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艺术类课程“艺工融合”的意义与探索

2023-07-18王宏飞

关键词:设计教育新文科新技术

王宏飞

摘 要:“艺工融合”即设计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结合“艺工融合”特点,文章阐述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期“艺工融合”的意义。结合新文科建设工作中提出的“艺术学科的使命是美人、化人”这一使命,文章分析了现代社会艺工融合发展的新语境,指出对设计教育而言,设计艺术类课程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拓展设计的想象空间,丰富设计艺术形式,利用设计智慧传承致美文化基因、传承古老生活智慧,体现设计艺术作品美人、化人的价值。

关键词:新文科;艺工融合;设计教育;新技术

一、新文科建设背景及研究现状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了一场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是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文化,是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文化繁荣需要新文科。艺术学学科的使命是化人、美人[1]。

针对“新文科”建设及研究,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吴岩认为,要改变以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知识组织方式,新的知识组织方式应以新文化探索为核心,由“守城”转向“攻城”[2];石云里赞同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斯诺提出的“第三种文化”这一观点,用“第三种文化”连接文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的鸿沟[3]。周星提出,“内部”与“外输”是新文科构建以及具体学科拓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大任务。艺术的核心功能在于塑造审美感知力,艺术的熏陶能够帮助不同的研究者、受教者建立起对于审美的基本认知。围绕人的精神情感的提升的新文科建设是艺术学科的发展使命[4]。

可见,新文科建设是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变革。传统的文科教育因过于细分,过于专注自身学科领域之内的发展研究,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如今,新技术主导下的生活方式相较过去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样会影响到生活制器和设计艺术的发展,影响到设计艺术教育。

二、工具设计与技术、艺术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所创造的工具形式主要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机器及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每一类工具代表着一个时代,诸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等。这是因为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新型工具,新型工具又革新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进而又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改变又带来了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

工具制造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当时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创造各种工艺及器具是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创制过程中,人们掌握了相关加工技艺。依据不同的材料,人们结合自身感官体验、喜好以及想象力,赋予它们“意义”。受认识限制,同一类型的工具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社会意义。为了直观体现这种意义,人类结合掌握的各种材料加工技艺,创造出了一些有别于生活器皿的器物,在上面刻画各种图纹,赋予其特殊含义,借用有形的器物来表达无形的思想,使其形象化、生活化,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设计逻辑、使用逻辑和解释逻辑。所以,对古人而言,工具制造既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也是加工技艺与想象力的融合,技艺促进了想象的实现,想象力推动了技艺的进步。可以这么认为,古人制造各种器具的过程就是技术与艺术相融的过程,加工技艺表现为技术,想象力表现为艺术。

在手工艺时代,通过器物的外在形式,人们能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器具的工艺痕迹,认识到器物的加工工艺,体会器物的功用与设计思想。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器物的结构相对简单,人能通过感官直接理解器物的设计。在工业时代,器具的设计相对精巧,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制造工艺超越了普通人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产品的运作原理超越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认知,这使得产品从感官上难以被理解。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加赛特把手工艺时代称为工匠技术时代,把工业时代称为技师技术时代[5]。从工匠和技师二词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工匠的培养是从学徒开始,接受传统的作坊式的师徒制教育;技师的培养建立在了解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接受系统的学校工程教育。系统的工程教育则有着明确的目的导向和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

就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言,整个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个时期,主流的消费文化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勤俭、节约、克己的消费观到注重炫耀享乐再向審美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6]。当代的设计主要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目的。在物质层面,人们的美好生活可以被认为是通过消费来实现的。从消费的角度而言,设计也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消费设计即消费设计师的艺术与技术才艺。生活中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是设计师融合现有技术与艺术想象力的产物,使得产品既呈现出了实用性的一面,又体现出了审美性的一面,亦即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融的产物。

三、不同社会发展时期“艺工融合”的意义

一般而言,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被称为工艺设计,工业时代的设计被称为设计艺术。“工艺”一词包含了技术与艺术,设计艺术亦即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无论是古代的工艺还是现代的设计艺术,技术与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起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内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发现、发明,工艺产品在形式和风格上也不断发展变化,不变的是器物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材料上的稀缺和工艺上的复杂与精致往往是工艺产品区别于实用产品的鲜明特征。从工艺的发展来看,工艺起源于器具的设计与制造。在后期的发展中,部分器具的设计与制造开始摆脱器物原有的实用功能,走向具有特定含义的装饰,服务于政治需要和文化需要。从需求的角度而言,工艺产品的意义在于文化和政治,更多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从设计的角度而言,工艺产品既强调使用属性,也强调象征意义,是人们对器物的感官感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人类社会早期环境中的信仰意义

在人类社会早期,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类创造了各种器具。在创造器具的过程中,人们掌握了对各种自然材料的加工技艺。依据不同的自然材料,人类也结合自己的感官体验和喜好,赋予了各种材料以“意义”。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让人类产生了困惑,经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人们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使得人们认为有一种神秘力量在主导世界的运行。在这种环境下,一种原始的信仰便产生了。为了让这种无形的信仰得以直观的体现,结合掌握的各种材料加工技艺,人们创造出了一些有别于生活器皿的器物,并在上面刻画各种图纹,赋予其以特殊的含义,用有形的器物来表达无形的思想,使其形象化、生活化。这类器物的制造因为使用目的的不同,其设计、生产制造也不同于寻常的生活用器。器型设计侧重想象中的意义,使用较为稀缺的材料,生产制造更为精细,由此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设计逻辑、使用逻辑和解释逻辑。

(二)阶级社会环境中的政治意义

先进工具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化。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后,人与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差异,但人与人的身体本身在生理特点和视觉感受上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社会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为了强化这种差异,选择了用身体和生活器物来表达人类的这种社会性差异。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大量具有“道具”意义的器物设计。这类器物的设计与制造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使用意义,而是强调其象征意义。这类器物的设计与生产在材料选择、制造难度上有着极高的门槛,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器物的稀缺性来强化赋予其的政治意义。

在人类文明社会早期,工艺作品往往以一种“道具”意义存在,例如考古工作者从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玉器,这些玉器用料讲究、制作精美。由于玉石易碎,从出土玉器的体量上看,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些玉器在被设计制造之初并不是因为其实用价值。从物品的价值属性来看,原材料稀缺、制作精美往往意味着耗工耗时,也意味着产量少、价值高。工艺产品的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往往基于当时的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有着他们能自圆其说并认可的解释和虚构故事。从工艺产品的制作来看,精细的工艺是对匠人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毫厘之间的作品往往需要数个时辰又或是数天的功夫。如此,工艺产品才能作为道具使用,用来象征身份和地位,具有浓厚的政治意义。又比如殷商時期的青铜器,其制造材料来源当时极为稀缺的铜、锡、铅等金属组成,体量上的巨大、装饰图案的复杂增加了其制造工艺。材料和制造工艺共同形成的制造障碍消除了其他人仿制的可能性。此外,在传播该器物的制造过程时,制造者往往会加入一些传说、故事或血祭等典故给器物的设计制造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如此,这样的器物作为礼器更易触发普通人的敬畏之情。所以,作为统治阶级往往把这类器物视为“重器”,赋予其独特的社会意义,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三)当代世俗社会环境中的文化意义

对于普通人而言,感官更好的器物更易获得人们的青睐。感官好意味着视觉上的可爱、工艺上的精细。对于设计艺术作品而言,其核心要素为制造者的设计、材料和工艺。设计者通过作品的整体形象来表达创作理念,认同该作品的人往往愿意付费和消费,以获得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在这一点上,设计艺术作品与艺术作品具有类似性。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设计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其文化体验。创作者以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将其艺术理念借由材料、质地、造型、工艺表达出来,并以此融发欣赏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获得认同,实现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作品的收藏者而言,其所追求的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这也是工艺作品的意义体现。以玉器产品为例,视觉感官好的玉石被视为上等,创作者借助自己的创作经验对玉石进行全方位审视,结合当时的社会语境和藏家的喜好去挖掘开发玉石的各种可能性。如果该石头被制作成一款“玉白菜”,则是为了迎合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因为“玉白菜”在汉语语境中其音同“遇百财”,更符合商人的世俗追求和审美情趣。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意义是人造器物的重要属性,尤其是在当下注重审美与个性的时代,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既是为了满足使用层面的需求,更是为了满足精神文化的追求。文化消费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艺术中的艺术需要承担社会发展所赋予的美人、化人的历史使命。对设计创作而言,利用新技术创造新作品,利用新作品反映新技术,引导文化的良性发展也是设计师的使命所在。

四、现代社会下“艺工融合”类设计发展的新语境

(一)发展环境之新

相比较过去的发展环境,今天的设计艺术的发展环境无论是时代环境、技术材料、服务对象、还是流通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说,在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下,设计作品在市场中流通,作品的价值也在流通过程中得以实现。如果说封建社会时代的工艺作品主要在于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那么处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设计作品更侧重文化意义的体验和表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设计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过去,主要是以手工艺品为载体,表达当时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传承历史文化、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从古到今,对于较为大众的工艺产品而言,它们皆是以产业的形式存在并延续至今。没有融入产业,具有一定政治寓意的工艺美术产品则依托当时的社会体制得以生存。一旦社会体制发生改变,它们同样面临生存困境。今天的设计作品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环,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环境而言,设计作品融入文旅产业是未来的趋势。在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的当代中国,人们追求个性化的精神文化体验为设计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设计艺术作品是高端技艺的劳动成果,其带来的文化体验不同于工厂量产的普通生活产品。每一个国家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独特的设计艺术,这些设计艺术作品融合了文化、工艺、材料等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设计艺术作品因其民族技艺和民族文化成为国家领导人之间互赠礼品的首选。

(二)材料、工艺之新

从工艺作品的制作材料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局限于金、木、皮、玉、土、漆等自然材料,而今现代社会还带来了新型材料,如铁、玻璃以及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是设计艺术作品表达思想的基础语言,不同的材料在历史环境中有其独特的意味。在古代社会,黄金、美玉意味着稀缺、高贵,融入统治阶级的审美意志,加以技艺高超匠人的制作便成就了政治意味浓厚的宫廷工艺美术作品。

人们对工艺作品的理解受过去经验限制,往往认为工艺美术就应该是传统的,运用传统的材料,应用传统的技艺,做出传统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从发展的观念来看,设计艺术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历史时期同样应该会发展出新的内容,体现新的内涵。传统的自然材料“金、木、皮、玉、土”是材料,现代工业材料同样也是材料,从合金、高分子复合材料、芯片等实体材料,到大数据、光影以及元宇宙等概念,也能成为设计创作的材料和灵感源泉。

(三)产业结构之新

传统工艺作品有其特定的生存发展环境。曾经的匠人往往服务于特定的管理机构,工艺创作以表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主。在艺术创作层面,他们没有独立的创作人格,工艺作品缺乏市场流通空间。如今,社会体制、市场机制与过去不同,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改变了现有产业结构、产业形态和产业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对当下的设计艺术发展而言,一是创作者可以结合时代需求自由创作,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二是可以利用新技术来改进原有的工艺,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美育作品;三是可以利用新技术来传播推广设计艺术,繁荣设计艺术文化产业,拓展设计艺术的生存空间。

五、新文科背景下设计艺术类课程艺工融合发展方向的探索

结合前文的论述可知,人类的设计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相融的产物,设计的技术属性服务于器具的使用功能,设计的艺术属性服务于器具的审美功能。在不同的技术背景下,器具表现为不同的视觉形式,这种视觉形式反映着时代精神,塑造了人的审美观念。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发生了改变,美好生活成为新的追求,消费文化开始转向审美和个性化发展。新文科在育人理念上引导着设计艺术类课程的改革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设计艺术类课程的改革又提供了技术支撑,设计教育的新变革需要回应时代之變与时代之需[7]。对设计类课程而言,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概念在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表现出设计艺术在未来世界美人、化人的使命担当,是课程建设的探索方向。

(一)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扩展想象空间

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制造受益于材料、工艺、成本及生产周期,设计者的想象力可能难以百分百呈现。在传统社会里,古人们在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体验往往借助想象力来弥补,他们借助生活体验和周围器物激发的想象,通过编撰传说神话、创作壁画、雕像来获得心理满足感,并在传播这些神话故事、展示壁画雕像,并用一种特殊的仪式试图超越现实,到达异界。中国古人就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了冥界和仙界,并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里实现了人与仙、人与鬼的跨界交往,这就是古人的虚拟设计思维。他们依托生活经验,用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并想象出了人在虚拟世界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民间传说和壁画石刻作为文化遗产,它们所创造出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共存,借助口头传承,民众可以随时激活并进行更新,丰富内容。这如同现代社会人类借助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一样,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只是实现方式的不同而已。

对现代社会而言,设计师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搭建虚拟数字世界,利用数字技术拓展人类的想象空间设生存空间,就如同古人创造出神话世界一样,利用技术超越现实生活,实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情境,进而达到一种慰藉心灵的效果。不同的是,古人所创造出的艺术世界是不受商业利益羁绊的,但受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影响;现代人创造出的元宇宙是商业利益主导,受法治社会的约束,也受道德行为规范的制约。

(二)利用数字技术传承致美文化基因

虚拟世界不同于实体世界,虚拟世界的物质更容易被修复、虚拟世界的道具更容易被复制。在前期的基础工程搭建完毕之后,所有建立在视觉、触觉等感官功能层面存在的事物皆为代码计算形成的无形之物,但因人的参与,由程序运算所生成的视觉幻象、触觉幻象被人赋予了意义,且这种意义源于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意义积累。

如同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所描述的特殊场景源于现实生活场景一样,虚拟空间中的场景同样源于现实生活。现实文明中的人文致美文化基因是虚拟场景搭建的源头活水,一是为元宇宙视觉呈现提供基本的历史逻辑和秩序框架,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证实的人类历史做表系将是构建数字世界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照[8];二是引导技术向善发展,为技术向善提供文明范式,避免技术成为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工具。研发者可能会陷入技术主义的陷阱,试图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使得数字世界似一个不断生长的生命体,会不断的扩展蔓延,无边无际。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危机。对人类而言,新生活场景中的共有价值体系有待建立,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文致美文化基因将成为元宇宙世界精神文明评价的重要标尺;三是在数字世界创新性发展人文致美文化基因。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人类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数字技术普及的时代,新艺术形式有待被创造。数字世界同样会有人文精神和美学追求,但新艺术形式的主题和内容则会延续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主题和内容,只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与多样。

(三)在虚拟世界中用文化符号传承生活智慧

虚拟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从传统的宗教和民族背景中获得意义的符号因为生存土壤的缺失正在失去活力,早期神圣或严肃的内涵正在被耗尽。对传统严肃图像的调侃、滥用和广泛传播使得传统文化符号的本义不断丧失,还沦为娱乐符号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符号超载和符号流失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高度。

当审视时代生存状态时,人们会发现传统大道和生活智慧的缺席。在现代技术的刺激下,人类的欲望空前膨胀,形成了三种倾向: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9]。虚无主义认为世界或人生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技术主义不等同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技术的极端化或普遍化。在商家追逐利润,个体追逐享乐的作用下,这一发展趋势可能会在虚拟世界中重演。在数字化的世界里,设计师的使命在于利用技术,避免人类在观念上走向虚无,在生活上走向享乐。设计师需要利用技术在虚拟世界中传承生活智慧,而这种生活智慧又来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炼和理性总结,设计师需要创造一种合适的形式在虚拟世界中传承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智慧。在中国传统的生活智慧中,“善”是人类的物质追求,也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生活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又表现为各种文化符号,这里的文化符号包括了神话、传说、故事,也包括了古人所创造的各种被赋予意义的图像,还包括了各种生活用器。对设计者而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用设计的方式引导技术向善,借助文化符号,在未来世界中实现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传承人类生活智慧是职责与使命所在。

六、结语

艺术与技术是人利用自然、再造自然的手段,艺术和技术为人与物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借助技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符号;借助艺术,人们赋予符号以社会意义,并借助符号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今,面对新文科建设,面对新技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知道的是新技术会改变社会兴趣的结构,设计思考的对象要随之变化;新技术改变原有符号,还创造新符号,人们思考问题的符号要变化;新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群的性质,人们思想发展的舞台要变化。此外,当陶醉于新技术,畅想各类新技术所创造的未来世界的时候,设计者要先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的技术与艺术从何而来?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初心是什么?如此,技艺才会被人驾驭,而不是技艺驾驭人,避免走向技艺崇拜的歧途。对设计藝术类课程而言,“新文科”亦即融合了新技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设计艺术课程,美人、化人作为艺术学学科的新使命,设计艺术类课程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在课程内容中更需要植入设计艺术的美人、化人意识,强调设计艺术作品美人、化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岩.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EB/OL].MOOC资讯微信公众号,2020-11-3

[2] 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J].探索与争鸣,2021(1):27.

[3] 石云里.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J].探索与争鸣,2021(1):17-18.

[4] 周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社会科学版),2020(3):146.

[5] [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4):22.

[6]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视野和历史的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33.

[7] 霍楷,杨韫嘉.新文科背景下设计与科技融合改革研究[J].设计,2022(15):102.

[8] 肖波.虚拟世界的文明力量:文化遗产牵手元宇宙的三重维度[J].东南文化,2022(3):138.

[9] 彭富春.论大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285.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新文科新技术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