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旅融合”背景下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
2023-07-18杜君鹏
杜君鹏
摘 要:以神农架林区开展的山地户外运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旅融合”背景下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契机,并提出通过完善山地户外产业整体布局、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品牌、深入推进“体旅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有力推动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体旅融合;神农架;山地户外;运动产业
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是指“以自然山地环境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登山、徒步、露营、骑行、自然岩壁攀登、定向与导航等项目”[1]。根据2022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拥有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平均海拔1700米,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堪称户外运动的“天堂”。据统计,2019年神农架林区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9.7%,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神农架林区开展的山地户外运动为研究对象,从“体旅融合”的视角下梳理其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完善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供理论参考。
一、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体旅融合”发展契机研究
(一)相关政策的出台是发展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强力背书
2016年国家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再次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2022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2017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29号),明确以户外运动为重点,支持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形成“三纵三横”(神农架—宜昌—恩施,襄阳—随州—荆门,黄冈—鄂州—黄石—咸宁;长江沿线,318、316国道)山地户外运动布局;2021年12月,湖北省体育局发布《湖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鄂体〔2021〕50号),强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电子竞技、航空运动、汽摩运动、冰雪、马术、山地户外运动、帆船、击剑等新兴时尚运动项目”[2]。
一系列从国家层面至地方政府事关体育产业领域的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从产业发展、产业融合、赛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为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渐形成支撑其户外运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的绝佳条件
神农架林区,地处武当山、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被誉为“华中绿肺”“天然氧吧”,拥有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天然资源。
近年来,神农架先后举办了神农架国际马拉松、UTSS神農架森林越野跑、环大九湖国际大学生自行车挑战赛、神农架大众冰雪节、神农架“野人五项”自行车公开赛、山地徒步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户外体育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各类大小体育运动40余项,形成了自行车、越野跑、徒步、森林马拉松、滑雪等“野人五项”户外公共品牌,并建成送郎山健身公园、巴桃园山车营地、官门山攀岩等20余处大型户外运动基地。
2021年,神农架林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并荣获“湖北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2016年、2017年、2022年神农架“野人五项”体育旅游线路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佳线路;2021年11月19日,“2020IMTA山地旅游奖”在贵阳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举行颁奖典礼,神农架神农云寨旅游有限公司开发的神农架景区骑行徒步旅游线路项目入围“最佳山地旅游徒步线路奖”。
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神农架林区户外运动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以山地户外和滑雪为主导的户外运动产业布局。
(三)“体旅融合”是丰富神农架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的迫切需要
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90%,动植物物种丰富,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环境保护位居首位。所以出现了“有树不能砍,有兽不能猎,有药不能采,有矿不能开”的景象。1992年,神农架林区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0年3月,神农架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关闭了80多家森工企业,“一木独大”的传统产业格局彻底终结,进而导致地方工业经济滑坡,财政收入锐减,以“木头经济”支撑的地方财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发展生态旅游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2018年8月7日,神农架林区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2万多人,占本地就业总人数的20%,接待游客1828万人次,旅游收入6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9.7%;2023年伊始,仅元旦假期至1月15日,景区接待游客2.24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66.5%,收入140.91万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47.4%,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接待游客人次同比2019增长377%,收入同比2019增长96.5%。旅游产业已成为神农架林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区政府也在不断总结反思,已经逐渐意识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对于神农架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9月,《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谈到“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主要问题时指出:“产业产品体系尚待完备,旅游和体育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产品体系仍以生态观光和中端度假为主……尤其是缺少有强大吸引力的产品以IP为统领的品牌形象体系,旅游品牌形象和市场的辨识度影响力有待提升”[3]。2021年神农架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大旅游提质升级已成为神农架林区重点工作之一,同时《报告》指出“实施品牌引领工程,聚力打造‘神农文化品牌、‘神农医药康养品牌、‘远山儿童村研学品牌、‘野人五项户外运动品牌、‘神农山居民宿品牌、‘神农四宝购物品牌等品牌体系。完善产业链,补强产业链,持续优化生态游、避暑游、滑雪游‘三大特色游产品,重点发展旅游+康养、+研学、+户外体育、+民俗、+特色美食五类新型消费项目”[4]是实现提质升级的重要措施。
打造“野人五项”户外运动品牌、开发滑雪游特殊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户外体育新型消费项目,户外运动已经成为神农架旅游提质升级重要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体旅融合”背景下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在神农架户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一方面,相较于滑雪,山地户外产品供给较为滞后,消费需求比较单一,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整体实力在山地户外行业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就林区户外产业整体发展规划看,山地户外运动尚未形成与冰雪运动产品联动开发的格局,尤其是缺少类似滑雪产业般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产品IP为统领的品牌形象体系,仍未形成山地户外与滑雪并驾齐驱的户外产业布局。
(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山地户外产业整体布局
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功能。首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从硬件上保障山地户外发展用地;其次,加强地方金融财税支持,强化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实施税费政策优惠,从经济上保障山地户外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构建良好的地方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优化文旅政务服务,加大典型企业、新兴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搭建山地户外行业共创共享平台。
完善山地户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全贯穿式神农架户外运动产品体系。充分依托林区天然的山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突出专业户外为主的竞技类和“泛户外”为主的群众类相结合大方向,同时根据项目、气候、自然环境特点合理布局,重点打造以春季徒步、夏季自行车汽车行、秋季马拉松、冬季滑雪为主线的“春、夏、秋、冬”全贯穿式神农架户外运动产品体系,力求做到全年无“淡季”。
(二)着力品质提升,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品牌
首先,重点打造“野人五项”品牌,提升项目品质。神农架“野人五项”体育旅游线路曾三次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佳线路,已初具品牌效应,以此为基础优化线路,提升品质。同时还应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山地户外安全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山体户外运动产业服务,创新商业化运营,打响神农架山地户外运动品牌。
其次,立足传统,积极承办、引进更高级别的赛事活动。积极发展传统品牌赛事,提高神农架环大九湖自行车赛、神农架国际山地徒步马拉松、UTSS神农架森林越野跑等传统品牌赛事的商业化运营能力,全力打造几项国内、国际高级别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
最后,创新发展户外运动休闲项目,拓展山地运动消费空间。适时建设一批航空飞行营地、户外运动营地、汽车露营地等新型营地,丰富现有产品体系。同时在现有户外运动基地基础上,开发户外露营、高空极限运动、水上漂流、峡谷溯溪探险、低空飞行等新兴项目,发展神农架林区户外运动产业新业态,拓展消费空间。
(三)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促进体育旅游互动融合;2021年7月《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发布,要求“促进体旅融合。通过普及推广冰雪、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5];2021年9月,《湖北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文中多次提及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体育+工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运动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6]。由此可见,“体旅融合”已成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方向。
2021年,神农架林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国家體育产业示范基地”,并荣获“湖北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神农架“野人五项”体育旅游线路曾三次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佳线路;2021年神农架景区骑行徒步旅游线路项目入围2020IMTA山地旅游奖“最佳山地旅游徒步线路奖”。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夯实了神农架林区深入推进“体旅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以UTSS神农架森林越野跑、神农架“野人”五项户外越野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类活动为窗口,扩大神农架“旅游+体育”品牌知名度;以旅游为基础、以体育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体旅融合”产业发展;加强“文旅+体育”的文旅体产业融合新业态研究,创新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已成为推动神农架林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体旅融合”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现实需求,建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智库。同时,以提升能力为首要素,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通过招、引、育等多种途径实现人才储备与更新;以新业态人才需求为突破口,依托重大项目和工程,引进各类“体育+旅游”紧缺人才;以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体育企业为依托,建设体育产业产学研基地、体育产业人才实训基地、体育产业智库,培养一批体育企业管理精英和经营骨干,并推动林区与周边省份文旅教育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013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神农架户外实习基地落户神农架官门山景区攀岩基地;2019年12月,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正式签约,联袂开展与神农架林区户外运动产学研合作,并挂牌成立“武汉体育学院神农架户外运动产学研基地”;2020年7月,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武汉体院、广州纵贯线公司规划对神农架“野人五项”线路优化升级,开发出六条“新野人五项”体育旅游线路。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已成为利用林区户外运动产业资源、配套设施实现与高校、企业、社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三、结语
神农架林区拥有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政策规划、产业需求扩大以及林区发展刚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神农架林区户外运动蓬勃发展。而在“体旅融合”背景下,通过完善山地户外产业整体布局、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品牌、深入推进“体旅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能有力推动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6-11-08].https://www.sport.gov.cn/n315/n330/c774667/content.html.
[2][6] 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EB/OL].[2021-09-30].http://tyj.hubei.gov.cn/fbjd/zcwj/gfwj/202201/P0202201263800
07872186.
[3][4]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EB/OL].[2021-09-27].http://fgw.snj.gov.cn/zdgknr/ghxx/202109/t20210927_378 4008.shtml.
[5]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EB/OL].[2021-08-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