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田间施肥管理技术
2023-07-19向建巧
向建巧
摘 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优质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受栽培技术的影响,也会受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施肥管理技术是重要的水稻栽培技术,会直接影响田间管理的质量。科学的施肥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以水稻需肥规律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田间管理施肥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田间施肥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1-008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1 水稻的需肥规律
1.1 对氮的吸收
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阶段对氮元素的需求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据调查研究显示,水稻分裂期对氮元素的需求量比较高,水稻插秧之后的49~56 d是对氮元素需求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该时期氮肥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1.2 对磷的吸收
磷元素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元素,但是需求量比氮元素低。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磷元素,尤其在水稻幼苗期和分蘖期的需求量最多。水稻插秧后的21 d对磷元素的需求达到高峰期。分蘖盛期水稻对磷元素的需求量最高,如果该时期没有做好磷元素的供给工作,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分蘖和干物质的积累[1]。
1.3 对钾的吸收
相关实践表明,钾元素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元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水稻在幼苗期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较少,水稻植株的钾元素含量控制在1.5%左右,不会影响水稻正常分蘖。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对钾元素的需求量最高。水稻孕穗期要控制好钾的含量,否则会导致颖花减少。
1.4 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
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水稻的重要生长过程。营养生长期能促进根、茎、叶片的生长,并且为生殖生长期积累更多的养分。生殖生长期是水稻生育阶段的关键时期,是生殖器官的形成时期,只有做好营养生长期的水稻养分供给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生殖生长期的正常生长。所以掌握不同生长阶段水稻的需肥规律并科学合理地施用,才能保证水稻高产和稳产[2]。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应该做好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分析工作,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施肥管理措施。
一是水稻幼苗期对各类元素的吸收量比较少,应做好该时期肥料的合理搭配工作,对氮元素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30%,对磷元素的吸收量约占生育周期吸收量的18%,对钾元素的吸收率约占整个需求量的20%。早稻种植应该做好基肥的施用工作,从而促进水稻更好地分蘖,满足早稻生长过程中对肥力的需求。随着水稻植株的生长,水稻叶面积逐渐增大,尤其是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期是水稻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明显增多,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1/2。二是水稻抽穗到成熟期,由于根部的吸收能力下降,对各种养分的吸收能力也随之下降。要加强对该时期的施肥管理工作,施入穗肥和粒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对于晚稻因其生育周期较短,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后的14~21 d。单季稻生育周期略长,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和吸收量也不同,主要集中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为此应该结合水稻的需肥特点满足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从而使水稻正常生长[3]。
2 水稻的施肥管理原则
2.1 掌握施肥量
过度施肥会导致水稻对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出现烧苗的现象。施肥前应做好施肥量的预估和分析工作,通过分析土壤的情况,适当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只有控制好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才能提高施肥效果。
2.2 保证施肥均匀
均匀施肥是指在施肥过程中控制好氮、磷、钾的比例,科学搭配,保证水稻高产。施肥前要考虑土壤的特征和土壤肥力情况,科学搭配肥料,提高对肥料的利用效率,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 水稻施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过度使用化学肥料
从当前水稻的施肥情况来看,不同时期的水稻对肥料需求也不同。要合理搭配肥料,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过度施肥会影响土壤结构,严重影响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
3.2 施肥方法不科学
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肥料,要科学施用氮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一些种植户认为施用的肥料越多越好。不科学施用肥料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水稻健康生长。
3.3 不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
在补充氮、磷、钾元素的同时还要补充其他微量元素,以满足水稻生长对各类养分的需求。从当前种植户的施肥情况来看,许多种植户不重视施用微量元素,导致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所下降。
3.4 施肥的时间不合理
水稻分蘖期的施肥工作非常关键,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能保护土壤环境。如果施肥不科学,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影响水稻各个生长阶段。在水稻生长的后期,肥料不足会导致水稻的空粒增多。
4 水稻施肥管理技术
在水稻施肥管理中,要了解水稻的生长态势、品种和土壤状况,分析土壤的需肥情况、水稻的需肥量以及掌握最佳的施肥时间。可采取以下措施[4]。
4.1 适当增施有机肥料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适当提高有机肥料的施用量。有机肥料主要作为基肥使用,翻耕作业前在土壤中施入675~825 kg/hm2饼肥。在土壤翻耕结束后和进水前要施入面肥,可以施入33 750~41 250 kg/hm2的人畜粪肥,满足秧苗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控制好氮肥用量
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无效分蘖数量增加,也会提高倒伏和病虫害发生概率。氮肥通常在移栽后使用,首次施入105~120 kg/hm2尿素。在完成插秧后的14~15 d,耕田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第2次施肥,施用67.5~75 kg/hm2尿素,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水稻有效分蘖。
4.3 施足钾肥和磷肥
钾肥和磷肥是水稻生长过程所需的肥料,磷肥可以作为基肥,钾肥主要用于追肥。通常情况下,如果土壤肥力较高,可以施用磷肥300 kg/hm2左右。施入钾肥能够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可以施入67.5~75 kg/hm2氯化钾。水稻生长后期可以喷洒磷酸二氢钾,能提高水稻结实灌浆的效率。
4.4 喷施叶面微肥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硼、锌、锰等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能提高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促进根部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抽穗率、结实率和饱满度,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在喷施叶面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量,综合考虑天气情况,选择晴天的下午或者阴天施肥。
4.5 做好水稻关键生长阶段的施肥工作
科学追施分蘖肥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为水稻后期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一是在种植早稻和晚稻插秧后的5 d应追施75~105 kg/hm2尿素。如果出现缺少有机肥料和缺钾的情况,应及时追施75 kg/hm2氯化钾,每间隔5~7 d施肥1次。二是科学使用穗粒肥。穗肥对水稻生长后期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提高水稻的结实率。该时期要严格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保证水稻后期的养分充分。
5 传统的水稻施肥方式
传统的水稻施肥方式主要包括旱地施肥和水田施肥2种。一是旱地施肥。在水稻种植之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中,然后放水泡田。通过旋耕耕地的方式,让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二是水田施肥。此种方式是在整地完成后的施肥工作,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中。
传统施肥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有些地方的肥料利用效率参差不齐,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分蘖,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传统的施肥方式还存在肥料和秧苗直接接触的情况,会导致烧苗,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肥料的不合理施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杂草提供充足的养分,导致杂草生长茂盛,增加除草难度。肥料在水中溶解后,会对周围的河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6 新型水稻施肥方式
6.1 水稻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6.1.1 研发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水稻施肥可以选择机械化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施肥效率。主要的施肥方式为测土配方施肥,需要采用土壤养分测定仪器设备、土壤酸碱度测定仪器设备以及后期的土壤管理监测仪器设备。当前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设备应用和推广力度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精准的机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购买,但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多。二是与其他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精准农业机械设备起步比较晚,一些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是精准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由于一些农户没有充分认识机械设备所带来的利益,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比较高,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研发。四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引导不足,不重视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
6.1.2 发展建议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及时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以此作为施肥的重要基础。应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发力度,重点关注配套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在研发配套设备前,要做好地区土壤和肥力情况的调查工作。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将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有效结合,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地方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研发力度,引导农民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此外,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精准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
6.2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6.2.1 技术优势
一是能够为水稻营造良好的施肥环境,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力流失。二是能避免肥料和水稻直接接触,降低烧苗的概率。三是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施肥过程也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5]。
6.2.2 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投入研发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宣传和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二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水稻施肥效果不佳、水稻肥力无法正常发挥,因此在完成种植工作后,要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发现缺肥情况后要及时补充肥料。三是不断提高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重视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确保水稻施肥的科学性[6]。
6.3 提高水稻机械化施肥效率的方式
一是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械设备可同时完成插秧以及精确地施肥,在土层10 cm处施入氮、磷、钾,利用效率可提高55%。氮的利用效率也可从30%提高到50%。二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施肥。在我国广泛应用和推广插秧施肥一体化机械设备,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施肥深度,否则会增加施肥成本。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将水肥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附近,从而保证肥料被充分吸收利用[7-8]。
7 结束語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仅受到高产栽培技术的影响,也受到水稻田间管理的影响。施肥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施肥方式可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加强水稻高产绿色栽培技术的攻关工作,加大栽培试验的力度,探索出一套适合各地区生产的水稻高产绿色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水稻种植及施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24):107.
[2]吴雪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7,35(7):69-70.
[3]钟亚玲.浅谈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61.
[4]王鑫.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7):2.
[5]熊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运用及探索[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7):15-16.
[6]赵荣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原则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0):159-160.
[7]何亚凯,赵学观,李翠玲,等.玉米追肥机械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21(7):1-9.
[8]刘辉,韩俊伟.水稻田间与施肥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