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链球菌病和附红体病混合感染诊治
2023-07-20李逢春伍国强
李逢春,伍国强
(湖南省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
猪链球菌病和附红体病是2 种常见危害猪群健康的动物疫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所引起一种动物疫病,属于C、D、E、L 群,根据临床症状分为4 种类型:败血型、脑炎型、关节型和淋巴结型。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一种单细胞原虫(立克次氏体)所引起血液原虫病,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到41℃左右,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后期贫血,血液稀薄,逐渐消瘦衰竭死亡。为总结临床经验,根据之前浏阳市某镇后备母猪链球菌病和附红体病混合感染病例进行如下诊治分析。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发病前存栏情况
某镇陈桥村李某养猪户,从2012 年开始养猪,逐年扩大规模,育肥猪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到2022 年6 月20 日,生猪存栏312头,其中母猪15 头,2022 年6 月22 日从江西省上栗县某规模养殖场引进后备母猪20 头,每头平均重约15kg,准备逐步淘汰生产性能低下老母猪。
1.2 后备母猪发病情况
据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后备母猪从6 月25 日开始发病,首先9 头猪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靡,扎堆嗜睡,体温升到41℃,猪体表皮肤发红,耳朵、鼻端黏膜潮红,眼睛潮红、流眼泪,呼吸困难,粪便干燥呈圆球状,尿液呈茶红色。6 月28 日,发现1 头猪出现神经症状,尖叫转圈,倒地不起,眼睛不停转动,前肢和后肢不停抽搐死亡,2 头猪后肢关节肿大跛行,腹部皮肤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畜主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链球菌病感染,用头孢噻呋钠和磺胺嘧啶钠进行治疗,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畜主为了查明病因请求兽医主管部门派人现场诊治,我们来到现场通过观察,认为猪链球菌病和附红体所引起的混合感染,为了尽快控制病情防止继发感染,重新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多西环素和氟本尼考进行治疗,饮水或饲料添加10%多西环素(100~200 mg/kg)和10%氟苯尼考(100 mg/kg)或肌肉注射10%多西环素(0.1 mL/kg·bw)和20%氟苯尼考(0.05 mL/kg·bw),通过此种方法治疗发病后备母猪逐步出现好转,育肥舍猪群也出现类似这种高烧皮肤发红黄疸症状,采取同样办法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1.3 生产母猪发病情况
6 月30 日,4 头母猪发热高烧不退,不食或减食,皮肤发红,背部毛囊有出血点,便秘,尿液呈茶色或红色,到7 月1 日总共有8 头母猪发病,3 头母猪耳朵四肢皮肤有紫色斑块,7 月10 日,5 头母猪耳朵边缘坏死,皮肤发白,出现黄疸,母猪背部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其中2 头母猪出现过死胎或流产现象。畜主用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注射治疗,发病母猪全部退烧恢复食欲,到7 月18 日所有发病母猪全部恢复正常。
2 病理剖检
剖检2 头病猪,血液稀薄不凝固,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充血,肺边缘出现肉样或肝样病变,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心内膜出血,心肌质脆熟肉病变,肝脏棕黄色肿大,表面有黄色条纹,胸腔和腹腔有大量纤维素性附着物,心外膜出现“铠甲心”,肾肿大、充血出血,关节周围肿胀,关节囊有类胶样液体或脓性液体。
3 实验室检验诊断
3.1 病料采集
用真空普通采血管和生化采血管分别无菌采集5 头发病猪血液,解剖病猪2 头,使用酒精消毒过的剪刀和镊子分别采集病内脏(脾、肺、肾、肝、心)组织,放入干净清洁封口袋密封,冷藏保存送实验室检验。
表1 16 种抗菌药物对猪链球菌敏感性的比较
3.2 初步检验
3.2.1 血液涂片和内脏触片
取一小滴血液滴在玻片上,另取玻片成45 度推动血液,制成血液涂片;用灭菌剪刀和镊子剪取病猪内脏(脾、肺、肾、肝、心)小块组织,用新鲜的切面轻触玻片制成内脏触片,血液涂片和内脏触片自然干燥。
3.2.2 显微镜观察
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液染色,油镜下观察,部分红细胞表面呈锯齿状或车轮状,附着大量紫红色颗粒状,由此可以诊断为血液原虫附红小体感染。内脏触片用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细菌革兰氏呈阳性,单个、双球或多个,球状短链状排列,初步判断为猪链球菌。
3.3 细菌分离培养以及鉴别
3.3.1 琼脂培养基培养
用灭菌剪刀和镊子将病料(心、肝、脾、肾、淋巴结)剪取小块,分别用灼烧冷却后的接种环,分区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和血琼培养基上。37℃培养24 h 后,普通琼脂培养基菌落生长不好,麦康凯培养基未见菌落生长,血琼培养基有生长光面光滑、隆起的灰绿色菌落,外层有β 溶血环。
3.3.2 液体培养基培养
用灭菌接种环在血琼培养基挑取少量菌落,无菌操作接种于改良马丁肉汤,37℃培养24h 后,肉眼可见改良马丁肉汤试管底部有沉淀,肉汤由清亮变浑浊,再由浑浊变为上部液体清亮,试管底部液体沉淀,肉汤表面未形成菌膜。
3.3.3 显微镜镜检
取2 块玻片在其中央分别滴一小滴生理盐水,用无菌接种环分别在血琼培养基和改良马丁肉汤挑取少量菌落在玻片上混合均匀,涂抹成薄片,自然干燥后用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革兰氏呈阳性,血培细菌单个、双球或多个,球状短链状排列,改良马丁肉汤培养细菌呈球状长链状排列。
根据细菌培养及镜检可以初步判断为猪链球菌。
3.4 生化试验
将血琼培养基上菌落接种糖发酵管,48h 后发现能分解葡萄糖、蔗糖、甘露糖、蕈糖、乳糖、水杨苷和菊糖,产酸不产气;对山梨醇、棉实糖和马尿酸钠无发酵作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MR 试验、V-P试验和枸橼酸盐试验为阴性。
根据本试验,综合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可以进一步确认发病猪致病病原是猪链球菌[1]。
3.5 药敏试验
3.5.1 药敏片和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药敏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公司,试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10 mm 为耐药;抑菌圈直径在10~15 mm 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5 mm为高度敏感。
3.5.2 药敏试验结果
青霉素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高度敏感,头孢噻吩、头孢拉定、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磺胺嘧啶钠中度敏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
4 治疗与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链球菌和附红小体混合感染,根据对畜主调查情况了解到,本场常年发生猪链球菌病,本次发病主要原因是从外地引种引入附红体病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引发附红体病在本场育肥猪和生产母猪猪群流行和扩散。
采取下列治疗措施:一是将发病后备母猪、育肥猪和生产母猪与健康猪隔离饲养;二是对发病猪肌肉注射多10%西环素(0.1 mL/kg)和氟苯尼考(0.05 mL/kg),对于健康猪全群饲料投放10%多西环素(100~200 mg/kg)和10%磺胺嘧啶钠(300 mg/kg)进行预防;三是白天气温高时对活猪体表进行喷雾消毒;四是组织人员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同时将猪粪堆积发酵;五是每周开展灭蚊灭鼠活动。
经过25 天治疗和预防,全场猪群采食正常,情况出现好转。
5 讨论与小结
5.1 药物选用与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治疗链球菌病可以首选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其次是头孢噻吩、头孢拉定、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磺胺嘧啶钠。
猪链球菌病和附红体病混合感染引起的,可以考虑选用多西环素、氟本尼考和黄芪多糖,或多西环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甲恶唑,关节肿大跛行可用头孢噻呋钠和安痛定。
5.2 病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本病暴发主要原因:一是养殖户外地引种前未了解当地动物疫情情况,后备母猪由于长途运输产生应激,自身抵抗力下降,护理保健措施没有到位,本场常年存在猪链球菌病未净化;二是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引种检疫及隔离观察制度,与此同时日常消毒工作、粪便发酵工作和灭蚊灭鼠工作没有到位,导致本场生产母猪和育肥猪感染附红体病,母猪高烧不退,流产或死胎,育肥猪高烧皮肤发红黄疸消瘦。
为了防止本病暴发和流行,一是不定期和定期开展灭蚊灭鼠活动,防止蚊虫叮咬传播附红体等动物疫病;二是开展药物净化工作,特别是天气炎热蚊虫繁殖高峰季节,5 月、7 月和9 月饲料连续7 天添加多西环素或强力霉素清除体内附红小体;三是注意猪舍通风换气,及时打扫清洁卫生,同时注意环境消毒;四是加强猪群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