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
2023-07-18田真张蓓蓓
田真 张蓓蓓
摘要:文章介绍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发展概况,并基于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引出高端定制产品概念,提出青州府花边大套可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发展,探析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发展的方式、原则和路径,以为其他地区“非遗”的有效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關键词:青州府花边大套;附属物;高端定制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4-00-03
1 青州府花边大套简介
1.1 青州府花边大套历史渊源
1900年,英国传教士库寿宁为躲避战乱流亡到烟台,在此期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抽纱花边产业,返回青州之后,便将意大利的图样和编织技艺引入当地[1]。当地居民将其与青州的绳编技艺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青州府花边大套编织技法。因织工细腻、图案精美深受当时国外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抽纱之王”。从1900年花边大套传入青州,到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个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历经三代传承人的改良和创新,成为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给当代中国手工艺品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 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发展方向
早期青州府花边大套主要为家中陈列品的搭盖、盘垫和装饰手帕、服装、枕套、窗帘等的镶饰[2]。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兴起,价格低廉的机织花边成为顾客的首选,导致手工花边市场份额变小。面对机械化的冲击,能否通过改变原有的应用形式来挽回失去的顾客,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就是很好的正面例子。中国南通蓝印花布以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图案样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3]。但是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平面形式的南通蓝印花布已经很难引起大众的共鸣。基于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将个性化定制的南通蓝印花布通过与其调性相契合的立体载体呈现,如图1所示,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极为有型的新产品,实现“非遗”产品的空间结构再构。基于南通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为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青州府花边大套编织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10平方厘米的图案需要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编织20天,所以价格比较昂贵。早期的青州府花边大套出口欧美,专供贵族使用,奠定了青州府花边大套高端品牌的调性。通过产品自身特点与市场需求分析,可将与青州府花边大套调性相契合的产品与之搭配,通过高端定制,推陈出新,拓宽应用途径,摆脱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固定应用模式。
2 高端定制产品
2.1 高端定制的概念
早在1500年前的法国,裁缝就开始根据当时的服装风格为法国社会上层阶级人士定制衣服,高端定制一词由此产生[4]。因制作衣服的材料上乘、制作周期长、制作要求高,价格昂贵,也称为奢侈高级服装定制。在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享受这“奢侈”的服务,以至于高端定制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价格昂贵的服务。
2.2 高端定制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
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注重取悦自己[5]。他们试图通过一些高品质的消费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加上“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这些拥有强烈个性、多样化诉求的新生代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他们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热衷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化时尚潮流相结合,乐于将个性与时尚相结合,这无疑为高端定制提供了强大的消费群体。
3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的融合
随着高端定制行业的迅速崛起,行业内对高端定制产品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越发关注[6]。设计精美、做工优良、名贵豪气的青州府花边大套,具有原材料面纱更细、花边单位面积所表现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这是机械化生产无法比拟的。其与高端定制服务结合,可实现高品质手工艺的传承,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依靠高端定制,产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理念和个性需求这两方面主导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3.1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的融合方式
在高端定制市场中,手工制作是一个关键要素,如蕾丝、刺绣、镶嵌等需要手工制作,香奈儿、爱马仕、LV等顶级奢侈品牌也都以手工制作为灵魂。通过私人定制奢侈品牌产品的零部件,形成手工艺产业链,通过可拆解的部件保障奢侈品牌产品的多样性、可社交性和精神属性。青州府花边大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私人的定制,以其高品质、高艺术性、高价值度成为高端定制品牌的最佳手工零部件。
瑞士的圣加仑小镇,以高品质和最富创意的蕾丝和刺绣而著称,被誉为“蕾丝之都”。巴黎、纽约、米兰等时装周展示的高级女士时装上的蕾丝和刺绣也都出自此地。众多奢侈品牌的设计师也纷纷通过圣加仑面料来展示自己的灵感。圣加仑通过蕾丝和刺绣的手工零部件,成为高级时装的合作宠儿,提升主体产品审美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重建。
通过对圣加仑高级面料成功之路的探索分析可以发现,产品的附属物可以依托高端产品形成自身的产业链,实现自身价值的重构。青州府花边大套与圣加仑面料的产品调性、产品类型和产品属性有一定的统一性,借鉴圣加仑面料的“出圈”史,将青州府花边大套以附属物的形式附加于高端定制产品之中,实现与高端定制产品的融合。
3.2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发展的原则
3.2.1 文化原则
文化原则,青州府花边大套作为“非遗”,蕴含丰富的地域和历史文化,在融合产品的选择上要注重文化主题和文化内涵的一致性。融合时还需要考虑青州府花边大套的颜色和花型,在突出青州府花边大套特有花型的前提下与高端定制产品的产品调性相协调,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3.2.2 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高端定制产品追求个性化,青州府花边大套的设计也要体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融合的设计要围绕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和个性表达展开,赋予产品强烈的个人特色。可以选择高端定制的限量款或者定制款融合,或者在标准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实现融合。
3.2.3 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青州府花边大套虽然是以附属物形式出现在主产品之上,但其功能性并没有因此减少。例如固定作用,作为纽扣或系带使用,起到连接和固定产品部件的作用,是花边大套最基本的功能;装饰作用,通过其色彩、图案等要素装饰产品,增强产品的艺术感,是消费者选择花边大套的主要目的;保护作用,花边大套中的厚扎绳带可以起到保护产品边缘和连接处的作用,避免产品受损。
3.3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发展的路径
3.3.1 直接装饰运用
青州府花边大套以其精美的手工编织技艺见长,可以考虑将青州府花边大套作为精致的手工编织物用于高端定制产品的外表装饰,在不影响产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视觉融合的效果。
3.3.2 元素的提炼与应用
分析青州府花边大套典型的图案元素,如白色和米色色调、對称散放的图案模式、流畅的线条等。将提取的元素作为高端定制产品的辅助材料,在文化内涵上实现融合。
3.3.3 个性化设计
定制化服务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个性化设计是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颜色搭配、创新设计、图案创意等个性化设计方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选择。
3.4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产品融合发展的成果
可以添加附属物的高端定制产品种类主要包括服装类、鞋类、包类、家居用品类等,附属物的主要形式如表1所示。
接下来以箱包为例展示,通过在箱包上添加可拆卸的“非遗”青州府花边大套作为挂件,如图2所示。
3.5 青州府花边大套与高端定制箱包融合的作用
3.5.1 增强高端定制箱包的高级感
青州府花边大套是中国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工艺复杂,单位作品编织周期长,因此价格昂贵,与高端定制的箱包产品调性不谋而合。青州府花边大套的技艺与高端定制的箱包相结合,不仅能添加箱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还能让箱包更加高端和奢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吸引力。
3.5.2 突出高端定制箱包的个性和独特性
可拆卸的挂件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不同的场景需求更换挂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化定制的可能。通过更换挂件就可以获得个性和全新的箱包,符合以可持续理念为依托的高端定制服务。同时每个青州府花边大套挂件的纹样都是独特的,能让箱包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3.5.3 实现青州府花边大套的价值和功能再造
“非遗”青州府花边大套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其作为箱包的挂件,不仅可以让现代女性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时尚感的新型配饰,实现青州府花边大套的价值和功能再造。
4 结语
青州府花边大套这个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艺术内涵,融合了中国的意蕴。虽然现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发展依然窘迫,希望通过与高端定制产品的融合,实现青州府花边大套的再生再造,重新唤醒这项百年工艺的活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崔研因.青州府花边大套起源考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2):90-94.
[2] 范春红,顾振美.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J].山东纺织经济,2021(1):26-29.
[3] 杨悦.探析梁平蓝印花布文化创意产品创新途径[J].包装工程,2018,39(14):227-231.
[4] 丁溶.“正宁”高端定制珠宝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8.
[5] 高江虹.奢侈品在中国还有没有“钱景”?[N].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10-21(011).
[6] 葛婷,姜然.探索满绣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22(1):66-67.
作者简介:田真(1998—),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设计。
张蓓蓓(1981—),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可持续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