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3-07-17苑寿娥
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育过程当中,找到合适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知识,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脉络。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生物课堂当中,能够给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创造一个新的支点,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达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目的。而想要达到该目的,教师必须清楚初中生物学科的特征以及传统文化渗透的良好形式,才能够挖掘更多的课程资源和传统文化素材,让这二者充分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让初中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的生物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生物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5.049
我國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沉淀了无数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这些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发扬也是初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逐渐推行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教授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找到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良好契合点。在教学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够在学科知识探索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一、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有效丰富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进行初中生物学科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经常会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育过程当中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背诵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知识学习会变得非常机械化。教师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容易以题海战术为基础,让学生学会做题,记住相关知识,甚至不惜死记硬背。然后这种方法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也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更无法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目标。
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育中,通过融入一些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与生物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可以突破应试化教育思维的桎梏。首先,它能够丰富课程的资源,以至于生物学科的知识不再单单局限于课本当中,从而使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加丰富,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在这种前提之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相关课题探讨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以兴趣作为突破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水平,对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2.突出文化内涵,强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许多初中教师在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时,经常将教育的范围定在学科知识范畴当中。因此,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相关信息以及所阐述的知识内容,很少能够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生物学科这种理科性质的科目,许多教师缺乏将其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融合的意识,也没有能力塑造良好的融合环境。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度相对较低,学生也难以真正有效弘扬传统文化。而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当今,推动传统文化知识和初中生物学科的融合,能够使生物知识拥有特定的文化属性,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知度,在未来也能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学生只有在拥有强大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向
1.有针对性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为了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生物学科当中,教师要做好教研工作,要找准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生物学科知识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使这二者的融合能够拥有先决条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当中适合生物学科教学的内容,在后续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才能够使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更具灵活性。教师要带着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资源,同时要丰富生物学科的教育形式,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文化知识之间进行良好的融合。在有针对性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当中,也要考虑生物学科知识的特征以及具体课程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知识时,可以清楚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的特点及其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既提高对生物学科的认知度,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2.系统化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的形式非常多样,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当中,要有趋向性和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文化资源,同时也要进一步思考这些资源能否和生物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相融合,这样才能够使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科特征得以体现,也可使生物学科的教育更具魅力,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价值。传统文化知识和生物学科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教师需要加深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要在传统文化资源当中找到能够和学科结构相互融合的部分,找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生物学科的结构特征,这样在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当中才能够使二者相辅相成,显著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文化知识学习水平。
3.创新式打造传统文化课堂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举办更多的实践活动,同时打造完善的课程体系。要以迎合新课程改革目标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基础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从而使得相关课程体系能够更具科学化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更具新奇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知识的授课过程当中,要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从而为教学带来更多活力,找到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融合的良好方法。在打造多元化传统文化课堂的基础之上,也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生物学科素养。
三、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1.以传统文化故事作为引子设置悬念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神话故事,这些故事通常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立体、情节非常丰富,它们是长久以来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文化产物。这些故事往往具备着极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可以在生物学科教育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刚刚接触生物学科的过程中,教师对相关传统文化故事可以进行简单处理,增加其与生物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完成文化的渗透过程,既能够使学生对相关学科内容的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又能够作为良好的契机和教学的引子,达到设置悬念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科知识探索过程当中更具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故事资源的渗透能够成为开展学科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当中。
比如,在“哺乳动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故事“九色鹿”,从而让生物课堂更具吸引力。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知识展示的一个契机,利用短视频、图片等具象化的演示形式,让学生能够对“鹿”这一哺乳动物拥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完成相关话题的探讨,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也能够更具积极性,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学生也能够在参与相关知识讨论的过程当中更具积极性。数字化演示的形式可以使相关传统文化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的过程当中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学科知识探索的积极性,这也为学生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构建完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带来了良好契机。
2.以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活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初中学生在进行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被个人的兴趣所左右,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所以教师更应当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调整课堂的模式,让课堂能够更具吸引力。教师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当中的成语知识融入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语也是传统文化当中的常见内容,同时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接触到许多成语典故。初中生物知识包含许多抽象性的内容,在学习生物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一定障碍,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成语内容和生物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打牢学习基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具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借助成语接龙的游戏形式,讲出和植物相关的成语。这种方式非常考验学生的成语储备,学生可以答出“花红柳绿”“昙花一现”等成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教师也可以达到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成语的认知。教师也可以以成语作为引子,引出该章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具主动性地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当中。
3.以古诗词设计问题,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生物学科当中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相较于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更加豐富的学习体验。在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古诗词作为资源和相关话题的引子,从而创设具体的问题,提高情境创设的水平。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具备极强的文学价值,同时其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有利于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同时感受文学的魅力。教师对古诗词的引入,设置问题情境,也可使学生深入剖析生物知识背后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动物细胞”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动物细胞具有能量”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古诗词,比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该句当中萤火虫发光的原理,从而将问题聚焦到“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当中,再合理引出特定的生物概念,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能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之上,思考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这也是传统文化知识和生物学科知识良好融合的体现。
4.以传统艺术为指引,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注重对学生卷面成绩的提升,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为今后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学习生物知识也要真正以提高生物学科素养为目的,让学生能够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知识。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强行灌输相关知识,不能一味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要学会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当中对艺术进行延伸,从而丰富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在未来进入社会时,也能够应用更多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体现个人的才华,发掘个人的潜能。
比如,在“开花和结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我国一些优秀的水墨画作品,以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成为一种丰富教学素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更感兴趣。在课堂探究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水墨画中植物细节进行勾勒,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是一种极佳的形式。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应当充分和传统文化知识相融合,从而在一些知识传输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传统文化故事、成语、诗词、艺术等为素材进行导入,从而使生物学科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 汪文静、黄菲《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为例》,《中学生物学》2022年第9期。
[2] 何小霞《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物教学》2019年第12期。
[3] 廖文群《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的研究——以贵阳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4] 田平会、周艳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绿色生态德育的研究与实验》,《文渊(高中版)》2019年第2期。
[5] 潘茵茵、张顺利《生物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的教学设计——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为例》,《中学生物教学》2021年第8期。
(苑寿娥,1972年生,女,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