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和运动法对降低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
2023-07-18袁宵
袁 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青少年手机成瘾主要指青少年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或整日沉迷于手机并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难以正常生活、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型的疾病。针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临床多选择脑电生物反馈、药物疗法等进行干预[1]。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抑郁症、手机和网络成瘾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不错,但当前依旧很少见关于药物疗法联合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青少年手机成瘾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把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的方式用于80 例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对比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80 例,分为观察组(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及对照组(单用生物反馈疗法)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8±1.93)岁。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12~18)岁,平均(15.44±1.98)岁。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单用生物反馈疗法。即选择型号:Myomed 632X,广州润之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连续8w,治疗频率为30min/次,2 次/w,共实施16w 治疗。每次先实施3~5min 基线采集,再正式干预治疗,随后开展自我控制和放松训练,以此提升皮温值,自我控制训练,增强被试Alpha 波(8~12 Hz)和被试SMR 波(12~15Hz)17,这一阶段是高级和初级注意力部分,该模块被试能实现对喜欢内置小程序的随意选择。生物反馈组通过有经验的应用心理学研究生,2 次/w 进行干预,并实施控制操作,30min/次。正式训练划分2 个阶段:(1)表现为正式训练前的放松,通过受试者调节自我紧张情绪(即调节皮温值);(2)保证环境安静、室温适宜,受试者实施Alpha 波和SMR 波调节训练。
1.2.2 观察组生物反馈疗法和运动法。基于对照组的基础实施60min/次、2 次/w 运动干预,依据运动深度分4 个阶段,干预8w。主要实施篮球、健身、慢跑、健美操等运动法,先进行5min 时间的热身再开始运动,按照肌肉紧张程度、出汗量、被试呼吸频率等调节运动强度,保证干预有效性。第一阶段,进行慢跑、拉伸运动、活动操等在内的运动热身,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运动关系,激发被试运动兴趣,干预1w;第二阶段,实施健美操、搏击操、跳绳等运动繁育,增加被试参与感,培养运动兴趣,提升身体协调性,干预2w;第三阶段,实施羽毛球、篮球等竞技类运动,主要目的是提高被试自我管理能力,干预2w;第四阶段,实施健身、体能训练,目的是通过有计划、系统性的健身和体能训练,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被试生理机能,干预3w。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心理状态评分、手机成瘾性等。(1)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50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53 分,当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相应的评分越高,焦虑、抑郁满分100 分。(2)手机成瘾性: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评分。每个项目依据1~4 分评分,总分26~104 分,CIAS-R 量表共26 个评价项目,评分>65 分,可判定成网络成瘾。当学生的手机成瘾病情越严重,则获得的分值就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 软件处理,(±s)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SAS、SDS 评分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指出通过对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后,取得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SAS、SDS 评分(±s,分)
表1 比较两组SAS、SDS 评分(±s,分)
组别例数SDSSAS观察组4041.32±9.2140.61±8.83对照组4049.63±9.9648.36±10.03 t 值3.2064.166 P 值<0.05<0.05
2.2 比较两组CIAS-R 评分 治疗前两组CIAS-R 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指出通过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后,患者CIAS-R 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CIAS-R 评分(±s,分)
表2 比较两组CIAS-R 评分(±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73.46±2.7629.01±1.26对照组4073.50±2.7136.68±1.78 t 值1.2063.552 P 值>0.05<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手机、网络等成瘾的主要群体,因为这一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旺盛,无法很快地适应,加上学习压力加大、和家长发生矛盾等,极易患上手机或网络成瘾[2-3]。若整日沉迷网络,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思维迟缓的状态,又未接受良好治疗,可能发生负罪感重、自杀意念强、焦虑、慢性疼痛等不良事件,威胁身心健康。怎样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消除对手机的依赖感,控制抑郁症状发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指出通过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后,取得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意义;治疗前两组CIAS-R 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指出通过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后,患者CIAS-R 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育运动自身具有社交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其作为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干预方式,通过参加运动,极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体质,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和健康水平,增加青少年手机成瘾者的心理自信、自尊。研究显示,青少年手机成瘾者对手机的依赖和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负相关的情况,普遍对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弱。通过体育运动可脱离虚拟场景进人现实交流中,有助于青少年之间建立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感情的增加和人际的交流,降低手机成瘾行为。手机成瘾者自身无较强的控制力,在实施生物反馈训练过程中,需手机成瘾者自身有意识调节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变化;实验被试数量较少也可能是一项造成生物反馈干预效果不如运动干预的原因[4]。基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机能水平相对较强,身体发育良好,体育运动有极大的游戏、乐趣、外在参与性等特征,个体更容易沉浸其中,使得运动干预的效果更明显,更能激发其兴趣,参与度更高[5]。总之,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可降低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方案,应当按照此评估结果,充分考虑造成青少年手机成瘾发生的复杂因素,选择最佳的预防手机成瘾的干预方案,充分结合家庭管理、学校教育、认知改善等重手段,优先选择运动的方式干预,达成最佳治疗效果。提示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联合干预的方式,可明显提升治疗有效性,发挥生物反馈疗法、运动法两种方法的协同作用,改善青少年手机成瘾者的不良心理,降低成瘾性。
综上所述,针对青少年手机成瘾患者,通过采用生物反馈疗法与运动法联合治疗的方式,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病症控制、CIAS-R 评分的改善产生作用显著,能降低和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