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王茶种植管理及产地初加工技术

2023-07-17李加迅

种子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

摘    要:梁王茶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木本蔬菜,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梁王茶的植株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野生资源分布情况、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及产地初加工等,为梁王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梁王茶;种植管理;产地初加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8-006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Q949.7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李加迅(1973—),男,白族,云南金顶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梁王茶的生长条件及梁王茶叶的质量。

梁王茶属Nothopanax植物约有15种,主要分布于大洋洲,我国有2种梁王茶种类,分别为梁王茶(Nothopanax deIavayi(Franch.)Harms ex Diels)和异叶梁王茶(N.davidii(Franch.)Harms ex Diels)[1]。

梁王茶为民间草药,味甘、微苦,性凉,全株无毒,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效;根皮、茎皮可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健胃消积;外用于骨折、跌打损伤;民间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咽喉炎、消化不良、腹泻、蛔虫病、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等[2]。

研究表明,梁王茶属植物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咖啡酸类、甾体类、多糖和精油类等成分[3-4],中医临床证实梁王茶对肿瘤、前列腺增生、心脑血管等很多疾病确有疗效[5-8]。

目前梁王茶主要为野生资源,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份,尤其是在云南省海拔1 700~3 000 m的山谷阔叶林、混交林或灌丛中分布较多,人工种植较少。随着人们对梁王茶在香料工业、皂用香料、化妆品、空气清新剂、食品、观赏等利用价值方面的深入研究[9-11],其野生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由于无序采挖,致使资源濒临枯竭。因此人工种植梁王茶可保障其原料供给,并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文章在充分了解梁王茶生長特性与环境条件并结合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一套梁王茶种植管理及产地初加工技术,以期为梁王茶人工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1 梁王茶的特征特性和生长习性

1.1 植株形态特征

灌木,高1~5 m。叶为掌状复叶,偶见单叶;叶柄长4~12 cm;小叶3~5片,稀少有2片或7片的;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2 cm,宽1~2.5 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边缘疏生钝齿或近全缘,侧脉6~8对,上面明显,下面不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10 mm。

圆锥花序顶生,长约为15 cm;伞形花序直径约为2 cm,有花10余朵;总花梗长1~1.5 cm;苞片卵形,膜质,长约2 mm,早落;小苞片长约1 cm,三角形,早落;花梗有关节,长8~10 mm;花白色;萼无毛,长约1 mm,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瓣,三角状卵形,长约1.5 mm;雄蕊5个,花丝长2.5~3 cm;子房2室;花柱2枚,基部合生,先端离生;花盘稍隆起。果实球形,侧扁,直径约5 mm;宿存花柱长2.5~3 mm。花期9~10个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1.2 生长习性

梁王茶具有喜阳耐阴、抗寒、怕干旱的特性,其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严格,喜生于土壤湿润、肥沃和土层深厚的山坡、沟谷,竹、林木下,以及灌木丛中、河边、路旁,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区生长不良。

1.3 野生资源分布情况

梁王茶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宾川、邓川、洱源、丽江、维西、中甸、贡山、德钦、鹤庆和兰坪,北部的大姚,中部的昆明、武定、禄劝、嵩明、玉溪和富民,东部的寻甸、罗平,东南部的石屏、富宁、蒙自,西南部的永平、镇康,常生长在海拔1 700~3 000 m的山谷阔叶林或混交林中[12-13]。

于贵州省的纳雍、梵净山和安龙,常生长在海拔为1 200~1 900 m的山谷林中[14]。

于四川省的城口、丰节、涪陵、南川、泸州、屏山、峨眉山、峨边、乐山、宝兴、都江宴、汶川、天全、雷波、木里、广元、青川和平武,常生长在海拔为800~1 800 m的疏林或林缘中[15]。

于湖南省的湘西,常生长在森林或灌木丛中[16]。

于湖北省的恩施、宣恩、利川,常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上的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17]。

2 种植技术

2.1 选地

选择海拔为1 600~2 500 m,年降水量为900~1 100 mm,年均温度12.5 ℃,无霜期190 d,日照时数2 002 h,土壤疏松、肥沃,土壤pH值6.0~7.5,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

2.2 育苗

1)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梁王茶种子成熟时采收,采收后对种子进行脱脂处理。方法为把种子置于水缸中浸泡(水5 kg+碱面或洗衣粉50 g),加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然后搓洗种皮油脂,直至表面油脂完全脱净为止。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沙藏10~15 d后催芽,沙子湿度应为10%左右。

2)播种。选择平整的地块并深翻土壤30 cm以上,每公顷施入有机肥1 500~3 000 kg或腐熟畜肥7 500~15 000 kg。晒垡15~20 d后破碎土垡,清除杂物,沿等高线作畦,平整畦面即可播种。播种量30~45 kg/hm2,播种时用5~10倍细沙土或生物有机肥均匀拌种,同时拌入用种子重量0.3%的多菌灵等土壤消毒杀菌剂,均匀撒播,播种后盖土2~3 cm,并盖上约1 cm厚的松针,浇透水。

3)扦插育苗。将珍珠岩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瀝干水置于长45 cm、宽32 cm、高17 cm的盆中,厚度约15 cm作为扦插基质。用1年生枝条剪去叶片,剪成长8~15 cm,带3~4个芽的小枝段,插枝上端距芽0.5~1.0 cm,平剪,下端剪成平滑的斜口。用1 000 mg/L的IBA速蘸基部10 s后扦插于珍珠岩基质中,扦插深度为插枝的1/2~2/3,扦插株行距为5 cm×7 cm。扦插后立即浇透水,并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喷水1~2次/d,湿度保持在85%左右[18]。

4)愈伤组织诱导。应用0.50 mg/L KT+0.10 mg/L NAA培养基培养,茎段的诱导率最高达100%。无菌叶片在1.00 mg/L TDZ+0.25 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出愈率达93%(P<0.05)[19]。

2.3 苗期管理

梁王茶出苗时即可移除松针,幼苗期易受地老虎、蝼蛄、蛴螬为害。

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可用毒饵诱杀,应用4.5%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施用量为300~375 mL/hm2)或5%阿维菌素(施用量为90~180 mL/hm2)与炒香的麦麸拌匀,堆放在田边诱杀1~2次。

防治蛴螬可以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500倍液(施用量为450~600 mL/hm2)灌根,让药液渗入土壤中,渗入深度10~15 cm为宜。

2.4 移栽定植

移栽种植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移栽3~4年的苗。挖穴种植,穴的规格为40 cm×40 cm×40 cm;穴的周围及底部能自然渗水,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渗水要求。挖穴时底土、表土堆放于穴外侧,种植时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2~3 kg,并回填土壤20~30 cm,压实。

3 茶园管理

3.1 覆盖

茶苗定植后,在茶苗根系恢复生长期间,可把玉米秸秆、稻草或杂草等覆盖于茶行,覆盖厚度在5~10 cm,以便更好地保持茶园土壤的水分、温度及湿度,既可提高茶苗成活率,又可抑制杂草生长,同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3.2 排灌

干旱或高温条件下,茶园土壤水分不足时,可及时灌溉茶苗,并结合采用覆盖物、间套作等措施,满足茶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降水量过多时,如果茶园出现严重积水,需及时挖沟排水,避免积水损害到茶苗根系。

3.3 锄草

在幼龄茶园内,需要人工锄草,锄草时,需用手拔除茶苗根部30 cm以内的杂草,防止茶苗松动。可以适当保留坎壁杂草,如果其影响了茶树正常生长,需要及时割除。

3.4 施肥

幼龄茶苗施肥宜少量多次,依据株龄及生长状况,控制好每次施肥量,避免出现肥害问题。施用肥料时,优先选用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并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通常情况下,移栽茶苗长出新根后即可第1次追肥。之后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适时追肥,施肥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进行施肥。春茶和秋茶采收结束之后,及时追肥,以便促进茶树生长,达到持续高产、稳产的目的。

3.5 病虫害防治

幼龄茶树受气候、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病虫害。

发生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三轮蓟马等虫害时,可采用茶园悬挂黄板方式进行绿色防治。

病害严重时可选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发生炭疽病时可选用氟硅唑400~600倍液(施用量为1 125~1 395 mL/hm2)、58%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施用量为1 500~2 250 g/hm2),喷雾2~3次,交替施用。

发生叶斑类病害时可以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施用量2 250~3 150 g/hm2)、43%戊唑醇1 250倍液(施用量360 g/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施用量450~750 mL/hm2)、80%乙蒜素3 000倍液(施用量为300~600 mL/hm2)。

此外,施用农药时,优先选择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应用化学农药除草,禁止间套种可能因施用农药危及茶叶生长的作物,以实现全域茶园农药面源零污染,保证茶叶的 产量与质量。

3.6 修枝打顶

待植株长到1.4~1.5 m时,应根据茶树生长特点和茶园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技术在每年的霜降前进行一次修枝打顶,培育结构合理、长势健壮的树冠。

4 采收及产地初加工

待植株长到5年时便可采收。将采摘的梁王茶嫩叶清洗2遍,去除灰尘、蜘蛛网、昆虫等杂质后晾干表面水分,在温度220~240 ℃杀青5~7 min;将杀青处理后的梁王茶叶片揉捻;解散团块,之后曲炒烘干,在90~95 ℃的温度下烘干0.5~1.0 h即可,干燥后用密封容器保存[20-21]。

5 结束语

梁王茶在药用、食用及日化用品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开展人工种植工作势在必行。在生产实践中,发展梁王茶产业时应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选择合理的种植技术,并做好排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茶园配套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茶树种植和管理工作,保证茶树健康快速生长,减少对当地野生梁王茶的过度采挖,保护现有梁王茶野生资源,确保梁王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嵘,尹利伟,李恒,等.中国梁王茶属植物纪要[J].云南植物研究,2002(4):421-427.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3]Chongzhi Sun,Yang Wu,Bei Jiang,etal.Chemical components from metapanax delavayi leaves and their anti-BHP activities in vitro[J].Phytochemistry,2019,160:56-60.

[4]Wei Xin,Gao Da-Fang,Abe Yuko,etal.Triterpenoid saponins with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from the fresh leaves of Metapanax delavayi[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20,34(10):1373-1379.

[5]沈晓静,杨俊滔,王青,等.梁王茶茎皮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21,33(8):1494-1501.

[6]葛菲,赖学文,宋子荣,等.掌叶梁王茶的镇痛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3):50-51.

[7]缪明志.梁王茶活性多糖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05.

[8]谭世强,谢敬宇,郭帅,等.三萜类物质的生理活性研究概况[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3-27.

[9]李翔,宋婷,张颖,等.梁王茶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5(17):89-91.

[10]侯方.澄江梁王茶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6(2):60-61.

[11]赵春燕,龚加顺,杨磊帮,等.梁王茶叶及其速溶茶粉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3):173-179.

[12]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3]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大理中药资源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14]《贵州植物志》委员会.贵州植物志(第四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15]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植物志(第十六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16]萧德华,刘春海,谭电波,等.湖南药物志(第六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7]廖朝林,方志先.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王仕玉.梁王茶扦插繁殖初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267-269.

[19]李宛宣,王爽,趙雁.掌叶梁王茶无菌扦插和愈伤组织诱导[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11):9-13,44.

[20]解天龙,赵嘉德,业荣.澄江县野生蔬菜梁王茶的开发利用[J].农村实用技术,2015(11):14-15,13.

[21]庾石山,包旭,肖倬殷.异叶梁王茶化学成分研究(Ⅲ)[J].中草药,1991,22(6):243-245,287.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
如何搞好华坪县山区茶叶种植管理
橡胶树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种植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研究
岑溪市种植融水杉木管理技术与效益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的有效策略浅析
关于园林工程中施工管理要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