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
2023-07-18田国标陈晓波狄长安
田国标,朱 江,陈晓波,狄长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普外科血管组,北京 101200
原发性肝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常见恶性肿瘤[1-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90.57万例新发肝癌患者例,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7位,肝癌死亡患者约为83.02万例,居所有肿瘤的第2位[3]。2015年中国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新发患者约46.61万例,死亡患者约为42.21万例[4]。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5]。早期肝癌采取肝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6]。然而,很多肝癌患者起病隐匿,诊断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难以通过手术切除获得治愈[7]。介入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受到多个指南推荐,特别是对于不耐受手术切除或需要通过化疗使患者具备手术切除条件的患者,目前化疗方式常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8-10]。近年来,肝癌的治疗策略进展迅速,特别是生物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11-14]。目前关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8岁;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5];符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或化疗灌注术的适应证[15];完成1年以上随访或在随访期间死亡;术前1个月无放化疗、免疫、抗肿瘤等治疗史;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介入化疗栓塞术或化疗灌注术的禁忌证;合并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下降;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出现远处转移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43例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栓塞组(n=82,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n=61,采用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方法
栓塞组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采用Axiom-Anis d TA平板数字血管造影系统(Siemens)于腹腔肝、肠系膜行常规动脉造影,确认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及其周围侧支系统,通过选择性肝动脉或肝外膈动脉造影观察肝癌组织的供血及动静脉瘘,然后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将10 mg表柔比星与1支碘油混合乳液制成化疗栓塞乳剂,经导管注入肝癌组织内,为了避免药物反流及过度栓塞胆管周围血管丛及肝段动脉本身,当动脉血流缓慢时停止栓塞。对照组进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治疗,血管造影方法与栓塞组相同,然后将50 mg 奥沙利铂+30 mg 表柔比星经微量泵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期间,监测两组患者的症状、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适当给予镇痛、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72 h 常规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出现,持续≥1个月。部分缓解: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并持续≥1个月,且其他病变无进行性加重。稳定: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或增大≤25%。进展: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乘积增大>25%。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呕吐、腹胀、过敏、转氨酶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情况的比较
随访1年后,栓塞组患者病死率为9.8%(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1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缓解情况的比较
栓塞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4.4%(61/82),与对照组患者的63.9%(3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缓解情况[n(%)]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栓塞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3%(24/82),与对照组患者的27.9%(1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中国是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患者较多的国家,也是腌制食品消耗量较多的国家,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6]。原发性肝癌发生部位若不在肝表面被膜下,早期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当体检或晚期出现肝功能明显下降等恶性症状体征时才被发现,导致大量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部分患者需要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化疗才能进行手术[17]。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可以靶向性切断肝癌组织的供血,同时输送一定的化疗药物进一步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后可使癌组织体积明显变小,同时阻断供血动脉之后可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对预防肝性脑病和失血性休克以及降低短期病死率有明显效果[1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缓解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栓塞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蔡宗洋等[19]观察了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与化疗灌注术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显示,2年随访中,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为80.0%,而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为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一项研究对比了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与化疗灌注术治疗在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纳入了94例行手术切除的单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组(n=49)和化疗灌注术组(n=45),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4.3%和13.3%,但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组患者术后2、3年复发率分别为21.4%和30.3%,均低于化疗灌注术组,且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组、化疗灌注术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34.30、24.7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相比于化疗灌注术,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2、3年复发率,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20]。晁代飞和张建伟[21]则观察了肝癌切除术后是否联合使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预后的影响,纳入了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显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多个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表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作为单独治疗或辅助治疗都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解剖学研究发现,肝癌组织的供血90%~95%来源于肝动脉,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阻断肝癌组织的供血,导致该组织缺血坏死,并延长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的局部作用时间,从而提高疗效[22]。这种策略通过微创、靶向对肝癌组织进行治疗,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巩固手术的疗效,经过临床的长期实践,已经成为目前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23]。
综上所述,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作为辅助治疗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