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的试验研究
2023-07-20李丹程天印
李丹,程天印
(1.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南 邵阳 4220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为属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其野生资源尤以长江流域最为丰富[1]。据《本草纲目》《名医别录》《食疗本草》《本草拾遗》等多部古籍记载,山莓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且用药部位不同,药效也有所差异[2,3]。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山莓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本实验拟以山莓叶中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对其提取工艺进行探讨和优化,为下一步研究大孔树脂富集山莓叶总黄酮工艺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芦丁标准品、无水乙醇(C2H5OH,A.R)、亚硝酸钠(NaNO2,A.R)、硝酸铝(Al(NO3)3,A.R)A.R、氢氧化钠(NaOH,A.R)。
1.1.2 主要仪器
JY98-3D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UV-VIS 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
1.2.1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采用Al(NO3)3络合分光光度法,应用Al(NO3)3-NaNO2-NaOH 反应体系,用不加NaNO2的样品液作空白对照溶液。
1.2.2 乙醇回流提取山莓叶黄酮
1.2.2.1 乙醇浓度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精确称量干山莓叶粉末6 份,每份2.00 g,在60℃温度下,按1∶20 的固液比,分别以40%、50%、60%、70%、80%、90%的乙醇浓度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6 份提取物中的山莓叶黄酮含量。
1.2.2.2 固液比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精确称量取干山莓叶粉末4 份,每份2.00g,在60℃的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分别以1∶5、1∶10、1∶20、1∶40 的固液比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4 份不同固液比提取物中的山莓叶黄酮含量。
1.2.2.3 提取温度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精确称量干山莓叶粉末4 份,每份2.00 g,用80%浓度的乙醇、1∶10 的固液比,分别在50℃、65℃、80℃、95℃的温度下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不同回流提取温度下4 份提取物中的山莓叶黄酮含量。
1.2.2.4 提取时间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精确称量干山莓叶粉末4 份,每份2.00 g,在80℃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以1∶10 的固液比,分别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2、3、4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4 份不同回流提取时间的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1.2.2.5 回流提取正交试验
分别精确称量干山莓叶粉末2.00 g,在上述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影响提取得率的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运用L9(34)正交表筛选山莓叶黄酮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
1.2.3 超声波提取山莓叶黄酮
1.2.3.1 超声时间的选择
精确称量山莓叶粉末5 份,每份2.00 g,在40℃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以1∶25 的固液比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5、15、25、35、4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不同超声提取时间的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1.2.3.2 固液比的影响
精确称量山莓叶粉末6 份,每份2.00 g,在40℃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分别以1∶5、1∶10、1∶15、1∶20、1∶25、1∶30 的固液比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6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1.2.3.3 乙醇浓度的影响
精确称量山莓叶粉末5 份,每份2.00 g,在40℃温度下,按1∶25 的固液比,分别用50%、60%、70%、80%、90%浓度的乙醇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1.2.3.4 温度的影响
精确称量山莓叶粉末5 份,每份2.00g,用80%浓度的乙醇以1∶25 的固液比,分别在20℃、30℃、40℃、50℃、60℃的温度下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1.2.3.5 超声提取正交试验
分别精确称量干山莓叶粉末2.00 g,在上述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影响提取得率的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温度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运用L9(34)正交表筛选山莓叶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
图1 不同乙醇浓度回流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1.2.4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醇回流提取山莓叶黄酮
2.1.1 乙醇浓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在60℃温度下,按1∶20 的固液比,分别以40%、50%、60%、70%、80%、90%的乙醇浓度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各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
图2 不同固液比回流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在固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均相同的条件下,乙醇浓度与山莓叶黄酮得率成正比,山莓叶黄酮浸出率随乙醇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当乙醇浓度超过80%以后,山莓叶黄酮得率增加不明显。
2.1.2 固液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图3 不同温度回流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用80%浓度乙醇分别以1∶5、1∶10、1∶20、1∶40 的固液比回流提取山莓叶粉末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4 份不同固液比提取物中的山莓叶黄酮含量。
从图2 中可以看出,当固液比在1∶5 到1∶10 之间时,随着固液比的增加,黄酮提取率增加明显,但超过1∶10 之后,黄酮的提取率增加缓慢。
2.1.3 回流提取温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用80%浓度的乙醇与山莓叶粉末以1∶10 的固液比,分别在50℃、65℃、80℃、95℃的温度下回流提取1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4 份不同温度提取物中的山莓叶黄酮含量。
试验显示,在50℃~80℃时,黄酮得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但提取温度为95℃时,黄酮得率低于在80℃时的提取率,故选择80℃为最佳提取温度。
2.1.4 回流提取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在80℃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与山莓叶粉末以1∶10 的固液比,分别回流提取1、2、3、4 h,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4 份不同回流提取时间的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结果见图4。
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3 h 时,山莓叶黄酮得率最高,延长提取时间黄酮得率反而降低。
2.1.5 回流提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图4 不同时间回流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根据上述单因素实验,对影响回流提取山莓叶黄酮得率的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 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运用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2 的结果可知,山莓叶黄酮回流提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D3。由极差大小确定主次因素为A>D>B>C,即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对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发现:70%、80%、90%三个浓度的乙醇在提取率上呈现极显著差异,提取效果最佳的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上,提取4 小时得率高于前两者;固液比以1:10 时效果最好;提取温度以95℃为最佳。
2.2 超声波提取山莓叶黄酮
2.2.1 超声时间的选择
表1 乙醇回流提取因素水平表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
在40℃温度下,用80%浓度的乙醇、以1∶25的固液比分别超声提取5、15、25、35、4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不同超声提取时间的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表3 方差分析表
由图5 可以看出,在其他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莓叶黄酮得率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35 min 后增加不明显,故超声时间选择35 min。
图5 超声时间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2.2.2 固液比的选择
用80%浓度的乙醇分别以1∶5、1∶10、1∶15、1∶20、1∶25、1∶30 的固液比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6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
从图6 可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莓叶黄酮得率随固液比增大(液体体积增大)而提高,而当固液比增大到1∶25 时,山莓叶黄酮得率提高不再明显,故固液比选择1∶25。
图6 不同固液比超声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2.2.3 乙醇浓度的选择
在40℃温度下,按1∶25 的固液比,分别用50%、60%、70%、80%、90%浓度的乙醇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结果见图7。
由图7 看出,在其他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莓叶黄酮提取得率随乙醇浓度增大而提高,当乙醇浓度达到80%后则提高不再明显,故选择80%的乙醇浓度为最佳超声提取浓度。
2.2.4 超声温度的选择
用80%浓度的乙醇以1∶25 的固液比,分别在20℃、30℃、40℃、50℃、60℃的温度下超声提取山莓叶粉末3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分别测定这5 份提取物中山莓叶黄酮的含量,结果见图8。
图7 不同乙醇浓度超声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图8 不同温度超声提取对山莓叶黄酮得率的影响
表4 乙醇超声提取因素水平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山莓叶黄酮的提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达到40℃后黄酮提取率提高不明显,且温度过高可破坏黄酮结构,故选择40℃为最佳提取温度。
表5 正交试验结果
表6 方差分析表
2.2.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单因素实验,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莓叶黄酮得率的4 个因素:超声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和超声温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运用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5 的结果可知,山莓叶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3D3。由极差大小确定主次因素为A>C>B>D,即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温度。对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35 分钟时超声提取得率最好;用1∶20 的固液比提取得率要极显著优于1∶15 和1∶25;70%、80%、90%三个乙醇浓度中90%的浓度提取得率最高;超声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小,50℃时提取效果最好。
3 讨论
本试验选用乙醇为提取剂,对山莓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单因素考察显示:(1)受乙醇浓度的影响,山莓叶黄酮得率随乙醇浓度增大而提高,超过一定浓度后则黄酮得率提高不明显,因此需选择适当的提取剂浓度,既能满足提取得率较高,又不浪费试剂。(2)受固液比的影响,山莓叶粉末与乙醇提取液的固液比增大黄酮得率也随之升高,但超过一定值后黄酮得率增加不明显,究其原因概为当固液比达到一定比例后,溶剂已将黄酮类物质充分溶出,再增大固液比提取得率亦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节约成本出发,也避免溶剂用量过大而导致浓缩时间延长,提取应选择适当的固液比。(3)受提取温度的影响,山莓黄酮得率会随提取温度升高而提高,但温度超过一定值后得率不升反降,究其原因为,黄酮类物质会随溶液温度升高而提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速从细胞中溶出,因此在提取过程中增加温度有利于黄酮物质的提取。但同时,其他杂质溶出率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也增大,且过高的温度会氧化破坏黄酮类物质,从而影响黄酮得率。(4)受提取时间的影响,按照一般规律,浸提的时间越久浸提会越完全,但杂质的浸出也会同时增加,再加上黄酮类物质在高温下性质不稳定,如果处于高温状态下过久反而使其因被氧化而得率下降。
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本试验还根据单因素试验对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确定了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用95%的乙醇在95℃下以1∶10 的固液比加热回流提取4 h;用90%的乙醇在50℃下以1∶20 的固液比超声提取35 min。
对比加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优缺点,本试验发现:在提取溶剂用量上,加热回流提取法比超声波提取法所需提取溶剂少,得率也略高于超声波提取法;在提取时间上,超声波提取法占优势,且操作较简便;在设备上,回流提取法所用设备简单,容易普及,且影响因素少[4-6]。两种提取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在应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