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的“破”与“立”
2023-07-17汪晓薇
【关键词】家校互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5-0051-02
【作者简介】汪晓薇,南京市鼓楼区第五十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首届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师生、家校间的情感交流和良性互动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的关键,但正常的交流互动绝对不包括“送礼”和“宴请”。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夯实教师发展之基,切实保障教师权益”作为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教师只有师德高尚、师风雅正,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才能培养思想品德好的学生。
一、问题剖析
1.家长来信背后的心境
首先,情景案例中的家长为何不愿意但又碍于面子参加此次活动?很明显,这位家长知道家委会的行为不合理,因为“尊重”变成了“讨好”,可家委会不合规的自作主张,让部分家长被裹挟着参加。
其次,家长为何越过班主任直接给校长写建议信?生活中师德失范事件偶有发生,而个体师德信任危机很容易演变为群体师德信任危机。受不良舆论的影响,这位家长可能担心班主任不接受自己的建议,担心直接提建议后班主任会对孩子“另眼相看”,这种不信任让家长不愿直面班主任。
2.家长盛情背后的隐患
情景案例中,家委会的行为看似在表达对教师尊重和感激,实则存在着一些隐患。第一,这样的行为将教书育人变成了等价交换,让“有教无类”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教育”,甚至让部分家长将教育中的问题归因为没有给教师送礼,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形象。第二,家委会的宴请让教师陷入两难境地,去则违规失德,不去则不近人情,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分散了教育教学的精力。第三,接受邀请有可能引发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内卷”和攀比心理。
3.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
一是教师未明晰底线。情景案例中教师参加“宴请”可能有几种情况。第一,不知而为,少部分教师对师德底线的认识模糊不清。第二,侥幸心理,少部分教师存在“幸存者偏差”的认知。第三,盛情难却。面对家委会的热情邀请,一些教师担心“拒人千里之外”会给人留下“高冷”“不近人情”的印象。
二是家委会未明确界定权责。家委会从商量到组织,这个过程班主任是否知情?班主任有没有及时干预?成立家委会是为了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教育中的沟通协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班主任对家委会的工作应及时引领。很明显,情景案例中的班主任未能在家委会成立之初明确界定家委会的职能范围,对其价值偏差的行为缺乏及时引导。
三是学校未能严格管理。第一,少数学校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效果不佳,或流于形式,或方式单一,没有让教师入脑、入心。第二,学校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来收受礼品礼金的行为比较隐蔽,学校难以发现;二来发现之后,学校如何处理既起到警示作用,又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其中的度较难把握。
二、应对策略
问题促使反思,反思促进成长。情景案例中家长的做法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是一种警醒,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立规:划定红线,守住底线
无论哪个行为主体都必须将法律法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底线。教师要牢记师风师德的相关规定,明确知晓无论是接受家委会组织还是家长个人名义邀请,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等财物,参加学生、家长安排的宴请或付费旅游等均是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班主任要明确家委会的职责:哪些事家委会可以全权负责?哪些事需要和班主任商量共同完成?哪些事绝对不能做?对学校而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校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并宣传、监督到位。
2.立信:以诚相待,增进信任
彼此信任的家校关系不仅能卸下家长的心理负担,更能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因此,班主任需要优化工作方法,以诚相待,让家长放心、安心。在建班之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就要用真诚的态度向家长表明自己的立场,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和接纳家长的建议,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实际行动打消家长的顾虑、缓解家长的焦虑。
3.立情:智慧工作,双向奔赴
班主任应积极探索既能解决问题,又不影响师生、家校情感的方法,艺术性地处理类似“送礼”“宴请”等事件。如面对家长的盛情,李镇西老师的做法是将家长送来的鸡蛋煮给学生吃,这样的教育智慧值得借鉴,这样的爱心让人感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倡导其他形式的尊师重教的行为,让学生和家长真正认同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家校间的良性互动能让家长安心、让教师舒心,既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又让双方的感情更融洽。
4.立身:多方支持,主动成长
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教师应该主动更新观念、拓展眼界、提升格局,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教师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群体,师德师风也不是封闭的系统。如果社会对教师缺乏基本的尊重、信任与关怀,甚至恶意对教师污名化,师德师风建设就无从谈起。希望在家长的支持与信任、社会的包容与尊重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