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07-17季洪超徐巍巍邓旭霞

广西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矫治器下颌骨下颌

季洪超 徐巍巍 邓旭霞 刘 兰 李 薇

(1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2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为临床上常见的牙齿畸形,多以下颌后缩为主,常伴有垂直向与水平向的关系不调,严重影响牙齿美观及功能[1-2]。颞下颌关节作为人体组织结构、形态较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具有辅助人体表情、发音、吞咽及咀嚼等功能[3-4]。颞下颌关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已成为临床正畸的研究热点。以往临床多采用双牙合 垫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上述治疗方法虽然可通过重建咬合改变下颌位置,引发肌肉、神经反射产生肌收缩力,进而建立新的协调位,促进下颌生长,但是影响进食,且口腔卫生清洁困难[5-6]。隐形矫治器是基于计算机设计及制作的透明弹性塑料矫治器,具有便于清洁、美观度高、可自主拆卸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青少年错牙合 畸形的治疗[7-8]。但是何种方式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的效果更好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使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观察其对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口腔正畸学》[9]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为12~18岁;(3)初次接受治疗且能够配合治疗;(4)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骨代谢疾病或合并影响骨代谢的疾病;(2)合并先天发育异常;(3)合并口腔黏膜、牙龈炎及牙周炎等疾病;(4)有口腔不良习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1~17(14.32±1.56)岁,病程0.6~1.6(1.15±0.23)年,骨性Ⅱ类1分类22例、2分类13例。隐形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11~17(14.64±1.65)岁,病程0.7~1.7(1.21±0.26)年,骨性Ⅱ类1分类25例、2分类10例。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常规组使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龈上洁治术并制取记存模型,拍摄颅侧定位片,投影测量分析后制订矫治计划。将颊面管及托槽粘接在牙面上,按顺序更换弓丝,固定矫治器佩戴过程中使用橡皮圈(1/4,3.5 oz)进行颌间Ⅱ类牵引。每月复诊1次。(2)隐形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治疗前拍摄头部X线片、牙颌面照片,确定畸形类型后制订矫治计划,制作矫治器。使用OrthoDS牙牙合 畸形矫治数字化设计系统设计三维模拟矫治过程,使用透明高分子材料(以计算机三维立体图像技术)制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除进食不佩戴矫治器外,每天佩戴矫治器时间在22 h以上,每周更换1次。佩戴过程中,在左上尖牙和左下的第一磨牙间,以及右上尖牙和右下的第一磨牙间使用橡皮圈(1/4,3.5 oz)进行颌间Ⅱ类牵引。嘱咐患者每天咬胶3~4次,5~10 min/牙位,以帮助矫治器充分加力、咬合。患者每更换6副矫治器进行1次复诊,根据Clincheck方案[10]适当调整复诊时间。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使用锥形束CT三维扫描检测获取患者颅颌面三维影像数据,管电压为90 kV,管电流为6.2 mA,重建层厚为0.2 mm,扫描时间为15 s,头颅侧位片使用Ex3D2009测量软件生成,测量下颌平面角、上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调整锥形束CT数据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正面观的正中矢状线与双侧眶下点距离相同,左右侧面观的眶耳平面与水平标志线平行,多层面重建颞下颌关节。在三维坐标体系内,以受试者头部空间位置为默认头位,测量指标均由各坐标平面后二维定点测量所得。(1)轴位:将轴位平面高度调整至髁突内外径最大时为最终测量平面,测量患者的髁突-正中面距(髁突最大前后径与最大内外径交点)、髁突短轴长度(髁突前后最突点间的距离)、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最内侧与最外侧间连线)。(2)冠状位平面:平移冠状向与矢状向(轴位平面内)交点至髁突中心点,将冠状向标志线旋转至与髁突长轴平行,矢状向标志线与其垂直,测量患者的髁突上部高度(于冠状位平面内)。(3)矢状位平面:在矢状位平面内测量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然后做直线连接外耳道与关节结节最下点,测量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外耳道最下点至关节窝的连线距离)、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结节-外耳道最下点与关节窝最上点-关节结节最下点连线的夹角)。(4)三维重建颅颌面图像:测量矢状位平面的下颌骨升支高度和下颌骨长度,并计算关节间隙指数以评价髁突的相对位置,关节间隙指数(R)=(P-A)/(P+A)×100,其中P为后间隙测量值,A为前间隙测量值,R值<0为髁突后移位,R值=0为髁突处于中心位置,R值>0为髁突前移位。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所有指标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测量,1周后使用计算机随机抽取10个样本复测,检验两次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各测量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短轴长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髁突上部高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前后两组内的关节结节倾斜角、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以及常规组的关节窝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隐形组的关节窝深度较治疗前变小,两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各测量指标的比较(x±s)

2.2 两组患者R值和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R值、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常规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两组内的颞下颌关节上间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的R值、隐形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均较治疗前减小(均P<0.05),但两组的R值、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及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比较(x±s)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多采用矫治器治疗,使畸形牙齿得到纠正,排列整齐[11]。但是临床上的矫治器种类繁多,目前尚未明确何种矫治器更为有效、安全。传统矫治器大多将托槽粘于牙齿上,使用矫正弓丝缓慢、持续地牵引使牙齿移动、复位,但是此方法会增加患者口腔清洁难度,使患者口腔感染率升高,最终影响患者牙周组织[12-13]。此外,使用传统矫治器还会影响牙齿美观,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寻找更加便捷、美观的牙齿矫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隐形矫治器依托于计算机数字化模拟技术,通过不断地小范围移动牙齿,使患者牙齿在两周内移动0.25~0.33 mm,从而对牙齿进行矫治。由于隐形矫治器的矫治力来源于热压膜材料变形后的回弹力,其矫治作用时间及力度大小均可控制[14]。寇秉国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隐形矫治器用于牙齿矫治可有效维持患者磨牙水平向的位置,矫治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隐形组的关节窝深度,以及两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R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可有效增加髁突短轴长度及髁突上部高度,对青少年颌骨的正常发育及咬合能力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如下:一方面,隐形矫治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转矩,还可对磨牙进行支抗预备,进而提供充足的牙性支抗;另一方面,隐形矫治器的材料可整体包裹全牙弓,进而有效维持牙弓长度,减小牙齿的倾斜,强制控制牙齿移动,进而提高整体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隐形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均较治疗前减小(均P<0.05),而常规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提示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有助于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的颌骨正常发育,促进咬合能力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隐形矫治器无托槽及钢丝,易摘戴,可降低口腔异物感,增加患者满意度及接受度,但是隐形矫治器不可随意使用,需掌握其适应证:(1)可经压低前牙、唇倾矫正的深覆牙合 ;(2)牙列间隙为1~5 mm或轻度拥挤;(3)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后复发患者;(4)牙性牙弓狭窄。而存在以下情况可考虑使用隐形矫治器治疗:(1)后牙牙合 关系稳定者;(2)不愿行固定矫正者;(3)仅牙齿单纯倾斜移动者;(4)无需前牙大范围修复者;(5)轻度开牙合 或覆牙合 较浅者;(6)牙周状况不良或龋齿者;(7)轻度Ⅱ类错牙合 畸形者(面型可接受并伴有轻度牙列拥挤);(8)牙齿重度磨耗者[16-17]。此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隐形矫治器每日佩戴时间为22 h以上,每周更换1次,这需要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

综上所述,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可有效增加髁突短轴长度及髁突上部高度,有助于颌骨的正常发育及咬合能力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本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证实结论。

猜你喜欢

矫治器下颌骨下颌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