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谱,一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

2023-07-17撰文李林柱

中华民居 2023年2期
关键词:氏族谱家谱家族

撰文李林柱

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百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是谓『家谱』。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方无志则了解无凭,族无谱则世系无序。一个普通百姓的存在,只有家谱能够证明;常人不能名垂青史,但可以归宗家谱而传世。

家谱以同宗、共祖为前提,是以世系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源流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

何谓“家谱”?

家谱,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面对先人的名字,阅读他们的往事,仿佛能透过其目光,看岁月流转,感世事沧桑,品生命传奇,从中看到家族遥远的过去。人的生命很短暂,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至多不过百余年时光。要将短暂的生命延续下去,除了子孙的繁衍,还需要智慧的传承。那些代代相传的家训,看似古板,可多年以后却成为我们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路标。

有了家谱,做人才有“谱”。所以,人们会在家谱上记录下祖先的遗训和教诲,传给后人。

一代名臣曾国藩曾写下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便不会陷入窘境。他曾对女儿说:“我一生清廉,为民请命,从未想过要发财。你们今后也应该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而不是靠我来帮衬。”最后,他没有为后人留下一文钱,却留下了数以十万计的书籍。160多年来,曾氏家族没有出过一个“败家子”。

细读世代大族的家谱就会发现,往往几代人事业的富足繁荣其实就是从“温良恭俭让”中成长而来的。“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一本独一无二的家谱,浸透着一个家族推崇的性情和品格。家谱,是庄重又平实的。归根到底,它是为家中的每一位成员而存在的。那些一个个在主流历史中没有脸孔、没有盛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普通人,曾经那么切切实实地活过,虽然正史中名不见经传,但在家谱中却留下了痕迹,获得了在历史上的位置。无论是长是幼,是贫是富,甚至到了现代,已不论男女,族人的名字都会被铭记在家谱上。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翻开这本家谱,就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有一本家谱,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记得自己的祖先是谁,自己是谁,最后又将根归何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如果说家谱象征着故土,象征着根,那么家谱上的每一个名字,就是一片归根的叶,血缘传承连成的谱系就是家族的叶脉。

家谱以同宗共祖为前提,是以世系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历程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家谱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最早主要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及事迹,后逐渐演变成记载家族世系及事迹的重要文献。

家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对地域文化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前,几乎所有家族都有家谱,或复杂、或简单,或精雕细琢、或粗制滥造。1949年以后,几次较大的运动不仅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家谱、族谱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也在一段时期内中断了家谱、族谱的修撰工作。

最初的家谱由官府修撰,平民是没有资格修撰家谱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逐渐由官修变为民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国史、方志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

新安汪氏统家谱唐越国公像

家谱人物祠堂画像

家谱,有利于揭开一个家族形成、发展历史的面纱。相对于由官修的国史、方志,家谱在家族制度研究、家庭道德研究、民俗学研究、历史人物研究、人口问题研究,以及经济史研究、民族史研究、教育史研究、宗教史研究、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参考价值。

家谱记载着一个宗族的变迁史、创业史、发展史。家谱专为黎民百姓树碑立传,是家族子孙的根系所在。

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方无志则了解无凭,族无谱则世系无序。一个普通百姓的存在,有家谱能够证明;常人不能名垂青史,但可因归宗家谱而传世。家谱,就是要让所有宗亲都有名有姓,留痕历史。没有家谱,寻根问祖犹如缘木求鱼;没有家谱,祠堂就是一座空壳 子。

柏井村完整保存至今的家谱

山西省阳曲县柏井村在中华民国之前刊印并完整保存至今的族谱有《蔡氏族谱》和《李氏族谱》两部。

下文以山西省阳曲县柏井村族谱为例,说明当地修祠续谱,敬畏祖先,传承文明,尊重生命的文化传 统。

《李氏族谱》分别在清代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撰修、道光庚寅年(公元1830 年)续修、清同治癸亥年(公元1863年)重续、光绪丙戌年(公元1886年)复修、光绪丙午年(公元1906年)复续、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复续并石印,共6册。

据李氏十一世天爵所撰《李氏族谱序》,其始祖在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由平阳府洪洞县迁居城内南营街,并以锁簧、南坳为别业,后迁于西锁簧。柏井村李氏由西锁簧迁来。

现将《李氏族谱》之《李氏族谱序》《李氏续修家谱序》抄录如下,以供后人考识、借鉴。

李氏族谱序

从来枝叶虽蕃,共归一本;河流虽众,同出一源。余始祖之占籍平定也,至今数百余年,族大支繁,几难考核。余平昔留心斯事,聊集小卷,但挂一漏百,终怀玷阙。至已巳岁,勉力稽参而祥为考订,汇成家谱一书,以遍示族人云:呜呼!人不知本,谓之悖;不睦族,谓之戾。吾惧夫族人蹈悖、戾之罪而不自知,故为是谱,以明夫本源之一,以笃夫宗族之谊。吾族人展卷披阅,庶晓然于枝叶之共由一本,河流之同出一源,而元气蔼然,仁孝常存,终不失吾先祖朴素浑厚之遗风,是则,余撰修之微意也夫。

乾隆庚午仲春十一世孙天爵谨识

家谱,引领同姓宗亲寻根问祖,专为黎民百姓树碑、立传,是家族子孙的根系所在。

岭南祖宗祠堂

家族祠堂

李氏续修家谱序

敦古处者,睦族为先;笃情者,明伦为大。然而,明伦睦族岂易言哉?自始祖之占籍平定也,明初以来,数百余年,前代有无谱籍,固不可知。惟十一世族祖天爵公有遗草本而族谱以传第梓行未及,散本无多,迄于今又数十余年,族愈大,支愈繁,有徙居外县者,有散处他乡者,同族者,或觌面而莫识,几至等于路人矣。所谓明伦睦族之谊安在哉?余家严恒以是为虑,因于今春汇族中父老言及续修家谱之事,族中人无不曰子敦之举甚善。吾等当勉力以襄其事。于是采集名讳者有人,劝捐资材者有人。家严不辞形神之瘁而悉心辑订。爰命森编次焉。森谨按始祖而下二世祖仅属单传,三世祖昆仲六人,至今族中凡有兴作,皆以六股分派。今编次,亦以六股分为六卷,每卷首皆以始祖二世祖统之。三世祖以下则各按其序为编次,庶使后之人展卷瞭然,由二世以上咸知木本水源之归于一,由三世以下可识亲疏远近之各有分,然而犹有虑族大人多,析居分处,名字之间不无犯重之弊,余尝以是质诸父老,而父老亦无定论。或以其人已往而讳有不能更者,或以其年既长而称呼难遽改者,亦有居处暌隔、道路遥远不可擅为代改者,踌躇商酌姑仍之斯已。惟是编次之余,考其某也,出自何祖?某也,衍于何派?庶几卑不踰尊,少不先长,而溯派寻源,伦纪为之秩然矣。今日者,谱事告成,森谨承严命,略纪梗概,不敢曰申明伦睦族之谊,唯愿族中人知余家严之于此事,固有深心也。

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七月望前十三世嗣孙森谨撰

之所以抄录这两篇序文,主要是给后世为家谱作序之人提供一个范式,展示当时社会认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李氏族谱》的前后两个“序文”分别作于清乾隆庚午(1750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虽距今200年,读起来却觉其斯文仍在,一脉相承,朴实无华,文辞义理兼备,行科格式有度,不失为典范。

《蔡氏族谱》于清道光乙巳年(1845年)新刊,民国丙辰年(1916年)续刻。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谱》由蔡氏九世孙、诰封朝议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直隶天津知府前堂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蔡桢倡导,十世孙、庚辰科联捷进士、直隶天津知府蔡子璧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父亲亡故,返里守制时撰修。

《蔡氏族谱》扉页印有“箕裘衍庆”四个篆字。箕裘,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观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后人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衍,意指延续;庆,意指喜庆,因此,“衍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蔡子璧既是联捷进士,又是天津知府,其境界高屋建瓴,超凡脱俗;其文辞必典出有据,字字珠玑。“箕裘衍庆”表达了其对于蔡氏族人的厚望,期盼其族中子孙均能够邻德里仁,克绍箕裘世泽;笔耕砚拓,长传诗礼家风。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谱》出自进士手笔,当然会具有“范式”的意义。

《李氏族谱》的前后两篇『序文』 ,虽 历经 三代,距今两百年,读起来仍然觉得斯文仍在,一脉相承,朴实无华,文辞义理兼备,行科格式有度,不失为典范。

祠堂门坊

清道光乙巳版《蔡氏族谱》目录包括:“蔡氏捐输修谱公项缘起”“公议墓祭章程”“杜弊五则”“津贴十二款”“劝后一则”“蔡氏创修族谱缘起”“创修族谱序”“又序”“蔡氏创修家乘序”“凡例十六条”“烈祖序”“烈祖编”“世德序”“烈祖世德编”“世德编”“妇德序”“妇德编”“会祭祖茔记;会祭仪注”“劝族人立墓表说”“跋语”“蔡氏族谱后序”“创修出力族人”“创修捐资族人”“末附养子外编”,计25条。

对《蔡氏族谱》研究可发现,其全部25条目录乍看似乎互不相干,但细细研读之后发现,都是对具体事项的安排和部署,事无巨细,其先后顺序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在此抄录部分章节,以展示古人先贤创建“家谱”之范式、创建“家谱”之目的,有助于当代人准确理解“家谱”本来意义。

蔡氏捐输修谱公项缘起

予蔡氏居石艾由明迄今,历年久矣。桢素念族中向无祭祖修谱之资,不但宗祠祭田未建也。意欲商诸大众,共捐公项,以为祭修之费。心藏日久,有志未逮。道光十八年二月十四日,适因事,族人皆集。予苦步履维艰,不能亲往,遂授意于子璧,使遍告族众,从容商办。孰意是言甫毕,合族长幼无不欢欣,争取纸笔,量力书写。不半日,共捐钱百三十千有奇。晚归告,予心喜甚,谓修谱建祠此其基乎?时,族孙瑞廷有祖遗合顺缎店。族众共约,限期俱交铺内,立名绵庆堂,收存本号铺。长族侄培实、魁元,慨然应许,约以齐年八厘行息。公议,春季支利钱二千五百文,秋季亦如之,以作扫墓祭品之费,所遗之项,仍存铺内,照前生息。利钱如不足千,另笔收存无息。俟积而成千,归入公项,照前生息,维祈祖宗之灵默相庇荫。后来积而至于多多,将见修祠置田,是有望焉。岂但祭祖修谱而已哉?愿后之人好共图之。今将祭品各款章程、并杜弊五则、津贴十二款、劝后一则,详列于编内,以为后人式。惟望后之人无私心,无疏忽,无阔大,无惮劳,矢公矢慎,永远遵行,又何患善举之或坠也耶,是则祖宗幸甚,创举者幸甚。

诰封朝议大夫晋封中宪大夫江南道监察御史乡饮大宾郡庠生桢谨识撰

这是一篇记叙文,连同题目、正文、落款一共498个字,记述蔡氏家族从明代落户平定之后,既无家谱,也无宗祠祭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月十四日,蔡桢示意蔡子壁借商量其他事的机会倡议,合族共捐一百三十千钱,议定将此钱以齐年八厘利息存入合顺缎店,并取名绵庆堂。春秋两季各取一次利息,作为扫墓祭品之费。待本息积累到一定数量时,考虑修祠置田。同时忠告后人“无私心,无疏忽,无阔大,无惮劳,矢公矢慎,永远遵行”。

对《蔡氏族谱》研究可发现,其全部二十五条目 录,乍看似乎互不相干,但细细研读之后发现,其先后顺序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祠堂碑

陈氏宗谱

家谱,封建时代下家族管理的重要载体

封建社会人们生活的首要任务是生儿育女、繁衍人丁。因此,家谱记录的第一条就是鼓励生育,只要有添人进口之喜,全部族中之人都得按份志贺;其次就是鼓励求学,只要入学,全部族中之人都得随份志贺,入学的等级不同,份子钱就水涨船高;再次就是鼓励取仕,只要举官,全部族中之人都得随份志贺,官做得越大,族人给的份子钱就会越多,而且族中之富裕户还得加倍地随份。由此反映出封建时代家族的一种激励子孙好学上进、昂扬向上的澎湃激情和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家族意识。一本家谱就把一个庞大的家族有效地组织起来,可见其在古代社会拥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震慑力、权威性。

现将《津贴十二款》抄录如下,以供后人考识、借鉴。

津贴十二款

族中有得子者,上分喜钱壹千,中分五百,下分壹佰,永远为率。

族中有举乡耆者,出喜钱贰千;有捐监、捐从九等职者,出喜钱伍千;再大按品级加之。

族中有人入学者,上分出喜钱拾千,中分伍千,下分贰千;武学仿此。

族中有补廪生者,出喜钱贰千,富者加倍。

族中有出贡者,喜钱叁千;有捐贡者,喜钱伍千;富者加倍。

族中有中举者,出喜钱拾千;中进士者,喜钱贰拾千;富者加倍;武举、武进士仿此。

族中有捐教职左杂等官职衔者,出喜钱贰拾千;出仕者加倍;捐知县者,喜钱伍拾千;捐府、道衔者,喜钱壹佰千;出仕者,加倍;捐武职者,六品,喜钱叁拾千;五品,喜钱肆拾千;出仕者,加倍。

族中有捐六品京职衔者,出喜钱贰拾千;捐出仕者,加倍;再大者,按品级加之。

族中有举人大挑以知县用者,出喜钱拾千;以教官用者,喜钱伍仟;出仕时加倍。

族中有进士即用知县者,出喜钱贰拾千;知县出仕者,喜钱伍拾千;缺美加倍;升府道者,喜钱壹佰千;缺美加倍;其由司道而荐升者,以次加赠。

族中有举人选拔仕京职者,七品,喜钱贰拾千;荐升六品,喜钱叁拾千;荐升五品,喜钱肆拾千;改用京堂,喜钱陆拾千;再大以次加赠。

族中有进士用中书者,喜钱贰拾千;用部曹者,喜钱叁拾千;用翰林者,喜钱伍拾千;其由京职而得差者,乡房喜钱伍仟;会房,喜钱拾千;试差,喜钱伍拾千;学差,喜钱伍佰仟;京外各官,有戴花翎者,京官,喜钱伍拾千;外官,喜钱伍佰千;有加宫保衔者,京外各官均出喜钱壹千千。

“津贴”是指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额外的资金补偿。《津贴十二款》说的是族中人家有了添人进口之喜、少年进学之喜、加官晋爵之喜时,其余全部族中人家都要随份道贺,以资奖掖的制度,凡十二款。

一本家谱维系着一个家族,由此看出封建时代家族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

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家谱的重要作用在这里反映得淋漓尽致。古人为什么重视祠堂、家谱?答案就在这里。

一本家谱维系着一个家族,由此看出封建时代家族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

绩溪仁里村仁里下祠堂敬爱堂

猜你喜欢

氏族谱家谱家族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 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举行清代李氏族谱捐赠仪式
迁琼《海氏族谱》研究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