感,增强整个画面的和谐度,强调统一性、整体性。像山、树与云雾三个主体景物元素,如果采用低饱和度则更能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感受。不论在前期拍摄影调的选择还是后期调色中,色调都是摄影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突出风光摄影之艺术美、内涵美、意境美的重要元素。
2 风光摄影中意境表达的技艺要点
2.1 突出山水气势与神貌——意境的本源
营造风光摄影的意境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立在突出展现出山水景象之气势与神貌,即捕捉到不同景观的特色与稍纵即逝的自然之美,在此基础上的意境表达才不会突兀而刻意,才能寓情于景,得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继而给观者传达出相应的意境与蕴意。如果忽视或者没有捕捉到山水特有的气势与神貌之美,那么意境表达也就等同于矫揉造作,陷入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境地。每个景观所展現出的气势特色各有不同,再结合每天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气象万千的变化,更能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神貌特征,让人们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此摄影师在意境表达中,需要首先学会巧借当下山水之气势与神貌特征,通俗来讲就是抢天光、抢时机、抢变化,比如朝霞红透山坳之时、陡峭险峻之山梯、云雾缭绕山顶之景、森林斑马奔腾之势、金阳破晓的山村等等,摄影师就会根据这些气象变化来选择侧逆光还是曝光、影调黑白还是彩色等来渲染意境氛围。这些自然景观的特色风貌反过来也会激发出摄影师最真实的感受,继而产生符合意境的整体立意。
2.2 注重摄影技巧综合运用——意境的营造
意境还需要摄影师运用摄影技巧来加工处理,如果失去了好的角度、构图、影调、对焦等,则会影响整个画面的疏密虚实的空间、节奏与和谐感,反而会破坏自然景观独有气势和神貌特征的美。因此摄影师要重视对摄影技巧的综合应用,培养风光摄影基本思路,保证最基础的摄影技术水准,是保证出片以及意境展现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寻找好的拍攝角度,有的风光摄影作品自然景观很美,时机也把握得很及时,但是却因为角度选择不佳,导致画面杂乱元素过多,破坏了整体的和谐度,给意境表现力大大减分。拍摄角度应当视主体景物来定,围绕主体景物的地势地貌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分清主次景观。比如细长蜿蜒的河流,应当寻找可以凸显其河流曲线深远的角度来拍,例如俯拍、直拍等[2]。
其次根据不同景观特征来灵活运用构图方式,例如拍摄古建筑、倒影、框景时往往可以使用对称构图;在拍摄山川、道路、河流以及城市夜景的车流等场景可以选择S 构图;在拍摄高大树干时,可以采取汇聚线构图,体现出蓬勃生命力的意境来。此外还有对角、三角、三分等构图法,能够凸显强化自然景观的意境美感。此外,还要灵活运用前景、焦点、曝光、快门等技巧来营造意境美感。比如利用前景增强空间纵深感,拍摄时启用长时间曝光可减少噪点以获得较好的画质,在拍摄溪流、瀑布、夜景中的车流时采用较慢速快门。综合摄影技巧应用下,意境的营造才能有基础的保障。
2.3 注重色调的调适——意境的渲染
冷暖和纯度对于意境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暖色调的风光摄影作品可以带给人们明快温暖、积极向上的感觉,再加上摄影师审美观念的表达,让暖色与不同自然景观和谐融合,就会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意境来。像秋意正浓、灿若黄金的银杏林通常采用暖色调来营造出明净绚丽、恬淡美好的意境来。而冷色调通常又会营造出或幽深静谧,或孤寂冷清,或荒凉萧瑟等意境。色调也是阐释意境与立意的主要因素之一。摄影师可以运用色彩的对比、色彩节奏、色彩错觉等艺术手法来渲染意境。比如拍摄春夜中的村庄时采用冷暖色调鲜明对比,突出家的温暖与夜的静谧,意境不言而喻,跃于画面。再比如调节朝霞满天的山峦的颜色,应当适当减少颜色明度,以此来凸显出厚重浪漫的意境来;再例如通过增强水面琉璃斑斓的色彩强度,可以增加饱和度,来描画出梦幻神秘的意境来;还可以通过柔化色彩的方式,达到虚实结合、强调空间主体以及展现色彩节奏感的目的,营造出朦胧梦境的美好意境[3]。
2.4 注重提升个人艺术修养——意境的升华
如果将意境比作个体,摄影技术是为意境“整理着装”,那么个人艺术修养与审美就是为意境充实“精神内核”。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审美水平直接影响着景色特征捕捉、摄影技术、调色技术的运用,更决定了意境表达的美学价值。像黄山作为著名的自然风光胜地,但是将其拍出意境来的摄影作品较为少见。《恬静素沽玉屏峰》的作者就借鉴了国画的构图与色调运用思路,“远阔近微”的构图突出了黄山、云海、日出融合的和谐之美,以及在时空中变化万千的缥缈气象;同时又采用了传统山水设色的淡彩高调,营造出一种高明辽阔、宁静淡远的意境来。
3 当代风光摄影中色调与意境的美学价值探析
3.1 带来感官与精神的享受
好的色调与意境传达,毋庸置疑能够带给人感官与精神的愉悦,比如清新明快的调色能让人看到盎然的生机和生命的活力,从而产生亲近自然的渴望;对比鲜明、高饱和度的色调能增强视觉冲击力,让人目光都聚焦在主体景物的神貌特征与气势,感受山川自然的绝美风光与和谐静谧的意境,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升华。摄影师通过将自身情感融于景物与拍摄技巧中,从而为人们呈现出写实与虚幻、瞬间与永恒融合的图景,仿佛通过摄影师的艺术创作与二次加工,缩短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心与心的对话,即情感的共鸣。这是一张具有好的色调与意境的风光摄影照片应当起到的最直接、直观的美学价值。
3.2 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
风光摄影不只是单纯的还原自然景观,更因为色调与意境的展现,让它具有了多重审美元素,比如自然光影之美、自然景观之美、生命之美等,人们通过欣赏丰富高品质的风光摄影作品,会潜移默化地由表及里受到自然审美的熏陶,从观察自然景观与气象的特征与变化,到欣赏调色与整体意境氛围的营造之美,最后再通过情感共鸣,从沉静的景象表面发现自然生命之美,这对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作用。美的创作就是要引导人们学会发现本真自然的美,这也是为什么风光摄影永不过时的根本原因。
3.3 展现当代精神内涵
摄影作品是记录与见证时代变迁与文明发展的重要媒介,因此其美学价值中还蕴含着当代主流的时代精神内涵。风光摄影中的调色与意境传达不仅仅为了凸显自然景观的优美,带给人们感官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更能够传达时代的精神内涵,用意境的表现形式来阐述当代自然生态、科技与人文精神理念。
3.3.1 生态文明精神阐释
我国进入21 世纪以后,自然生态问题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注意,因为自然界中微小的气候变化,便足以引发巨大的自然灾难,破坏人类的生活家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逐渐从“人为主导”到“和谐共处”转变,十八大以来更是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念,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生万物”的自然生态观,也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促进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4]。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念在诸多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2021 年视觉中国首届金鼎奖的获奖作品中的《雪山晨曲》(图1)用和谐过渡的冷暖色调和静谧旷远的意境为我们刻画出一幅——远处层峦起伏的山峦与近处一排排高压输电线路遥相辉映,互相陪伴的情感叙事,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会以牺牲自然山川之美为代价,突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代生态文明观。还有《浪漫夏日》用清新明艳、色相丰富的色调来营造出人们在碧海、沙滩中戏水的愉快氛围,与海洋被严重污染这一现实问题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传达出摄影师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期望,也会引起大众对美好碧海沙滩环境的向往。
3.3.2 科技精神阐释
能够创作出好的色调与意境的风光摄影,除了摄影师自身的技术、审美水平,还离不开时代科技的支持,否则就会限制摄影师创意的发挥。除了无人机技术、滤色镜、偏光镜、增距镜、暗房等辅助科技设备,还有高速摄影、电子摄影、遥感摄影、紫外线摄影、全息摄影、降噪技术、HDR 等技术,为风光摄影调色与意境传达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更有助于提高风光摄影作品的质量和审美水平。同时风光摄影拍摄还可以记录与见证当代科技文明的进步,比如《复兴号奔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图2)就用简洁的构图、干净的色彩来展现出复兴号仿佛时空穿梭般的现代科技进步。
3.3.3 人文精神阐释
风光摄影还能阐释当代尊重多样化文化、关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文明传承的人文精神,像国外著名的风光摄影家——安塞尔· 亚当斯、爱德华· 韦斯顿等,一生致力于美国西部的风光拍摄,期望美国西部公园能够得到政府与民众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的贡献价值。
像国内很多风光摄影家人文精神还比较欠缺,这也是导致意境风格拍得千篇一律的原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古代历史文明遗址非常需要风光摄影者们能够通过艺术表现手法,让其历史韵味、文化蕴意都能得到充分地体现。比如对于大凌河第一湾的风光摄影,大多数人拍的无非就是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自然景观,而也有人文情怀浓厚的摄影者关注到大凌河首个支源处的5000 年红山文化遗址,这是一座十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摄影者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突出了富有人文精神的美学价值。
4 结语
意境决定了摄影不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当摄影作品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与思考后,便具有了灵性与精神内核。综上所述,色调的运用对于风光摄影的意境表达至关重要,同时意境表现还包括了其他几方面的关键技艺,包括了山水气势与神貌的捕捉、摄影技巧的综合运用、调色技巧的渲染、個人艺术修养的提升,同时好的色调与意境表达也具有感官与精神的享受、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展现当代精神内涵的美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卓育兴. 关于风光摄影中色彩的运用与表达[J]. 旅游与摄影,2020(04):76-78.
[2] 黄卫华. 意境之美与人文内涵——风光艺术摄影研究[J]. 艺术评鉴,2020(05):164-165.
[3] 刘彩玲, 刘雨琪. 现代风光摄影的美学价值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2(15):150-152.
[4] 单云鹏. 当代风光摄影审美特征与时代精神的探析[J]. 中国文艺家,2021(04):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