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评价新策略,创建课堂新样态

2023-07-18夏向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品质课堂教学评价创新策略

夏向东

摘  要:在品质课堂的改革推动下,课堂教育开始注重全过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践行学科素养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对美术课程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革新,以此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基于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本研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文献综述法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然后重点探究了品质课堂引导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创新路径,希望能为美术教育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品质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创新策略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短板和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强化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教学评价功能包括调控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诊断功能,对教学评价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特别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得美术教学效率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一、美术教学评价原则

(一)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自身行为改善的参考依据,因此,教学评价的原则之一即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在品质课堂推动下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明确指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比如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色彩搭配、线条勾勒等问题,明确指出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围绕评价结果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比如,大部分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都偏向于色彩搭配,教师就要进行反思,是否是因为色彩搭配这一内容讲解缺乏深入,再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此将教学评价的诊断、调控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二)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

美术属于艺术,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创造力,小学美术在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而对其创造力、创新思维却缺少重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认知偏差,让其认为只需摸清绘画技巧就可以将美术学透。而品质课堂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学科素养和技巧,还要求其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需要重点将创造力凸显出来,对学生创造的美术作品给予中肯的、科学的评价,从而引起学生在这方面的重视,激发其创造力并促进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美术课堂上的表现也参差不齐。以往小学美术的教学评价以“一刀切”的形式为主,无法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进行精细评价,且这种“一刀切”的形式会使得部分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心理,而部分学生又会出现畏惧和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其知识的接受水平不一。因此,教师需要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品质课堂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具体措施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通常情况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结果均是由教师一方来进行定论。而美术属于一门专业的艺术,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观感不一,有人会从这幅作品中看到美,而有人并不会对这幅作品有何感悟。同理,教师在美术评价过程中,单一地以自身为主体实施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垄断性质,极有可能使得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埋没。

因此,在品质课堂的推动下,教师需要立足多元角度来对评价主体进行调整,使得教学评价能够具备一定客观性。比如,教师在对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中“小鸟的家”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首先,学生完成本节课的中心主题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自评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反思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其对自身绘画的不足与优势进行全面认知,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然后,自评之后还要引导学生互评,以此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取长补短,促进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创作的《小鸟的家》绘画作品发至家长群中,引导家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还可以通过大众评价的形式提升客观性。教师可以将学生本次绘画作品上传至视频App、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通过网友的留言和讨论来实现大众评价。这种多元的评价主体能够使得美术教学评价更具客观性,同时还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反映出来,以此与评价结果相结合来对教学形式进行優化和调整,促进美术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二)注重评价中的学科特征

美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审美需求和艺术特征,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文特性、视觉性和形象性,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创造、理解、发现和感知。在当前品质课堂的构建下,教师除了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美术基础的创作技法和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审美方面的思维能力。因此,只有与美术学科的特征相结合才能够促进教学评价的公正合理。

比如,教师在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在评价时对理论层面的要求尽可能放低,着重从学科的核心素养方面着手,重点在于学生在创作时对颜色的审美感知、色彩搭配、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评价,通过合理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强化对颜色的感知,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流动的颜色,让其能够切实领会到颜色和美术的魅力所在。在实施评价时,教师需要与美术学科的特征相结合,适当融入其他评价标准,旨在突出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价。

(三)重视评价激励引导

品质课堂重点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旨在不断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此营造出良好教学氛围。在此期间,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以正面的评价来不断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要想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就要对角色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适当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形式来发现学生在美术领域的天赋和优点,以此为基础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肯定,这样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摸一摸、画一画”一节中开展教学评价时,需要摒弃传统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形式,改为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点评语言进行优化和丰富,适时加入一些情感元素在内。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只要大家用心去感受,一样可以画出优秀的作品;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哦,所以大家尽管放开你们的想象力,用心去创作出来的都是好作品……”这些评价语言可以将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消除。而在课堂到达高潮阶段,教师的评价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你在颜色的使用方面很大胆,具有创造力”“你的画风很细腻,给人一种温暖的美感”等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绘画自信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发其在美术方面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四)融入信息技术来创新评价形式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充分引入信息平台和技术,比如常见的QQ或者微信社群平台,通过线上教学、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来提升教学评价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实效性。

比如,教师在对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中“黑与白”一节进行教学评价时,其评价形式可以多样化。将美术作业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中发放给每个学生,学生通过阴影、线条等元素勾勒出黑与白的图画,然后借助互联网功能完成作业提交,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在提交作品后的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有效反馈,教师在进行点评时,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评论和建议来提升其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五)注重针对性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严谨的态度,根据每个学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评价,切忌一味批评或者表扬。且在评价时不能使得学生自尊受到伤害,还要将学生作品的不足之处指出来,让学生可以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

比如在对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进行教学时,会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线条勾勒不流畅、颜色过渡不自然等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地引导,有针对性地对其作品进行评价:“你的画作很有意境哦,但是这边的线条还是需要再多加练习”“你的作品框架已经出来了,但是在颜色过渡方面再自然一些,就会更加完美”以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来进行引导,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在美术作品方面的表达能力。

(六)注重全过程分层教学评价

在品质课堂的引导下,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要注重方向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在美术素养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对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围绕学生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创作的美术作品,与差异化教学相结合对其进行评价。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来实施分层评价,将学生按照理论和实践能力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通常有较强学习能力,其写生作品也相对优秀,因此对这部分的学生评价就要相对严格;B层次属于班里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则属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因此在对B层次与C层次进行评价时,需要适当将标准降低,通过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七)树立全面、多元的评价观

品质课堂要求小学美术课堂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为了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合理调整教学评价。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树立全面、多元的评价观念,立足于美术学科的本质对评价体系进行更新,将创意、审美、文化表达、图像认知和美术表现等五个方面融入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美术教学成果展开全面性评价。

比如,教师在对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色彩的冷与暖”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暖色和冷色的基本定义,还有其中所涉及的具体色彩有哪些,逐步引导学生对暖色和冷热所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与暖色、冷色知识相结合进行创作。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要和品质课堂相结合,对实践活动、问题互动以及类型识别三个环节进行合理设计,然后对学生在应用暖色和冷色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特别要注重创意实践、审美判断以及图像识别三个方面。当前,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成绩都是过分关注,导致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将学习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形式会使得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品质课堂的推动下,摒弃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全面、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获得全面锻炼和培养。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与当前教学形式相结合,将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体现出来,正确引导学生对美术展开学习,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就要通过多元评价形式来综合、全面地展开评价,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学習积极性,以促进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玮.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浅析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J]. 新课程,2021(51):20.

[2]朱佳君. 点燃童真 激发兴趣——浅谈小学低段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21(11):82.

[3]李政阳. 小学美术教育中有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 读写算,2021(33):146-147.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教学评价创新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追求高中地理教学的“品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