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我对二度开发教材的一些看法

2023-07-19胥松林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苏家二度自然段

胥松林

“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强调,使用新教材,关键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都要能跟上。只有吃透教材,我们才能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尤其要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及教师用书中的资料,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笔者在备课和教学这两个环节,尝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一、在备课时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做好教材、“教用”之外的预设

备课,大家常以为不外乎“备教材”“备教用”“备学情”而已。要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就得费心了。照本宣科、下载网上的 PPT课件在教学中播放,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笔者一直在尝试做一些改变,在此列举几个案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案例1:针对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第8 课的《大卫·科波菲尔》,笔者选用了“科大智慧课堂”推荐的文本《狄更斯:一块面包的精神》。在备课的过 程中,笔者在《狄更斯:一块面包的精神》中发现了一 些文字错误,比如“狄更斯之能再度外出工作”“狄更 斯的人生境遇是凄苦的,他的精神确实饱满和无悔 的”。与其抱怨资料有错漏,不如将错就错,直接基于 这篇文章设计两个阅读任务:

请大家在阅读选文后完成以下任务:

1.请思考文本是否存在错误。

2.请从原文中找出至少3处文字错误并加以修改。

设计这样两个阅读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建构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案例2:针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上册的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笔者在阅读第11自然段中的“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时,发现“散布”一词的情感色彩值得探究。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顺势设计了一个阅读任务:

请从词语的情感色彩的角度对课文的第11自然段进行分析。

案例3:针对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第10课的《老人与海(节选)》,笔者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本单元的课文大都节选自外国小说。看了“教用”和“教辅的图解课文”,我想到了正在推进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于是,我就想:为什么不把中西方的小说联系起来,顺便引导学生复习一下“章回小说的回目”呢。对此,我设计了两个阅读任务:

1.请在文中勾画出桑迪亚哥与“劲敌”搏斗的相关段落。

2.模拟章回小说《红楼梦》回目的形式,如“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为《老人与海(节选)》编写回目。

預设的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回:战鲭鲨,稳准狠刺\\悟真谛,万物养人

第二回:斗双鲨,双击双中\\整矛戈,再接再厉

第三回:二战双鲨,重创敌人\\人困枪残,徒手作战

第四回:斗群鲨,筋疲力尽\\达海岸,虽败犹荣

二、在教学中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利用好教学中的再生资源

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节外生枝”。一些基础好、勤学好思的学生会提出一些令你尴尬或令你惊喜的问题。对教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幸事。敢质疑、会提问的学生是非常可贵的。这说明他们有质疑的精神。当然,还有一些学生没有质疑和反思的习惯,只想被动接受,把“某些东西”奉为圭臬,即使有疑问也不敢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引导学生“节外生枝”,一边学习一边质疑。

案例1:针对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任务:

请阅读“教辅中的图解课文”,找到与“帮助米考伯一家”相关的段落,分点说说大卫对米考伯一家有哪些帮助。

学生很快便概括了两点:

1.经济上的帮助。P60:口袋里两三个先令……我赶紧掏了出来……

2.行动上的帮助。P60-61:几件小东西可以拿去处理下……要是可以请你……

我发现他们遗漏了一条信息,于是便引导他们再读课文:“很显然,大卫还帮过他们一个忙。请大家再阅读 P57-59的相关段落,将答案补充完整。”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概括出了第三点:

3.精神上的帮助。做米考伯太太的忠实听众。 P58:……总得找个人谈谈……以后在我跟她相处的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倾听也是一种帮助)

案例2:针对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册第10课的《苏武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李陵劝苏武投降”的内容:“其兄长苏嘉……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其弟苏贤……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之后,提出问题:“苏家兄弟有什么相似点?”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出来。此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再读第7自然段的内容,并结合第3自然段中的“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第4自然段中的“屈节受辱,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第8自然段中的“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思考问题。他们很快便得出了答案:性子急,有“自杀情结”。临时发问,只是想让学生学会找共性。殊不知,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遇到问题,苏家兄弟都急着自杀呢?”我顺势拓展延伸:“这位同学问得好!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家族遗传;有的说他们不够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担当精神;有的说他们虚荣心强,怕丢脸……

对此,我解释道:“情结,即一个人深藏在心底的一种神秘的情感状态,是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情结这东西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苏家是官宦之家,苏家的人自小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把对国君和汉朝的忠心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自然会选择舍身取义。大不敬、完不成君命是大罪。苏武当时代表的是国家,他受辱就是国家受辱。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恰恰就需要这样敢于舍生取义的英雄!”

总之,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语文教材,合理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善于发现其中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点,真正发挥出新教材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苏家二度自然段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秋天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美丽的秋天
“苏家乐园”乐满园——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见闻
智慧改写,让佳作“二度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