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空间』功能目标下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研究

2023-07-17撰文刘扬姜海内供图姜海内

中华民居 2023年2期
关键词:楚雄风貌民居

撰文刘扬 姜海内 供图姜海内

传统民居是传统村落的核心要素。云南省众多世代聚居的少数民族和多元化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民居形式。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滇中地区重要的彝族聚居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自然风貌。本文以楚雄地区二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三生空间』功能满足为目标,从民居、院落、聚落三个层面进行归纳,分析成因,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传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传统民居是遗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记载着当地的历史发展进程,保留着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当地营建技艺的载体。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适应环境而生,具有多样性、地方性等特点,其风貌展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居民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民族文化传统和美学追求。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大背景下,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区位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原始优美,民族文化独特鲜明,传统民居具有较高的建造技巧,其风貌高度展现了楚雄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记载了楚雄地区的历史演进。

本文基于“三生空间”功能满足的视角,对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进行研究,总结其现状、特征、成因和面临的困难,期望能起到推动传统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传统村落的民居保护与研究提供更加切实的帮助,为传统村落的民居风貌定位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楚雄地区传统村落与传统民居风貌依存背景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葫芦形(图1)。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溪河纵横,“九分山水一分坝”。

图1 楚雄彝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

楚雄地区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州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楚雄境内生活着26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当地人口总数的29.3%,占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80.4%,是云南地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楚雄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其气候、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境内多山,且与云南省、四川省多个城镇接壤,与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共同构成滇中城市群,是昆明市通往滇西主要城市和进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承接点和物流集散地,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环境共同影响着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的形成与发展。

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现状及成因

2012年9月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共有2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表1)。

表1 楚雄地区的中国传统村落

关于传统民居风貌现状。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可以根据特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风貌保存良好的传统村落。这类传统村落中私自改建的建筑数量较少,整体呈现出较原始的风貌,可以寻找到历史变迁在传统村落中留下的痕迹。大多数民居都还保持着初建时期生产、生活和外部生态空间的风貌特征,如母鲁打、李方村、木高古村、己衣大村(表2)。

表2 民居风貌保存良好的代表性传统村落

表3 民居风貌保存较好的代表性传统村落

第二类是传统风貌保存状况较好的村落。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生产需求,这类传统村落的民居进行了适当改造,整体风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如中和村、琅井村、江坡大村、大西邑村、黑井村、板桥村、小屯村、老滔村、水城村(表4)。

表4 民居风貌保存一般的代表性传统村落

表5 传统村落分类

第三类是传统风貌保存状况一般的村落。这类村落因村民自发改建住房后,出现了不少现代新建筑,传统风貌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如以口夸村、吕和村、西关村、咪三咱村、旧县村、炼象关村(表4)。

楚雄地区的传统村落中,风貌保存状况较好的村落占比最大(数据分析见图2)。目前政府针对传统村落民居风貌的保护已经发布了详细的政策,群众则形成了普遍认知。但在保护工作开始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存在失误的情况,导致部分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未能完整保存下来(数据分析见图3)。

图2 楚雄地区民居风貌保存总体现状数据分析图

图3 部分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数据分析图

传统民居“三生空间”风貌问题及成因

生活空间方面

生活空间是传统民居“三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较低。历经千百年的自然风化,加之很多人为因素的不可控,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都遭到了破坏(图4、图5)。另外,村民自发对老宅进行翻新修缮时,追求性价比,或力求面目一新,新建建筑、翻新建筑交错混乱(图6、图7),对传统村落的民居风貌造成了二次破坏。具体分析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4 木高古村被废弃、已坍塌的房屋

图5 西关村坍被废弃、已坍塌的房屋

图6 琅井村的违和建筑

图7 西关村显得很突兀的新建建筑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功能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传统民居中的牲畜棚、烧火间逐渐被废弃。传统民居的构造工艺、建筑材料也逐渐开始不适应现代生活。楚雄地区传统民居施工工艺简单、材料单一,质量不稳定,加之后期疏于维护加固,大量房屋开始坍塌、崩坏。

城镇化如火如荼,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村民纷纷搬离老宅。越是靠近发达城镇的传统村落,民居风貌保存状况越差,闲置和遗弃使原本饱经风霜的老房子逐渐坍塌或沦落为危房。

工业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楚雄地区传统村落新建、翻新建筑风貌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村民照搬照抄式模仿西方建筑的建造形式和风貌特征,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当地政府对此监管不到位。

生产空间方面

生产空间风貌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村民在选择宅基地和改造新建建筑时,未考虑整体性风貌和谐与环境保护等因素,对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生产空间有所侵占和破坏。伴随着人口流失、劳动力不足、经济体系转型等问题逐渐出现,生产空间逐渐被荒废和侵害。还在使用的生产空间则存在配套公共设施不完备、空间功能缺失等问题。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村落青年劳动力流失,留守人员劳动力薄弱,老龄化严重,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口减少,且不能及时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导致大量生产空间被荒废。

村民只顾眼前利益,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度旅游开发;政府急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实现传统村落转型,对民居传统风貌保护力度不大,缺乏相应监管,政策法规不完善。

缺乏科学引导和完善的维护技术及措施。大多数传统村落都是借鉴、照搬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及策略,未对本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全面考量,盲目的保护行为反而给传统民居风貌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生态空间方面

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格局、自然环境风貌保存状况良好,大多数传统村落没有遭受污染和破坏,其民居生态空间基本保留着原始风貌,主要问题是缺乏规划导致的风貌杂乱和过度开发利用带来的隐患。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大多是依附地势形成的依山自然型或山区盆地型村落。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以外的自然生态空间往往地势复杂、原始自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给保护带来一定的难度。部分地势平坦且靠近城市边缘的传统村落,在寻求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规划的引导,出现了过度开发和盲目跟风的现象,进而造成风貌和传统文化被破坏。

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传统 民居风貌特征

传统民居立面风貌特征

楚雄地区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建筑为主,立面多为由“屋面-墙体-基础”三段式结构。

屋面。楚雄地区传统民居屋面以覆青瓦为主,屋脊、挑檐上没有装饰性构件,部分民居瓦当会雕刻简单的花纹。正房屋顶是双面对称的悬山式结构,能防止屋面漏水渗入墙体和屋内;屋檐错落有致。正房屋顶最高,耳房屋顶高度介于正房一楼、二楼之间。正房层顶出挑形成厦子,与屋顶出挑形成重檐。屋面层层叠落,通过“三叠水”的方式收集落入内院的雨水,既可供日常使用,也体现了“水即财”的民俗文化理念(图8)。

图8 屋顶结构

墙体。楚雄地区传统村落民居墙体以土墙、木墙为主(图9),木质材料在民居建筑中被广泛使用。楚雄地区植被丰富,木料易采集。当地木质材料质地坚硬,纹理清晰丰富,加工简单便捷,先进的工艺可以雕刻出满足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审美要求的纹饰。楚雄地区地处交通要塞,木质墙因灵活轻便常用于砌筑古道两侧临街商铺的铺面。

图9 民居建筑夯土墙、土坯墙、木墙立面

基底。由于土质墙体易受雨水侵蚀,楚雄地区传统民居多以天然石块为基,既可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又可减轻雨水对墙体的侵蚀。墙角处也会铺设一些石料,避免雨水侵蚀(图10)。

图10 立面墙体标准

色彩、装饰。楚雄地区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作为墙体材料,并保持建材原貌。民居建筑风格沉稳朴素,装饰较少。建筑外立面装饰主要集中在入口和山墙处,多为雕刻和彩绘。外墙面以深红色和黑色为主,体现了彝族尚黑尚红的特色传统。雕刻以木雕为主,石雕较少。民居大门门楣上的木制装饰雕刻精美且富有内涵,有龙凤、花草、鸟兽、人物、文字等图案,其中包含了彝族所信奉的图腾,如龙、虎、鹤、鹿和太阳等(图11)。

图11 民居外立面色彩与装饰

民居平面风貌特征

楚雄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平房或两层楼房,部分为三层楼房,排列形式多为三间单层房“一字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口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形成了组合式瓦房,多以“L”形、“口”字形围合—正房、厢房围合产生内院。

“一坊房”。楚雄地区传统民居一般为两层。一层为正房、厢房、院落,正房多为3—4开间,以3开间居多。正房一层入口设有平台或厦子,进入正房,正中为堂屋,堂屋背靠楼梯,左右两侧靠内侧为卧室,靠外侧为厨房、客厅,正房前面的天井由青石板铺设(图12)。二层多为储物间,人口多的家庭也用作卧室。院落大小、形态并不固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就是楚雄彝族传统民居最初的形式,也称“一坊房”。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升,“一坊房”逐渐不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所需,于是,在“一坊房”的基础上扩建出了“两坊房”“三坊房”。

图12 屋顶结构图

“两坊房”。“两坊房”是在“一坊房”左右两侧或一侧加盖厢房而成。厢房为一层,多作为杂物间、储藏室使用。正房是全宅中最高、建筑空间尺度最大的建筑。中间为堂屋,常用作客厅,是家庭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和接待宾客场所。耳房是为满足生活需求的空间。入口处一般会有用于储物的杂物间或者用于饲养牲畜的房间。正房一层多为居住空间和日常活动空间,二层是储藏空间。三合院式民居天井有大有小,多为横向长方形,由正房、两侧的耳房围合而成,具有通风、采光、换气、排水等功能,是理想活动场所(图12、图13)。整体的院落空间形式也为内院式,天井承载了日常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所需要的功能,是较为综合的空间。整个合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加上院墙的围合,相对“一坊房”,三合院式民居天井更加规整开阔,可以进行晾晒、种植等活动。由于规模适中,功能较为全面,“两坊房”为彝族群众广泛使用。

图13 合院民居平面简图

图14 合院民居立面关系简图

商铺式民居。楚雄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贸易集散地,因此形成了一种商铺式住宅形式。商铺式民居以“一”字形联排形式为主,平面结构较为简单,但布局灵活多样,由两家相连或多家相连而成,多为“一房两耳”(一间住房、两间耳房)的三开间布局,体现为“一明二暗”的形式,明间开门,退后一至二步形成一个门斗空间。入门则为堂屋,后壁供有牌位,一般左侧为卧室(图15)。再右则只有一间堂屋,两侧为耳室,用作储物和做饭、用餐,卧室在二楼。这类民居建筑的结构多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墙体采用土坯砌筑。整体属于外院式住宅,空间开敞。

图15 商铺式民居实景及一层平面简图

民居结构风貌特征

楚雄地区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有穿斗式和抬梁式。合院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三间二重檐式,采用木梁、木柱作为承重构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结构。木构件链接方式为榫卯链接、铁件固定,梁下设置柱墩,外廊处有次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屋顶檩条上铺设由茅草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土坯,外加瓦片,有的加了挑檐;外墙为土质墙或土砖墙,没有承重功能,是维护结构。室内地面为黏土地面或木质地面,室内隔墙一层多为土坯墙,其他层多为木隔墙,二层设木质防护构件(图16)。

图16 结构形式

民居建筑群风貌特征

传统民居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村落风貌的肌理。传统民居建筑群风貌要素主要集中在民居的平面布局形态、街巷空间两个方面。

(1)平面布局形态

传统村落的平面布局核心元素受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影响较大。商、农、渔、牧,不同的生产需求会造就不同的村落平面布局。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建筑群的布局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带状+点状”结构的村落布局,在山区和半山区的村落较多采用这种布局。这类布局形式高低错落,层次感较强。在地形、地貌的限制下,民居沿等高线平行或垂直分布,整体呈“阶梯状”。同一等高线上的民居之间间隔较小,不同等高线上的民居之间间隔较大,形成自由灵活、形式多样的“带状+点状”的村落平面布局(图17)。

图17 “带状+点状”结构的传统村落

第二类是“团状”结构的村落布局,这类布局多见于整体占地面积较小的传统村落。选址地势平坦、四面环山,空间相对狭小,民居的规模和范围同样受到地形限制。民居建筑分布较为集中,民居之间以街巷相连,错落相容(图18)。

图18 团状结构的传统村落

(2)街巷空间

楚雄地区传统民居街巷空间大致呈树枝状空间结构。这类街巷空间结构等级分明、纵横交叉,一个个独立空间之间能建立有序的联系,整体平面宛如一条“树枝”(图19)。

图19 “树枝状”街巷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依据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建造传统民居,依托有利的地形进行买卖、运输、集会等活动。民居建筑群受大的生态空间的影响,主要呈现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风貌特征。

传统村落的选址因素主要包括山、田、水和村,以村落为中心,山、田和水依次环绕。村民将自然条件较好、资源丰富的区域开拓成为农田,使村落呈现出“依地就势,背山临水,四面环田”的格局形式。村民建村选址的原则是趋利避害。

楚雄地区多山地、丘陵,传统村落多为“依山就势型”,通常沿等高线而建,呈阶梯状排布。因山间建筑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传统村落的布局都相对紧凑。其中一部分分布在山间盆地内,形成山区盆地型村落;楚雄自古地处交通要塞,很多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古道商铺形式的建筑,置身其间,过去的热闹繁华仿佛就在眼前。自然城垣型村落大多是由靠近城市边缘的古道驿站型村落或山区盆地型村落演化而来,如高桥村、以口夸村等。

楚雄地区物产丰富,地处交通贸易要道,古道驿站型村落也极具代表性。其中,黑井村、板桥村具有典型的古道驿站型村落特征。该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贸易集散地(图20),是我国西南历史上著名的“盐都”,滇中商贸集散中心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

图20 黑井村的古道驿站

传统村落民居的外部环境空间主要展示传统村落的山川格局、聚居形式和田园风光,其风貌主要呈现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特征。

本文基于对传统村落的民居、院落、聚落的研究,将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与“三生空间”功能目标建立联系。在生活空间层面上,楚雄地区传统民居主要分为“单体式”和“合院式”;在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层面上,楚雄地区传统民居风貌主要体现在建筑主体和外部的街巷尺度、山川格局、田园风光等,在展示生态空间的同时也承载着生产空间的功能。根据传统民居风貌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结合“三生空间”理论得出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风貌保存状况的角度对楚雄地区传统村落进行分类:第一类是传统风貌保存状况良好的村落,第二类是传统风貌保存状况较好的村落,第三类是传统风貌保存状况一般的村落。楚雄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风貌的“三生空间”功能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三者相互配合、不可分割。

猜你喜欢

楚雄风貌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民居智库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