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学评融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3-07-17赵曦陈梅
赵曦 陈梅
摘 要 探索常态化、规模化应用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学评融合理念强调将评价与学习活动融合为一体,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抓手。阐释学评融合理念及其典型学习活动流程,构建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学评融合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课例进行介绍,可以为语文及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评融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9-0137-04
0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评价作为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影响着育人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学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与质量。信息技术能够为评价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推动力,在技术支持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活动在学科教学中常态化、规模化开展,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赋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实现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四方面的发展要求。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常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做到实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和诊断性受到时空制约。因此,语文学科教学要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標,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共生、互促,及时的诊断和对每一个学生学习动态的评价反馈非常重要。
1 学评融合教学模式介绍
评价作为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当前的教学评价仍旧以诊断性评价为主,既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也不利于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实现。如何从评价理念变革的角度探索教学改革的新出路成为关注的焦点。学评融合的评价新理念是从以诊断为核心的评价与教学的现实困境出发,在数字世界育人的基础上,探索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将评价的学习性和诊断性统筹一体[3]。强调通过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将评价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于一线教学实践而言,其本质是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推动学评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构建“目标检测型课前预习—问题情境型内容精讲—思维发展型学评活动—思维升华型反思改进”的学评融合教学模式。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数字学习资源,通过实时、动态记录,以及积累的学生平台使用数据、作品数据、浏览数据、评价数据、交互数据的精准反馈,实现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评价[3],旨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关注学生的学科认知和高阶思维[4],将思维提升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评价渗透和促进思维与情感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金字塔》一课为例,重点介绍学评融合教学模式的典型课堂活动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内在联系,具体说明如何依托技术支持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学评融合的语文教学。
2 学评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金字塔》是由一篇散文《金字塔夕照》与一篇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组成的略读课文,两篇文章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描写埃及金字塔,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和“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由于五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非连续性文本,且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金字塔的了解,对于他们有一定难度。因此,以在线学习平台为支持,设置面向问题解决、思维发展的基础性、发展性、拓展性的层级化教学活动,搭建问题引路式、元认知式脚手架,助力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习得知识、掌握方法、转化提升。
2.1 基础性知识学习:以学定教,设计教学
2.1.1 目标检测型课前预习:确定教学目标,解决基本问题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搜集、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将学生自主预习与在线学习平台的测验功能相结合。教师将本节课的字、词、句、基础知识、预习产生的困惑等,设计为难度递进的问题,发布至在线学习平台。
教师发布预习问题后,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查看预习任务,自读课文生字字音,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尝试区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效果。接着,学生自主提取课文主要信息,尝试找出描写金字塔的关键语句,通过概括、对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反思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发布至答题区。
2.1.2 问题情境型内容精讲:动态数据研判,精简课堂教学
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记录与反馈功能,教师在课前及时分析学情,诊断预习情况,确定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所在。
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字词拼读错误,教师首先在课上展示在线学习平台记录的预习数据,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拼读生字字音,再邀请预习时出现拼读错误的学生做领读,重复拼读纠正错误。对于“金字塔的建造方式”这一共性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查看预习时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疑问点的共同之处,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提取、概括表达“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将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持与数据反馈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解答问题相结合,学生通过再学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精简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面向重点内容高效、精准地开展,并为高阶思维活动打下知识基础。
2.2 发展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知行转化
2.2.1 思维发展型学习活动:开展拓展阅读,助力思维发散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迁移的能力,教师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的资源拓展功能,将课前设置好的、与课文对应的3~5篇不同体裁的阅读资源和问题引路式脚手架——开放式问题——一并发布至拓展阅读区域。金字塔导游词如下:hi,你们好!我是埃及旅行社的导游,下面我们将参观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来看看这个金字塔,它叫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占地52 000平方米。胡夫金字塔的不远处是哈夫拉金字塔,它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建造的金字塔,高136.5米,是世界上最紧密的建筑,塔前设有祭庙,庙前长长的堤道通向另一座河谷的神庙和狮身人面像。
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呢?当时的埃及人认为,保存好尸体,人的灵魂就有了寄托的地方。因此,法老死后,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为了让木乃伊安息,就建造了金字塔。
好啦,金字塔旅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只留下赞叹,不要留下垃圾。
开放式问题如下:
1)介绍了关于金字塔的哪些信息?
2)这篇文章与《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归纳要点,对比本课内容,总结不同之处。
每个学生在课上借助移动设备,登录学习平台,自主挑选、阅读三篇文章,并在讨论区内至少回答一篇文章的问题。完成后,师生共同查看讨论区发布的答案,总结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结合星级打分功能,评选优秀回答即时展示,激发学生被肯定的愿望。学生从阅读的角度引发思考、提取要点、形成观点,并通过查看、对比其他优秀回答,迁移、完善个人回答。这一环节将拓展阅读与知识的分析判断过程相结合,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深度阅读,回答封闭式问题,思考开放性问题,实现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拓展。
2.2.2 思维发展型评价活动:即时生成表达,鼓励思辨创造
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已经对不同文章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教师应用学习平台的创新互动功能,设置班级辩论赛活动,目的是鼓励学生将所思、所感大胆表达,实现知识掌握与实践表达的自然转化。教师发布辩论活动的辩题:你认为哪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描写事物?明确要求:发表观点需说明理由,并从课文或拓展阅读文章中找出相应依据,准确表达。
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应用在线投票功能,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表达方式,投票分组。以辩论的形式将所学内容综合判断、大胆表达、合理质疑,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辩论赛的评价采用集体共评方式,由班级学生投票选出每一个小组中语言表达最清晰、论点论据引证最恰当、邏辑层次最严密的最佳辩手,在平台内置顶展示。学生参与辩论,将学到的字词句、修辞方法、写作手法整合,学习他人更优秀的表达,自省改进。这一环节旨在发展学生分析、判断、反思、调整的思辨能力。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表达方式,并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写作与讨论区发布更加有代入感的进阶练笔任务:“同学们,我们学习并解了埃及的建筑金字塔。在我们中国,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请你选择课文或拓展阅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查找资料,介绍一处中国的名胜古迹吧。”写作要求:结合阅读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至少写出字数为300字、体现一种文体的作品。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劳动成果,正确运用表达文体,创新思考、个性表达。
通过两个层次递进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建构、生成与输出的过程,渗透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且锻炼了自主搜集、处理信息、综合创作的能力,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得到发展,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2.3 拓展性互评活动:多元交互,发展进步
2.3.1 思维升华型反思活动
参与同伴评价,实时反馈改进,这是一种基于过程的学习,也是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5]。知识教学、学习活动与评价反馈三者充分结合,才是完整的学评融合过程。教师从学情出发,搭建元认知式脚手架,设计学生喜爱的评价工具,如星级评价、段位评价等,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评价工具。
教师以字词句正确书写、内容表达详细、结构层次清晰、情感流露真实四个要点作为划分不同层级的判断依据,设置进阶式评价标准,如图2所示。明确评价要求:完成个人写作后,自主评价至少三位同学的作品,并对每位被评价同学的作品给出至少一条修改建议。评价标准与评价要求帮助学生明确依据什么评价、怎样评价同伴作品。学生掌握准确的评价方法和依据,高效进行更复杂的批判性思考、针对性反思,做到有输出也有反馈。学生经历互相评价与给出建议的过程,又一次强化学习的基本知识、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整理后的输出表达,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
2.3.2 思维升华型进步形式
多元主体交互,促进反思完善学生作品,分享后得到肯定与鼓励,也是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后,学生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继续参照评价标准完成对他人作品多种方式的评价,如点赞、等级评价、用文字进行综合评价等。结合学习平台的字数统计、评价统计等反馈功能,对照优秀表达、评价建议,实时反思、修正个人作品。
学生作品的评价者除同学外,还有家长、其他教师、高年级学生、研究者等,更多伙伴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被关注、被评价、多表达、要进步的愿望。多元评价与反思完善的过程保持了教学活动与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致性,学生提升了自我反思能力,也增强了成功体验与表达评价的主动性。
3 结束语
学评融合教学的实施以技术为支持,通过在线反馈、数据诊断、实时交互,学生随时随地参与互动评价与反思改进,让动态性发展、持续性进步成为可能。通过为期两年的实践,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与能力、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思维发展等明显提升;教师也从单一、基础的知识讲解中解脱出来,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新的技术应用、学习与评价活动设计方法。
教师应注意将学生的学习作为焦点,重点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三种活动:一是解决开放式问题的活动,学生个性化解答并展示解决过程与结果;二是相互评价的活动,通过讨论、打分等方式,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深度思考[6];三是自我反思与修改的活动,让学生以学习活动为对象,反思、完善学习过程及结果。遵循评价即学习理念,提供简单可操作、易于理解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表达、评价、反思活动,实现个体与全班同学的深度交流,促进认知、思维的螺旋上升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0):78.
[2] 李玉兰.让核心素养落地 为知识运用赋能[N].光明日报,2022-04-22(8).
[3] 张生,王雪,齐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学评融合”新理念及核心要素[J].中国远程教育,2021(2):1-8,16,76.
[4] 郑国民.以文化人,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30-36.
[5] 张生,陈丹,程姝,等.“互联网+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华西小学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5):89-94.
[6] 梁凯华,王东英.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