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分析
2023-07-17胡建荣
摘 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农业发展力度和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我国水稻生产逐渐向绿色生产转型。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当前促进我国水稻可持续发展、保障稻米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简要阐述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技术推广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8-005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胡建荣(1978—),男,汉族,浙江景宁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大米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在种植水稻时要创新种植模式,将土壤改良技术、种子处理技术等引入其中,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不仅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实现更低成本、更加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目标。
1 水稻的生长特性
一是水稻适宜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当气温低于15 ℃时,水稻生长速度会减缓;当气温低于10 ℃时,容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对水稻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水稻是喜肥作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土壤中养分含量不足、不合理施肥以及土壤板结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如果在栽培过程中土壤肥力不足或施肥比例不当,会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三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稻生长离不开水,对土壤水分有较高要求,只有达到了适宜的水分含量,才能保证水稻快速生长,并获得理想产量。生长环境对水稻产量有较大影响,若环境条件不佳,就会影响到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因此应注重改善灌溉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水稻幼苗期较为脆弱,如果缺乏充足的水分,则会导致秧苗枯萎死亡。水稻在幼苗期会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如果出现高温或者低温,也会导致秧苗快速死亡,水稻破口期外界环境不能长时间积水或过干,可能导致秧苗死亡。因此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水分含量、温度等因素,加强对天气变化的预测与应对工作。应合理安排施肥工作,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应科学除草,防止杂草与水稻争水争肥。
2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是应加大水稻品种培育工作力度,如从筛选处理优良种子、试种选育种子等方面优化育种技术,以提高种子质量;二是为了促进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对水稻栽培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力度,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高效的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三是要优化施肥方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施肥水平低、施肥效率不高的地区来说,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其施肥方法和施肥管理水平;四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方面的管理效率,比如使用先进仪器帮助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利用新技术增加农作物产量等;五是不断加大生物化肥以及生物有机肥方面的研发力度,将其应用到水稻生产中,有效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同时还可利用微生物增加作物产量等;六是积极研究新能源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利用一些新型生物能源技术及环保生物能源等,有效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率[1]。
3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
3.1 水稻选种及培育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采用直播种植方式。为了实现水稻稳产高产及增产增绿效果,必须严格把控种子质量。在选种阶段,应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生产需求以及市场反馈等因素进行选种。在播种前,应进行必要的种子处理和灭菌处理。一般情况下,将种子浸泡1~2 d,泡种结束后需要清洗种子并晾干多余水分,而后进行育苗。育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先浇足水并压实秧盘;二是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床;三是在覆土后应及时除草;四是当秧苗长到2片叶时开始第1次间苗并移栽;五是移栽7 d后,等秧苗恢复生长且竖立之后,便可以追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秧苗快速生长;六是移栽7 d后,可施用多效唑溶液除草,并提高秧苗抗病性。通常秧苗长到2~3片叶时开始移栽工作,在此期间应注重培育壮苗。在分蘖7~10 d后,还需要再次追肥,施肥量根据秧苗数量、长势来确定。同时还应做好除草工作,通常在移栽30 d后便可进行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肆虐,影响秧苗健康生长。
3.2 插秧技术
水稻插秧前,为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应深翻土壤,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应提前灌水,确保田间水分充足,避免出现局部过湿或过干情况。插秧一般采用人工插条移栽法,打湿秧苗根部附近土壤,用手握住水稻秧秆并将其插入秧田中,使用小水泵浅水灌溉,一般喷洒水10~15 L/h。通常水稻插床土选用的是疏松透气、保肥保水、富含有机质的黑土或沙壤土,若土壤偏酸或偏碱,应添加石灰以调节酸碱度。
3.3 施肥技术
一是在水稻拔节期或抽穗前14 d左右,要根据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及时追肥。对于前期长势较弱、分蘖少、根系浅的秧苗,可以适当多施氮肥;对于叶色浓绿、生长较快的秧苗,则要适当少施氮肥。二是在施用底肥时,要注意避免伤根、烧根,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促进水稻生长。对于基肥不足的水稻田,则需要追肥。在追肥时,要注意结合水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确保满足水稻后期生长需求以达到高产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破坏土壤环境,尽量采用秸秆还田等绿色技术来提升土壤肥力以改善农田环境。此外,要提前檢测稻区土壤,正常可种植土壤的酸碱度应保持在中性或弱酸性范围之内。如果土壤过酸或者过碱,就要适当添加有机肥与化肥等物质进行调节,以免造成土壤酸化现象发生[2]。
3.4 灌溉及排水技术
水稻栽培过程中对于水分的控制,要依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灌水,根据季节、天气情况,制订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水稻根系吸收到足够营养与水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质,不及时排出会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因此要做好排灌设施建设,定期进行田间排水管理。要做到科学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根据植株生长需求供水。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水源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水稻种植区域等确定灌溉时间,保证田间水层保持在6~8 cm,避免出现“干田”现象的同时减少水分蒸腾。在灌溉期间要加强对田间水分的监测工作。由于水稻生育期间根系吸收水分能力较弱,当外界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时,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情况,这时就需要加强对土壤含水率的监测工作,确保土壤含水率满足正常要求。要注意合理选择灌水方式。为了保证灌水质量和效果、降低灌溉成本,通常可以通过采用穴灌、沟灌或微喷灌等方式科学进行稻田灌溉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稻田灌水次数和灌溉周期,保证水稻获得较好产量。
3.5 除草技术
水稻杂草一般分为禾本科、莎草科和十字花科等,种植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杂草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若使用除草剂除草,应按照“先上后下、先浅后深”原则,在施药前将药肥均匀地施于地表。以草铵膦为例,其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田中的恶性杂草如牛筋草、水莎草等,在施药时应保证用药部位和用药方法正确、合理,才能确保除草剂发挥出最大效果。要确保用药剂量充足并在水稻田内均匀喷洒,不可出现用药浓度不均匀现象。为保证药物效果,在使用除草剂前还需确定水稻品种和生育期与其是否相适应,若所选品种与所定药剂不匹配,则会影响除草效果及除草安全性。为避免环境污染,应选择低残留、低污染、高抗性或无抗性的除草剂,如敌草隆、草铵膦等新型除草剂,应严格控制除草剂的使用次数和用药量。化学除草后需要注意后期杂草的长势变化情况及抗药性发展状况,若出现抗药性问题,需及时更换药剂品种以确保除草效果[3]。
3.6 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在防治前了解水稻病害以及虫害的基本情况,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为纹枯病、稻瘟病、叶枯病以及穗颈瘟等。在防治时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施用农药,把控好农药剂量。要做好对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稻田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方面的分析研究。此外,要做好对稻田杂草虫害治理、科学施肥以提高水稻产量,保证稻谷品质和安全问题控制等方面措施及策略的研究工作[4]。
3.7 水稻采收技术
水稻收获时间要根据品种、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来决定。水稻收获应选择在天气良好时段,以提高水稻品质。在收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机械或人工等方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收割方式通常有单收和双收2种。一般水稻单收要保留穗数多的稻穗,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会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双收会保持较多的穗数,并且能够获得较高产量。通常在抽穗前3~4 d内收割效果较好,在收割前2 d要进行晒田或浅水灌浆,以促进水稻成熟和提高稻米质量。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成熟后收割是最理想的收割方式。
4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4.1 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做好政策宣传,强化农民对绿色生产的认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绿色生产中来。例如,出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发扶持政策,鼓励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家参与到技术开发与研究工作中,对在技术创新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提出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这是创新技术、发展技术的重要前提;在农村范围内以政府、村委带头组织技术宣传活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种植水稻,在实践中提升农民的技术能力;给予农民、农场以技术和设备扶持,低价或赠送新设备,引导种植人员运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种植活动[5]。
4.2 以大型农业企业引领和带动小种植场、小农户发展生产
在当前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逐渐开始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政府要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带好头,做好示范引领,将新技术推广到基层,促进水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大型农业企业指导种植,帮助大型农业企业掌握并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而后由大型农业企业举办农业种植讲座、邀请小种植场与小农户进企业参观学习等推广活动的新推广模式,实现技术在大范围内的全面推广。
4.3 引导农户积极学习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粮食供给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引导农户积极学习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我国粮食产量主要来自于基层农户种植。为保证农民能够从生产中得到最大收益,要让农民学习新种植技术,以及针对不同的种植条件采取不同的种植对策,让其融会贯通地运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必要时,可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种植人员指导,一对一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切实提升农业种植能力[6]。
4.4 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传统农耕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对于人才队伍要求很高。现阶段很多地区对于农业人才培养缺乏有效方法及专业技能,导致出现技术科研、推广难度较高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培养训练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在高校设置与农业技术相关的专业,并出台专业填报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并积极投入技术科研中。同时,针对现有农业专业,要广纳优秀教师,招募优秀技术人员任教,为农业发展培育更多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大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为国民提供更多质量更高、口感更好、安全健康、营养价值更高的产品。在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方面,要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还要加强深入研究和探索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关晓峰.吉林省镇赉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推广[J].农家参谋,2021(16):57-58.
[2]彭华升,王为本,阮双林.沿江地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14):44-45,48.
[3]庞家体.广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2):88-89.
[4]史丹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3):25,27.
[5]此里拉姆.关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9):75.
[6]康殿義.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4):40,44.