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引领下小学数学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3-07-18张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策略探究双减

张瑜

摘  要:“双减”政策的本质是要实现“提效减负”,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此背景下改革并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追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以便通过有效教学来管控课后作业、校外培训,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小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优质的教育环境。游戏教学法是一种以激趣为起点,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由此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的教学形式,可切实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开展游戏活动。文章将从利用游戏导入数学概念、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游戏创新问题解决形式、利用游戏改革数学作业形式、利用游戏进行即时教学评价五方面阐述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方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探究

皮亚杰曾在“玩中学”理论中强调了游戏教学法的作用与特点,主张让儿童从“玩中学”,在玩耍中积累知识,使得学生不仅能学得有效,还能感知开心与幸福。燕国材教授在“非智力因素”研究中已经指出,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益的因素往往是学习兴趣、情感体会等。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则应从学生视角开展趣味活动,使得小学生能产生积极情感,在兴趣激发下主动学数学。在此方面,游戏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性特点,有利于全面改善小学生的认知,使得小学生能在游戏中解决数学问题,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一、利用游戏解释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存在抽象特点,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所做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发育水平不高,常常因为数学概念的抽象度过高而陷入认知瓶颈,这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难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也因此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当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掌握关键概念,便要在课外复习、背诵,自然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数学概念的讲解形式,且同时达到丰富学生直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可借助游戏活动解释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能在游戏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

比如在“确定位置”单元中关于数列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间休息期间组织本班学生玩起“跳点”游戏。在户外用粉笔画了“5×5”点阵图。学生感到很好奇,热烈讨论着点阵图的造型,对这一未知游戏产生了期待。待画完点阵图后,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需站在起步线上,用力往前跳,如果能恰好跳中这些点,就算成功。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教师还设置奖励:游戏结束后,选出一个跳得最远的学生,为他准备一份奖励。每当学生跳中一个点,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比如“三行五列”“四行三列”等,而学生很快便开始模仿教师的说法,认真记录自己与同伴的跳点位置。这时,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也将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数学学习情境中。最终,根据学生的挑战难度、最终的跳跃成绩,将零食大礼包送给了成绩最好的同学,同时据此设问:应该如何确定行、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游戏经历与生活体验总结行、列的确定方法,初步总结出“横为行,竖为列”这一结论。

从上述案例中可看出,由于学生在游戏中便能理解行列的实际意义,所以在面对教师的提问“如何确定行、列”这一问题时,本班学生便可根据游戏体会进行数学解释。这就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便于学生顺利实现学习进步。如此,学生也可在数学课上自主使用数学概念去描述物体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游戏引导学生理解、解释数学概念时,教师则应客观分析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据此确定游戏内容、主题,使得学生能在游戏中自主应用数学概念,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

二、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上落实“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便是要让小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这与新课改理念中关于改革课堂教学形式的研究是一致的,因为当小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后,则可在新知探究中自主迁移已有认知经验,可促使小学生长期主动学数学。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应重视情境创设,以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得学生能自主迁移认知储备,在思考、探究与表达活动中掌握数学概念。对此,教师同样可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因为游戏活动具有直观、有趣、体验等特点,更易于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这也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比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可设计“竞价”游戏,据此创设问题情境。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在讲台上摆上学生喜欢的零食、文具,并用小数标注了这些物品的价格。学生随机选出自己喜欢的两类物品,计算总价,教师可随机说出一个数值,学生所选的“商品”总价最接近这个数值的学生则可获得游戏胜利,同时也能设计下一轮的竞价数值。因为各类物品的组合方式很多,所以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所面临的加法问题也是不確定的,这就能直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定的紧张氛围,便于学生高度集中,使其自主分析小数加法问题。但是,因为现有认知经验难以帮助学生完成游戏任务,所以不少学生都产生了认知欲望,他们主动阅读数学教材,模仿数学教材中对小数加法问题的演算步骤自主计算了个人挑选“商品”的总价。在此基础上,学生则可自主探究小数加法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感受小数点的特点,这就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能主动建构本单元的关键知识,顺利突破学习重点。

三、利用游戏创新解题形式

数学活动是伴随着问题、解题展开的,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也需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进行检测与发展,所以问题解决活动的效率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提高问题解决活动的效率呢?对此,教师则可利用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在“玩中学”活动中发散思维,探索问题的多元解法,使得小学生能在数学游戏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比如在“倍数和因素”一课教学中,可设计“配对”游戏。教师准备一组数字卡,以1分钟为限,参与游戏比赛的学生要从这些数字卡中找到倍数、因数,而倒计时结束后,能找到最多数字组合的学生则可获胜,同样能赢得游戏奖励。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学生能通过口算心算的方式记录一个数的倍数、因数,进一步体会因数、倍数与乘除法之前的关系,能顺利掌握关于倍数、因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运算水平,便于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而且,由于设计了倒计时机制,学生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能全身心投入数学游戏活动中,可切实提高问题解决活动的效率。

相比较单一的倍数、因数计算活动,“配对”游戏能切实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锻炼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敏捷、灵活,便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得小学生能主动内化数学概念,将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在数学游戏中引导小学生主动学数学,教师也能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情感更加积极,他们不会将问题解决活动看成是难以突破的课业压力,反而充满兴趣、好奇,能在游戏活动中积累有效的问题解决经验。但是,要想通过游戏活动达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教师便要科学调控数学游戏的难度水平,不能过易,以免让学生产生乏味、无聊的感觉;也不可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反而无法让学生主动解题。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应客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根据教学判断去优化学生的认知发展,由此设计数学游戏、确定游戏任务的难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实现自主学习。

四、利用游戏优化作业质量

“双减”政策率先从作业压减角度提出了“减负”要求,与教育部在2021年3月提出的“五项管理”改革制度相符。然而,作业是引导小学生解题、巩固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合理设置数学作业任务可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教师不可完全消除作业任务,而是要通过分层、专项作业管控作业的总量。除此之外,“五项管理”中关于“作业管理”的改革意见也提出了设计多元化作业活动的具体要求,这也就促使一线教师展现教学机制,从学生的素质发展视角去探索作业的具体内容与外在形式。小学生在数学游戏中的思维状态、解题行为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任务时,教师也应尝试设计游戏类作业,使得学生能在课后主动参与作业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解题行为,提高学生在作业活动中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长期保持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学数学。如此,便可从心理层面落实“双减”政策的减负要求,也将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型观察、测量,从正面、侧面与上面观察了长方體、正方体的几何结构,能由此体会体与面的关系,并且可初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在本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设计一个建构游戏作业:自主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并用这些模型搭建几何造型。在这一建构游戏中,小学生能进一步感受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结构特点,发展空间思维,便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在游戏类数学作业中,学生不仅没有产生课业压力,或者是产生浮躁、焦虑等心理情绪,反而还保持着学习热情,能在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时自觉阅读数学教材,复习课堂所学知识,使得学生能顺利巩固知识记忆。

五、利用游戏进行素质评价

游戏是一种开放的、个性化的娱教资源,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情境下组织游戏活动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双减”政策提倡全面压减学生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能在轻负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摒弃“唯分数论”的短视行为,主张一线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改革活动。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可利用数学游戏创新评价形式,利用数学游戏去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观察学生在游戏中所展现出来的解题能力、思维品质等,据此判断小学生个人素质的成长变化,利用教学评价促使小学生实现素质发展,调控数学评价的形式与效果,从而真正为学生的素质进步做准备。

在利用游戏开展教学评价改革活动时,教师可根据本课程的知识板块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在“数与代数”知识板块的学业评价中,可设计一些数独、数字填空、配对等多元游戏,小学生要自主观察这些算式的符号、数字特点,通过添加必要的小括号或者运算符号使得整个算式成立,而这就有利于检测学生的数感,以及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如此,学生在面对数学评价时不会感到焦虑,反而能在游戏评价中反思自己认知水平和学习中的不足,可激发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得小学生能在下一轮数学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再如,在关于“位置与方位”的游戏评价中,可设计藏宝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观察路线图,使用指南针、地图等软件确定藏宝方位,描述路线。据此,教师则可判断本班学生的方位意识、数学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游戏表现反思教学不足,据此设计专项辅导计划。

六、结语

在“双减”政策改革与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明白数学教育是服务于学生的素质发展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思维品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应利用游戏解释数学概念,弱化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并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在课外设计游戏作业,通过开放游戏创新评价形式,使得小学生能在游戏活动中顺利生成数学素养,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参考文献:

[1]蔡志昌.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22(02):44-47.

[2]安芳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运用[J]. 甘肃教育,2021(24):84-87.

[3]王海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3-4.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策略探究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