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软件在高校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3-07-18陆榕
陆榕
摘 要:为了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现有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转型和改革,这给高校和相关机构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校开设的《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依托于“金蝶云星空”这一实务中广泛使用的企业数字化云管理软件,意在培养学生参与企业数字化运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数字化管理软件的应用为仿真实训课程构建了完整的市场生态,业务设计多元化,可以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仿真实训课程的信息化业务应围绕初始化业务、日常业务和期末业务进行教学设计和管理。教学中,教师应在强化课程认知的基础上对信息化业务进行充分梳理和整合,进一步完善实训内容设计,拓展信息化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跨专业综合实训;数字化管理;教学设计
近年来,我國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了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现有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转型和改革,这给高校和相关机构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培养创新型、全面型的经管类人才应着力建设基于数字经济和云管理背景的课程体系。我校开设的《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依托于“金蝶云星空”这一实务中广泛使用的企业数字化云管理软件,意在培养学生参与企业数字化运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恰逢其时。
一、仿真实训课程中数字化管理软件应用的整体思路
(一)四门课程搭台唱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信息化能力
近年来,我校实验教学中心已制定出一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跨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框架。《企业沙盘推演》作为跨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入门级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的整体逻辑同时积累一定的团队协作经验;《企业资源计划I》课程为单一专业的实验与实践课程,学生按不同专业分为财务模块、生产模块和供应链模块进行相关实训。课程中,学生首次接触数字化管理软件,主要围绕某一模块进行深入学习,并对其他模块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企业资源计划II》为跨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利用数字化管理软件以团队形式协同完成各个实验任务;《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融供应链、生产、财务为一体,学生全程使用数字化管理软件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四门课程在信息化业务的教学内容设计上遵循“个人独立业务到团队协作业务”“单组织业务到跨组织业务”“标准业务到多元化复杂业务”“静态业务到动态业务”的组织原则,难度逐级递进,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信息化能力。
(二)搭建多组织虚拟环境,为仿真实训课程构建完整市场生态
通过数字化管理软件搭建多组织云管理虚拟仿真环境,为仿真实训课程构建了完整的市场生态。仿真实训课程中虚拟的经济体包括管理中心、制造公司、客户公司、供应公司等多类组织机构。我们在系统中创建了所有组织机构,并对其相应的业务职能进行了设置。所有组织机构都可以在软件平台中根据其业务特点和管理的需要,构建组织架构,并确定机构各个部门的职位和岗位职责。同时,各组织机构进行业务操作或做账时需要使用的基础数据,如账簿、客户、供应商、物料、银行账号等,都在系统中进行了相应设置。各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灵活管理和使用。
(三)业务设计多元化,全方位提升学生参与企业数字化运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仿真实训课程要求各组织机构完成两年的经营,包括企业创建、正式经营、经营整改和公司总结三大阶段。课程借助数字化管理软件,按照实习的整体流程分别设计了初始化业务、日常业务以及期末业务,从各类组织机构的业务特点出发设置了丰富的业务内容。软件平台可以模拟和匹配企业各类业务场景和交易活动,让学生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商应用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得到全方位锻炼和提升。学生通过在仿真环境中对信息化软件平台的演练,学会如何处理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提升参与企业数字化运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基于数字化管理软件的仿真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准备
为了保证所有组织机构可以顺利使用系统完成各类业务操作及账务处理,我们根据课程特点,对课程所涉及的各类机构、基础资料等进行了设置。
1. 创建组织机构
仿真实习课程中,虚拟的经济体分为14种组织机构类型,包括管理中心、制造公司、客户公司、供应公司等,共112家组织机构。我们在系统中创建了所有组织机构,并对其相应的业务职能进行了设置。
2. 基础资料设置
各类组织机构在系统中进行业务操作或做账时需要使用大量基础数据,比如账簿、客户、供应商、物料、银行账号等。首先,需要确定这些基础资料的控制策略。基于集中管控的需要,大部分基础数据设置为分配型,由管理中心设置并分配给其他组织使用;其他数据根据需要设置为私有或共享型。
基础资料控制策略确定后,我们对会计政策、账簿、税务规则、核算范围、会计科目、凭证模板等基础数据进行了设置。各类机构的基础数据设置应匹配其机构性质和业务特点。比如,仿真实习课程中,各类组织机构从财务核算角度分为政府机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核算组织。楚财集团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体系下创建主账簿,选择“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下创建主账簿,选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其他核算组织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下创建主账簿,并选择默认的“新会计准则科目表”。
3. 其他准备工作
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基础数据引入,将分配型和共享型数据引入系统,比如供应商、客户、员工、物料、物料清单等;模块启用时间设置,修改各模块启用时间为当年的1月份;指导教师开户,给指导教师创建用户,并指定机构与角色等。
(二)初始化业务设计
仿真实训课程要求各组织机构完成两年的经营,包括企业创建、正式经营、经营整改和公司总结三大阶段。企业创建阶段,各组织机构需要进行团队建设,组建职能部门,岗位分工,并拟定公司章程、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等。因此,该阶段信息化业务的主要内容是在软件平台中完成初始化建设。
1. 实训内容
初始化业务阶段,各组织机构需要完成用户管理、基础数据定义以及期初值录入三项主要工作。
首先是用户管理。每个组织机构需要指定一名信息主管,信息主管领取管理员账号。各组织机构根据自身的分工情况,录入需要登录到金蝶云的用户信息,并选择相应角色。
其次是基础数据定义,包括部门、岗位、员工、往来单位、物料等。各组织机构确定部门与岗位,对需要的部门、岗位进行审核,删除或禁用多余的部门、岗位。如果需要新的部门、岗位,可以到政务中心申请。各组织机构还需要定义本公司的员工、对应岗位、业务员;系统默认所有公司机构互为客户与供应商,各组织机构对需要的客户与供应商进行审核,删除或禁用多余的客户与供应商;各组织机构根据物料的特性修改物料的属性、类别、控制策略等。
最后,完成总账和各个业务模块的期初值录入。在总账系统中完成相关科目的期初值录入。同时,在各个业务模块完成期初值录入,包括现金与银行存期初、往来期初、票据期初、固定资产期初、物料期初以及信贷期初等。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在总账和业务模块分别结束初始化,并完成期初对账工作。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始化业务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了解企业,梳理企业基础信息并搭建企业信息化框架的过程。
学生需要结合各个组织机构的性質和业务特点,对各项基础资料及期初值进行个性化设置。初始化业务阶段,不同的组织机构在录入期初值时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信贷单是否需要预提利息,主要是看该组织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利息报表项目是否有取值。如果有,则说明企业存在已经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利息。那么学生需要在系统中对这笔信贷单做预提利息操作。
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梳理业务逻辑,了解学生初始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比如,学生在结束初始化后需要进行期初对账,容易出现对账不平的问题。这里的业务逻辑在于,总账的数据来自科目初始数据中相应科目的期初余额以及对应的维度数据的期初余额。业务系统的数据来自各个模块的期初数据(会反映在相应的业务报表中,比如应收款对应应收账款明细表,存货对应存货收发存明细表)。对账不平,要检查差异的来源,表现在总账还是业务系统。哪里有问题就查哪里的数据。
(三)日常业务设计
正式经营阶段要求各组织机构按照公司经营战略开展为期两年的经营,在仿真实习环境中与其他公司或机构开展各项业务往来。该阶段信息化业务的重点是在软件平台中对各类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
1. 实训内容
日常业务阶段,各组织机构需要在软件平台中处理各项实际经济业务,包括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生产制造业务、固定资产业务、费用报销业务、出纳业务、往来业务、资金管理业务等。
仿真实习环境中,不同组织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参考业务指导书上的日常业务流程进行操作。比如制造公司,存在原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生产制造,接受外部机构的服务,向银行贷款,还款,员工出差等多种业务场景。在软件平台中就需要完成采购、销售、生产、费用采购、资金管理、费用报销等相关业务流程的操作。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日常业务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梳理企业的日常业务,掌握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以团队形式协同完成各项业务操作。以采购业务为例,学生主要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角度完成业务处理,涉及采购订单处理、到货通知、物料入库、确认应付及财务付款等业务环节。日常业务阶段强调以团队形式协同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学生需要了解整体的业务流程是什么,所属岗位对应的业务环节位于整体流程的哪个位置,上游和下游业务分别是什么,应该对接哪个岗位和团队成员。
(四)期末业务设计
期末业务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日常业务进行回顾和整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项期末业务处理。
1. 实训内容
期末业务主要包括期末调汇、结转损益、结账以及生成报表等。学生在当前会计期间完成所有会计业务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期末结账。软件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平台,通过快速报表向导,灵活的取数公式,方便学生生成各类财务管理报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期末业务阶段,学生需要对日常业务进行回顾和整改,日常业务阶段的错误处理或各类遗留问题可能会造成期末业务无法正常进行。比如,某些机构出现负结存问题导致期末存货模块不能顺利关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日常业务阶段生产业务和销售业务没有进行有效衔接,业务时间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机构反结账到出现问题的会计期间,对相应业务进行整改之后再回到当前会计期间进行期末业务处理。
三、数字化管理软件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信息化意识淡薄
仿真实训课程正式应用数字化管理软件进行教学和实训进入第二年。部分学生对仿真实训课程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仿真实训课程就是机构之间的业务互动,自由度很大,使用软件辅助教学就是一个手段而已,结果重于过程。这说明在课程整体认知上,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信息化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和内容都亟需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学生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认识
学生在使用软件进行业务处理的时候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对所在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缺乏一个整体认识,过于依赖仿真日程表进行业务操作。但实际上,仿真日程表中绝大多数业务涉及的是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并没有完全囊括机构本身的日常管理活动。以财务专业线为例,很多同学知道产成品入库后需要作入库成本核算。入库成本一般包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以及直接工人等,跟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有关的计提折旧和计提工资业务都属于每月的常规业务,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
(三)实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亟需拓展
从实训内容的广度来看,信息化业务对不同组织机构的覆盖度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制造公司由于业务多且繁杂,跟制造公司有关的业务内容一般会设计的比较详细。而其他机构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总预算单位其业务有一定特殊性,对这类机构的业务设计和整合相对少一些。
从实训内容的深度来看,信息化业务设计以常规业务为主,特殊业务为辅。比如生产业务线,学生大多使用的是直接入库和汇报入库的生产类型,业务流程相对比较简单。但从企业实践来看,针对工艺路线比较复杂的产品一般采用工序汇报入库,领料方式也存在直接领料和按工序领料的不同情况。而我们的实训内容对这类业务类型的拓展不够深入。因此,从实训内容的创新和学生能力培养来看,还是应该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一些可以进行挑战的业务。
(四)学生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组织机构都存在学生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从学生本身出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我们的跨专业实训课程的课程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先导课程中《企业资源计划I》和《企业资源计划Ⅱ》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平衡学生专业知识覆盖和综合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财务专业线的学生在进行入库成本核算时不仅仅需要知道成本的构成,还需要对企业生产环节的各项细节有一定了解。
四、教学对策及展望
(一)强化课程认知,明确信息化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程初期阶段,应做好课程认知教育。学生需要充分意识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企业以往的经营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如何运用新的技术与应用从容应对经营中的种种挑战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仿真实训课程中,信息化业务的开展和管理是每个组织机构的必要工作和重要工作。
(二)对日常业务进行充分梳理,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和如何做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企业运营中的大多数业务会在每个月重复性规律性地出现。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企业沙盘推演的业务流程。学生可以清楚直观的了解企业日常经营的整体逻辑。教师再将这些常规业务结合数字化管理软件重新进行设计。
在信息化业务之初,我们可以对所有属地和专业线的日常业务进行梳理并形成业务指导书。以财务专业线为例,月初一般涉及支付上月税费与工资、支付利息与本金、申请贷款、月初往来账结算等业务。月中一般涉及股票投资,往来结算,费用报销,经营租出,资产处置计提折旧,计提工资、个税、五险一金等业务。月末一般涉及入库与出库成本核算,预交与计提税金,计提借款利息等业务。对日常业务进行梳理之后,教师再讲解如何在软件中对这些常规业务进行处理。除了常规业务之外的一些特殊业务,比如委外业务,受托加工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教师可以另外开设专题为学生讲解。
(三)进一步完善实训内容设计,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
从实训内容的广度来看,首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总预算单位的业务覆盖度。对这类机构的常规业务和特殊业务进行充分梳理,完善其业务流程。其次要对机构之间的交互式业务进行个性化设计。比如制造公司由于产能不足需要将部分订单委托其他制造公司进行生产。那么前者需要遵循委外生产的业务流程,后者需要遵循受托生产的业务流程。在实训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交易双方在业务流程和操作上的差异性。
从实训内容的深度来看,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规业务处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实训内容。比如,多数机构从资产供应公司租入生产线一般是将租金作为费用进行费用报销,按费用报销流程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业务处理,应要求学生根据新租赁准则的要求进行业务操作和会计处理。再以生产专业线为例,一般需要通过MRP(物料需求计划)运算确定相关零部件或原材料的需求情况。教师可以讲解系统进行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的业务逻辑,鼓励学生通过MRP运算编制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四)完善各类教学资源,提升学生信息化能力
首先,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业务指导手册。对初始化业务、日常业务和期末业务中涉及的所有业务均编写详细的操作指导文档,包括业务解析、工作内容、工作指导、友情提示等。其次,将信息化业务独立出来,作为信息资源公司的付费类业务。在信息资源公司内部培养一批信息化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其他机构解决信息化方面的问题;另外,在课程开设期间,持续开展有关信息化业务的专题讲座,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为学生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1] 雷双成.财务管理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7):30-32.
[2] 陈新武,任晓阳.经管类多专业融合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2):187-191.
[3] 闵嘉宁.大数据与云计算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142-144.
[4] 刘飞燕,黄培伦,管青,朱继绪.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实践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7):278-282+291.
[5] 梁丽丽,官伟龙.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的实践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235.
[6] 曹剛.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8-221.
[7] 卢奇.经济管理综合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